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云中子除妖
第214章 云中子除妖
扶光者,太陽也。
這一行三人,除了楊蛟以外,龍葵原本乃是魔劍之靈,姜赤離造化肉身,與她還陽,讓她再世為人。
至于赤發(fā)龍女,則是姜赤離努力了數(shù)百年的成果,他的幼女,取名扶光,象征著這個女孩,是龍女為他帶來的太陽。
扶光因是幼女,最得姜赤離夫妻的寵愛,在姜赤離參加各種宴會之時,最愛帶她,她也因此結(jié)識了許多朋友。
而作為曾經(jīng)擔任過的一任天帝的昊天,他乃是西王母的丈夫,此時與西王母一起隱居于昆侖山中。
而姜赤離參加的宴會,多是來自昆侖眾神的邀請,畢竟大家嚴格算起來,其實都是親戚。
而且作為曾經(jīng)統(tǒng)御整個西方的西王母,邀請曾經(jīng)統(tǒng)御整個南方的祝融,再正常不過。
扶光便是在一次蟠桃會中結(jié)識的龍吉,西王母的蟠桃,與天庭的蟠桃不同,西王母的蟠桃乃是開天辟地的第一株,也就是母株,而天庭的蟠桃,乃是由西王母的蟠桃所分化而出,乃是子株。
所以,西王母也經(jīng)常舉辦蟠桃會,邀請各路先天大神前來赴會,討玄論道。
而扶光與龍吉便是在蟠桃會上相遇,說來也怪,女兒家的友誼來的很快,明明龍吉一身水元神力,最是克制火道之士。
但作為祝融之女的扶光,一身熾熱至極的火氣,卻能與其一見如故,且迅速成為了閨中密友,在龍吉在蟠桃會上失儀被貶到鳳凰山閉門思過后,她也時不時的前去找龍吉玩耍。
此番便是經(jīng)過恩州,前往鳳凰山,路中間這里妖氣沖天而起,她便降下云頭,一探究竟。
看到九尾狐貍欲害蘇妲己,也不用她說,隨行護衛(wèi)的楊蛟便立刻出手,搭救妲己。
救下妲己后,扶光讓楊蛟教其修行,便揮手召來九龍扶桑輦,一路徑直向著鳳凰山而去。
這九龍扶桑輦,乃是姜赤離疼惜幼女,親自前往湯谷,伐下扶桑一根主枝,至于遮天宇宙的扶桑神樹,他并沒有帶來,依舊留在遮天宇宙之中。
取得扶桑樹枝后,他又打開寶庫,取出神銅,仙玉,南海龍王上貢的萬年蚌珠,海中神鐵,珊瑚異寶無數(shù),還有各種山海異獸骨骸。
又飛上高天,采九天云霞,最后在祝融天火中煉制而成。
在煉制過程中,更是上書五方天神,降下星光,為其賦予號令周天星辰之能,能發(fā)出周天星辰神光,破滅時空,威力絕強,又能升起周天星辰氣罩,防御強大,即便是姜赤離本人,也要使出全力才能打破。
此輦成時,作為祝融力士的紫龍族中,有九條修為高強,已達煉神返虛巔峰,與南海龍王相當?shù)木艞l紫龍主動請纓,為扶光拉車。
另一邊,朝歌城中,蘇護獻女請罪,卻不知他的女兒,早就在恩州驛中便已經(jīng)被掉了包。
那九尾狐貍精有數(shù)千年的道行,有意隱藏之下,即便是修行略有所成的仙人也難以看出,更何況蘇護不過一介凡夫,肉體凡胎,怎能識破其真身。
