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回朝受賞
好家伙!
半圣!
自己還是低估了謝道韞啊!
不過想想也對,后世歷史中,謝道韞的才名本就在東晉一朝是數一數二的,而且也是少年成名,只是她才18歲啊,這就即將步入半圣的話,豈不是太變態了!
“你怎么不說話了?”
關子陽木然地道:“啊?我應該說什么?我能說什么?”
“你不讓我跟家里人坦白嗎?”
在謝道韞迷惑的目光下,關子陽直接起身就走,到了門口停才了下來,側過頭淡淡道:“你自己決定就好,嗯,沒錯,我聽你的。”
說完就掩門而去。
“半圣你開心就好……”
第二日,周撫來報,城中百姓已經安置妥當,然后湊到關子陽耳邊小聲詢問:“蕭家女眷二十多人如何處置。”
關子陽疑惑道:“這種情況一般是怎么處置的?”
周撫還以為關子陽故意裝不懂,一臉淫笑道:“嘿嘿,怎么處置還不都是您說了算嗎?”
你不讓自己下屬動她們,這會兒倒是裝起來了,這小子年紀不大,胃口倒是不小。
也難怪周撫會誤會,戰敗家屬從來都是勝者的財產,關子陽保下他們,自然就是要將他們據為己有的意思。
關子陽也是見到了周撫放蕩的表情才反應了過來。
自己這是被誤會了。
他的本意只是想在這個亂世建立他仁德的形象,博取廣大底層人民的好感而已。
卻不曾想過,這些人他如何安置。
東晉時期還沒有教坊司,這玩意是唐朝才出現的,關子陽一合計,自己弄一個教坊司不就行了嘛。
“周刺史不如將他們都交給我,我把她們帶去建康,上報太后,弄一個教坊司。”
“教坊司?”
“就是負責慶典及迎接貴賓演奏樂曲事務的部門。”
周撫恍然大悟的樣子,繼續拍馬屁:“都督高見,高見。”
當然,教坊司的另一個作用他沒說出來,等他上報朝廷,那些人精自然懂得教坊司的隱藏作用……
在梓潼郡修養了幾日,補充了點糧食,點齊了忠勇軍便準備班師回朝了。
這次出征1000人,損失了200人,雖然超過了關子陽的預期,不過這戰績已經算是傲人了。
之前對關子陽一些對關子陽還不服氣的人,現在看他都是帶著崇拜的眼神,梓潼郡一仗,關子陽可以說是一戰成名。
巧計進城,一馬當先,勇冠三軍,力斃《武道宗師榜》的成名高手,這樣耀眼的戰績,足以讓那些質疑他定品大會魁首稱號的人閉嘴了。
大軍回朝時,周撫出城相送十里,分別之時,周撫聲淚俱下,搞得關子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都督,這一別,你我各地為官,他日都督有朝一日北伐中原,還請勿忘了下官。”
原來又是一個想北伐的主,關子陽嘿嘿一笑,這個好辦,其他人或許他還會考慮考慮,但周撫可是實實在在的智勇雙全的猛將一枚啊!
行,收了!
關子陽摟著周撫肩膀,走到一旁:“周刺史您太客氣了,你放心,如果小弟真有能率軍北伐的一天,一定不會忘了周刺史您。”
見關子陽突然如此親熱,周撫也是受寵若驚,忙道:“下官只是癡長幾歲,這哥哥下官可不敢當啊!”
關子陽又道:“其實小弟有一事想請哥哥幫忙,還望相助。”
“都督但講無妨。”
“其實小弟是涪陵河東關氏出生,如今我常年在外,對家中甚為擔憂,這次毛遂自薦奇襲蕭敬文,也是擔心家中安危。”
“哥哥貴為益州刺史,還請哥哥多多照料。”
周撫連打包票,讓他放心回建康,他一定會對關氏多加照拂。
關子陽騎上馬,便直接往建康而去,這也算是過家門而不入了。
雖然他很想回家看望母親,以及青蟬,不過手底下這么多人跟著,而且還不是普通的士兵,這都是謝家的門客,早一日回建康,他好早日心安。
謝道韞的的內傷也還未痊愈,也得趕緊將這尊大神請回謝家!
