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調查進行中
第980章 調查進行中
山城棗子嵐埡辦公駐地。
“前段時間我交代你,對湯山溫泉招待所人員近況的秘密調查,有沒有發現什么異常情況?”韓霖問道。
“我接到命令后,專門派遣一個小組負責實施調查,金陵淪陷以后,這家軍政部的招待所遷移到了山城,在南岸溫泉繼續開設招待所,名字改為軍政部南岸溫泉招待所,規模雖然沒法和湯山溫泉招待所媲美,但一直都在不斷的搞擴建。”
“招待所目前的冗員現象嚴重,來到山城以后,拉關系走后門塞進來的新人很多,據軍政部的人事檔案顯示,有一少部分人調動到了別的部門工作,服務員大多是從本地新招收的,我已經給調查小組下令,重點關注這些調動的人員。”曹建東說道。
“通過什么渠道實施的調查?”韓霖問道。
“招待所歸軍政部總務廳管轄,我們以核查廖雅權潛伏案的名義,找到了人事科的科長,以特勤處的職權,秘密調閱了從抗戰初期到現在,招待所所有的人事檔案記錄,并且對人員變化情況做了摘錄,這個人事科長,已經被我們下達了封口令,不得對別人泄露相關情況。”
“為了保險起見,我專門派了四個兄弟暗地里跟蹤他,截止到目前,人事科長的行蹤沒有什么變化。”曹建東說道。
特勤處本來就是山城政府的情報部門,雖然是隸屬于軍委會辦公廳,但背后的侍從室才是惹不得的存在,論權力絲毫不輸給軍統局,保密防諜科負責山城政府所有軍事機構的保密防諜工作,有調查和處理權,各軍事機構必須要無條件配合,也不敢不配合。
“你的調查方向是符合邏輯的,如果廖雅權發展的內線,藏匿在山城政府的軍事指揮中樞,為了傳遞情報方便,內線和聯絡人之間的距離就不能太遠,甚至有可能就在內線的身邊。”
“廖雅權長期臥底在湯山溫泉招待所,她最容易發展的人員,肯定就是身邊的人,招待所的部門領導、警衛、后勤、服務員,這都有可能成為她的聯絡人,通過這樣的手段,幫她和內線進行聯系。”
“一是繼續追查調動人員的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看看他們的活動,有沒有接觸到軍事指揮中樞的重要崗位人員,哪怕兩人同時出現在一個地方,那也是不正常的。”
“二是在這家招待所周圍部署電臺監測設備,二十四小時進行監聽,我們不能肯定目前的招待所里面,就沒有她發展的內線,廖雅權是個很狡詐的對手,什么情況都有可能發生。”韓霖說道。
六月二十二日,美國駐山城大使館的詹森大使,特意邀請韓霖面談,因為德國突然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大舉進攻蘇聯。
其實這條情報,美國政府早在五月份就通過韓霖知道了,蔣總裁當然也知道了,但地下黨方面知道的更早。
對于德國和蘇聯早晚要發生戰爭,各方都有心理準備,只不過有了韓霖的情報,各方對局勢的把控更加精準而已。
“韓霖先生,我們美國政府高度關注因為德國和蘇聯開戰,日本方面即將采取的行動。你在滬市的時候,與情報武官史密斯上校談到,日本肯定要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地區南部,以金蘭灣作為海軍基地,這條情報對美國政府、參聯會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所以我要再次向你求證。”詹森大使說道。
韓霖此刻的身份是美國海軍情報局的日本問題顧問,也是國際情報的主要合作方,但他表現出來的超高價值,服務的對象已經不限于美國海軍,他的情報和對國際實時動態的分析,到了政府和參聯會的層次,而且是制定戰略的重要參考依據。
<div class="contentadv"> 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韓霖有著“大預言術”,但凡他提供情報,沒有一條是錯誤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高的讓人感覺到匪夷所思,因此,韓霖的意見和建議,也是極具權威性的。
“綜合我最近得到的日本高層絕密動態進行分析,我認為日本實施進駐的動作,可能在七月下旬進行,距今一個多月,不會超過兩個月的時間,這也代表著日本終究還是放棄了北進戰略,全力為南進戰略做準備。日本和美國之間的談判,進展的如何了?”韓霖問道。
德蘇戰爭爆發以后,日本軍部和海軍以及外務省,連續召開會議討論日本的下一步戰略,最終確定繼續推動南進戰略,至于北進戰略,要看德國和蘇聯的作戰情況再說。
而南進戰略的最重要一步,就是駐軍法屬印度支那地區南部,以金蘭灣作為前沿海軍基地,這個行動也被認為是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韓霖對此有清晰的記憶,就是七月底八月初的這個時間段。
“我個人的理解是,這次兩國之間的長時間談判,不會取得什么突破性進展,兩國各有各的利益訴求,本質上存在著極大的矛盾和爭議,再這樣的情況下,很難達成一致。”
“但美國政府的策略是先歐后亞,加上國內的大氣候影響,沒有下定決心首先對日本開戰,而且我們還在戰備階段,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
“采取經濟制裁手段遏制日本的野心,是目前的態度,如果日本越過美國政府的底線,進入法屬印度支那地區南部,我們將會做出石油禁運和凍結日本資產在內的強硬措施。”詹森說道。
美國政府對日本的行動,根本不可能主動開戰,因為孤立主義盛行的美國國會,沒有授予羅斯福總統對外發動戰爭的相關權力,除了對日本采取經濟制裁以外,這位美國總統也只能通過《租借法案》來作為影響和干預的武器。
“德國在歐洲的勝利,也刺激到整個法西斯國家的野心膨脹起來,日本和美國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日本不會屈服于美國的壓力,放緩侵略的腳步,實際上,日本是希望能夠以戰爭的方式,來擺脫對美國資源的高度依賴,從而實現其侵略的野心。”韓霖說道。
“還有一個問題,以你的看法,日軍會不會在占據法屬印度支那地區南部后,對美國發動突然襲擊?”詹森問道。
“不會,短時間內,日本不可能做出這樣的行為,因為日本高層對于和美國開戰,始終是心存疑慮的,雙方的軍事、經濟、人口、財力等體量,根本不在一個層次。”
“我承認戰爭肯定會爆發,但過程沒有那么簡單,最起碼在近衛文麿時期不會發生,他對兩國的戰爭是心存畏懼的,繼任的首相,也需要時間來做出這個決心。”韓霖說道。
近衛文麿就是擔心承擔不起日美開戰的責任,不得不在軍部的逼迫下辭職,換成了主戰派的東條英機上臺。
可東條英機剛開始,也不敢貿然對美開戰,而是選擇繼續和美國談判,談判遲遲沒有結果,最后美國政府搞出個日本人完全無法接受的《赫爾備忘錄》,東條英機政府才最終下定決心對美開戰。
(https://www.dzxsw.cc/book/18336163/13584112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