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同吃一鍋粥
白曉星給每個人都包了一份胖乎乎的豪華菜包飯。
說起來她包飯的手藝還真挺不錯的,明明菜葉的紋理看起來都要被撐破了,可拿在手里仍舊是緊實且完整的。
一口咬下去,不僅能直接吃到里面的餡料,還不會擔(dān)心散包。
脆生生的白菜葉子散發(fā)著清香,混著米飯土豆和各種調(diào)料散發(fā)著咸香,包裹著從烤串上擼下來的牛肉粒和板筋粒散發(fā)著濃郁的烤肉香, 吃到嘴里簡直是——
絕世組合!
在與味蕾觸碰的瞬間,所有的食材的味道仿佛都得到了升華。
這么好吃的東西,怎么能被說成是不入流呢?!
所有人都吃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唐沁多少有點放不開。因為白曉星包的這玩意兒實在是太大了,如果只咬一小口,是根本不可能把所有的材料都裝進嘴里的。
菜包里的配料都是那么的恰如其分,缺少哪一樣都有偷工減料之嫌,少吃一樣都不會品嘗到那種渾然天成的美味, 所以想要吃好,就必須得大口咬,張開血盆大口那種咬,活像是三天三夜沒吃過飯的咬。
看著手里的綠胖子,聽著耳邊清脆的“嘎吱”聲,唐沁又饞又急,憋了好一會兒,總算轉(zhuǎn)過去背對著李牧遙狠狠地咬了一口。
“唔——”
味蕾帶來的快樂和滿足讓她放下了矜持,唐沁滿足的瞇起眼,大口嚼了起來。
“沁沁,這下你理解了吧?為什么我寧可冒著被我姥爺揍的風(fēng)險也要做這個吃,因為它是真的美味!”白曉星的鼓著兩腮,一邊嚼一邊含糊不清的說道,“老頭子就是教條,王府菜系本來就是融合菜系,干么非得看不上菜包飯?真是的……呃……”
白曉星一句完整的話沒說完,就被一大塊土豆噎住,她干瞪著眼睛咽不下去, 又騰不出手給自己順氣, 只得梗著脖子卡在那里。
活脫脫一只呆鵝。
陸鈞壹哭笑不得,趕忙放下手里的菜包,又是幫她順氣又是喂水的,折騰好一陣兒才好。
“叫你亂說話,這是被你天上的姥爺聽到懲罰你呢!”巴圖在一邊幸災(zāi)樂禍,表情非常得意。
“你個老巴圖,有能耐你別吃!”白曉星瞪著眼睛罵道。
“嘿嘿,就吃就吃~”
“我呸!”
“……”
老宅房屋多、地方大,又因為李牧遙做項目的同學(xué)們也都來住過,被褥都是現(xiàn)成的,大家吃吃喝喝,一直鬧到下半夜。
巴圖喝的酩酊大醉,鮑大嫂和查理也是醉意朦朧,在唯一一個沒喝酒的白曉星的張羅下,大家都留宿在了老宅。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上午,從不睡懶覺的鮑大嫂起床時都已經(jīng)是上午九點多了。
她起身看了一圈,見得院子里靜悄悄的, 便偷偷把前一晚的杯盤狼藉給收拾干凈,又去廚房熬了一鍋粥,之后叫醒丈夫兒子, 一家三口鳥么悄的回牧場去了。
因為睦鄰節(jié)馬上就到了,他們得抓緊時間幫忙準(zhǔn)備食材和酥油燈。
昨晚白曉星說起接下來的打算,雖然與鎮(zhèn)上鬧掰了,但她仍是想要把睦鄰節(jié)辦好。
這一次她要以民間組織的形式舉辦這場屬于玉簪村全體村民的盛會,她要還原最傳統(tǒng)的儀式和流程,讓更多的人看到這里沉淀了三百多年的文化遺產(chǎn)大放異彩。
睦鄰節(jié)之所以還被稱之為會音巴雅爾,是因為這場盛會是由玉簪村建立之前的蒙古族民眾小型祭祀儀式中演變而來的。在三大姓氏建村落戶后的很長一段時間,蒙古族語言是這一帶的“官話”,是王爺府、祥云寺僧眾以及周邊幾個村落的通用語言。
所以盡管這里后來逐漸發(fā)展為漢民族居多、多民族雜居的村落,但蒙古族的語言以及習(xí)俗信仰仍舊較大程度的影響著村民們的生活習(xí)慣。
某種程度上,睦鄰節(jié)也可以稱之為是蒙古族民眾從游牧生活到農(nóng)耕定居穩(wěn)定的生存方式演變中,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所建立的社會組織形態(tài)下所產(chǎn)生的記錄。
由于玉簪村民都是祥云寺的屬民,所以早起的睦鄰節(jié)是由佛教的宗教儀式來主導(dǎo)的,只是在后來的傳承和演變過程中,佛教的諸多繁瑣儀式逐漸淡出,睦鄰節(jié)演變?yōu)榇迕裰g共同祭拜祖先、交流情感、解決矛盾的的節(jié)日。
每年的睦鄰節(jié)上,玉簪村人都要祭拜祖先,白色的蓮花塔中供奉著全村多個姓氏的祖先牌位,先人們之所以立下這樣的規(guī)矩,為的就是告誡后世子孫,玉簪村人雖不同姓同宗,卻和如一家。
在老人會的組織下,村民們還要公開解決矛盾,民間有句俗語叫做“打開天窗說亮話”,他們堅信不管多大的矛盾,彼此之間只要說開了就一定會有解決的方法。老人會起到的作用就是幫助他們協(xié)調(diào)和解決,同時以先人的名義來“懲戒”。
睦鄰節(jié)最為有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全村人同吃一鍋粥。
在睦鄰節(jié)開始前的一周,家家戶戶都要準(zhǔn)備自家最拿得出手的食材,可以是各色的米、可以是各類的肉,還可以是從菜園子里采摘出來的新鮮蔬果。
在李牧遙和白曉星的記憶當(dāng)中,每逢睦鄰節(jié)前夕,村里人是空前的忙碌,村南頭的康老太會摘自家院子里種的果子、村東頭的邢阿姨忙著砸堅果、村西頭的老王則把自家地里的花生和紅薯都刨了出來……
這些食材由村里擅長廚藝的季老爺子加工熬制成一大鍋濃稠的粥,村民們稱之為“圣粥”,因為它不僅凝聚了全村人的力量,也匯聚了全村人的祝福。
玉簪村人有著落一村不落一人的行為準(zhǔn)則,睦鄰節(jié)的圣粥不僅在場的人都能吃到,對那些行動不便或生病在床的老年人,村支書和老人會的代表也會挨家挨戶把圣粥送到他們手上。
所以說,睦鄰文化的核心是睦。
睦者,高看對方、低看自己,相敬互謙,這也正是玉簪村人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敬老愛幼、悔過遷善、知恩報恩、舍小為大的精神。
(https://www.dzxsw.cc/book/178295/70971440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