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荷花酥
這一夜過去的很快。
第二日一早,天邊剛泛上一絲魚肚白,年夫人已經醒了。
身旁的被窩里還殘存著溫度,年夫人一邊睡眼惺忪地任由大丫鬟杭錦、吳綾服侍著,一邊問道:“老爺已經去上朝了?”
杭錦低聲應下了。
兩人一同幫著年夫人洗漱,一邊問道:“今日夫人既要見姑娘,又要出門,夫人可想好了要梳什么樣的發式,穿哪件衣裳?”
年夫人笑道:“隨便梳個什么發飾就好,衣裳撿素淡家常的便行,打扮得太繁瑣貴氣,說不定會嚇著那孩子。”
杭錦笑道:“好了,知道了夫人,您就放心吧。”
待年夫人梳洗妥當后,大丫鬟們連忙喚人傳菜。
年夫人問道:“姑娘在抱琴居可用過飯了?對了,你們讓人在車上多備些點心小食,這到京郊畢竟好一段距離呢。再要到山上的佛寺里去,走上一段路,她應該也餓了。”
吳綾在一旁道:“您就放心吧,餓不著姑娘的。先前抱琴居那邊的丫鬟傳話來說,姑娘那日早晨吃著那蛋奶酥覺得不錯,我這就去讓灶上的人趕緊備著,只是那東西若是涼了,味道就只怕不好了。”
“那便再備些別的點心。雪花糕、軟香糕、百果糕、藕粉百合糕等等,樣樣都取一些備著。小廚房的荷花酥做得不錯,樣子也別致,讓人帶上些。”
“是,夫人。”
年夫人這些年由于體弱,早已習慣了清淡飲食,飯桌上擺著的除了粥餅等主食外,都是一些諸如素炒玉蘭片、萵苣腐干絲、茭瓜脯、槽筍丁之類的小菜。因為一會還要乘馬車,年夫人只用了一小碗熱米粥,隨意地揀了兩口小菜吃了,很快便讓人都撤了下去。
杭錦在一旁勸道:“夫人,您還是再多吃一些吧。”
年夫人搖搖頭:“不必。一會車上還有茶水點心,等到了廟里還有素齋,我這會實在沒什么胃口,這些便足夠了。”
杭錦不好再勸,只能退在一旁。
“馬車可都備好了?”
“夫人,您且放心吧。”
待一切收拾妥當后,杭錦和湘素兩個大丫鬟陪著年夫人一起出了院子,向著門口的方向走去。離府門越近,年夫人逐漸緊張起來,清沅究竟長得什么模樣,性情如何,這些她雖然都零零碎碎地聽人說了一些,但只能模模糊糊地在腦海中勾個輪廓,究竟是個什么樣子的,還要一會才能見分曉。
這孩子只怕不愿這么快就見她,說不定要等到了城外,才愿見她。可能這會功夫已經在馬車上等著,抑或是要遲一會才來。不過這都沒什么,她害怕見她這個陌生的母親,但她何嘗不是又怕又渴望見到她這個流落在外多年的女兒呢。總歸到時候,她坐在另一輛馬車上,若是實在忍不住,也能偷偷掀了簾子看一眼。再遲了,到了寺廟那她們也能見著了。
但出乎年夫人意料的是,還沒走到府門那里,遠遠地她們就看見門口停著兩輛馬車,周圍一大群人眾星捧月般地簇擁著一個姑娘。
年夫人的心倏地一緊,腳下慢了一瞬,這才又向前慢慢走去。
離得越近,被前呼后擁的人身形愈發清楚,年夫人的心也就越跳越快。
她上著煙水青繡襦,下著織金團花暗紅羅裙,背對著她們而立。因著這兩日風大,還披了一身暗綠緞面的斗篷,上面繡了一林飛燕。斗篷自上而下,籠住了她纖瘦窈窕的身段。
年夫人屏住了呼吸,腳步一慢再慢,向前走著。
杭錦她們知道年夫人此刻的心情,也同她一道慢慢向前,并用眼神示意已經發現她們過來了的丫鬟們不要輕易做聲。
但正站在那邊想著心事出神的年清沅還是很快就發現了不對,下意識地轉過頭來。
二人的視線在半空中交匯。
年清沅只見一群丫鬟仆婦簇擁著一位夫人向她走來,便知道來的是誰了。她轉過身子,看著年夫人緩緩走來,便款款一禮,姿態不卑不亢道:“見過夫人。”
年夫人的目光一瞬也沒有離開過年清沅的面容,一時沒有回話。
