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我的紀錄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視! > 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三集:高原之歌。

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三集:高原之歌。


  “給女兒找點動畫片看一看吧。”

  妻子叮囑了一句便端著碗筷去廚房了。

  阿誠打開電視給女兒尋找著她喜歡看的動畫。

  當調到女兒喜歡看的動畫片時。

  乖巧的女兒嘟囔著嘴巴說了一句。

  “這里我都看過了。”

  阿誠聞言便開始找其他的動畫給自己女兒看。

  咦?

  這個畫面好漂亮啊,這是什么片子。

  阿誠看著電視里面的畫面,不僅有些好奇。

  只見電視的左下角寫著三個小小的字。

  《第三極》。

  低頭看了一眼女兒,本以為女兒會對這一類的不感興趣。

  但是當阿誠發(fā)現(xiàn)自己女兒也是看的聚精會神的時候,便放下遙控器。

  抱著女兒開始看了起來。

  ......

  “相比南極北極,第三極有著更豐富的色彩,連綿的山脈,巍峨的雪山,平靜的湖泊,裝點起美麗的高原,在山間盆地和緩坡地帶卻是大片遼闊的草原,牧民們無數(shù)次的歌唱那里,他們多彩的最可愛的家鄉(xiāng)。”

  充滿磁性的旁白聲伴隨著不斷跳轉的畫面出現(xiàn)在鏡頭里面。

  與阿誠傳統(tǒng)印象中較為高聳和荒蕪的藏地高原不同。

  鏡頭里面的藏地高原有翠綠的草原,波光粼粼的湖泊。

  雪山和藏服相輝交映,如同原始的伊甸園一般。

  畫面的最后本集標題出現(xiàn)。

  高原之歌。

  遼闊的草原除了綠色還多了些別的色彩。

  各種各樣的帳篷搭建在這里,就好像是約定好了一般。

  四面八方的人們不斷的以這里為終點出發(fā)。

  一年一度的賽馬節(jié)是牧民們最重要的節(jié)日。

  提前好幾天,人們就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

  搭好帳篷,準備聚會。

  兩個帳篷區(qū)很快形成,一邊是來參加狂歡的,一邊是來參加比賽的。

  跟參加狂歡的相比,賽馬區(qū)明顯多了很多馬蹄踏土的聲音。

  馬被牽到河邊,主人讓馬走進河流,這是草原上古老的馴馬方式。

  據(jù)說冰冷的河水能調節(jié)賽馬身上的氣。

  主人會根據(jù)剛才馬跑的形態(tài),決定它在河水中的時間。

  次仁帶著他那匹老馬又來了。

  年少的兒子多吉緊跟其后,靜靜觀察。

  兩人身穿藏服,站在人堆里顯得很平常。

  次仁知道自己的兒子愛馬,更愛他這匹老馬稀子。

  來參加賽馬節(jié)的人就沒有不知道他這匹稀子的。

  十二歲的稀子已經(jīng)得過5個冠軍。

  有一次在比賽中馬蹄受傷,但是依然得了第一。

  每天,多吉都會給稀子的馬尾編一款新的尾巴。

  誰都看得出來,稀子最大的愿望是騎上稀子去贏得冠軍。

  賽馬節(jié)的騎手大多是7歲到10歲左右的小孩。

  他們有體重上的優(yōu)勢,但是要獲得要名次,騎術也必須要精湛。

  鏡頭中的多吉整駕馭著小馬在草原上馳騁。

  迎風飄揚的頭發(fā),顯得少年俊朗非凡。

  阿誠心中有些羨慕。

  每個男孩少年時都有過騎馬的幻想。

  在心儀的女孩不經(jīng)意間騎著白馬出現(xiàn)。

  那模樣又裝逼又帥!

  但是最終都被沉重的作業(yè)給壓制在課堂里了。

  ......

  “(藏語)父親,明天我能夠騎馬參加比賽嗎?”

