第431章 華記能源
去年六月份丁賢并購中華電力,當時的總市值飆升到65.6億港幣,比目前的華記黃埔要高。
但是隨著收購的塵埃落定,股市上的投機客紛紛撤離,中華電力的股價也開始回跌。
丁賢入主中華電力的第一個月,市值一度跌至50億港幣以下,不過等中華電力團隊正式接收新西蘭發(fā)電廠, 增加了海外盈利項目后,股價又開始慢慢回升了。
今年以來,中華電力的股價一直在37塊港幣上下浮動,總市值始終徘徊在55億港幣左右,要低于華記黃埔的58.7億港幣,卻也差距不大, 兩間公司規(guī)模實則旗鼓相當。
丁賢針對中華電力的持股比例高達52.7%,他個人的股本總量有7740萬股, 僅僅這一間上市公司,他身價就有二十八億港幣,他在華記黃埔的持股量更高,身價超過三十億港幣。
鑒于華記黃埔的租賃型物業(yè)越來越多,中華電力本身就是壟斷機構,導致這兩間上市公司全部成為丁賢旗下最穩(wěn)定的錢倉。
毫不夸張的說,這兩個錢倉比銀行都賺錢,而且具備強勁的抗風險作用,即使將來出現經濟危機或者其它什么危機,這兩間公司也可以因為業(yè)務特殊性而平安躲過去。
今后的每一年,只要香江經濟還在高速發(fā)展,華記黃埔與中華電力的總收入與利潤都會隨著不斷上漲,哪怕丁賢將來什么都不做, 只依靠這兩間公司現有的規(guī)模, 就能確保他成為香江首富的有力競爭者。
但丁賢不是一個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的商人,他不會坐在華記黃埔與中華電力的安樂窩上享受一輩子。
他問謝君信:“目前的恒生成分股上, 一共有幾間公司可以超過我們?”
恒生成分股是在1964年開始編制的, 當時香江的上市公司總數不過是六十余間,恒生銀行選取其中三十間上市公司作為成分股。
等到1969年的時候,成分股增加到三十三間,并正式對外發(fā)布恒生指數。
當時主導香江經濟的產業(yè)是基建業(yè)與航運業(yè),成分股上有八間公共事業(yè)股,六間環(huán)球航運股,這兩大類就占據了成分股的將近一半。
六十年代的地產行業(yè)還不算權重,當時進入成分股的地產公司只有兩間,分別是怡和系的置地公司,以及會德豐系的置業(yè)信托公司。
等時間來到1972年,當時四會啟動創(chuàng)建,華資財團開始進入資本市場,并影響本埠經濟,這些華資普遍都在涉足地產行業(yè),導致香江的經濟支柱也轉向了地產與金融。
正是因為香江的經濟結構在發(fā)生變化,去年1979年時,恒生銀行重新編制了三十三支成分股。
變動后的成分股名單里,包括整整九支地產股,比重超過公共事業(yè)股成為香江的龍頭產業(yè)。
至于目前香江成分股的排名情況。
只聽謝君信介紹道:“如果按照市值進行排名, 第一位是匯豐銀行,第二位是太古洋行,第三位是置地公司, 第四位是我們的華記黃埔,第五位是我們的中華電力。”
華記集團已經榮登華資企業(yè)的頭名,但仍舊沒有超越英資。
丁賢又問:“前十位還有哪幾間企業(yè)?”
謝君信所講都是最近幾天的股市排位,他給丁賢說:“去年李生在股市上吸納港燈股票,導致港燈股價被持續(xù)炒作了半年之久,市值也在不斷上漲,目前已經逼近五十億港幣的關口,排在第六位。
李生的長江實業(yè)在今年年初披露了全年盈利,高昂利潤引來市場的熱烈追捧,導致長江實業(yè)的股價大幅飆升,緊隨港燈之后排在第七位。
怡和洋行排在第八位,會德豐集團排在第九位,香江電話公司排在第十位。”
這個排位非常明確的顯示了香江市場的資本結構。
最具分量的十大港企里邊,華資只有華記黃埔、中華電力、長江實業(yè)這三間公司,其余七間都是英資。
其實算到底,華記黃埔是丁賢當年從英資祁德尊家族手上奪來,中華電力是丁賢從英資嘉道理家族手上奪來。
如果丁賢沒有亂入這個世界,十大企業(yè)里邊只有長江實業(yè)一根華資獨苗。
丁賢算是扭轉了華資與英資的規(guī)模對比。
他旗下還有幾間子公司沒有上市,這些子公司的盈利水平甚至要超過華記黃埔與中華電力,但這是不是意味著整個華記集團就可以抗衡英資了呢?
