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第120章
昨晚, 左相王顯被大理寺的人帶走后,一夜未歸。
全相府都焦心不已,準確地說來,上京城中, 整個左相一派都是夜不能安寐。
左相府大公子王璟衡, 如今位列內閣中書舍人之一, 本應辰時入宮當值,但今晨卯時便入宮求見皇后和賢妃。
王璟衡在皇后的坤寧宮外被告知皇后鳳體有恙不見客,而他也清楚,皇后這位姑母同左相府走得不近, 他本也沒抱太大希望, 當即去了景仁宮。
景仁宮中,王璟衡向賢妃轉達了昨晚父親王顯交代給他的話。
“姑母, 門閥世家, 一榮俱榮, 一損俱損。”
賢妃面有難色, 她怎么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但此次是太子動手,她恐怕也無能為力。
賢妃對王璟衡寬慰道:
“端看這個案子,究竟會將左相府扯進去多少。”
“興許,只是虛驚一場。”
而此事終究還是驚動了惠帝。
惠帝震怒,何人如此猖獗, 竟敢從禁軍手中奪人,并將其殘殺,連帶十幾名禁軍遇害。
圣上命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
而此時,南衙禁軍連夜追查殺手也有了結果。
消息是源自于太子妃手里的江湖勢力。
江湖暗殺組織花月樓, 昨日臨時接了上京城的一單生意, 就是對去歲南郊案的證人滅口。
原本按花月樓的規矩, 他們絕對不會透露出雇主是誰,但在太子府的威逼之下,花月樓還是交出了一個名字。
順藤摸瓜之下,雇殺手滅口的主使,竟是吏部左侍郎,薛盛。
而這位薛侍郎的嫡次子,也正是西郊打人案嫌犯之一,如今也是南郊殺人案的嫌犯之一。
------
昨日,幾名嫌犯的父親被連夜請去了大理寺問話,這一問就是一整夜。
今早,吏部侍郎薛盛找到大理寺卿,要求探視他的兒子,卻被拒絕。
“不能見?彭大人,這是何道理?”薛侍郎對這個不算滿意。
“彭大人,小兒所犯案件,并不是什么大案,也沒定下重罪,為何不能探視?”
彭渡有些為難,
“此案情況特殊,望薛大人海涵。”
見大理寺卿推三阻四,薛盛心中已是有些不好,難道,昨夜聽聞的消息是真?
“本官聽說昨夜太子妃的人到大理寺提走了人犯,人是不是已不在你大理寺,請彭大人給本官一個準話兒。”
薛侍郎緊盯著大理寺卿彭渡,似乎不想錯過彭渡臉上一絲一毫的表情變化。
彭渡深知昨夜太子妃帶人到大理寺的動靜定是瞞不住,而昨晚太子妃前腳剛離開,后腳南衙禁軍便從天牢轉來了幾名死囚。
如若不出意外,太子府的意思,定是要將南郊殺人案的罪名,給那幾位坐實了。
此刻外面突然一陣騷動,竟是南衙禁軍統領陸沉,親自帶人來了。
大理寺卿彭渡當即迎了上去。
陸沉朝彭渡頷首,而后抬掌一揮,嗓音冷冽:
“拿下。”
兩列禁軍越過彭渡,快速行至薛侍郎面前。
“嫌犯薛盛,束手歸案。”
薛侍郎驚懼交加,這是?
查到自己頭上了!
------
昨日被請至大理寺的,包括左相王顯在內的幾名官員和富商,以及前京兆尹高進,被分別押入了大理寺大牢候審。
至此刻他們的心中才開始有些發慌。
定是出了什么事。
陸沉帶著南衙禁軍臨時接管了大理寺大牢,由陸沉親自提審人犯。
南衙審人犯自有一套手段,沒多少功夫,該張口的都張了口。
前京兆尹高進是個軟骨頭,很快交代出,去歲南郊殺人案,是吏部尚書施壓,讓摁下那個案子。
吏部侍郎薛盛在重刑之下松口,供出了是他和吏部尚書嚴昌業讓證人和受害者家屬改了口供,但雇殺手滅口之事,確實是他一人所為。
薛盛本只是情急之下找了殺手想要除掉證人,哪知那些殺手同禁軍交手時,一個活口沒留,將這事鬧得這樣大。
而薛盛以為花月樓口風緊,不可能供出買家,且嫌犯有好幾位,也不一定就會查到他身上,卻哪知南衙的速度這樣迅猛。
吏部嚴尚書起初咬死不承認,但由于有兩名官員的證詞,最終他也認下了這兩樁事。
幾名富戶可沒那個本事在案件中動什么手腳,他們僅僅只是知情,以及分別給吏部尚書和吏部侍郎孝敬了不少銀錢。
而在左相王顯這里沒審出什么問題,也沒人指認左相,似乎左相對這些事的確不知情。
王顯在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心中也是暗罵。
要是他早知道自己夫人那寶貝侄兒的這些混賬事,還會容他繼續在上京城捅婁子?