  多吉看著自己父親。

  次仁嘆了口氣。

  “(藏語》你的動作不太標準,一般的馬你可以騎,但是最好的馬你可能騎不了,你比不上你弟弟,他6歲就做騎手了。”

  次仁知道他必須要讓兒子認清現(xiàn)實。

  多吉在聽到父親的話之后,頭埋在藏服寬大的衣袖里面開始低聲抽泣起來。

  下雨了。

  沒人停止馴馬,因為比賽已經(jīng)迫在眉睫。

  多吉看著成群結隊的馬隊,眼中充滿了羨慕。

  到了晚上,高高的火把亮起。

  賽馬節(jié)開幕了。

  7天的狂歡即將開啟。

  人們圍繞在火堆旁穿著各自最漂亮的衣服載歌載舞。

  不統(tǒng)一的舞步,跳起來也顯得分外和諧。

  而在帳篷區(qū)的另外一邊卻顯得安靜異常。

  準備明天賽馬的人們,早早的就休息下來了。

  為了明天的比賽保存體力。

  帳篷里面,次仁還在叮囑多吉。

  “(藏語)我們一定要愛護馬,在草原上,馬和人是平等的。”

  “(藏語)爸爸,明天我們的馬能拿第一名吧?”

  多吉詢問道。

  父親笑了笑。

  “(藏語)這個不一定的,200多匹馬一起跑,很難得。”

  次日一早,另外一個長得跟多吉有7分相似的小男孩過來的。

  他是多吉的弟弟,英吉。

  也是這一次參加比賽的騎手。

  親戚們都說英吉騎馬真是行云流水,極具天賦。

  臨近比賽,父親突然決定讓弟弟騎著家里的新馬去參加比賽。

  把稀子交給親戚家的孩子。

  多吉不能參加比賽,但他還是牽著稀子去了比賽現(xiàn)場。

  隨著一聲令下,200多匹馬沖了出去。

  不同顏色的馬匹、不同顏色的藏服在草原上形成了一片亮麗的風景線。

  比賽結束,多吉第一時間沖了出去。

  來到自己心愛的稀子旁邊。

  稀子這一次跑了第五名。

  很有觀眾都把自己的哈達掛在稀子以及多吉身上。

  而不遠處的弟弟英吉騎著新馬沒有獲得名次。

  看著畫面中,多吉在人群中,第一時間沖到稀子身邊的歡快感。

  阿誠好像看到了自己小時候遇見最喜歡的玩具發(fā)售時候的模樣。

  少年的喜歡總是最純粹的。

  不參加一絲利益。

  多吉也是這樣,對于稀子的喜愛,在多吉的眼神里面是干凈的。

  ......

  賽馬節(jié)結束了,陸陸續(xù)續(xù)有人收拾東西離開這里。

  次仁家的帳篷也拆下來了。

  坐在草原上,次仁摸著兩個兒子的頭。

  他知道過了今天兩個兒子又長大了一點。

  高原上,還有個節(jié)日。

  薩格達瓦節(jié)。

  人們會從四面八方趕來去親近一根神秘的經(jīng)幡柱。

  這跟柱子高29米,重2.3噸。

  被牦牛皮五色經(jīng)幡所包裹著。

  上萬人靜坐在寺廟的廣場上。

  虔誠等待橫放的經(jīng)幡柱豎起。

  在上萬人的注視中,身著紅色服飾的僧侶們把經(jīng)幡柱高高的豎起。

  這個時候所有人爭先恐后的來到一旁搬一塊石頭。

  為穩(wěn)固經(jīng)幡出一份力。

  將額頭靠在經(jīng)幡上面似乎是一種祈禱的方式。

  每個人在祈禱完畢之后都要用一個這樣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行程。

  經(jīng)幡柱?

