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第一個目標選定
趙燁的這首歌,幾乎是一夜之間,大家都學會了。
趙燁的名字也跟這首歌綁在了一起。不過他堅決不承認,這首歌是他創作的。別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這是他“剽竊”來的。誰知道,這首歌現在是不是躺在人家原創人的稿紙上呢?
不過這個是不是他原創的,這里也不會有人追著他去問。歌好聽就行了,人家才沒心思管這是誰創作的呢。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著,整個試驗工廠,最先建好的,是在這個地塊的一角。一溜兒八大間平房。自從這個房子建好以后,趙燁就最先搬了過來。
暖氣就別想了,能有個蜂窩煤爐子就不錯了。他把自己的被子卷都扛過來了,以后他就直接睡在了這里。
在整個項目的規劃中,這里只是充當一下臨時建設指揮部。等整個項目完成以后,這里也就只是充當后勤倉庫的角色了。
所以施工做的非常簡單,室內就是紅磚裸露,頂多就是把磚縫處理了一下。屋頂就是空心板,只是把房頂做了處理,不漏雨就行了。
不過在趙燁的計劃里,這里就是他夢想起航的地方。
在這么一個級別和規格都很高的實驗工廠里,趙燁算那根蔥啊,對于這一點,他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所以,那些看起來漂亮的實驗樓和廠房,基本上跟他沒關系。
起碼現階段跟他沒關系。不過憑著自己個軋鋼廠的關系,要過來這么幾間后勤倉庫,還是不太難的。
所以,這個房子建設的位置很偏僻。等到周圍的建筑都起來之后,他所在的位置,就是廠房的最后面的一個死角。估計上茅房,工人都不會選擇這里,因為太繞了。
這正是趙燁追求的效果,最好大家都不要把目光投放到他這邊來。
眼前的這幾間房,每個房間,不但擺滿了工具,圖紙什么的,還全都住著人。
不過他的這間房,卻是略有不同,起碼墻面是用水泥摸過的。
在這個房間里,靠墻的位置有一張書桌,書桌上還有一盞臺燈。而在房間的中央,則是用木板拼接而成的一張大桌子。
趙燁此刻就坐在桌子旁邊,漸漸的把自己的思維沉浸到空間里去,利用系統的幫助,慢慢的就建立起一個模型來。
計算器!
在現代看來這可能就是一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電子產品。
可是這個東西在上世紀的七十年代初期,價格竟然能賣到五六百美金一個。而且它的發明時間,離趙燁所處的當下,也沒有幾年了。
這么一個簡單的東西,幾乎可以看成是第一代的個人電腦。可能后世人很多都沒有想到,好幾個著名電腦公司,就是從做計算器開始的。
這一點兒也不夸張。計算器,它有著自己的計算電路(芯片),有控制器,有儲存器,有顯示器,還有輸入設備(按鈕鍵盤)。
你看,這跟電腦有啥區別?只不過它更簡單一些,只是用來算數罷了。
趙燁面臨的困難很小,但也很大。
很小是因為,他的系統空間,可以給他提供上一世的所有技術資料和圖紙,甚至他想要成品都沒問題。
而很大是因為,他總不能在這個時代當一個科技神棍吧?任何一個技術進步,都不能憑空冒出來。它得是趙燁一點一點的,一步一步的制造出來。
這才是最難的部分。
他現在第一個要做的事情,就是選擇一下難度。到底要做一個什么模樣的東西出來。既能夠在這個時代的基礎上,跳一跳能夠實現,又不能太好高騖遠,弄出一個不倫不類的東西。
一個小小的計算器,可并不是那么容易造出來的。不過一旦弄出來了,趙燁敢相信,他就能在很多方面,取得一個質的突破。
為他的下一步計劃,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趙燁一邊思考,一邊在眼前的稿紙上寫寫畫畫。等屋里的光線已經不能讓他正常寫字的時候,他已經寫了滿滿的十幾頁了。
“唉,真是一窮二白啊,啥都得自己做!”趙燁不無苦惱的抓抓頭發。
不過這樣也好,一張白紙好做文章嘛!能用一到兩年的時間,把這個弄出來也算是成功。趙燁如此的自我安慰道。
放下手中的東西,趙燁決定緩緩腦子,就去約丁妹妹吃飯了。這個時代,能約女孩子吃飯的地方,那也只能是在食堂。
別的地方不是沒有,而是他們這個附近沒有。
兩個人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說是豐盛,也就是趙燁偷偷的給兩個人的碗里,加了一根香腸。這個年月,這個地點,趙燁實在不敢做的太夸張。兩人吃的很甜蜜,起碼丁妹妹覺得很甜蜜。
吃過了飯,丁秋楠就得回去值班了,趙燁也再次來的了他的“實驗室”,一間空空蕩蕩的屋子。