雖然他也奇怪被狐貍精入主肉身的妲己神色不再悲戚,但他也沒有多想,畢竟小女兒家,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而且一路上的人文風光,分其心神,也理所當然,便也不多心細想。
朝會之時,帝辛一見妲己,便心花怒放,妲己雖然沒有女媧氏那般圣潔,但其血脈覺醒,又被大妖元神入體,嫵媚妖嬈,婀娜動人。
帝辛心神立時被妲己吸引,心中對蘇護的怒火也瞬間消散一空,立刻下旨封妲己為妃,入住壽仙宮。
又在朝堂上與群臣磨嘰了幾句后,帝辛再也壓制不了心中欲火,草草便結(jié)束朝會。
此時他的一顆心早就已經(jīng)落在了妲己身上,而文武百官見帝辛如此色急,雖然心中多又不滿,但帝辛功績擺在那里,群臣也不好明說,見帝辛自顧自的離去,便也各自散去。
自從妲己入朝,帝辛心中便騷動不已,欲火難止,返回后宮后,當即便在壽仙宮中擺下酒宴。
狐族本就擅長媚術(shù),此時妲己刻意奉承之下,不過三五杯酒的功夫,便將帝辛迷的是神魂顛倒,不能自已,當夜便留在壽仙宮中,好一番顛龍倒鳳,引得紅帳起波,春光一片。
自此二人如膠似漆,恩愛非常,日日擺宴歡樂,夜夜笙歌,將朝政放置一旁,就連看一眼也欠奉。
那朝臣進諫,帝辛也是左耳進,右耳出,依舊如故,不知不覺之間,時間流逝,帝辛竟然已經(jīng)有兩月未曾早朝。
天下八百諸侯,朝歌京畿之地,無數(shù)奏章,日日送來,日積月累之下,好似小山一般,堆積在御書房,上面已經(jīng)覆蓋了一層灰黑的浮塵,顯然已經(jīng)很久無人動過。
而遠在冀州的蘇護,聽聞女兒與帝辛的所作所為,氣得三尸神暴跳,一口鋼牙險些咬碎,心中暗恨自己當日心軟了,沒有將妲己刺死。
落得如今他蘇氏受盡天下諸侯與百姓的唾罵,只可惜,他并不知道,他原本乖巧的女兒,早就已經(jīng)被李代桃僵,只是平白被人連累,名聲狼藉。
卻說這一日,終南山玉柱洞中,有一位仙人,乃是元始天尊門下,赫赫有名的福德仙人,名喚云中子。
其出山采妖,一日來到朝歌城外的山中,法眼之下,卻見那商王宮中,一股黑色妖氣直沖九霄。
見狀,云中子立時便是心中一驚,掐指推算之下,便知是一九尾狐貍精,奪人肉身,瞞過九州結(jié)界之靈,迷惑君王。
云中子心中暗想:此孽障隱匿于朝歌城王宮之內(nèi),禍亂朝政,若不盡早除去,必將為禍天下,我出家人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今日就除去此妖,還朝歌一片清平。
念頭轉(zhuǎn)動間,云中子吩咐一旁隨侍童子道:“你且取那一段老枯松枝來與我。”
碧霞童子道:“老師既欲除妖孽,何不讓巨闕出鞘,斬殺此獠?”
只見云中子聞言,哈哈一笑:“區(qū)區(qū)一只小妖,何用巨闕出鞘?”