  阿誠有些好奇。

  這種節(jié)日他從未聽過。

  同時也被這種祈禱的形式所吸引。

  或許什么時候可以去看看阿。

  阿誠心中不禁想到。

  低頭看著自己女兒。

  卻發(fā)現(xiàn)女兒不知道何時睡著了。

谷爇</span>  阿誠笑了笑,抱緊女兒的手往里收縮了一點。

  ......

  海拔5000米左右,幾乎是人類生存的極限。

  堆村人們世代生活在這片海拔5000米的牧場之上。

  千余只羊在寒風中出發(fā)要去更遠的地方尋找草料。

  冬天,這里的草料十分有限。

  湖邊的鼠兔也在發(fā)愁,平日里只在洞穴附近吃草的他們,今天不得不走得遠一些。

  鼠兔?

  阿誠一愣。

  看著畫面一個個圓滾滾,毛茸茸的小身材。

  但是五官卻有這老鼠一樣圓溜溜的眼睛。

  棕黃色的發(fā)毛,不過巴掌大的體積,顯得十分可愛。

  “倒真像是老鼠和兔子的結合哦。”

  阿誠像是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一般。

  ......

  沒等阿誠從鼠兔這種新物種中回過神來。

  又被另外一種鼠兔的天敵給吸引了。

  藏狐。

  畫面中的狐貍有著狐貍的身材以及一張emo的面孔。

  滿臉寫著我不開心,不要打擾我,看的十分維和。

  顯得又好笑又呆愣。

  “哈哈哈哈哈哈,這啥阿這是。芭比q了不是!”

  阿誠拍著大腿笑道。

  莫挫一帶只有兩個湖心小島上有完整的草料。

  草料完整成片。

  牧羊人等待著一年中最重要的那個時刻。

  一年最冷的時候,湖底依然泛著綠色。

  但是表面都已經(jīng)結冰了。

  凌晨五點,人們開始收集,牛糞形成的爐灰。

  這些爐灰至關重要。

  能防止羊蹄打滑。

  此時許多母羊都已經(jīng)懷孕。

  爐灰形成的小路通向小島。

  經(jīng)過一年的放牧,其他地方的草場已經(jīng)所剩無幾。

  要趕在天亮之前上路,因為一接近中午,湖面就會刮起大風。

  湖上長長的羊群在潔白的冰面上形成一條長線。

  藏歷新年前,輪流照顧小島上的羊是堆村每個男人的責任。

  草原并不總是那么平坦。

  綿延起伏之中,總是會有突出的巖石山體。

  這些山體里隱藏著一種草原上的神鳥。

  禿鷲!

  嗯?!

  阿誠有些驚訝。

  禿鷲這種鳥在他印象中只存在飛洲那種比較荒蕪的地方。

  沒想到在藏地高原也有。

  體型巨大的禿鷲盤旋在高空,令許多的動物聞風喪膽,不敢冒頭。

  但就在這時,懸崖上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五十多歲的玉古正在懸崖上尋找一件重要的東西。

  前年玉古做了心臟手術。

  去年他的左眼又幾乎失明。

  他著急了,因為自己最珍貴的手藝還沒來得及傳。

  玉古掏出了一只小巧的笛子。

  在玉古的演奏下,笛子發(fā)出與尋常笛子與眾不同的聲音。

  一段類似于鷹啼般的樂曲被吹奏了出來。

  別具風味。

  鷹笛,是用鷹的翅骨所制作成的笛子。

  已有上千年歷史,居住在草原的人們吹奏它。

  用來驅散放牧時的寂寞。

  鷹笛?!

  阿誠來了興趣。

  瞇著眼睛仔細的看著畫面中那一只被玉古所戳走的笛子。

  小巧的笛子此刻在阿誠眼中逐漸有了印象。

  草原上多種多樣的形式和文化讓阿誠今天簡直是大開眼界。

  ......