回到房間的趙燁,仍然在思考著他的計算器。
這真的不是他好高騖遠,非得在這個時候弄出這么個東西來。而是這個時代留給他的時間窗口真心不多了。
我們都知道,一項技術的發展和延續,最需要的就是應用和市場。從一個后來者的角度來看,在六十年代的當下,我們在集成電路方面的研究和成果,并沒有落后于世界。
最主要的證明就是在六五年,我們就已經制造出了第一代的光刻機,成功生產出了30MM的晶圓片。
是不是很神奇?我們的芯片產業的開局,就是這么牛!在當時,我們和老美是世界上唯二的擁有這項技術的國家。
雖然我們的當時的65型接觸式光刻機,在現在看來非常的簡陋。但老美那邊也就那個樣子,大家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誰也不用笑話誰。
那么后來為什么就落后了呢?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些研究和成果,沒有很好的轉化為工業產品。
也可能有人要說了,是這個時代的大風暴造成的。
還有人覺得,是這個時代的經濟體制造成的。
趙燁身處這個時代快要兩年了,就他的認識來講,這兩個還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不信你看我們的火箭技術、核技術,都同樣經歷了這個時代,它們怎么都沒有停止發展?還不是因為這些東西,有他們的市場啊。
國防上的強烈需求,使得這些產業都在穩步前進。
但是電子產業呢?幾乎是一片空白。興許在科研和軍事上有少許的應用,但是這些不足以支撐起一個產業的發展。
所以趙燁此時最想做的,就是把電子技術盡快轉化成工業產品。
計算器,就是他選定的第一個產品。
他認為,計算器這個小玩意兒,在這個時代絕對的有市場。無論是在老百姓的生活上,還是在工農業的生產上,它都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為啥?
因為這個時代人的文化水平低啊!
即便在后世,就比如拿著手機的你,假如讓你算個稍微復雜點兒的數字,你是不是要打開手機的計算器?
就各位看官老爺的學歷,都需要經常借助這么個小工具。可想而知,在這個加減法都有很多人掰手指的年代,這個東西會有多大的應用前景!
所以,趙燁判斷,只要拿出了這么一個小東西,那么無論什么風暴,都不會再輕易的摧毀我們電子產業的火種。因為人人都需要它的幫助。
趙燁的思路又回到現實問題上來了,他不可能直接把后世七十年代的芯片拿出來。因為那個技術實在是超過了目前的加工水平。可是如此一來,計算器就不能做了嗎?
當然不是,在當下的世界上,集成電路的雛形已經有了,趙燁也清楚的知道,在我國已經有了研究這個課題組,不過他目前并沒有加入進去的想法。也可能他想加入也加入不進去。
那么他目前最需要做的是什么呢?
弄出一塊芯片來!不用多么先進復雜,只要能實現四則運算就行的芯片。
有了計算芯片,還要有顯示芯片,更要有顯示設備。
趙燁沒有計劃用發光晶體管來組成顯示屏,而是想著一步到位,直接使用后世最常見的段碼顯示屏。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計算器上的顯示屏幕,用七段液晶能夠拼成任意數字,然后在每個數字的右下角,還有一個點。
可就是這么一個小小的東西,還是在十年后才第一次應用出來。
這個東西并沒有多么的難以實現,能夠發光的液晶是其中的一個關鍵。另外就是導電玻璃的加工也是一個難點。
趙燁越想,手里的稿紙越厚,直到有那么一刻,他都想放棄了。
可是不行啊,聽聽外面的聲音,趙燁就感到一陣陣的不甘。這么的人,就使用人拉肩扛的原始手段,硬生生的建設著這么一個工廠。他們是為了什么?還不是想著盡快的讓這個民族和國家發展起來,以后能過上好日子么?人人都在為了這么一個目標而奮斗,他又怎么能夠坐在家里,等著有一天靠賣古董發財呢?
總是要為這一次的生命,留下點兒什么才行。
總不能重活一輩子,還跟上一世一樣的活法吧!
趙燁從空間里拿出來一張大號的空白圖紙,伏在上面,畫了起來。這一次,雖然還有抄襲的嫌疑,可他希望,這個圖紙上的每一筆,都是他在這個世界里完成的。
其實,他發現,真正的工作起來,心里想的反而簡單了。就想著把“腦子”里的東西弄出來,至于其他的,隨他去吧。
就這樣,趙燁的生活一下子就變得規律起來了,每天吃飯,睡覺,畫圖。幾乎整個世界都跟他毫無關系。
(https://www.dzxsw.cc/book/18656431/70519854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