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無恥抄襲
“你不說你想看這本當年游方僧人給我的《法華經》嗎,給。”
關子陽順手接了過來,便打開,尋找書中字里行間的小字。
果然,和他那一本一樣,每一頁都有字,而且內容卻不相同。
一看之下便是不能自拔, 沉迷了進去。
郗僧施說道:“我爹今日也在雅集之中,這本書他一直也帶在身邊參詳。”
關子陽看得仔細,沒回話。
關子陽不過片刻功夫,就把每一頁的小字都記了下來,而且他可以肯定,除了這一本,應該還有一本《法華經》。
他那一本是念力的修煉之法, 郗僧施手中這本是念力的存儲之法,應該還有一本念力的使用之法才對。
他的金手指正是一氣化三清,將內力化為先天之氣也就是內力,先天之精也就是咒力,先天之神也就是念力。
內力為氣,在丹田之中,咒力較內力重得多,沉在丹田之底,而先天之神則比內氣還要輕,順著筋脈上浮到頭頂。
這便是所謂的清氣上升,濁氣下沉,而內力則在中間。
當年關子陽在羅浮山下隨葛洪修煉時,先天之神淤積了很久,導致百匯穴陽氣充盈,無法再練。
識海是佛家的武道,半圣葛洪自己的識海也是全封閉的,所以無法幫他領悟如何打開識海的大門。
他是靠著葛洪老道將他把百會穴中充盈的陽氣,也就是先天之神, 通過道家‘過丹’的方法,轉移到另外的大穴中去!
‘過丹’完成后, 關子陽的百會穴被清除一空,陽氣都被轉移到身體膻中、玉堂兩處穴位之中。
而現在他的百會穴之中的先天之神又將要填滿,自己正在為這事發愁時。
這本《法華經》擺在了面前,就像是水到渠成一般,在歪脖子槐樹和大智三圣現身的時候,關子陽就感覺到有什么東西要鉆進腦子里。
現在他終于知道了,不是別的什么東西,就是自己百會穴中那股磅礴的先天之神。
他立即打坐,在謝安和郗僧施疑惑不解中,就這樣入定了。
關子陽來到了一片金色的世界,里面空無一物,上下左右都是無邊的金色。
他緩步而行,腳下泛起淡淡的漣漪,隨著波紋的擴散,波紋的中心生長出一朵朵金色的蓮花。
這是?
驚疑未定,面前緩緩浮現出一扇漆黑的大門,大門緊閉,上面刻印著各種玄奧的符文。
在關子陽的驚異中, 大門逐漸還在上升, 知道最后露出它的全部真容, 大約有百丈之高,百丈之寬。
關子陽在著漆黑大門前顯得異常的渺小。
“呵呵,世界觀崩塌殆盡,如果此時大門之后出現一具金身大佛,他也不會奇怪了。”
接著,自己腳下的幾朵金蓮緩緩飛向大門,最后撞碎在大門之上,金蓮像是水做的一般,隨著金蓮融化,金色的液體開始快速在漆黑大門之上擴散。
片刻過后,整個大門都被染成了金色!
接著。
“吱”
金色大門竟然打開了一條縫隙,空間中的金色開始瘋狂的向大門里面流去。
隨著注入的金色越多,大門也越開越大,直到空間中的金色全部消失,變成了一片虛無。
金色大門也隨著停住,不再繼續打開。
關子陽向前湊去,門縫還是太小,不容他進去,他附耳傾聽,里面傳了了陣陣梵音。
莊重古樸,大道縈繞的梵音猶如一道道指令一般,向虛空中下達著命令。
關子陽忽然發現,虛空遠處又出現了一點金色的光點,而且越來越大。
關子陽終于直到這里時哪里了,這里就是他的百會穴,之前的金色液體就是他存儲在百會穴中的先天之神。
而著金色的大門就是他的識海。
隨著他參悟郗僧施手中的法華經,他終于掌握了打開識海之法。
“現在的我就在我的識海門前,這是自己的意識世界!”
