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父子談心
可是,你哭歸哭!
可畢竟親手將那個劉封置于死地!
別以為我不知道!
你哭,你是念在我們父子之情,還是故意哭給別人看呢?
你殺那個劉封,是為了給關羽報仇,還是為了給劉禪開路?
是啊,你劉備是對人寬厚仁慈!
可那是對別人!
黃權叛了你,你照樣善待其家人,孟達背叛你,你照樣重用其子,劉巴不理你,你照樣把人家當貴賓!
可我呢?
從劉禪降生的那一刻起,我就可有可無了吧!
當初那個劉封,跟了你十三年,既有功勞,也有苦勞!
沒救關羽,怕上三郡有失,有錯,但也沒錯!
逼反孟達,誰都知道,那人本就是墻頭草,沒救關羽,他反!我去救關羽,他沒去救,我若與關羽一同戰死麥城,他同樣要反!
我是不是一樣要身敗名裂呢?
劉封努力的讓自己的心冷下來,不再去看劉備。
“封兒……”
他沒看劉備,劉備卻叫起了他。
“啊?父親!
“封兒啊,你可想死為父了!”劉備一把抓過劉封的手,用力的拍了拍他的胳膊,慈愛的笑容溢于言表。
“父親,我也想你!”劉封心中卻有些言不由衷。
“我聽說了,江夏讓你治理得民生富足,井井有條,你知道為父聽到這個消息有多高興嗎?”
劉封心中驟然一緊,他覺得這或許引發了劉備的猜忌。
但看著劉備一臉真誠的樣子,倒像是真的很高興。
劉封一拱手,面露慚愧之色:
“父親,非我之能,乃江夏官員同心協力,我學老子無為而治。說實話,總共沒去過幾天江夏府。”
劉封說的是實話,想必劉備都應該知道。
劉備的眼神嚴肅起來:“這可不好!為官為將者,當勤勉,雖不用事無巨細,但也要知其要點,方能扼住咽喉,指揮若定!事亦如此,人也如此,你務必牢記!
劉封一怔!
這是什么?
帝王權術!
劉備,你教我這個做什么?
試探?
引誘?
還是對我產生了懷疑?
我都把龐統送來了,你還對我懷疑什么呢?
劉封不動聲色,很單純的一拱手:“孩兒謹記教誨!”
“汝做得不錯,當再接再厲,但為父尚有一句相勸!”
“孩兒敬聽!”
“我聽說,你教人在賑濟百姓的粥鍋中投擲一捧沙土,是何意也?”
“是這樣,當時,江夏糧價雖低,但一些窮苦百姓仍舊無錢購買,到時便要餓死。孩兒便開倉賑糧,可江夏百姓眾多,一旦煮粥賑糧,有錢的沒錢的都跑來吃免費糧了。到時候有錢的不肯買,沒錢的搶不到,賑糧之舉便事倍功半。倘若撒上一捧沙土,有錢買糧的不屑吃了。沒錢買糧的雖然吃著臟些,卻不用搶了,也就都能活命了。”
這招,是劉封跟和珅學的,卻不知劉備會怎么想。
劉備沉吟許久,點點頭:“倒是個好辦法!可封兒,這樣做難免會遭來一些百姓的非議!有損你的名聲!”
劉封正色道:“父親,在孩兒眼里,名聲遠沒有真真正正的為百姓謀利重要!”
這話的政治正確性很高了。
既表達了自己為百姓謀福利的決心,又表達了自己對名聲并不在意!
這樣的劉封,才是你最想要的吧。
劉備贊許的點點頭,又說道:
“讓百姓食沙土終究不妥。然封兒此舉,卻有道理。想來,戰亂之年,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不知何時,全天下的百姓才都能吃上干干凈凈的粥飯!”
劉封一抱拳:“待父親振興漢室之時,相信天下百姓就都能吃上干凈飯了!
“哎,可此事任重而道遠啊!”
劉備點點頭,又拍了拍劉封的肩膀:“來,席已擺好,封兒與我一起入席吧!”
劉封入了席,心中暗暗思索。
這段話,劉備一直是長輩諄諄教導的態度,時而嚴肅,時而微笑,時而提點。
完全不像是在提防他!
但劉封又想了想。
也未必?
他提起賑粥這件事,莫不是在告訴我,你的一舉一動都在我的眼睛里?
是我太敏感了嗎?
劉封沒再說什么,跟著入了席。
耽擱幾天,劉封要回江夏了,劉備又抓著劉封的手,叮囑的話說了一遍又一遍,然而大多的叮囑,都是讓他克己修身,不要總沉迷于美色。
劉封能咋辦?
只能點頭稱是。
……
幾天之后,呂范已經回到東吳,將在南郡之事說與孫權和周瑜。
周瑜點點頭:“也正常!
孫權沉默半晌:“公瑾,這劉皇叔不接招,又當如何?”
周瑜想說什么,猶豫一下,搖搖頭。
孫權問道:“公瑾,你是否還有話說?”
“不妥!”
“有何不妥?”
周瑜說道:“前面三次,確實是我江東被人落了口實,若無真誠心之舉,劉備必然不會就范!
孫權點點頭:“公瑾你說的倒是有道理,可孤該如何之誠?難不成,還要孤送個質子給他嗎?”
周瑜沒說話,按照現在兩家結下的梁子,若要展示誠心,可不就得送個質子給人家?
孫權也明白這個道理,他猶豫了許久,終于說出了那句話:
“難不成,非要我將家妹送過去,才能成此事?”
周瑜趕緊拱手說了一句:“主公英明!”
“公瑾,非要如此?”
“主公可知董卓呂布因何而反目?”
“嘶……”
孫權面露難色,他想了想:“若家母不允,又當如何?”
周瑜說道:“那主公只能忍辱負重,不要去想劉封這個人了。”
孫權能不想嗎?
這些日子,他想起劉封對他的羞辱,就火的睡不著覺!
這種心結,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開的。
這種恨,可要比對曹操的恨還要強上百倍!
劉封不死,他這輩子都將活在陰影之中。
孫權坐在大椅上,沉吟了許久,對身旁一年輕人道:“伯言,讓家妹來一趟,記著,此事萬不可讓他人知道!”
旁邊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書生一拱手,淡淡道了兩個字:
“領命!
然后離去。
……
而此時,劉封抵達江夏,還沒安頓好,諸葛亮的書信就到了。
準確的說,這不是書信,而是三個錦囊!
(https://www.dzxsw.cc/book/18439153/3480402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