而此時王顯才憶起,去歲年初,吏部尚書嚴昌業和侍郎薛盛到他府上給他拜年,那兩人似乎提到過“事情已擺平”的話。但言語中只是暗示,并未明說。
王顯當時以為是指之前御史臺上書彈劾一事。
現在想來,那兩人恐怕是以為他王顯知道這個案子。
而夫人李氏也沒提過讓他出面周旋,那李氏也是被蒙在鼓里,不知情?
------
南衙禁軍將得到的證詞迅速送往皇城,交由圣上和太子定奪。
皇城,禁內,御書房。
惠帝將手中的口供仍向桌案,看向正在慢條斯理喝著茶的太子封湛。
“太子是不滿意沒能動到左相?”
封湛神色如常,并未應聲。
惠帝接著開口道:
“吏部乃六部之首,掌文職官吏的挑選、考察、任免、升降、調動、封勛。”
“此次也算卸了左相一臂。”
當日,宮中傳出了圣上的旨意。
左相王顯罰俸一年;罷免嚴昌業吏部尚書之職;幾名涉案富商罰沒家產。
吏部侍郎薛盛雇殺手將證人滅口,屠殺禁軍,是挑戰皇家威嚴。薛盛押入大牢,于來年秋后問斬,薛家闔府抄家流放。
------
有被罷官的,也有被擢升的。
御史臺王靜宜,因功,由正八品監察御史,越升兩級為從六品侍御史。
王靜宜趁熱打鐵,上書諫言,成立督查組嚴查大夏各州的此類官官相護,官商勾結的貪腐案件。
太子府迅速批復了這封折子,準了。
而才從吏部調到御史臺任中丞的季木,又被調任回吏部,任吏部侍郎,即刻上任。
御史臺內,眾臣僚以茶代酒,為季侍郎踐行,以視祝賀。
季木雙手托舉茶盞,透過杯口虛白的霧氣,同斜前方的王靜宜相視一眼,而后自然地移開。
“多謝各位。”
季木飲盡此茶,與各位同僚話別,余光卻不自覺得放在那名身著寬大官服的窈窕身影之上。
王靜宜入御史臺的表現,屢屢讓季木感到驚訝。
她比季木之前想象的還要聰慧,果敢。
季木甚至在猜測,王靜宜上書諫言,嚴查大夏各州的貪腐案,是想要徹底攪渾這缸尚還平靜的池水,以削弱上面對西郊案一事的注意力。
王靜宜,這個女人,天生適合為官。
而王靜宜也在觀察著這位即將走馬上任的吏部侍郎季木。
此次她能在這個敏感時期,順利入御史臺,舉薦之人季木的背后,只能是圣上或是太子。
她調查過季木,其出身普通,永和二十一年的進士,為官八年間,從翰林侍讀學士,到戶部員外郎,到國子監司業,再到刑部左丞,吏部左丞,御史中丞,如今又去了吏部任正三品侍郎。
照這個走法,不難想象,如若不出意外,季木接下來還會任某部尚書,甚至坐上相位。
季木在左相府走動,已有好幾年。如若季木真是太子的人,那太子在朝中的勢力,可能遠非旁人所認為的那般,是兩年前還朝后由太后和大學士安世風一派支持的結果。
而更有可能是,太子遠在朔北時,甚至離京之前,就已在布局。
太子封湛,深不可測。
------
西山太子府,承華殿。
殿內中央置有一個極大的沙盤模型,若細看之下,會發現沙盤上是大夏以及周邊幾國的地形地貌。
此刻沙盤邊上,分別立有太子封湛、太子妃秦煙和端王府世子封肅北。
這幾日封肅北每日到太子府入承華殿做推演。
至于推演什么……
一炷香之后,封肅北開口:
“大夏北有突厥,西邊有西戎,南有南疆,東部有東夷和高麗國。”
“若要開戰,就要做好全線作戰的準備。”
“開戰首要保證的是糧草充足,而今年大夏水患加上糧荒,合適的時機,至少要等到明年秋收之后。”
“至于突破口……”
“如若北梁同意與大夏兩面夾擊突厥,將會事半功倍。”
(https://www.dzxsw.cc/book/19064751/2912375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