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 > 第195章 陛下說有毒,那就是有毒!

第195章 陛下說有毒,那就是有毒!


第195章  陛下說有毒,那就是有毒!

        “臣斗膽,請問陛下,此事是太子殿下提出的嗎?”

        禮部尚書崔亮躬身朝著朱元璋問道。

        朱元璋看向崔亮,淡淡道:“沒錯,崔尚書,你有什么想法嗎?”

        崔亮回答道:“臣以為,此事大善,朝廷的政令能通過民報直接的傳達(dá)到百姓之中,天家的威嚴(yán)也能更清晰的被百姓知曉。”

        “甚至一些國家大事,也能通過民報告知百姓,對于安撫百姓,穩(wěn)定民心十分的有效。”

        禮部尚書,主管的就是“禮”。

        各種禮儀的作用,其實就是建立起良好的社會秩序。

        民報,在這個方面的作用很大。

        “嗯。”

        朱元璋點點頭,然后轉(zhuǎn)而看向李善長道:“善長,你以為如何呢?”

        上次的以工代賑和基建一事,李善長已經(jīng)駁了一次朱元璋了。

        這一次,他沒有膽子繼續(xù)駁斥了。

        “臣以為崔尚書所言極是,太子殿下這民報的構(gòu)想,令臣無比的欽佩。”

        李善長直接就著崔亮的話就說了下去。

        朱元璋微微點頭,他找這兩人過來可不是為了聽反對意見的。

        “好,既然你們都覺得不錯,那朕就讓伱們兩人擬定一個章程,盡快的將這民報給朕辦起來。”

        朱元璋朝著二人吩咐道。

        對于這種能夠立刻鞏固自身統(tǒng)治的行為,朱元璋向來都是越快越好。

        “陛下,臣有話說。”

        崔亮正要領(lǐng)命,李善長率先開口道。

        朱元璋看向李善長道:“善長,你又有什么事?”

        李善長回答道:回稟陛下,這民報一事,雖然臣還未開始籌備,但其中涉及的民力物力不少,一時之間怕是難以辦起來,所以臣以為,不若先在應(yīng)天府試行,也好看看效果如何。”

        此話一出口,一旁的崔亮立馬明白了過來。

        他接著李善長的話繼續(xù)道:“陛下,丞相所言極是,此事若想做成,非一日之功,還得徐徐圖之。”

        民報看著好像就是官方做一份報紙,將皇帝需要傳達(dá)給百姓的信息寫上去就行了。

        但實際上,內(nèi)容的篩選,信息的傳遞,這些都是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

        更不要說現(xiàn)在的大明邊境之上還有著戰(zhàn)火,民報想要覆蓋整個大明,目前來說并不現(xiàn)實。

        若是李善長和崔亮接下了這差事,之后出了問題再匯報,那肯定會惹得朱元璋不滿。

        李善長還是懂朱元璋的。

        他能在朱元璋手底下做到左丞相的位置,可不僅僅靠的是自己的才能,還有眼色與揣度。

        “這話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朕的確想的過于簡單了。”

        朱元璋點點頭道:“那好,就依善長所言,先在這應(yīng)天府內(nèi)試試看效果。”

        “謝陛下!”X2

        李善長和崔亮同時朝著朱元璋躬身道謝。

        “行了,你們下去辦吧。”

        朱元璋揮揮手。

        兩人隨即轉(zhuǎn)身朝著殿門外走去,剛到門口,朱元璋的聲音又響了起來:“崔亮,回去記得好好管管你的屬下,不要什么事都往我這上書。”

        崔亮身子一震,立刻道:“是,陛下。”

        奉先殿外。

        “崔尚書,看來你禮部似乎出了點狀況啊?”

        李善長朝著崔亮說道。

        崔亮回答道:“下官回去立刻就徹查,不會耽誤了陛下的大事。”

        李善長微微點頭道:“有崔尚書這話就好,那我就放心了,這民報之事,主要還是得靠崔尚書的,我年紀(jì)大了,事情又多,勞煩崔尚書了。”

        “下官明白。”

        崔亮立刻躬身點頭道。

        “好了,我言盡于此,就這樣吧。”

        李善長繼續(xù)向前,沒有繼續(xù)逗留。

        此時崔亮的額頭上冷汗滴落,這自己禮部到底出了個什么人才,竟然讓朱元璋親自警告。

        自己這個禮部尚書,可是還沒當(dāng)多久呢。

        手底下的這些家伙,就不能安分點嗎?

        崔亮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趕回了禮部,簡單的詢問了一下,就將目標(biāo)鎖定在了世家寶的身上。

        崔亮的辦公室內(nèi),世家寶耷拉著腦袋站在了他的面前。

        “世侍郎,說說吧,你給陛下上書什么了,竟然讓陛下親自告誡我管好你!”

