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荀子的期望
自臨朐縣至臨淄,距離已然不遙遠。馮子平一伙解決后,江羽加快行進速度,短短數日,江羽一行的馬車已踏入臨淄縣境內。
這里便是齊國的帝都。
雖未抵達臨淄城,但在臨淄的官道上,已可見絡繹不絕的商旅穿梭。
道路兩側,百姓耕耘勞作......
如今春季的魔法已悄然降臨,冰雪消融,生機勃發,民眾紛紛揮鋤耕田,為神秘的春播儀式做準備。
江羽及其同伴接近臨淄的消息,也如同風中的低語般傳播開來。畢竟,江羽對于那次夏日國赤甲騎士的刺殺企圖并未隱藏,反而吩咐黑冰臺的法師在臨淄廣而告之,以此助力他的計策實施。
當江羽朝臨淄進發之際,臨淄西城墻外,有一片宏偉的建筑群落聳立。
這些建筑氣勢磅礴,古色古香。在這座庭院中,時常可見身著華服的學者穿梭其間,一片繁榮景象。
這里是齊國的稷下學宮,一處受王國資助的知識圣殿,與齊國的國家學院——國子監截然不同。國子監隸屬于官府,而稷下學宮雖有王室支持,卻獨立于政界之外。這里匯聚了各家各派的學術大師,研究著博大精深的智慧。
因此,稷下學宮名聲赫赫,匯集了各地的精英才俊。
學宮深處,一座庭院之中。
一間靜謐的房間內,一位身披麻布長袍的老者安然閱讀,其裝束樸素無華,卻難掩他身上的儒雅氣質。
老者年逾古稀,銀絲滿頭,皺紋縱橫,盡顯歲月滄桑。下巴蓄著修長的胡須,斑白的頭發用木簪束起,整潔有序。盡管服飾尋常,但他身上散發出的溫文爾雅之氣,令人肅然起敬。
哪怕靜坐無言,亦能讓人感受到如山般的威嚴。
這位便是荀長卿,人稱荀子,江羽的恩師,同時也是稷下學宮的祭酒。
荀子沉浸在書海中,外界紛擾皆拋諸腦后。這段時間,荀子因一門神秘的法術牽扯進了諸多是非,但他毫不在意。他是一個單純的人,認定之事便會義無反顧地去做,其余的,便交給命運,人力盡至,聽天由命。
至于齊國那些企圖對付他的法師和權貴,荀子更是未曾放在心上。
他無所畏懼。
荀子專心讀書之際,門外傳來一陣輕快的腳步聲,一個穿著太極八卦圖飾的道袍,頭戴紫金蓮花冠的老道士雙手背負,緩步踏入。
道士雙鬢微白,年齡難以揣測。只見他步伐輕盈,速度驚人,瞬間便來到房間內。他坐下,仔細打量著看書的荀子,見荀子始終無動于衷,不由得嘖嘖稱贊:“長卿兄,你的心態真是非同一般。到了這個地步還如此鎮定,換成一般人早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了。”
荀子放下手中的書籍,微笑道:“有你李慈航在,老夫有何懼哉?”
這道士名為李慈航,出身齊國的太玄道,曾是太玄道的宗主。齊國的太玄道是頂尖大宗門之一,影響深遠。李慈航卸任后,云游四海,最終來到稷下學宮,與荀子成了鄰居。
兩人是知音摯友。
李慈航嘴角一撇,露出老頑童般的笑容,說道:“你當然不怕,這段時間我幫你抵擋的襲擊者不下二十人。你晚上一躺下就鼾聲如雷,啥事都不管。可憐我這老道,半夜還得幫你守夜呢。”
荀子嘆道:“哎呀,你我跨越星河的摯友,談論這些凡塵瑣事何用?回想起當年,你在迷幻森林深處迷茫無助,是老夫伸出援手,助你洞察天地間的奧秘,領悟了神人共融之理。”
“自那時起,你步入了大賢者的行列,四海之內皆尊你為楷模,所至之處皆受敬仰。這一切成就,豈非也有老夫的一份功績?若無老夫,李道長今日的威儀又從何而來呢?”
