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提出離婚
段嘉嘉在醫(yī)院直接住了小半個月,再出院的時候那頭狗啃似的頭發(fā)看起來倒是沒有那么怪了。
出院那天,段述南騎著家里的自行車,前頭掛著段嘉嘉住院這幾天的換洗衣服和吃飯用的搪瓷把缸,后面坐著段嘉嘉。父女倆就這么慢悠悠的回家。
在醫(yī)院相處的這些天,段嘉嘉雖然還沒有完全弄懂自己到底是穿書還是平行時空,但已經(jīng)能夠適應(yīng)跟段述南的相處了。
段述南不僅名字和長相跟段嘉嘉記憶中的爸爸完全一致,兩個人就連做事風(fēng)格和吃東西的習(xí)慣都是一模一樣。
段嘉嘉還在段述南的錢包里看到了他和原身母親的合照。
名字不同,但長相也跟段嘉嘉上輩子的媽媽是一樣的。
這樣的發(fā)現(xiàn)讓段嘉嘉心里隱隱歡喜的同時,又添了一抹失落。
她想,這個書中世界說不定就是另外一個平行時空。
而且,根據(jù)原身的記憶和這幾天相處的對比,段嘉嘉發(fā)現(xiàn)原身記憶中的段述南和她相處的這個段述南差距很大。
就連段述南自己提起從前,也是一臉的神色恍惚,想不通他那些年怎么會那么荒唐?
段嘉嘉猜測,這大概是“劇情”的力量。
劇情需要段家父女做福寶一家的對照組。
所以段述南從一個愛妻子愛女兒,性格中還帶著點狠勁兒的人。突然變得落寞消沉,對周圍的一切都好像漠不關(guān)心了似的。
意識到這一點,段嘉嘉本來就對福寶一家的印象不怎么樣,現(xiàn)在就更不行了。
去他丫的對照組。
這個對照組誰愛當誰當,反正她是不樂意。
路上,段述南猶豫再三,還是把自己做的事情跟段嘉嘉說了。
這幾天相處下來,段述南愈發(fā)后悔。
在他忽略的那些時光里,女兒已經(jīng)從當初那個在襁褓里哭嚎的孩子,長成了一個心中有成算,而且還很有頭腦的大姑娘。
“我已經(jīng)提出了離婚。”
聽見這話,段嘉嘉并不意外。
段述南繼續(xù)說:“這件事我會處理好,你接下來只要在家好好休息。現(xiàn)在都八月中了,還有半個月就要開學(xué),你養(yǎng)好身體再去學(xué)校。”
段嘉嘉點頭答應(yīng)。
說著話,父女倆也快到家了。
他們住的地方位置低矮,需要從外面的主干道旁下一個與地面呈五十度角的石階,石階中間還有一層看起來更新一點的窄坡,明顯是方便推自行車上下使用。
石階下面半米的位置就是大雜院的大門。
沿途這樣的大雜院有七八戶,平日里生活沒什么問題,遇到汛期就需要再門前提前挖出排水的溝渠,防止雨水倒灌進大雜院。
聽從前的老人說,這一片曾經(jīng)都是一整套的大宅院,是建國前一個大地主的房子。
那個地主家傳了好幾代,一代代人往外建。
后來戰(zhàn)亂,地主賣了家里的地和房子,連祖墳都不要了,帶著家里的人就去了國外避亂。
再后來,這邊的房子來來回回轉(zhuǎn)手了幾道,中間還拆分了賣,漸漸就沒了從前的模樣。如今大雜院的大門都是另外建的,從前這個地方靠著山坡,根本沒有出入口。
等到建國后,房子跟旁邊一大片區(qū)域都劃分建廠,分別是機械廠、燈泡廠、食品廠和本地一直都有的林場,最后合稱為“南郊林場”。
考慮到這邊有一個林場和三個工廠,政府規(guī)劃的時候又給配置了醫(yī)院、集中的運輸隊和一些生活設(shè)施。
這個大雜院沒有分什么前后院,中間一條大概長三米寬兩米的過道,左右兩邊各有一戶人家,門口的屋檐下放著蜂窩煤,用木板或者幾個工廠的編織袋拆開蓋上,防止潮濕。
門口擺著小竹椅,邊上還有一兩個大花盆和隔開的化學(xué)塑料桶,里面裝滿了土,種著小蔥大蒜這類小東西。
旁邊的窗下都掛著一根繩子,繩子用來曬衣服。
這年頭雖然對男女關(guān)系還很保守,但內(nèi)衣內(nèi)褲什么的卻能夠大咧咧掛在外面。
父女倆回來的時間恰好剛過了飯點,院子里的人都坐在外面的蔭處乘涼。
段嘉嘉跟在段述南身后,院子里的鄰居看見段家父女都打著招呼,還關(guān)心的問起段嘉嘉現(xiàn)在的身體情況。
那天公安上門來的架勢太嚇人了。
尤其是知道秦芬做的事情后,大雜院里的人都一陣后怕。
秦芬這是把壞心思打在了段嘉嘉身上的,萬一她哪天把壞心思放在了他們身上呢?
他們能有段嘉嘉的好運氣,爬出去后第一時間被王秋蓮發(fā)現(xiàn),送去了醫(yī)院?
誰也不敢保證。
因此后來公安上門來做筆錄,從前還覺得秦芬對待段嘉嘉明面上過得去的這些鄰居都紛紛帶了點情緒。
他們也沒有添油加醋,只是從前覺得沒問題的事情,現(xiàn)在都覺得有問題了。
這樣下來,就給秦芬塑造出了一個好吃懶做,為人霸道,明明拿了段述南不少的生活費,卻一直都苛待段嘉嘉的形象。
“嘉嘉這臉瘦得!真是造孽!”
“從前都沒有看出來秦芬這么壞。”
“老段,你放心,我們都把事情跟公安說了。”
“對!有什么要幫忙的使喚一聲就是了。”
畢竟是在一起住了十幾年的鄰居,大家都釋放出對待段家父女的善意。
這處大雜院住了五戶人家,兩邊各兩戶,還有一戶最小的正對著大門方向。
段家位置在左邊第二戶,段述南把自行車靠墻放在門口的抱廈里,靠墻擺著倆小竹椅。
段家的面積最大,房子是段嘉嘉的外公年輕時候買下來的,也是大雜院里的獨一戶。
另外四家,包括福寶一家,都是因為廠里分配到的房子,每個月還要給廠里交一塊錢的租金。
這個一塊錢也只是擺在明面上過一道手續(xù),住房是涵蓋在了員工福利里。
收上去的一塊全走了一道手續(xù)就會隨著員工福利再發(fā)下來。
也是因為早些年這南郊林場的經(jīng)濟效益一直都很好,廠里有錢,當然也舍得給員工福利。
這個模式一實施就是二十多年。
段嘉嘉記得原書中寫過,再過兩年廠里效益都快維持不住日常開銷,這個福利被撤銷后,提供給員工的房租都按照工齡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也是因為這件事,加快了福寶一家下海做生意的步伐。
這處大雜院顯然是沒有什么增值價值的,就算是等拆遷,那也夠等了。
主角光環(huán)下,福寶一家把房子賣了,搬進了鎮(zhèn)上的樓房。
從原身家里挖出來的寶貝,也成了福寶一家下海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桶金。
父女倆鎖好車正要進門,后面就傳來紗窗門吱嘎推開的聲音。
福寶一家站在家門口,看起來似乎是要出門。
時隔幾天再見到段嘉嘉,福寶的臉上還是難以自持的露出不滿的神色。
(https://www.dzxsw.cc/book/18985972/3636605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