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其實,李世民說是對芙蓉園這幾年為國為民所付出的一種補償。
倒不如是說,他身為父親,對自己這個兒子的一種歉疚的補償。
不然的話,整個大唐有那么多為國為民效力的人。
怎么就偏偏李秋有這種待遇?
在李秋小時,以及在李秋長大的過程中,他都沒能盡到做父親的責任。
如今自己成為了這大唐皇帝,一國之君,難道還不能補償一下自己的這個兒子?
多賞孩子一些銀錢花?
更何況,李秋和他的芙蓉園,也確實是為大唐,為這些百姓,做了太多的事。
李秋雖然愛財,但也算是用之有道。
遠比那些驕奢淫逸的王公貴族們強上太多了。
聽著李世民的話,在場眾人心中均是頗為震撼。
眼看著如今朝廷銀錢運轉捉襟見肘,如此的艱難。
陛下竟然還對這北平王李秋如此寵溺。
就連房玄齡和王珪,都是感到頗為的詫異。
尤其是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心中更是覺得有些無語。
這父皇對這李秋的寵愛,竟然比自己都要過分。
可李秋他只是一個外臣。
而自己,卻是父皇的親生兒子!
到底哪里是親,哪里是疏?
眼看著李秋和芙蓉園又撈到了莫大的一個好處。
宰相蕭瑀接著說道:“既然陛下洪恩,免去了這茶引上每年至少萬兩黃金的賦稅。”
“想必李大人和芙蓉園,也要有所表示才是。”
“這十幾萬大軍的糧草,是不是幽州和芙蓉園,也能給予一部分支持?”
“以此來緩解朝廷和大唐百姓的負擔。”
聽著他的話,李秋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說道:
“蕭大人,即使你今天不提這件事。”
“我幽州等十三州也會這樣去做。”
“去年我大唐多處交戰,對糧草損耗那么大,我幽州十三州都已經支撐下來。”
“也就不差今年這十幾萬大軍的糧草了。”
“只不過,我心中有一事較為好奇。”
“蕭大人您見到朝廷府庫空虛,糧草不足。”
“就想著四處從商人那里,從百姓那里要錢,要糧。”
“可你為什么不問問我,為什么我幽州區區十三州。”
“在養活了六七十萬百姓的基礎上,就能供應上整個大唐的軍需糧草。”
“可大唐剩下的那么多州府,卻是連最基本的應該交的稅賦都繳納不全?”
“在我們幽州等十三州,在燕云新城,甚至是在剛剛攻下的整個遼西。”
“我治下的百姓戶戶都有存糧,不用擔心過冬。”
“無人餓死,更是無人乞討。”
“但自古以來,就是天下糧倉的關隴地帶,山東、洛陽一帶。”
“路邊卻經常有餓殍出現?”
“難道真就是,這些地域的耕地不如幽州多?”
“土地難道比幽州還要貧瘠?”
在聽到了李秋的一席話后。
包括李世民在內的眾人都是不由得皺眉。
然后便是陷入到沉思之中。
而被李秋直接發問的蕭瑀,則是一時間有些遲疑。
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是好。
俗話講,事出反常必有妖。
如今的幽州等十三州,是得了李秋的作弊器效用。
才能一騎絕塵,創造出一項項奇跡。
對于蕭瑀等很多人,都是遠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他們被問住,或是一時間陷入思維定式中,也是正常。
這時候,長孫無忌皺眉緩緩問道:
“記得當年你們幽州十三州不僅挺過去災荒,還繳納了足夠的存糧。”
“接收了不少流民之時,我還真好奇過此事。”
“于是便順路到你的幽州等地去看了看。”
“記得當時,是你,還有宋佑等人接待的我。”
“可是給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記得那時候你們幽州的官員,從上到下,吃住均是同百姓們一起。”
“整個幽州等十三州,也是上下一心,想盡了辦法挺過去的難關。”
“除了耕地,還可以捕魚,打獵,吃野菜,菌類。”
“這件事,回來后我也特意同陛下和很多人都說起過。”
“你們這十三個州,官吏們能如此務實,廉政,愛民如子。”
“百姓們也是淳樸,得到了很好的教化。”
“又怎能不遠超過其他的州府?”
“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政績,也是應當的。”
聽著長孫無忌的話,眾人心中均是點頭。
以為接下來李秋要大談一下這治理州府的成功之道。
可是卻出乎了他們的意料,李秋卻是笑著說:
“長孫大人,我們幽州有著很多有才干的官吏,也有著很好的百姓教化。”
“此事不假。”
“但就算是張蘊古,宋佑、程名振、范興等等。”
“這群人就算再有才干,再愛民如此,也未必就趕得上朝中的諸位大員,能臣們。”
“像房大人、長孫大人、王珪大人、魏征等等。”
“哪一個不比張蘊古等人更具才干和愛民之心?”
“像我這個幽州大都督,說白了就是一位甩手掌柜。”
“更談不上什么治國之道。”
“所以這幽州等十三州能取得目前的這種政績。”
“官員的人治和百姓的教化,只能占到原因的三成。”
“而興修水利,廣泛的開墾農田,占其中的兩成。”
“其余的五成,全是因為種子。”
聽到了李秋的這番話,在場眾人盡皆皺眉。
“種子?”
“李秋啊,你所說的這種子,難道其中另有玄機?”
“你們那邊種植的稻谷、麥、黍米等,與其他州府不一樣?”
李秋這時候點了點頭,解釋說道。
(https://www.dzxsw.cc/book/18747384/3533329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