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周一剛一上班,張文定就被徐瑩叫到了她辦公室,然后他就看到了一份白漳晚報,隨江開發區的事情放在了白漳晚報的頭版,標題相當震撼:《三十萬買三條命!》
看到這個標題,張文定情不自禁地暗哼一聲標題黨!
現在有些媒體為了吸引眼球,標題怎么吸引人怎么弄。
比如他前不久在網上看到的兩篇新聞稿子,一篇標題為《干了XX天,終于濕了!》,另一篇為《兩大全國性jiao易市場落戶我省》。
初一看,相當曖昧,可真要較真起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第一篇說的是旱情得到緩解,跟床上干那事兒沒關系;第二篇是說兩個交易市場都是全國性的,與性jiao易這種活動沒關系。不得不說,想出這種標題的人,也是煞費苦心了,首先一點就把讀者的目光吸引過去了。
白漳晚報這篇對于隨江開發區的報道顯然也是想要一眼就讓讀者有看下去的欲望,不得不說,這一招還真有效果。張文定覺得就算自己不是因為關注著這事兒,僅僅出于好奇,也會去細看這篇文章里究竟寫了什么。
文章先寫了隨江開發區全盛世陶瓷公司發生的事故,然后又對全盛世公司作了一個簡介,包括是哪一年落戶開發區的都注明了。這兩樣之后,便是記者采訪公司員工,員工說出的一些情況,比如公司時常無理由的加班,比如公司不和大多數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不負責五險一金等等情況,反正都是員工對公司的不滿,都在說公司的壞話。
在對家屬的采訪中,家屬則說自己簽賠償協議的時候受到了欺騙和威脅,要不然他們怎么也不會答應十萬塊錢的賠償,還說一條命難道就值十萬塊錢嗎?更說這次的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為因素,除了賠償之外,還應該要追究相關責任人。
整個采訪看下來,一個劣跡斑斑的無良公司形象就在讀者心中成型了。
提到事故原因的時候,員工有的說是公司管理問題,有的說是廠房建筑質量有問題,鋼筋混凝土的鋼筋不達標,以次充好。
反正就一條,這次的事故,除了賠償之外,還得有人倒霉——至于倒霉的是陶瓷公司還是當初承建廠房的公司,那就不知道了。
光是這個還不算,這文章中間,還穿插了一些也不知道是記者還是編者的話,說是記者聯系了隨江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相關領導,但安監局三緘其口,然后記者又采訪開發區管委會領導,領導稱很忙,隨后就有個自稱開發區招商局副局長的女子找到記者,對于記者提問卻是一問三不知。
在文章的結尾,卻是一段耐人尋味的話,質問在這起事故中,安監部門和管委會方面面對記者的采訪避而不談,是不是認為一條人命僅僅就值十萬塊錢?是不是有什么顧慮?
將最后那“本報將繼續關注事態發展”這句話收進眼底,放下報紙,張文定忍不住想拍桌子了。
這算怎么回事嘛,這話里話外透的意思,好像是管委會和陶瓷公司狼狽為奸一起欺壓員工一樣,怪不得說防火防盜防記者呢。
人家一篇文章出來,不說一句自己主觀上的傾向,可那意思卻展露得淋漓盡致,而且還頗有劍指八方的意思,讓人摸不清他的目的在哪兒。
不過不管這篇文章最終目標是要指向誰,反正管委會是被其點名了,張文定就看向徐瑩,他也不知道昨天從魏本雄嘴里聽到的話要不要給她說一遍。
在官場上混,謹慎是相當重要的。
他和魏本雄又沒有什么過命的交情,在他沒有提到記者的情況下,魏本雄專門說了那樣的話,這不得不令他多想一想,魏本雄是不是還有什么別的用意,比如拿他當槍使什么的。所以,他就猶豫著,昨天晚上在徐瑩家的時候都沒說過,如果他貿然告訴徐瑩的話,從而令得徐瑩判斷錯誤,那就有點郁悶了。
畢竟,在前天晚上,徐瑩好像就已經看出了這其中的問題了。
有時候,消息太多,反而會蒙蔽雙眼令人看不清前方真實的情況。
雖然說他跟武云關系不錯,可武云的爹是省委組織部長,手握一省官吏升遷重權的副省級大員,總不能時時關注著他這么個副科級干部吧?那也太不著調了。
縣官不如縣管,他還得有個能夠賞識自己的直接領導才能讓今后的路走得順。所以,他不希望徐瑩惹上什么大麻煩。
(https://www.dzxsw.cc/book/18440975/8140957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