突然,磅礴的流水聲傳來,關子陽回頭望去,剛剛還是小小一點的金色光點,此刻已經是寬俞幾丈的大河,傳來轟隆隆的聲音。
著金色的液體就如洶涌的黃河一般,鋪天蓋地而來,將關子陽沖在了大門上。
“這是當年葛洪老道幫我過丹,存儲在玉堂和膻中的先天之神!”
隨著金色液體再次注入,大門又傳來“吱”的一聲,再次開始打開。
終于,大門的縫隙打開了半米之寬,關子陽也被‘沖’進了大門內。
大門內便是一片金色的汪洋……
真的是“海”啊!
按照郗僧施那本法華經的描述,打開了識海大門,進入識海之后,就能見到自己的信仰!
修煉佛家功法的高僧,識海之中會有自己的“佛”。但是關子陽也不信佛啊?
自己不信佛的話,識海之中就上面也沒有了?
那自己修煉的念力有上面用!
關子陽現在只是一個意識體,在自己識海之中‘飛’了兩圈,除了金色的一片大海,真的是上面都沒有!
……
關子陽緩緩睜開了眼睛,嚴重一股金色的光芒一閃而逝。
謝安笑道:“想不到你居然第一次見到大智三圣,便突破了修為,厲害!我可是跟著半圣在這里坐了整整一天,才有所收獲……”
郗僧施問道:“大智三圣?在哪?我怎么沒有看到?”
謝安笑了笑,摸了摸了郗僧施的腦袋:“你就是郗僧施?”
郗僧施點了點頭:“前輩你是?”
關子陽站起身,拍了拍剛剛打坐沾上的泥土,回道:“他就是隱居東山的安石公,謝安。”
郗僧施搖了搖頭,淡淡地說了一句:“不認識。”
額……
見謝安一副尷尬的樣子。
關子陽笑道:“哈哈哈,終于有不認識安石公的人了。”
他將手中的法華經遞給郗僧施,郗僧施接過問道:“你不看了嗎?”
關子陽含笑回道:“我已經看完了啊!”
“這么快?”
關子陽道:“其實這經書的奧秘,都是每一頁那字里行間的一排小字,等你拜師支道林,開始修煉佛家功法后,也可以去參悟參悟,必有好處。”
郗僧施喜道:“你是說,這化法經是佛家功法?”
關子陽笑而不語,然后將臉逼近他的面前,帶著質問的語氣:“你父親研究多年,你不如問問他?”
郗僧施尷尬道:“我父親是修煉的儒家功夫……”
在謝安的帶領下,三人沿著小溪順流而下,回到了人群中去。
這時,一個一身玄黑的三十歲左右的英俊男子走到了面前,和他一起的還有謝玄和一個發須皆白的胖老頭。
謝安介紹到,這男子便是王羲之,而胖老頭便是謝玄的圍棋師傅范汪。
王羲之笑瞇瞇地和關子陽打招呼,對他鐘山雅集上地表現贊不絕口,絲毫不提他和王獻之那一場既分死生,也決高下的比試。
既然王羲之裝好人,關子陽也不拆穿,順著他話隨意應了兩句。
謝玄最近一直在范汪身邊學棋,他說自己,棋力雖然越來越高,但是距離以棋悟道還有很遠的距離。
所以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要不是范汪下了命令,他都不想來這個蘭亭雅集了。
接著便不斷的有人來寒暄,吳郡的顧、陸、朱、張,會稽的虞、魏、孔、謝,東晉四大家族,王、謝、桓、庾……
都有人來與謝安交談,順帶著關子陽也會問候幾句,畢竟他雖是庶族,但卻掛著朝廷一品大都督。
至少表面上,這些人還是表示出對他一定的尊敬。
正午時分,雅集也終于拉開了序幕。
所有人都在等待這雅集真正的組織者到場。
半圣!
平時難得一見的半圣,這次至少有五位,會共同現身。
最先出現的,是一個令關子陽神往已久的——阮籍。
隨著仙風道骨的阮籍站上溪谷的中心,這圣人氣場便瞬間讓現場變得鴉雀無聲!
關子陽不住感嘆,這就是圣人威壓!
