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初識陣法2
所謂陣圖,就是將陣法繪制成圖形,畫在錦上、紙上、地上或者用砂石堆砌,形成直觀的實物。\\www。qВ5、c0m\魚腹江邊的八八六十四堆壘石遺跡,八陣都具有八個小陣分布在中央的中陣四周的八個方向上,八陣的中央是大將,金鼓旗幟,以及直屬的兵馬,這就是中陣。每個小陣都有天、地、風、云、龍、虎、鳥、蛇等代號。八陣也叫九軍陣。
而每個方向的陣編組為六小陣,中陣編組為十六小陣,整個大方陣共有六十四小陣,大方陣之后可能還有游騎構成的二十四小陣,一共是八十八小陣。這些小方陣可以是騎兵、步兵、車隊,由幾十到幾百不等組成,前排為弓弩手、中間為長兵器手、后排為短兵器手(有時排列順序也不同)八陣為了遲滯敵人進攻,發揮軍兵的威力,在防御時還設置沖車、鹿角、鐵蒺藜等障礙。
諸葛八陣屬于防御性陣型,好處是沒有部署上的弱點,任何方向遭受攻擊,整體大陣不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變,一處遭到攻擊,兩翼相鄰的陣可以自動變為兩翼,保護支援遭受攻擊之陣。但是缺點也是明顯的,首先就是,這樣復雜的諸葛八陣需要大量時間進行訓練,而且機動性較差,為了保持陣型的完整,前進時不允許奔跑,后退時不能猛跑。以后為前,前無速度,退無遽走“。所以説八陣是一種防御性質的十分保守陣型。無大敗,取得大勝同樣也很困難。八陣更適合于步兵在平原作戰。
常陣:把部隊分成前鋒、后衛等各個部分,由各個部分分別組成的陣型,被稱為“常陣”。將部隊根據戰術目的分成各個部分,組成“常陣”,然后組合在一起,進行戰斗。它包括以下諸陣:先鋒陣、策先鋒陣、大陣、前陣、東西拐子馬陣、無地分馬、拒后陣、策殿后陣等。
先鋒陣,是由前鋒部隊所組成的戰斗隊形。前鋒部隊類似于現代的前衛部隊。前鋒的任務是“御奔沖,陷堅陣,擊銳師”,因此北宋也同歷代一樣,“選精兵,置先鋒陣”。
策先鋒陣,是由策應先鋒的部隊所組成的戰斗隊形,“置陣在先鋒陣后”。此陣由“騎將一員統之”。當“先鋒抗敵或兵勢不支,則策先鋒為應援”,以制敵“奔突”
大陣,亦稱中軍陣,是由主力馬、步軍所組成的戰斗隊形。一般成長陣(縱隊)或方陣。排陣時,“以步軍槍刀手在前,雜以旁牌、標槍,當陣面聯布、木拒馬,或間以大車,謂之‘陣腳兵’”。而強弓勁弩在其后排列。同時,“一陣開四門,騎兵居其中,候出戰,即開門放戰隊出”?傊髁κ且浴败嚑I”的形式,排成四面防敵“戎馬突馳”的陣勢。需要出戰時,四面開門,放“戰隊”出戰。
前陣:是部署于“中軍大陣之前”的奇兵。“當敵以正陣,決勝以奇兵,前后左右俱能相應,則常勝而無敗”……還引述風后握奇圖和遼軍布陣之法,認為奇兵數應占大陣兵數1/3左右。
東西拐子馬陣:這是直接保護大陣的一種布陣,“為大陣之左右翼”。之所以置此陣,是鑒于“夷狄用兵,每弓騎暴集,偏攻大陣,一面捍御不及,則有奔突之患,因置拐子陣,以為救援”。此陣兵力數目,也是量大陣兵的人數而為之,且臨時抽揀而成。
無地分馬:是中軍大陣所控制的機動部隊。布置在“大將軍營陣”的四周,“備緩急驅使”。其兵由各指揮所組成的戰隊里抽調。機動部隊的多少,“臨時分置,無定數”。
拒后陣:亦稱“殿后”,是由后衛部隊所組成的戰斗隊形,布陣于中軍大陣之后,以防敵人從后面襲擊。宋人認為,在“軍陣之制,糧道居后”的情況下,為了防止“糧道斷絕”,布拒后陣很有必要。則注意置“兵殿其后”,以便“緩急用之,無腹背受敵之患”。
策殿后陣:是由策應殿后的部隊所組成的戰斗隊形。它在拒后陣與主力之間布陣。
平戎萬全陣:平戎萬全陣是由前后左中右五軍組成,約十七里見方的正方形大陣(個人認為此方陣如此拓展縱深,可壓縮敵人騎兵機動的空間)把主力步兵部署在陣勢的中央,加強戰車,組成三個車營增強步兵的防御能力與攻擊能力,把騎兵部署在前后左右擔任警戒和掩護中央大陣……這是一種保守的防御陣型。
我和小弟聽的一臉癡呆像,師父起身説道:“今天師父就説道這里了,書給你們自己慢慢參考吧!該吃中午飯了。先吃飯!睅煾笧t灑的走進屋子里,丟下我和小弟一臉癡呆,我的媽媽呀!殺我了吧~!師父你想把我們訓練成打站機器吧!還是想我們成諸葛亮第二。∥矣魫灠!
最新全本:、、、、、、、、、、
(https://www.dzxsw.cc/book/17846/945252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