碧霞童子聽命而去,不多時便取來一截枯老松枝。
云中子接過松枝,并指如劍,不過片刻便削成一柄木劍,運轉(zhuǎn)法力,刻下陣紋符咒,一柄斬妖除魔的寶劍就此成形。
只見這寶劍,長約三尺,上刻降妖符文,通體寶光燦燦,一見便知不凡。
云中子不愧是有名的煉器狂人,手法精湛,不過是一截凡樹枯枝,也能煉制成一件不錯的寶物。
將木劍削好后,云中子也不耽誤,駕起祥云便向著朝歌城而來。
帝辛沉湎于酒色,兩月余未曾上朝,也不處理奏章,群臣心中又驚又怨,上大夫梅伯與首相商容,以及亞相比干商議之后,決定鳴鼓請帝辛升殿。
<div class="contentadv"> 那帝辛本來在壽仙宮中與妲己玩樂,聽到鼓聲,知道是群臣請見上朝,頓時心中便是一陣煩躁。
但他心中雖然不滿,卻也無可奈何,只得安撫妲己幾句,擺駕大殿。
帝辛入得大殿,剛一安坐,眾臣行禮之后,便見晁田,晁雷,方相,方弼,惡來幾人,在鎮(zhèn)國武成王黃飛虎的帶領(lǐng)下,每人都抱著一大箱子的奏章,走入殿中。
帝辛一看頓時只覺得兩眼發(fā)黑,心中一片凄苦,這還是在上朝前,群臣已經(jīng)將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小事剔除,又將奏章表面灰塵拭去的緣故。
不然帝辛要是看到原本那足以將他活埋的奏章,恐怕連當場退位讓賢的心思都有了。
帝辛這兩月與妲己日日歡樂,哪里還愿意在這里看這些無趣的奏折?
還沒說幾句話,便想退朝。但在這殿上的人,哪個不是人精,商容一見,便知道帝辛心中所想,頓時出列,上前進言,商議國事。
商容說完之后,便是比干,比干之后,又是杜元戎,緊接著,微子啟等人一個一個的跟著帝辛玩起了車輪戰(zhàn),畢竟要下次帝辛升殿,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
就在帝辛頭大如斗,焦頭爛額的時候,外面有侍衛(wèi)前來稟報,說是宮門外有一道人,自稱是終南山玉柱洞煉氣士,有要事向奏,特來稟報。
帝辛本就為這些繁雜的國事兒而感到頭疼,但聽到稟報之后,馬上就來了精神,讓侍衛(wèi)將云中子請進大殿。
云中子走進大殿,眾臣當即停下討論之聲,紛紛打量著他。
只見他頭戴青紗一字巾,腦后兩帶飄雙葉,額前三點按三光,腦后雙圈分日月,道袍翡翠按陰陽,腰下雙絳王母結(jié),腳蹬一對登云鞋,夜晚閑行星斗怯,上山虎伏地埃塵,下海蛟龍行跪接,面如敷粉一般同,唇如丹硃一點血,仙風道骨,氣質(zhì)凌然,當真是一位得道高士也。
云中子左手挎著水火花籃,右手持浮塵,漫步上殿,朝著帝辛打了個稽首:“大王,貧道有禮了。”
帝辛見云中子幫自己擺脫了一時的如山國事,也不怪他如此輕慢,輕聲問道:“道人何處來?”
云中子微微一笑:“貧道云中子,從云水而至。”
帝辛心中一奇,曰:“何為云水?”
云中子笑道:“身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東西。”
帝辛作為商王,又怎會是一般人,頓時便明白了云中子打的機鋒,他也有心考校云中子,便問道:“云散水枯,你當何往?”
云中子答曰:“云散皓月當空,水枯明珠自現(xiàn)。”
帝辛聞言,心知云中子并非凡人,命左右賜了座位。
云中子也不客氣,徑自坐下,方一落坐,帝辛便問道:“道人今日來見孤,不知所為何事?”
云中子笑道:“貧道日前在山中采藥,見朝歌妖氣環(huán)繞王宮,怪氣生于禁闥,道心不缺,善念常隨,所以貧道特來便見大王,除此妖魅。”
帝辛聞言,卻覺好笑,他也確實笑了出來,說道:“深宮內(nèi)苑,防衛(wèi)緊密,又不是外面的荒野山林,那里來的妖魅,道人道行不夠,看錯了,看錯了。”
云中子聞言,也不惱,自水火花籃中取出一把木劍交予帝辛:“大王將此劍掛于分宮閣樓之上,不過三日,自然能夠除妖。”
帝辛見那木劍寶光瑩瑩,便知是一件寶物,命侍衛(wèi)將寶劍按云中所言懸掛。
又讓云中子講些道經(jīng)與他聽,云中子也不推脫,開口便講了一段。
帝辛聽后,嘆道:“道人真是清靜之客,仙家中人。”說完,又命侍衛(wèi)取了一盤金銀賜予云中子。
云中子見狀,笑道:“此物于我何用?”