“如此看來,你庇護老夫一番,乃是情理之中。更何況,如今老夫陷入險境,唯有你能拯救于水火之中了。”
荀子的目光中充滿了堅毅。
他似乎確信李慈航必將出手相助。
“哼,癡心妄想!” 李慈航對荀子的態勢早已司空見慣,譏笑道:“誰人不知荀夫子您啊,真需求助,必有英雄挺身而出,何需老道插手?說來,那些神殿勢力與權貴相勾結,臨淄乃至整個齊國朝廷,對你的指責聲此起彼伏。”
“世人皆視你的舉動為荒誕不經,仿佛無事生非一般。”
“稷下學院中,眾多學者都公開抨擊你,說你倡言調查神殿土地,簡直是荒謬絕倫。神殿凈土,圣潔無比,敬奉神明,普濟眾生,他們都站在神殿一邊。依我看來,此事拖延下去,恐怕也不是長久之計啊。”
李慈航直言道:“莫非你打算一直避而不戰?這可不是你荀子一貫的作風。”
荀子沉聲道:“老夫已有周全之策。”
李慈航的臉上閃過一絲好奇,問道:“你有何安排,需要老道我助力嗎?”
荀子答道:“老夫的弟子江羽,此刻已在晉國,促成了晉秦兩國的聯盟。他此刻正朝齊國趕來。待他抵達,便讓他與神殿一較高下,與那些權貴斗智斗勇。我的這位弟子,在辯論上出類拔萃,正好借此揚名。”
李慈航問:“你就不擔心他會敗北?”
“絕無可能。”
荀子搖頭肯定。
李慈航問:“你竟如此自信?”
荀子眼中閃爍著贊賞:“一方面,江羽這小子天資過人,學識淵博,尤其是辯論之術,遠超老夫。另一方面,老夫自會暗中襄助,讓他借挫敗齊國神殿之勢,一舉成名。”
“他在秦國已得秦帝重用,雖是佳績,但他年歲尚輕,資歷不足,聲望仍有欠缺。若有壓倒神殿之舉,他的聲譽必然一飛沖天。”
“屆時,他年輕的局限會被削弱,不會因年少而被人輕視。”
荀子的神情變得凝重起來,不再有先前的隨性和輕松。
李慈航搖頭道:“老道我算是明白了,你牽扯進神殿之事,就是為了主動承擔壓力。然后,為江羽創造機會,等他來一鳴驚人。荀夫子啊荀夫子,你的良苦用心可見一斑。”
荀子說道:“江羽這孩子,命運多舛。他在夏國時,老夫未得知其境遇,未能施以援手。如今他來到齊國,其他方面我幫不上忙,唯有在此事上,盡我微薄之力。”
李慈航輕嘆:“提及此事,貧道對你的敬佩如滔滔魔力之河,九位弟子,各個天賦異稟。而你們師徒間的情誼,超越尋常親情,更似命運的紐帶。遺憾的是,我的弟子們卻未能在魔法世界嶄露頭角。”
荀子冷哼一聲:“你這是謬論,你的弟子長春道人,是太玄魔法學院的院長,名動四海。尤其是他的修為,已臻至幻境巔峰,只差一步便可晉升至大法師。長春真人已至此境,你還求何物?已是難得的成就了。”
李慈航搖頭道:“那個榆木腦袋,不提也罷,一提就來氣。”
“咔嚓!咔嚓!!”
這時,急促的腳步聲響起。
一位三十左右的中年男子步入,此人為賈宜,荀子的貼身侍衛,負責荀子的日常生活。
賈宜神情緊張:“老師,大事不好了。”
荀子依舊神態自若,毫無憂慮:“慌什么,淡定些。說吧,出了什么事?”
