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這正是震天雷和火蒺藜。
趙寧懷著激動的心情看著這一幕。
一共有十組,放在木頭人附近。
過了一會兒,發生了爆破。
隨著爆破,一些碎片撿到木頭人身上,甚至扎在木頭上。
陳規有些驚訝,這震天雷的威力,比之前的要大一點點了。
這份配方是趙官家做的改進。
但趙寧顯然還是不怎么滿意。
對于他這個現代人來說,震天雷的威力實在是太小了,最多和過年玩的“雷王”炮竹差不多,甚至有時候還沒有那個的威力大。
更別提真正的手榴彈了。
而且震天雷是沒有引信的,不存在拉線后扔出去,只能點燃火繩等待爆炸。
它的殺傷力極其有限,很多時候甚至只能恐嚇敵人。
趙寧說道:“是按照朕上次給你的做的配比嗎?”
“是的。”陳規將制造過程中的文書呈遞上來。
制造火藥的主要成分是硝、硫、碳。
但不是只要有這三種材質就能制造出炸彈來的。
核心是材質的配比。
然而,古代的度量衡、提煉容器,都無法快速精準三種物質的比例。
這就是趙寧面前的最大的問題。
例如火藥中的硝主要是硝酸鉀,如何提煉高濃度的硝酸鉀?
大宋朝的《武經總要》里記載的火藥配比,硝48.66%,硫配比17.03,碳沒有記載,還有一些是其他的雜質。
而法國19世紀的化學家貝特羅的火藥配比,硝82.28%,硫9.78%,碳7.94。
趙寧看了這份過程記錄,看了好一會兒,說道:“硝還需要在提煉,這一次是加入了更多的碳,所以威力稍微大了一點點。”
提煉硝不難,只要不斷加熱、冷卻,就可以得到高純度的硝。
難就難在配比。
對于21世紀實驗室里的人來說,配比當然簡單,畢竟化學體系成熟,還有各種設備,以及人類工業時代幾百年的知識積累。
但是,古人沒有化學體系知識,更沒有那些設備,從基層認知上就不具備用幾種化學物質配比的概念。
大宋朝的火藥配比,可不叫硝、硫、碳的配比。
硝石磨成粉提煉后,叫火硝,沒有硝酸鉀這個概念。
硫更不可能喊出硫元素來,叫硫磺,硫磺是一種礦物質,它是有雜質的。
碳就好說了。
可火硝和硫磺的精純度檢測缺標準,你怎么知道它里面的雜質比或者說純度含量?
所以,擋在穿越者面前的,不是方法論,而是人類工業時代積累了幾百年的基礎理論知識體系,更加精準的度量衡,以及工業體系。
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不斷實驗,不斷記錄,最后獲得成功。
實驗嘛,很正常,而且這個實踐過程,在趙寧的把控下,還是塑造出記錄、總結、分析的科學技巧。
當然,這需要時間。
就算威力強大的火藥造出來了,也不可能立刻量產,畢竟整套供應鏈很單薄,支撐不起大規模生產。
即便是之前的大宋朝,也沒能大量制造火藥。
而且,就算能量產了,也不能立刻投入戰爭。
因為要訓練使用?
不不,因為這東西如果現在大規模投入使用,很容易被金國獲得技術。
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再弄出這種東西,不是在殺敵,而是在給自己挖墳墓。
試想想,金國若是仿造出來了,還會用人爬云梯去攻城嗎?
把火藥計量加大,直接放在東京城下,不斷轟炸,是什么后果?
(https://www.dzxsw.cc/book/18995791/2416120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