比起自己的老不正經師傅葛洪,那個半吊子半圣,在阮籍強大的氣場面前,估計他也得退避三舍。
可是沒想到的是阮籍說的第一句話,就讓關子陽成為了眾矢之的。
“鐘山雅集之上,關子陽的幾首詩作甚為精巧,貧道不善言詞,還請小友出面,作一篇文章紀念今日盛會,就當作我的開場白吧。”
眾人無不啞然,第一是阮籍居然自稱貧道,難道他已經出家了?他成圣以前,可是標準的儒家武者啊。
第二便是關子陽,先不說他隱居塵世多年,居然對鐘山雅集之事了如指掌,究竟是他就在現場,還是時候聽人所說也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這話傳進關子陽耳朵里后,關子陽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可以肯定了,當日在鐘山雅集,救他一命的神秘半圣,應該就是阮籍。
自己作為阮咸的弟子,他也應該已經知道。
不過,這種萬眾矚目的時刻,讓他來做開場白,未免也太看得起了。
哎,陷入了死循環了。
只要抄過一次文章,便會變成無數次啊。
只是自己這次,應該抄什么才能應景。
關子陽被迫上前拜見了阮籍,阮籍對他含笑點頭,似乎是在鼓勵他。
讓他有一種被晾在夏威夷海灘上的咸魚的感覺,這時一面焦黃了,想再翻一面卻翻不了身的感覺。
這時,忽然見到了人群之中的王羲之,他正戲虐地看向關子陽。
關子陽這才反應過來,好家伙,這小子地神作不就是最佳抄襲對象嗎?
歷史中,王羲之可是再雅集結束地最后,才作的蘭亭集序,現在雅集才剛剛開始!
寫別人的文章,讓別人無文章可寫,再說了,王羲之對自己本就不懷好意!
當即打定主意,嫣然一笑,說道:“承蒙阮前輩看得起小子,在下只有再天下英杰面前獻丑了。”
眾人雖然看不慣關子陽這個庶族小子能得到半圣阮籍得另眼相看,但是也不好表現出來,都大度地勉勵了關子陽幾句。
鐘山雅集之上文武雙全的關子陽大出風頭,不知今日再這山陰蘭亭,能否續寫他的神話。
感謝上輩子的語文老師,默寫《蘭亭集序》的時候,足足三次才讓關子陽過關。
關子陽朗聲對青蟬道:“青蟬,筆墨伺候。”
接著大筆一揮,以他獨有得瘦金體,洋洋灑灑地一蹴而就!
待他停筆之后,才對阮籍道:“前輩,在下有感而發,得一篇文章,不過在下何德何能,這雅集開場白,還請阮前輩來說才是。”
阮籍其實也只是想讓關子陽在雅集上處處風頭,畢竟這時阮咸得徒弟,也是阮咸幫他物色得傳人,說到底,關子陽便是他得‘自己人’,所以才有意讓他在這次雅集上大出風頭!
阮籍接過關子陽提遞過來得文章,滿意的表情躍然臉上。
當下朗誦道。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隨著阮籍吟誦結束,眾人無不開口叫好。
就連王羲之也是對他這篇文章贊不絕口。
他在心中感嘆道:“哎,雖然這小子是我王家的對頭,可是這文章真是句句搔到癢處,大才啊!”
其余人則也是心驚,想不到關子陽臨場作的文章,居然就是這等佳作!
“熟話說庶學文,士學武,可如今的士族都追求的是文武雙全,想不到這個庶族關子陽,除了武功了得,這隨手而作的文章,必然也是千古流傳的佳作!”
只有關子陽志滿意得看著眾人得表情,心里樂開了花。
“可能,這就是抄書的快樂吧!”
就在眾人興嘆之于,阮籍又發話了。
“各位,除了文章以外,關小友這字也大有可圈可點之處啊,大家不妨上前一觀!”
關子陽再次暗喜。
看來自己書法大家的事情也瞞不住了啊!
突然,自己的識海之中似乎傳來了一句質問!
“無恥!抄襲者!你就不感到懺愧嗎?當著原作者的面抄原作者的文!”
關子陽淡然一笑。
可笑!
文抄公這不是重生者自帶的權力嗎?
(https://www.dzxsw.cc/book/18519115/70872191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