        崔亮看著世家寶,話語里只有質(zhì)問。

        世家寶立刻道:“崔大人,下官只是找到了一顆金丹,特意進(jìn)獻(xiàn)給了陛下,其他什么都沒做啊!”

        被自己的頂頭上司質(zhì)問,世家寶十分緊張,解釋的也很迅速。

        不等崔亮繼續(xù)問,他便把來龍去脈都給說了一遍。

        包括朱元璋手里還有一枚蘇璟煉制的金丹之事。

        “世侍郎,你讓我說你什么好,連陛下的話都聽不懂嗎?讓你走你竟然還要強(qiáng)行說話,真是不知死活!”

        崔亮呵斥道。

        他有時候真的懷疑,這個世家寶到底怎么回事?

        投誠的時候,明明非常機(jī)靈。

        平時做事也很靠譜,能力也出眾。

        自己相當(dāng)看重他,日后這禮部尚書的位置,那也大概率是由他接替。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世家寶,竟然還能干出這樣的蠢事,崔亮真是不知道該怎么罵了。

        “大人,下官是真沒想到,陛下那邊竟然還有一枚金丹。”

        世家寶一臉冤屈的表情道:“這金丹下官也是第一次見到,誰知道會這樣。”

        要說冤枉,世家寶還是挺冤枉的。

        有了金丹不是想著自己吃,而是進(jìn)獻(xiàn)給朱元璋。

        在這個時代,對于重金屬也沒有什么認(rèn)知。

        金丹有毒,這事他們是萬萬想不到的。

        “哼。”

        崔亮冷哼一聲道:“那你的金丹呢?陛下讓你帶走了嗎?”

        “在這。”

        世家寶立刻從懷里掏出了木盒,遞到了崔亮的面前。

        崔亮并沒有接,而是說道:“我看你真是蠢到頭了,陛下都說了這玩意有毒,你還敢?guī)е迷缣幚砹税伞!?

        處理?

        世家寶看著崔亮,有些為難道:“大人,為了這枚金丹下官可是費了老大的勁,這就處理了,實在是”

        金丹這東西,那又不是平白得來的。

        就這么讓世家寶扔了,他實在是舍不得。

        崔亮盯著世家寶,冷聲道:“舍不得?那你自己吃了不就行了。”

        吃了?

        世家寶聽到崔亮的話,立刻搖頭道:“那不能,陛下都說了有毒,那肯定是不能吃的。”

        “你真覺得有毒嗎?”

        崔亮冷笑的問道。

        真認(rèn)為有毒,又怎么還會帶在身邊呢?

        世家寶的心思,崔亮看的很清楚。

        無非是不相信金丹有毒,還抱著一絲幻想而已。

        “大人,我……”

        世家寶還想解釋。

        只不過,崔亮接下來的話,就讓他直接愣住了。

        “世侍郎,你怎么就是拎不清呢?陛下都說了金丹有毒了,那這金丹就是有毒的,你非要不相信,自己吃了,有沒有想過若是沒毒會是什么下場?”

        崔亮看著自己的這個得力下屬,耐心的解釋道。

        他自己的身體不太好,這禮部尚書的位置,坐不了太久了。

        世家寶如遭雷擊,立刻看向崔亮道:“多謝大人提醒,如此大恩,下官沒齒難忘,這金丹下官馬上就處理掉。”

        崔亮的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世家寶再反應(yīng)不過來,那就是他蠢了。

        見到世家寶終于明白過來,崔亮的臉色也是稍稍好看了一些,說道:“你知道就好。”

        此時世家寶說道:“大人,這蘇璟蘇先生,到底是何人物啊?他怎么連金丹都會煉,他不是太子的老師嗎?”

        對于蘇璟,世家寶真是相當(dāng)?shù)暮闷妗?

        能成為太子朱標(biāo)的老師,還被朱元璋如此的看重。

        總不可能真的就是個煉丹師吧?

        崔亮搖頭道:“我也不是很清楚,你只要記住這位蘇先生深得陛下的信任就行了。”

        崔亮對蘇璟的好奇,并不比世家寶低。

        但他將這份好奇深埋在心底,這就是為官之道。

        “下官懂了,多謝大人提點。”

        世家寶點點頭。

        崔亮說道:“好了,現(xiàn)在咱們的當(dāng)務(wù)之急是完成陛下的事情……”

        教育完了世家寶,崔亮就把朱元璋想要舉報民報的事情告訴了世家寶。

        這事得禮部牽頭來弄,作為崔亮的左膀右臂,世家寶肯定得知道的。

        “民報?陛下怎么會想出這般東西出來?”

        世家寶聽完崔亮的描述,眉頭立刻蹙了起來。

        民報的用處到底有多大,世家寶只是剛聽完心里便已經(jīng)有數(shù)了。

        但他詫異的是,朱元璋是怎么想出這東西來的?

        “這是太子殿下的提議。”

        崔亮緩緩說道。

        太子!