說罷,也不顧帝辛挽留,徑直化作一道仙光飛走,轉(zhuǎn)瞬間便沒入高天云彩之中,不見了蹤影。
云中子走后,帝辛早已疲憊不堪,便趁機退朝,方一退朝,便來到壽仙宮,見妲己不曾出宮迎接,心中頓感不安,問一旁侍女,侍女卻道“蘇娘娘偶感重病,如今臥床不起,因此不能前來接駕。”
帝辛聞言大驚,急忙來到寢宮,見妲己面如金紙,凄凄慘慘,氣息更是微弱不堪,大驚道:“美人,早上分別之時尚且安好,如今何故遭此大劫?”
妲己驕聲說道:“妾身見大王不曾用過早飯,便想去御廚房做些吃食,與大王送去,卻不想剛至分宮樓前,便見一寶劍,不覺驚出一身冷汗,竟然得此急癥,想來是妾身福薄,不能侍候大王左右,待臣妾死后,大王莫要悲傷,當保重龍體!”
帝辛聞言,勃然大怒:“妖凡害人不淺,來人!去分宮樓前將寶劍取下燒了,另外再派人去捉拿妖道,孤王要與美人報仇。”
妲己一聽,便明白了怎么回事,心中暗道好險,又裝了幾日病,這才好轉(zhuǎn)。
云中子出了殷商王宮不久,便感應(yīng)到自己所煉寶劍已遭焚毀,暗嘆一聲,他本不愿看到將來人間刀兵再起,黎民受兵戈之苦。
只是如今看來那是天命所致,不是常人能夠阻止的,然則既然被自己碰上,便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于是便于當夜在那司天臺天官杜元銑的府墻之上,留下二十四字后,便飄然而去。
次日,杜元銑回家之時,見到府門口眾人圍觀,不明所以,派人上前觀看,這才知道有人留詩于墻上,上前觀看,卻不明其中之意,但想來是昨日那道人所留。
隨后他讓人將詩洗了,回到家中,暗暗思索,他日觀星象,也是察覺最近宮中有妖氣顯騰,自己雖然精于星象,卻無絲毫法力,今日得云中子提醒,便知如今確有其事,當下連夜便修成疏章,準備次日呈上。
帝辛如今不理朝政,是以奏章多由朝中大臣輪流批復(fù),而杜元銑次日來到文書坊,見是那首相商容當值,頓時大喜,上前見禮之后。
將那奏章呈上,并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一并告知了商容,商容聞言也是神色凝重,當下帶著便帶著杜元銑往內(nèi)廷走去。
二人一路過龍德殿,顯慶殿,嘉善殿,來至分宮樓前,喚過奉御官,讓其通報。
奉御官聽命而去,報與帝辛聽聞,帝辛雖然不是很待見商容,卻也知道商容一心為國,如今的殷商離了他不行,當下只得傳見二人。
商容與杜元銑二人進入壽仙宮,杜元銑將奏章呈上,帝辛命人取過,看過之后心中暗暗點頭,只是見他又提到了云中子獻劍除妖之事,頓時心中不悅。
當下問了妲己該如何處置,妲己本就對了云中子之事心有余悸,害怕其深夜?jié)撊雽m中結(jié)果了自己,如今聞聽此言,心中怒不可遏,于是對帝辛指責那杜元銑與云中子蛇鼠一窩,并言此妖言惑眾之輩當斬。
此時的帝辛已經(jīng)對妲己百依百順,言聽計從,當下也不思量,傳下旨意:
“將杜元銑梟首示眾,以戒妖言!”
(https://www.dzxsw.cc/book/18499154/13685534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