  兩個女兒在外上大學,而自己又只有一只鷹笛。

  玉古決心再制作一只鷹笛。

  玉古在草原上問許多人家,如果見到死鷹麻煩告訴他。

  茫茫草原,找到鷹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藏語)雖然眼睛不好,但是我沒有想過放棄,我想要傳承下去。”

  面對鏡頭,玉古笑呵呵的說道。

  就在玉古幾乎絕望時,奇跡出現(xiàn)了。

  一戶他擺脫的人家,在山上放牧時找到了一截鷹骨。

  玉古高興的驅車來到這里。

  在仔細的檢查過后,玉古臉上的笑容一覽無余。

  在得知是兩頭鷹打斗致死留下的骨頭時,玉古也是無奈的搖頭。

  沒跟鷹骨總是會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來到鷹笛傳人面前。

  爺爺教給了爸爸、爸爸交給了玉古。

  現(xiàn)在他終于可以完成這個延續(xù)。

  兩個女兒也很高興,他們終于有了自己的鷹笛。

  草原的聲音又多了一道。

  一個傳承就這樣展現(xiàn)在阿誠面前。

  看的阿誠熱血沸騰。

  恨不得馬上去到藏地高原實地考察一下。

  作為媒體人,他敏銳的察覺到這其中有太多可以寫的東西了。

  ......

  在藏地高原東北部,誕生過一個馬背上的英雄。

  格薩爾。

  傳說他幫助人們滅除惡人和鬼怪。

  教授在土地上勞作的技巧。

  他的傳記是全世界最長的史詩。

  也是至今依然被傳唱被創(chuàng)作的史詩。

  一百多位說唱藝人,任在各地歌頌格薩爾王。

  畫面一轉來到拉撒藏地大學。

  斯塔是藏地大學一名特殊的學生。

  是至今最年輕的格薩爾王說唱藝人,也是其中唯一的大學生。

  為完整記錄他的表演,學校開啟了一個漫長的錄制計劃。

  來到準備好的錄制廳里面。

  斯塔打扮隆重的開始了表演。

  聽不懂的藏語和腔調在此刻帶有某種經(jīng)文般的玄妙。

  雖然不解其意,但是不妨礙阿誠認真的聽這種藏地的說唱。

  時而語速加快,時而開始唱腔。

  每一種彷佛自成一種體系一樣。

  一個下午,斯塔嘴巴不停的說上了四個小時。

  而斯塔根本不會覺得累,反而沉浸其中,如沐春風。

  斯塔如果說完腦中記住的傳記需要一百多個小時。

  但是這個數(shù)字還在增長。

  根據(jù)藏地的傳統(tǒng),斯塔成為說唱藝人的方式被稱為。

  神授。

  斯塔每天都要和研究室的老師們一起,整理老藝人們的說唱內容。

  或許很多老藝人不會認字、寫字。

  但卻能夠說一百多部的格薩爾王傳。

  這是植根于高原之上的歌聲。

  古老傳承與現(xiàn)代氣息在綿延不絕的吟唱中交匯。

  高原之歌傳頌整個藏地高原。

  整個藏地之上的文化卻透過現(xiàn)代的科技進入了千家萬戶。

  讓遠在千里之外的阿誠被深深吸引了。

  伴隨著吟唱。

  高原之歌結束了。


  (https://www.dzxsw.cc/book/18329903/71479475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什克腾旗| 壶关县| 巍山| 定州市| 塔城市| 皋兰县| 柯坪县| 家居| 瓮安县| 鲁山县| 尚义县| 阳山县| 湖州市| 淮滨县| 永宁县| 宝清县| 寻乌县| 宣威市| 五家渠市| 盐山县| 太保市| 北川| 同江市| 宿松县| 永城市| 西林县| 望谟县| 郁南县| 洛阳市| 全南县| 凌源市| 运城市| 建德市| 灵石县| 周至县| 开原市| 巴林右旗| 平山县| 武山县| 从江县| 杭锦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