周圍的人也不敢出聲,四下靜悄悄地。
年清沅坦然自若地站在那里,任由年夫人細細打量。
在年夫人打量她的同時,她也在不動聲色地打量著自己這位便宜母親。
這位夫人看著著實年輕,才約莫三十許。但年清沅先前估算過這位夫人的年齡,只怕這位夫人還要比她看上去的年齡要大個十來歲左右。只見對方鬢發低挽,身穿淺檀色如意紋對襟,玉色裥褶裙。頭上只一根水頭極好、色澤通透的碧玉簪,身上更是沒什么贅余的首飾,只左手持著一串暗紅如血的佛珠釧,雖是尋常素雅的打扮,卻難掩她眉眼間的容光。
她的五官典雅雍容,風儀天成。膚色白皙,不必仔細瞧,都能看出她和年清沅眉眼的相似。只是她的眉眼溫和含笑,眼尾又多了幾絲淺淺的細紋,顯得更溫和親切些。
年清沅看著眼前的年夫人,心中莫名生出一股古怪的親近之感,仿佛眼前的人真的是與她血脈相連的母親一般,讓她莫名地想要信任她。
不過轉念一想,她自己都啞然失笑了。
可不是嘛,如今她占這人家的身子,這樣一來,自然是和她血脈相連的“母親”了。
在年清沅心思轉動之時,年夫人也正眼睛都不眨一瞬地看著她。
在見到女兒之前,年夫人已經設想過了很多場景。但真正看到她的那一瞬,心中那塊大石才落了地,又堵在那一處,讓她的心口酸酸漲漲的,半晌說不出話來。
眼前站著的年輕少女果然如年老爺所說,眉眼和她十分相似,一見便知兩人的血緣關系。只是她的眼眸十分清明,身姿筆挺娉婷,猶如春日枝頭初綻的白玉蘭一般,朝氣蓬勃。
年夫人癡癡地看了半晌,才驚覺自己這般打量她實在不好,這才收回了目光,對著年清沅笑了笑,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你可要與我同乘?”
年清沅莞爾一笑:“這是自然。”
年夫人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便上車吧。”
母女二人一前一后,在丫鬟們的攙扶下,上了馬車。
年家的馬車雖然從外面看著沒什么非同尋常之處,但里面卻是寬敞舒適的,這一點先前年清沅就見識過。車廂內鋪了厚實的毯子,固定了一張小幾,上面擺著果盤與點心。
馬車搖搖晃晃,一路向著京郊的方向駛去。
車廂內靜悄悄的,母女二人都沒有說話,一旁在車內陪侍的兩個丫鬟也不敢出聲。
比起年夫人,年清沅可是要放松多了。
馬車才走出沒一會,她聽到街上的叫賣聲,忍不住偷偷掀了一角簾子
年夫人在一旁看得分明,心中啼笑皆非。本想提醒她注重規矩,一開口話卻轉了個彎:“……這會正是早市的時候,你一直在京中,以前可曾出來看過?”
年清沅回過頭來,對她笑了笑:“或許年幼的時候來看過,不過后來時常待在府里,已經不記得了,所以瞧著新鮮,這才一時沒了規矩,還請您莫怪。”
她這么一笑,年夫人瞬間就心軟成了一團,又聽她這么一說,想起她這些年的遭遇,心中又痛又憐,不由得軟聲道:“不僅你瞧著新鮮,我有好些年都沒回京城了,看著也熱鬧,等改天有空了,我們去逛一逛也沒什么的。咱們家里人少,沒旁的府上那么多規矩,你不必擔心。”
年清沅心里一暖,只道一聲:“是。”
這話說完了,車廂內又陷入一陣沉默。
年夫人看著自家女兒,怎么都看不夠,但又不好總直勾勾地盯著她看,本想說點什么話打破這尷尬的氣氛,一出口卻又變成了:“京郊離得遠,恐怕還要好一會功夫才能到。你若是乏了,就先小憩一會。等到了我自然會叫醒你。”
年清沅笑了笑:“無妨。”
說著,她低頭看向小幾上那一碟荷花酥出神。
年夫人又出聲問道:“可是餓了,要不要先吃些點心墊墊肚子?”
