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第一章:生命之伴!
一段嘹亮的藏語哼唱,伴隨著藏地高原上白雪皚皚的畫面穿透了屏幕。
撲面而來的異域風情,讓人大呼新鮮。
這座世界海海拔最高的高原,主體位于華國境內。
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
這樣的數字或許不會讓你覺得有多高。
但是聯想一下所謂的世界第一高樓的幾百米。
大概就可以想象,這是一片多么宏偉的自然工程。
這里是亞州主要河流的發源地,高原的腹地,平均氣溫在攝氏零度以下。
這里是藍星的最高點。
被稱為。
第三極!
雪山、冰川、草地、荒原構成了它的標志性畫面。
但在高原之下,雪山東部是大片的原始森林。
森林腳下,海拔逐漸降低。
河谷地帶,氣候宜人,土地豐沛就連植被的顏色都呈現出代表生命輪轉的不同顏色。
在這里有一座村莊。
不知何種原因這里已經是人去樓空。
只留下了斷壁殘垣證明著這里曾經有人居住過。
每天,年過半百的多布杰都會來到這片村莊廢墟,尋找動物經常出沒的地方。
他會向著森林召喚。
而回應這一聲聲召喚的是,滿山的猴子。
棕色的猴子,體型頗為壯碩,臉頰的絨毛分向兩側炸開。
這是藏地特有的獼猴。
藏獼猴。
多杰布向著群山一聲聲的呼喚。
一下子喚醒了整座森林。
兩千多只的藏獼猴全部都聚集到了他的身邊。
多杰布也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玉米等等一些食物來款待著這群老朋友。
十多年前。
五十多只獼猴突然闖入了多布杰的村子。
并且來了就不再走。
“(藏語)他們偷吃莊稼,先犁地再播種,但是他們經常就偷吃種子導致莊稼種不起來。”
面色紅潤的多杰布面對鏡頭說道。
這里的村民大多都是獵戶,沖突一觸即發。
不可思議的是,獵人們把家讓給了猴子。
在政府的幫助下,村民們有了新的居住地。
也有了更加適宜的土地以及更具現代化的職業。
“(藏語)這里比我們以前好太多了,旅游搞起來了,大家的收入也提高了,生活都變好了。”
多杰布嘿嘿一笑。
他相信這些是當年讓出土地帶來的福報。
這些充滿家的記憶,現在是猴子的樂園。
猴子們在這里曬太陽,嬉戲玩耍,過得不亦樂乎。
四月份。
林芝的峽谷里桃花盛開。
猴子們也愛桃花。
最近多布杰比較小心,他準備了更多的水果和花生。
他知道,最近正是小猴子集中出生的季節。
也是在這個時候,一些曾經的村民也會跟著多杰布回到這里。
看一看這群猴子們。
“(藏語)每當節日時,曾經的村民們就會猴子帶一些糖果等等,父輩們說藏地人是有著菩提心的獼猴的后代。”
多杰布看著這群自己喂養的猴子。
那流露出來的一絲擬人模樣,讓多杰布在恍惚之間都會覺得父輩的說法是正確的。
高原的文化,讓人們樂于與動物共同生活。
畫面一轉來到了人人都知道的一棟建筑底下。
布達啦宮。
超過800種的鳥類選擇在藏地高原生活。
這里已經成了華國鳥類最多的地方了,其中不乏一些十分稀有的鳥類。
藏北高原,一個十分普通的湖。
一對“夫妻”正在辛勤的工作。
修建庭院、整理屋巢。
一起孵化愛的結晶。
黑頸鶴!
藍星上唯一生活在高原上的鶴類。
是一種像熊貓一樣珍貴的鳥類。
一旦結為伴侶,他們就會終身相伴。
這種鳥類,身體上大部分都是黑白二色。
脖子和尾翼是黑色的羽毛,鮮艷油亮的黑色襯托的中間羽翼想是雪白一樣。
而頭頂那一抹朱紅色,讓黑頸鶴多了一絲靈性。
沒過多久,棕色的幼鶴就出生了。
他們的樣子像是一只小鴨子。
這個時候他們還需要跟隨者父母一起生活。
但是在接下來的兩三個月里,幼鶴必須學習在嚴酷的環境下生存。
而到了秋天的時候,兩只幼鳥便只剩下了一只。
這其中的原因不難猜測。
這個時候,曾經棕色的幼鳥也蛻變成了擁有者漂亮羽翼的黑頸鶴。
而隨著幼鳥的長大,飛躍雪山的日子到了,前途艱險!