也不知謝奕謝將軍會不會遷怒于我。
最好是謝道韞瞞得好點,無人發現他偷跑出門混入忠勇軍。
入蜀難,出蜀易。
到了白帝城,命士兵們就地取材,自造竹筏。
順流而下,不日便可到江陵,如今桓溫大軍東下,就在江陵附近,關子陽自然不想現在與他有過多交集。
所以并沒有在江陵停留,而是隨便在野外找了處空地安營扎寨,匆匆歇了一晚,次日一早出發,午后便回到了建康。
到了建康時,謝奕已經等候在碼頭之上。
“子陽立下大功,快快隨我進宮面圣!”
謝道韞以袖掩面,躲在忠勇軍中,倒是沒被發現。
顯陽宮太極殿中。
褚蒜子十分高興,盛贊了關子陽主動請纓,剿滅蕭敬文一事。
這時,丞相司馬昱出列道:“關都督率領忠勇軍初戰大捷,500人入城破開城門,抵擋上萬敵軍,關都督更是單挑蕭敬文,將叛將當初誅殺,這等戰功,果然是少年英才,當初太后以他為鐘山雅集魁首當真是英明!”
關子陽夸了,還不忘給太后來一陣馬屁,關子陽暗道司馬昱好手段。
庾郗也道:“太后,我大晉建國以來,少有戰功,請太后重傷關都督。”
褚蒜子點了點頭:“不錯,愛卿十六歲就已是一品大員,不知道愛卿想要何種賞賜?”
太后賞賜一般都是直接賞,哪有問臣子想要什么賞賜的。
關子陽心道:“這怕是太后也不知道賞自己什么了吧!”
作為庶族,公侯伯子男的爵號肯定是不行的,賞賜金銀財寶又顯得俗氣,主要還是朝廷北伐,國庫空虛,多了拿不出,少了又丟了朝廷的面子。
太后犯難了,干脆便讓關子陽自己求賞,最好就是大義凜然地說,為朝廷效力,乃是職責所在,不求賞賜。
太后打的如意算盤,關子陽卻不接招。
“稟太后,這次征討蕭敬文,忠勇軍孤軍入城,冒死一戰,臣不求賞賜,但是還請太后賞賜忠勇軍。”
太后道:“哦?不知愛卿想為忠勇軍要一個什么賞賜?”
“回太后,忠勇軍都是門客出生,無貫無籍,臣想請太后將他們納入白籍,正是加入我北府軍。”
白籍也就是庶籍,關子陽空位北府軍大都督,手底下一個兵也沒有,這要求也并不算過分。
太后沒有猶豫就準了。
“關都督你已經是白籍,那你想要什么賞賜?”
太后這也是擔憂,關子陽要是想讓自己將他們涪陵關氏納入黃籍,也就是升為士族的話,她還真不好拒絕。
可是他們家族沒有人血脈傳人啊,這要是開了頭,那天下士族還不得反了?
關子陽自然也是識趣:“回太后,臣入建康良久,一直在租房住,如果可以的話,還請太后賞賜一塊田地,臣想建一座宅邸,以備臣安身立命。”
太后松了一口氣,這簡單。
“愛卿看上哪塊地,只管報上來就是,不管屬于何人,哀家親自出面為了購買,這錢也從國庫你出。”
“謝太后隆恩。”
關子陽暗自歡喜,自己只說求一塊地,可沒說大小,太后金口玉言,自己稍微獅子大開頭一點,相信她也不會拉不下臉拒絕。
接著便又是一陣歌舞大宴,慶祝晉國這難得的勝利,而且還不是出自桓溫之手。
百官雖然瞧不起關子陽這個庶族,不過把他當做太后收服流民,建立北府軍的棋子,不過表面上還是要配合他家一起演戲,頻頻向關子陽慶賀。
大宴之后,關子陽直接和謝奕回了烏衣巷謝家老宅。
說到底,忠勇軍還是謝家的人。
如今關子陽自作主張,讓他們入了白籍,吃虧的還是謝家。
這些門客可都是謝家花了錢的私有財產。
所以關子陽這還得給謝家人一個交待。
(https://www.dzxsw.cc/book/18519115/71350849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