目前仍舊不行。
要知道在所有三十三支恒生成分股里,怡和系總共有三間公司上榜,分別是怡和洋行、怡和證券、置地公司,總市值加起來輕松超過百億港幣。
會德豐系也是三間上榜,會德豐集團、會德豐船務、香江置業(yè)信托,總市值同樣可以破百億,如果把恒生成分股以外也算進來,會德豐布控足足八間上市公司,實力強的很。
雖然太古洋行只有一間企業(yè)上榜,但它旗下的國泰航空并沒有上市,國泰壟斷著香江與海外的航空業(yè),年利潤與港燈不相上下,一旦上市的話,太古系市值不亞于會德豐。
僅僅是怡和、會德豐、太古這三大洋行,整體實力就能超過華記集團,這些洋行全是百年老店,香江只是他們產業(yè)的一部分,他們老巢其實是在英倫,那里還有豐厚產業(yè)。
香江股市的前十位里,電話公司壟斷著香江家庭電話、電報與國際電訊業(yè)務,幕后股東是英倫的大東電報局,這也是一間巨無霸,大東是在英倫上市,如果遷冊到港,實力不會比怡和三大洋行差多少。
港燈沒有遷冊,一直都深扎本埠市場,不過目前正處于動蕩狀態(tài),怡和系與長江實業(yè)在爭奪這一間電力公司,鹿死誰手還尚未可知。
以前港燈市值從來沒有超過過五十億港幣,這間公司是給港島供電,港島僅僅占據全香江三成的電力市場,但港島的消費水平高于九龍與新界,電費比中華電力貴,旗下儲備的電廠地皮也價值連城,如果經營有方,規(guī)模完全可以與中華電力相提并論。
假如這次長江實業(yè)能夠拿下港燈,那么香江的華資實力與英資差距會進一步縮小。
從情感上講,丁賢希望李嘉成能夠勝出,但前段時間怡和系發(fā)賣金門大廈,籌集十億港幣資金,這是一個強硬信號,表明怡和系存在收購港燈的堅決意志。
這一場收購戰(zhàn)進行到最后,李嘉成有可能抵擋不住,到時他或許會搬救兵。
因為港府律法限制,丁賢無法介入港燈交易,李嘉成沒準會去找包玉港商量對策。
包玉港作為香江首席華商,他個人的身價相當豐厚,但他旗下的環(huán)球船務并沒有上市,恒生成分股里的華資船務公司只有兩間,董家的東方海外航業(yè)與趙家的華光船務。
包玉港只有一間九龍倉掛在交易所,排在恒生成分股的前二十位以內,規(guī)模比不上長江實業(yè),但包玉港正在謀劃并購會德豐集團。
等什么時候包玉港拿下會德豐系資產,李嘉成也能吞并港燈,到時候華資才算占據香江經濟的半壁江山。
目前而言,英資仍舊是老一。
了解完恒生成分股的情況,丁賢繼續(xù)審核華記黃埔的來年預算。
丁賢并不準備調用這間公司的儲備金。
他家族辦公室旗下的云松投資與黑石基金,利潤都已經過剩,不管他以后看中任何項目,都不缺投資資金,因此他不需要再去調用上市公司的儲備。
他決定把這些儲備金全部留在公司里,拓展海外業(yè)務,以壯大規(guī)模。
他最后吩咐謝君信:“去年我們使用港燈股份與長實李生交換了英倫的菲力斯杜港口碼頭,進軍海外港口業(yè)是華記黃埔的發(fā)展方向,因為我們在新西蘭有一座發(fā)電廠,這個地區(qū)要成為我們優(yōu)先投資的對象,你可以去考察新西蘭的港口情況,但投資不要著急,你先做規(guī)劃預案,到時拿來讓我審批。”
華記黃埔的對外投資主要是港口業(yè)與酒店業(yè)。
中華電力肯定要投資海外的電力市場。
等丁賢把華記黃埔的所有公務全部處理完畢,立刻移師去了中華電力總部,召集管理層舉辦新一輪的會議。
原本中華電力總部設于中環(huán)雪長街二號的圣佐治大廈里,這棟大廈是嘉道理家族產業(yè),去年中華電力易主以后,總部立即實施了搬遷。
謝君信在和記大廈給中華電力的同事們騰出了幾層寫字樓,雖然地方擁擠了一些,但是守在老板跟前,開會那是相當方便的。
“1979年度中華電力的總營業(yè)收入是32.4億港幣,凈利潤率是16.83%,全年除稅后的利潤是5.35億港幣。”
霍健寧流利向丁賢做著匯報,他入職中華電力已經有半年時間,早就熟悉了工作環(huán)境,其實這間公司的業(yè)務比較單一,重點處理的公務有兩個,維護好發(fā)電廠與輸電網絡,服務好用電客戶。
鑒于香江經濟發(fā)展快速,城市企業(yè)與居民的用電量每年都要增加,針對發(fā)電廠的投資也必不可少。
霍健寧又道:“去年我們接管董事會以后,原本有將近二十億港幣的節(jié)余,這是嘉道理家族主事時的盈利,但是與銀行也有部分債務,負債率比較高,清償債務以后,其余資金全都投入了發(fā)電廠。”
丁賢觀看著手上財報,邊說:“長實李生早就退出青洲英泥,這間公司要并入中華電力,去年你剛接手這間公司時,我就交待你做重組方案,資金上的困難有多大?”