        世家寶看向崔亮,眼神一動,問道:“那豈不是說……”

        “沒錯,就是你想的那樣。”

        崔亮不等世家寶把話說完,便已經(jīng)點頭承認(rèn)了。

        蘇璟!

        還是蘇璟!

        世家寶心中那是相當(dāng)?shù)恼鸷常郧奥犝f蘇璟,那都是別人的事情,感覺干系不是很大。

        但此刻,接連因為蘇璟出現(xiàn)了與自身相關(guān)的事情,世家寶這心里的滋味,那可就不一樣了。

        “下官明白了,這事下官立刻就著手開始做。”

        世家寶點點頭,直接進(jìn)入了工作狀態(tài)。

        崔亮看著世家寶,心里想著的卻是蘇璟。

        明面上他對于蘇璟完全是沒有任何好奇,也不多嘴。

        但作為禮部尚書,主管這天下禮制,崔亮的心里,其實對蘇璟的好感不多。

        因為蘇璟已經(jīng)讓大明的制度發(fā)生了太多的變化,制度本身就是禮制的一種體現(xiàn)。

        只是,相比于禮制,崔亮更能看清現(xiàn)實。

        現(xiàn)在的蘇璟,不是他一個禮部尚書可以碰瓷的。

        ……

        翰林院。

        一眾翰林學(xué)士依舊在忙碌著。

        《祖訓(xùn)錄》的修訂,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要有朱元璋的思想,但同時也要符合先賢之言論。

        其中需要把握的程度,全看他們的掌控。

        “陛下駕到。”

        太監(jiān)的傳喚聲將翰林院的一眾學(xué)士驚住,直接來到門口迎接朱元璋。

        “都免禮吧,朕就是來隨便看看,你們繼續(xù)做你們的事情就好。”

        朱元璋擺擺手,并不想讓這些翰林學(xué)士一直跪著。

        “謝陛下。”

        翰林學(xué)士們隨即繼續(xù)開始自己的工作。

        在朱元璋手底下干活,也不是沒一點好處的。

        他讓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需要猜。

        興許是因為早年領(lǐng)兵打仗的原因,說話都是直來直往,信息的傳達(dá)力求準(zhǔn)確無誤。

        這當(dāng)了皇帝之后,朱元璋也依舊保持了直來直往的性格。

        當(dāng)然,也有是翰林院的這些翰林學(xué)士,并不需要朱元璋拐彎抹角。

        “陛下。”

        宋濂來到朱元璋的面前,恭敬道。

        這其他人可是繼續(xù)工作,身為翰林院承旨的宋濂可不能。

        “宋提舉啊,朕上次給你看的那首詞,還有印象嗎?”

        朱元璋朝著宋濂問道。

        宋濂立刻回答道:“自然記得,陛下吩咐,老臣怎敢忘記。”

        “哈哈。”

        朱元璋笑笑道:“宋提舉,不必如此緊張,朕只是不通詩詞一道,所以問問你,那首詞到底如何?”

        宋濂說道:“回稟陛下,這首《念奴嬌·中秋對月》想象豐富奇特,意境優(yōu)美,實屬上乘之作。”

        能讓宋濂說出上乘的評價,已經(jīng)非常不容易了。

        朱元璋這會心里也產(chǎn)生了些詫異。

        蘇璟是很厲害,但他的才能大多體現(xiàn)在實務(wù)和思想上,在這詩詞一道,好像除了這首詞之外并無展現(xiàn)。

        而且朱標(biāo)跟著蘇璟學(xué)習(xí)了快半年了,也從未學(xué)過什么詩詞。

        這會蘇璟的一首詞,竟然能讓文學(xué)大家宋濂這般評價,看來蘇璟的水平,相當(dāng)?shù)母甙 ?

        “朕還想問問,這首詞中,是否表達(dá)了作詞人的一些內(nèi)心所想?所想的內(nèi)容又是什么?”

        朱元璋繼續(xù)追問道。

        鑒賞詩詞從來不是他的目的。

        宋濂稍稍頓了一下,問道:“陛下,這首《念奴嬌·中秋對月》的作者是何人?”

        “蘇璟。”

        朱元璋沒有隱瞞,直接說道:“不,應(yīng)該說大概是蘇璟。”

        朱標(biāo)給他的信里,只提了蘇璟念出了這首詞,沒說一定是蘇璟寫的。

        聽到這話,宋濂身子一怔,然后說道:“陛下,臣已經(jīng)查閱過可以查到的詩詞典籍,并無這首詞,想來應(yīng)該是蘇先生寫的。”

        一拿到這首詞的第一件事,宋濂便是查了查來源。

        什么都沒有查到。

        現(xiàn)在聽到作者是蘇璟,宋濂是驚訝的,但又覺得正常。

        畢竟其他人寫的,不值得朱元璋如此重視。


  (https://www.dzxsw.cc/book/18588048/13908418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