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吃完飯后,趙寧沒有睡午覺,而是立刻召見了羅從彥。
“太子平日里都讀了哪些書?”
羅從彥說道:“回稟陛下,太子殿下平日里喜愛讀四書五經。”
“新學讀嗎?”
“也讀。”
“《帝學》呢?”
“也讀。”
“《資治通鑒》,各朝史書可有讀?”
“也讀。”
“讀得如何?”
羅從彥猶豫了一下,趙寧說道:“卿但說無妨。”
羅從彥說道:“太子對《帝書》,諸多史書并不是很感興趣,倒是對四書和五經格外上心,對新學也并無甚興趣。”
“不愿意投入?”
“不不,是無甚興趣。”
“何出此言?”
“太子讀書勤學好問,為人和善,性格溫和,知禮節(jié),明大義,通情達理,喜好圣人之學,尤其喜好伊川先生的理學。”
趙寧愣了愣,沒想到趙諶居然還喜歡理學。
二程的理學是儒學的一部分。
程頤認為的理,是宇宙的終極本原和主宰世界的唯一的存在。
所謂的“天理”,則是封建時代的道德和等級的總稱,也具有事物特性以及發(fā)展規(guī)律的意義。
程頤還說過一句名言: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
哲學是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而社會的形成是受到自然環(huán)境影響的,例如西南大山、江南水鄉(xiāng)、草原、遼東各地自然環(huán)境不同,形成的社會關系、文化、習俗都不盡相同。
個人又在社會和自然中,個人的思想自然受到自然和特定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二程的理學,說到底,也是在特定的時代下的一種對社會關系的思辨。
至于后來朱熹說的“存天理,滅人欲”這些話,也是在特定的大環(huán)境下說的。
程頤所在的宋代,是一個什么樣的環(huán)境?
為什么他會說“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這樣的話?
宋代社會與唐代社會已經全然不同。
我們可以理解為,唐代的滅亡,是古典帝國的終結。
唐代社會的幾個重要組成:皇室、門閥、寒門、貧民。
寒門是指門第勢力低的世家,而不是貧民。
唐代的社會,上升通道基本上是門閥把控,寒門很弱。
貧民就只管生孩子就行了。
到了宋代,社會幾個重要組成:皇室、官僚、讀書人、貧民。
這個時候,大宋對外擴張不出去,數十年和平,人口空前增長,官僚集團空前膨脹。
而皇帝這個職位,他所掌握的權力,也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
因為地方世家全部被干掉了,天下的稅、民,那直接成了皇帝的了,再也不會有東漢以來的豪強把民圈在自己的領地里的現(xiàn)象。
而官僚,則是為皇帝打工的,彼此制衡。
從制度和社會結構層面來看,宋朝皇權出現(xiàn)了有史以來的一次高度集中。
在對外擴張的停滯大環(huán)境下,皇權和官僚的膨脹,以及社會的繁榮,都帶來了內部社會的貪污享樂、醉生夢死。
并且大宋朝還是中國“官本位”形成的朝代,人們以當官為榮。
人們只知道程頤說的“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是說女人的,但他們不知道程頤還說了:“大夫以上無再娶禮,凡人為夫婦時,豈有一人先死,一人再娶,一人再嫁之約?只約終身夫婦也。”
這話什么意思?
意思是君王和士大夫都只能娶一個,要克己復禮,不要貪圖享樂。
程頤是想用自己的思想來約束日益膨脹的君王和士大夫階層,而不是貧民階層。
正是這種特殊的環(huán)境下,提出來的這種思想。
(https://www.dzxsw.cc/book/18995791/2416089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