在陽光的余暉中。
三只黑頸鶴展開翅膀。
借力自小湖泊一躍而起。
細長的爪子在湖面上劃出一道妙曼的漣漪。
隨著天邊熟悉的身影出現。
三只黑頸鶴也隨之升高。
慢慢的融入了這群黑頸鶴的大軍之中。
他們將要一路長途跋涉,飛躍雪山。
黑頸鶴的身影在天空上排列成人字形。
在天空翱翔。
而在地面上則是有一只孤單的身影看著它們。
去年邊交林鄉的達娃,在放牛的時候撿到了這只受傷的黑頸鶴。
因為它一只腳已經斷了,所以它只能一靠僅存的一條腿行走。
樣子頗為凄慘,就像是失去了一條腿的芭蕾舞者。
優雅氣質依舊在,但是卻不能再登臺。
不過最近達娃發現自己的黑頸鶴有些焦躁不安。
經過長時間的飛行,很大一部分的黑頸鶴在河谷地帶的這一部分的農田集結。
而看著天空上略過的優雅身影。
年過半百的達娃明白了什么。
自己的鶴雖然有吃有喝,但是害怕孤單。
所以達娃每次都在黑頸鶴降落到田間休息的時候,在遠處張望著。
想著看看還能不能像上一次那樣再找到一只受傷的鶴。
來給自己的鶴作伴。
但是這樣的想法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在家里,達娃和丈夫繼續用酥油和青霉素混合起來給鶴治病。
那是他們從小就學會的秘方。
自己的丈夫想讓達娃把鶴送到救助站,因為那里有專門養鶴的地方。
而達娃的想法則是給它找個伴。
兩個人意見不一樣的時候就會詢問在拉撒上學的兒子。
兒子的意見也是送救助站。
這讓達娃有些舍不得自己這么多天建立起來的感情。
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打斷了達娃的憂郁。
一只野狗襲擊了降落在田間休息的鶴群,咬死了一只黑頸鶴。
看著鶴的尸體,達娃感到一陣心疼。
健康完好的鶴尚且如此,自己家里那只也不知道會怎么樣。
谷鼻</span> 她最終決定給救助站打電話。
但是在走之前,還是把那只鶴的尸體給掩埋了。
救助站的人來得很快。
達娃害怕鶴吃不慣救助站的食物,為它準備了一百斤的小麥。
“(藏語)記住一定要參點沙子,也可以加入你們喂鶴的食物。”
達娃叮囑著救助站的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明明個個都知道很多救助黑頸鶴的方法,但是此時面對達娃就像是一竅不通一樣的耐心的聆聽著。
望著遠去的車輛,達娃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
等回到家,原本給鶴準備的庭院也是變得冷冷清清。
望著鶴曾經留下的羽毛,達娃深深的嘆了口氣。
“(藏語)他們說我以前幫親戚養過兩個孩子,現在還養過一只鶴,我是不是非得養點什么。”
在田間休息的黑頸鶴飛走了,它們將回到藏北的故鄉。
達娃在田間勞作時,望著在天空翱翔的鶴。
她希望自己的鶴有一天也能像他們一樣。
有時候生命的循環就是這么的巧合。
不久達娃又遇見了一位新朋友。
另外一只受傷的鶴。
或許也只有像達娃這樣熱愛關注且心懷善意的人。
才能夠被選中,讓那些受傷的動物被送到達娃的身邊。
人們對動物的熱愛之心,讓他們和動物的距離幾乎為0。
在另一處。
牧民的羊和藏羚羊經常混在一起。
但是距離的貼近,也蘊涵危機。
不遠處的山坡上,狼群虎視眈眈的盯著羊群。
不知道是說藏羚羊聰明知道利用羊群來規避危險。
還是說羊群跑的沒有藏羚羊慢,所以被狼咬了。
幾個牧民報了警。
一下子損失了二十只羊。
讓他們憤怒又難過。
損失的羊會得到政府的補償,但游蕩的狼任然是牧民的煩惱。
在帳篷內,主人家在議論這一次的損失。
“(藏語)這些狼越來越多了,如果不解決的話,以后養羊就越來越難了。”
正說著,女主人家從帳篷內走了出來。
掏出一塊被狼群襲擊后,留下來的羊肉。
將每一塊羊肉切割之后,放入一個小碗里面。
隨后打開一旁的紙箱子。
里面是一頭頭棕色毛茸茸的小狼崽。
小狼崽圍繞著切碎的羊肉吃的不亦樂乎。
這是女主人家在野外遇到了一窩走散的狼崽。
在這樣的風雪天氣,不到一晚上這窩狼崽就會喪命。
口中談著對于狼群的厭惡,但是遇見這樣的小生命,人類的惻隱之心還是占據上風。
這或許就是藏民對于生命的憐憫。
在他們心里,只要是生命就應該被拯救。
藏地高原是華國自然保護區最密集的地方。
僅藏地就有四十七個。
其中三分之一的面積都是保護區。
巖羊,懸崖棱角上的舞者。
棕色的毛發,尖銳的羊角,都顯得格外具有野外的韌性。
累了,能夠在峭壁上打個盹。
數量可觀的巖羊趴在山坡上,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如此大面積的巖羊,肯定會吸引天敵的注意力。
雪豹!