丁賢是在1977年底時收購的青洲英泥,當時市值只有兩三億,經過最近兩年的發(fā)展,規(guī)模已經擴大四五倍。
去年李嘉成從青洲英泥退股的時候,總市值正好邁過十億港幣大關,但隨著李嘉成的退出,建材訂單有可能會減少,小股東們就認為這是一個利空消息,于是看跌了青洲英泥,導致股價開始下挫。
前幾日青洲英泥的市值在9.3億港幣左右浮動。
丁賢原本持有25.3%的青泥股份,受讓了李嘉成的控股后,他的持股比例達到50.4%。
如果中華電力要與青洲英泥合并,需要先從丁賢手上購買這筆50.4%的股份。
霍健寧瞧了丁賢一眼,他向丁賢匯報工作的時候,態(tài)度可比謝君信、鄭海權幾人端正的多。
他把語氣擺在恭敬的調子上:“丁生,如果按照市價,從云松投資購買青泥股份,需要花費4.68億港幣,去年中華電力的盈利超過五億,支付沒有任何問題。”
丁賢聽了說:“去年我還叮囑過你,北美丹佛市的電力市場正在對外招標,我們在當地有一位頗具影響力的合作商,他有辦法幫助我們拿下丹佛市的電力訂單,到時要投資很大一筆資金,你準備怎么解決?”
霍健寧立即抽出一份文件,他站起身,來到丁賢跟前,親自替丁賢展開文件,然后才返回座位講話。
會議室角落處,前來觀摩流程的鐘楚虹瞧見這一幕,心說這位霍經理可真是貼心呀,丁賢的秘書們都沒有這么面面俱到過,公司ceo在丁賢面前,竟然都如此注重細節(jié),那她這樣的小兵應該更加心細如發(fā)才行。
霍健寧向丁賢闡述他的解決辦法:“中華電力是信用卓著的民生企業(yè),香江各大銀行隨時都在準備著提供資金,我打算委托銀行發(fā)行一批債券,所募資金用于北美丹佛的電力市場交易。”
他也考慮過擴股融資,但這次的交易金額并不大,使用債券更加合適,中華電力的盈利特別穩(wěn)定,不管推出多少債券,都會被市場認購一空,募資也相當快速。
丁賢聽霍健寧把發(fā)債情況講一遍,又審核了一下文件,最終決定簽字,對于中華電力來說,發(fā)行債券沒有什么問題,過去嘉道理家族在擴建電廠的時候,債券是他們募資的最常用手段,股市的投資者都愿意買單。
以中華電力的盈利能力,這筆債務在兩三年內肯定可以結清。
商量完這件事,霍健寧向丁賢請示:“丁生,中華電力與青洲英泥重組后,名字需要更換嗎?”
丁賢點頭:“冠上華記的前綴,以后使用華記能源公司的新名字,今后的主業(yè)是電力業(yè)務,但如果遇上其它合適的能源生意,自然也可以去投資。”
丁賢已經做過一次石油生意,將來未必不會再做第二次,反正只要牽涉到能源領域,全部都交給這間公司去處理。
因為華記能源公司的業(yè)務單一,丁賢待的時間相對較短,不像華記黃埔那樣,開會持續(xù)好幾天才結束。
(https://www.dzxsw.cc/book/19309086/70076200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