年清沅搖搖頭:“不必了。早上吃了不少飯”
母女二人這樣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馬車一路飛馳著出了京城。
前朝因大興佛寺、道觀,勞民傷財,又有不軌之徒假冒僧侶橫行,搜刮民脂民膏,更有妖僧術士禍亂超綱,以致社稷動蕩,民不聊生。大周太祖登基后下令,無論京畿還是州府各縣,都不得私建佛寺,全由當地官府建造監管。直至這兩代,才逐漸放松了管束。
京郊這一帶,因著依山傍水,又臨近京城。歷代皇帝為表孝心,替太后修建佛寺道觀祈福,再加上前代遺留,不說三步一寺、五步一廟,那也相差無幾。
年清沅昨日托人說要和年夫人一同到佛寺,并沒有明說要來哪一家廟里上香。
不過年府的馬車卻徑直向著慈恩寺所在的那座山頭一路飛馳而去,一直停在了山腳下。
慈恩寺建在山腰之上,需要沿著青石啟程的長階一路而上,才能進入寺中。因著山路崎嶇,馬車不便,富貴人家上山去,往往要坐轎上山。但真正的權貴人家講究多,雖然山腳下多有轎夫,平日里也多是讓自家的家丁護衛抬轎上山去。
年家一去江南十幾年,倒是忘了這講究。隨行的護衛們只得臨時在山下讓人租賃了一頂青布小轎,這才一路晃悠悠地抬著她們繼續往山上走。
年清沅放下簾子,隔絕了轎外清幽蒼秀的山景。
年夫人溫柔道:“不再看看嗎?這山上的景致還是極好的。”
年清沅莞爾一笑:“以后總還會再來的,只怕日后會看膩了。”
說是這么說,不過這慈恩寺外的山路,她從前還是永寧侯府的溫七時,可不知看了多少次。她自小體弱多病,家里便讓她長拜佛門祈福,從小到大,這慈恩寺是她最常來的地方。也因著這個原因,她和慈恩寺的住持了悟大師算是結成了忘年交。
只可惜,她昔日不信鬼神之說,更不信什么神佛仙道。了悟住持只能嘆她冥頑不化,無法度化她。如今這一番再世為人,不知道再見了了悟大師,他能不能認出她這位故人來?
年夫人搖頭笑道:“哪有看膩風景這一說。人間有四時辰景,兼有日月風云變幻,你下一次來看到的景色與眼前的又不一樣。”
雖然起初這對名頭上的母女倆之間的氣氛還頗有些尷尬,但馬車行了這一路,兩人一人一句地說著,一個有心逢迎,一個聞弦歌而知雅意,這會的氣氛也正融洽起來。
母女二人正說著話,突然轎身重重一晃。
兩人一個沒坐穩,險些撞在板壁上。
湘素隔著簾子問外頭的人:“前面出什么事了?”
“回湘素姑娘的話,前頭的路被一家人的轎子擋住了,對方要我們讓路。”
原來是此處山路狹窄,僅容一轎通過。年家人上山之時,正好上頭有人家下來,雙方爭路,這就起了口角。
年夫人沒想到,不過出來上個香拜個佛寺的功夫,都能碰到爭道的事情,不由得有些不快。但她性情溫和,向來不喜歡與人爭執,便出聲道:“罷了,我們讓開便是了。”
但外面的爭執聲非但沒有消停下來,反而愈演愈烈。
母女二人對視一眼,雙雙皺眉不語。
“外面的那是哪家的人?”