這是一種渾身有些斑點的豹子。
毛茸茸的爪子能夠讓他們跟巖羊一樣在懸崖上奔走。
在鏡頭內一場物競天擇般追逐戰就此展開。
最終以雪豹成功捕獲到一只巖羊而結束。
這是一種神秘且罕見的動物。
他們常年生活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
被稱為雪山之王。
一位科學家致力推動于全世界對雪豹的研究和保護。
被成為是當今野生動物最杰出的學者之一。
喬治博士已經活了大半輩子了。
滿頭的白發絲毫不能阻擋他的腳步。
喬治博士首先發現了雪豹臨時歇腳的一個窩。
隨后在更高的山坡上找到了雪豹的毛發。
為了留下氣味,雪豹有意的把自己的毛發刮蹭在山巖上。
相當有收獲的一天,但是喬治博士沒有多做停留。
就像是不愿意打擾某位朋友的清凈生活一樣。
但就是這位走遍世界的老人,前幾天卻因為見到的一件小事大為震驚。
當他的車子走在馬路上的時候,看見了路邊停著很多的車子。
車子上的人,小心翼翼的在馬路上撿拾著黑色的蟲子。
他們把這種黑色的蟲子聚集到一起之后,拿到了草地上進行放生。
這種冬蟲草對于喬治博士這種外國人來說是很不能理解的。
喬治博士還在找尋雪豹的路上,雖然目前還沒有見到雪豹的身影。
但是對他來說重要的不是找到雪豹,而是希望這群雪豹能夠自由自在的生活著。
這才是對他們這種科學家來說最大的愿望。
畫面的最后喬治博士,也學著當地人在馬路上撿拾蟲子隨后放生。
人這一輩子,如果有一聲追求的東西,那將會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喬治博士就找到了自己一生追求的東西。
畫面一轉,來到了一座黑色的帳篷里。
主人家正在討論一件嚴肅的事情。
那就是看守羊群的狗已經太老了,不在能夠看家了。
一只藏獒站在門口,似乎能夠聽懂主人的家,嘴巴發出嗚咽聲。
主人家決定給老狗找個伴,也許能夠讓他不那么憂傷。
男主人騎著摩托去找藏獒了,對牧民來說藏獒不是普通的狗,而是家的守護者。
據說純種的藏獒可以同時和三只狼搏斗,打得過一只豹。
他們善解人意,意志堅強,如果說藏獒是狗,那也應該是天狗。
男主人找尋了許多家的小狗。
但是都沒能夠找到如意的。
挑選藏獒,厚厚的皮、巨大的爪子,威武的外形有一系列要堅定的標準。
但最重要的是要那第一眼。
雖然有三百多頭耗牛的主人家并不缺錢,但是他內心希望不是用錢來獲取自己的狗。
牧民之間,獒很少買賣。
在他們心中,良獒無價。
跑了很多地方還是一無所獲,但是尋找自己的獒不能著急。
隨手停下車聊天的人,也有幾只藏獒。
當看到趴在山坡上的小灰獒的第一眼,他們似乎早就相識。
主人看出了他們之間的情真意切,決定以獒相送。
藏民之間的淳樸有時候是不參雜利益的。
按照傳統,他不能立刻帶走小藏獒,要選一個鄭重的日子來接它。
幾天后,男主人帶著哈達來接藏獒了。
回到家用灶臺上的火燙一下鼻子,預示著從此小藏獒是家里面的一員了。
而且有了名字。
佳歲!
以如此尊重的方式,兩個生命才能獲得平等。
在藏地高原這塊充滿著神秘色彩的地方。
我們見證了許多尊重生命的瞬間。
或許是藏民們對于生命的尊重,也讓藏地高原的動物們都充滿了靈性!
成為了藏民們生命中的伙伴!
第一集結束!
(https://www.dzxsw.cc/book/18329903/71559306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