賈宜道:“剛剛收到消息,有人傳言江公子即將抵達臨淄城,隨后田長樂便策馬離開了。田長樂宣稱江公子徒有虛名,要阻止江公子進入臨淄,更要讓他見識齊國魔法力量的強大。她要當面質問江公子,為何你要詆毀佛門。”
荀子撫著頜下的魔法胡須,笑道:“田長樂主動出手,倒是好事。田子云那老家伙,無恥至極。如今他的女兒找上門來,正好打破僵局。江羽這小子初入齊國,有田長樂正合適。”
田長樂,田子云之女,二十出頭,臨淄城內聲名遠揚。
她喜著男裝,且武技高超,學識亦是出眾。
賈宜滿臉憂慮:“江公子曾遭廢除魔力,這次來到臨淄,萬一被田長樂所傷呢?畢竟她也是田子云的女兒。若江公子敗于田長樂,恐怕會對老師的聲譽造成更大影響。”
荀子衣袖一揮,自信滿滿:“老夫尚且不憂,你急什么?看著便是。”
賈宜道:“若發生沖突怎么辦?”
荀子輕斥:“哎呀,賈宜,你真是啰嗦。能有什么沖突,你只需看著,下去吧,下去吧。”
賈宜無奈,只好退下。
李慈航問道:“你真的毫不擔憂?”
荀子眼中流露出疼愛之情,緩緩道:“江羽這小子雖然行事低調,但十分穩重,老夫對他有信心。況且他胸懷壯志,有大目標,甚至將來要向夏國討還公道。如果連齊國這點事情都處理不好,又如何面對夏國呢?”
李慈航感嘆:“提起江羽的經歷,的確叫人同情。”
荀子說道:“可惜老夫當年未能及時得知消息,否則絕不會坐視江家遭受這般欺凌。夏國的陛下李重府,越來越讓人失望了,簡直就是昏庸之主。”
李慈航正色說道:“你借用了禁忌之力,布下如此棋局,更在齊國引發了風暴。待到朝堂之上對你生厭,稷下學府再也容不下你,那你將何去何從呢?”
荀子神采奕奕,自信滿滿地回應:“這浩渺天下,何處不是老夫的歸宿?況且,大秦如日中天,也讓老夫心生向往。江羽、韓千秋都在那里,老夫去拜訪又有何不可?”
李慈航沉吟片刻,忽而開口:“自你得知江羽出使晉國那一刻起,便已盤算著前往大秦了吧?你這老家伙,總是護短。如今江羽身處大秦,你去找他支持,是這個意思嗎?所以你故意利用此事逃離齊國。”
“胡言亂語。”
荀子哼了一聲,反駁道:“老夫素來坦誠,怎會如你所說那般任意妄為?再者,你也清楚,老夫此番出手是為了相助弟子柳珪。他是齊國忠臣,熱血沸騰,他倡議清理天下土地,才觸及了禁忌之地,老夫因此牽涉其中。分明是此事,你卻聯想到老夫幫助江羽,你多慮了。”
李慈航道:“老家伙,你這是狡辯。你的心思,能瞞過老道我嗎?怎么說,老道我也過了六十載人生。你眼睛一轉,我就知道你心里打的什么主意。”
荀子回應:“你活了六十年,老夫卻活了七十年。在我面前,你只是小弟。”
李慈航說道:“世人皆以為荀子溫文爾雅,品行超群,道德高尚,如山一般令人敬仰。實際上,你內心倔強,口齒犀利,性格簡直讓人難以接近。”
“你管得著我?”
荀子捻著胡須,手握書卷,自顧自地沉浸于閱讀的樂趣中。
兩位老者,唇槍舌劍,卻樂在其中。
這就是他們相處的方式。
李慈航首戰落敗,話題一轉,認真地說:“荀兄,說實在的,你真的一點都不擔心田子云等人會對江羽不利嗎?萬一他們采取極端手段,要對江羽下手呢?”
荀子神情凝重,緩緩道:“老夫早說過,若江羽這小子連齊國的挑戰都應付不來,何談宏大志向,何談改變世界?所以,老夫有何可擔憂的呢?”
李慈航聽罷,便不再多言。
他在荀子身邊翻閱起一本書來。對李慈航而言,他早已踏入大宗師之境,如今修煉已少,主要靠讀書來體驗人生。因為他發現,讀書有助于他對大道的理解。
因此,李慈航樂意與荀子相伴。
更何況,李慈航與荀子情同手足,荀子身處困境,不少人都欲置其于死地,李慈航更要留在荀子身邊,守護他的安全。
(https://www.dzxsw.cc/book/18560269/3636585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