年清沅剛一問出口,就聽見外邊嚷嚷道:
“滾開,哪來的狗東西,擋著我們瓊玉姑娘的路了,就想這么了事了?趕緊給瓊玉姑娘賠禮道歉,不然我們衛國公府可不是吃素的。”
年夫人眉頭微蹙:“這國公府的下人們,未免也太沒有禮數了。”
這哪有下人將姑娘家的閨名這樣直呼出口的。
衛國公府的護衛們也許是見這不過是山底下最尋常的一頂青布小轎,就將她們當作普通的富商人家,有意想仗勢欺人了。
年夫人十幾年不在京城,雖然還記得個權貴人家的大概,但并不清他們的具體底細,一時之間也不知道這個瓊玉姑娘到底是國公府里行幾的姑娘。雖然心中不快,但還是不愿與一個小輩計較,正準備讓湘素、杭錦她們扶了她下去好出面勸和,卻被年清沅拉住了衣袖,輕輕地搖了搖頭給阻攔了。
年清沅微微抬高了聲音,對著轎外道:“既然國公府的人已經自報名號了,我們年家也不能失禮,去跟那頭的主子說一聲。”
外邊的人聽了,便喏喏地應下了。
沒過一會,外面的喧鬧聲停了下來。
年清沅她們只聽見外頭傳來一個清脆婉轉的聲音:“下人不懂禮數,沖撞了姑娘,還請姑娘見諒。妾身素來聞年家大名,只是前些年聽說您的家人去了江南。不想既然相逢有緣,敢問姑娘可否出來一見,也好讓我當面與姑娘道歉?”
這一番話說得滴水不漏,十分動聽,想來應當也是個周全的人。
年清沅一哂:“這位瓊玉姑娘,這就不必了。我家雖然十數年未回京城,但是京城中的事情,多少還是聽說過一些的。若是我的消息還沒過時的話,國公府世子上頭只有兩位姐姐,均已出嫁。國公與夫人鶼鰈情深,國公府里并無庶出的子女,不知姑娘在家中行幾?”
外頭一片死寂。
年清沅這才笑道:“好了,今日家中的人不懂禮數,沖撞了瓊玉姑娘,還請姑娘見諒。在下素來聞國公府大名,今日失禮在先,這條路還是讓瓊玉姑娘先行吧。”
過了片刻,只聽外頭的瓊玉咬著牙冷笑道:“年家姑娘果然知書達理,瓊玉今日這番算是見識了。這條路還是讓姑娘先行吧。”
年清沅微微一笑:“既然瓊玉姑娘這般客氣,我就先行謝過了。”
轎子這才又被抬了起來,穩穩當當地向前走去。
兩家的轎子交錯而過之時,瓊玉突然拔高了聲音:“姑娘既然在京中,日后說不定有緣還能再相逢。希望下回再遇到之時,姑娘莫要再吝惜一面之緣。”
她說完等了一會,直到轎子外的人來報年家的轎子已經走遠了,她都沒聽見年清沅的回應。
瓊玉咬了下唇,將手中的帕子死死地絞緊了,半晌也沒有松開。
等年家的轎子走出一段距離,年夫人這才看著年清沅,又是無奈又是好笑。饒是年夫人一開始沒弄明白,這會也早已回過神來,不由得溫柔地嗔怪道:“你這丫頭,不過是爭個路而已,你又何必給人難堪。”
年清沅笑了笑:“誠然,爭路不過是件小事罷了。但國公府的人這樣狐假虎威,我實在看不慣罷了。”
年夫人打趣她:“那些人仗的是國公府的勢,你難道又不是仗著家里的勢?更何況我看著你的怒氣,似乎不像是沖著那群不懂禮數的下人們去的,反倒很是針對那位……瓊玉姑娘。”
年清沅微微一笑:“瞧您說的,我與那位瓊玉姑娘未曾謀面,又與國公府毫無干系,為何要針對她。不給她面子,只不過是不想把自己和她這等人拉到一處去罷了。夫人,您總不想我和一個衛國公世子的妾室或者美姬扯上什么關系吧。”
口中雖然這樣說著,但年清沅此刻心中滋味難明,面上卻仍然保持著笑容。
年夫人搖了搖頭:“看你這一路上話也不多,我本來還以為你是拘謹內向,不想你膽子倒真是不小,這會連樣子都不在我面前裝了……”她雖有稍許責怪之意,但全是縱容的口氣。
年夫人話還沒說完,只聽外頭傳來聲音道:“夫人,姑娘,已經到了寺外了。”
母女二人這才雙雙下了轎子,一站定后,就抬頭看著太祖親題的那塊氣度古樸不俗的匾額。
慈恩寺,已然近在眼前。
(https://www.dzxsw.cc/book/19226848/2983548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