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春日好上班一二事(27W營養液加更……
忙完了拜年的人情往來, 程丹若就真的放假了。
像其他部門,過年過節也要衣食住行,最多輪班休假, 不可能一直空閑, 但內閣不上班,皇帝不上班, 程丹若就不上班。
大過年的, 不是急病也無人會安樂堂,免得招來晦氣。
她得以處理一私事。
比如,再做點酒精,做幾件內衣, 收拾一下屋子。
她東西少,也不置辦家當,很快就做完, 后, 就安樂堂坐班了。
病人,可以醫書嘛。
年上半年借的書,已完了。閑著也是閑著,她就趁一天雪后初晴, 裹得暖暖的典藏閣,打算再借兩本新書。
門的依舊是個叫梁寄書的年輕太監。
“梁公公!
“程姑姑!
雙方友好客氣地招呼過,一個借書, 一個理書。
借著沉浮的光影,梁寄書打量著書架后的人。作為如今最炙手可熱的女官,這位程司寶卻不應有的排場。
她只帶了一個小宮婢,穿的也不是最能代表身份的紅袍,而是普普通通的深藍『色』襖裙。因不當值, 亦不官帽,頭上只有一個罩住發髻的狄髻,正中『插』一支金海梅花的挑心。
人很客氣,但態度算不上溫和,反而有寡言冷淡。
挑了小半個時辰的書,她只和梁寄書說了一句話,后就是:“煩您登記!
梁寄書抄錄完,她點點頭:“多謝!
這就走了。
小宮女一聲不吭地跟在她身后,落開半步的距離,垂著頭,不說話談笑,但也不是屏氣凝神的緊張。
梁寄書七歲凈身入宮,迄今已十年了。
他知,要一個主子的脾『性』,不能他自己如何待人接物的,要他身邊伺候的人什狀態。
這是太監的生存智慧。
年節之際,又不是出公差,小宮女卻不與她談笑,可程司寶平日少與她們閑聊,底下的人不敢造次,可她又不緊張,過橋時,還低頭瞄了眼鯉魚,證明程司寶很少訓斥她們,御下寬和。
來,是個端莊自持的好人。
--
正月十六,走百病。
這是此時的一個大節日,『婦』女無論老幼婚否,要穿白衣走橋,據說能夠強身健體,驅除百病。
全年僅此一天,允許宮人們離開皇宮,在皇城里走一走。
不讓到城外,主要是怕走丟,宮人們從來出過宮,外頭路有幾條不知,若被人擄可就成笑話了。
但就算僅限皇城,也已足夠大。以程丹若游玩故宮附近景點的驗,這趟徒步運動量不小。
所以,她。
天『色』一暗,皇城被元宵的宮燈點得燈火通明。她指揮人搬了椅子、帷幄和一張桌子,坐在西華門前,臨時支了個醫療點。
吉秋等人問:“姑姑真的不?”
程丹若:“不。你們吧,早回來!
吉秋只好:“我陪姑姑!
“難得進西苑,你們好生玩耍就是,我不需要人陪。”程丹若淡淡,“別杵著了,擋著我的月亮!
十六的月,又圓又大,像個餅。
她們勸不動,各自散了。
程丹若懷抱手爐,仰頭望月,等倒霉蛋上門。
猶記當年軍訓,她們被教官半夜喊起來拉練,十公里的路程,崴腳扭傷的,摔坑里骨折的,吹冷風感冒的,最離譜的還有突心臟病發作,差點了的,嚇得120一路飛奔醫院。
宮里數萬人的大型室外活動,不出狀況,她把頭割下來。
果不其。
她才吃空一盤『奶』糕,就有人一瘸一拐地過來了。
“就你愛鬧!睌v扶的宮人抱怨,“難得出來一趟,讓你慢點,仔細腳下,你不聽,在好了,崴了腳,倒是害我也得走完。我才走了一座橋呢!”
走百病又叫走三橋,意思是至少要走三座橋才算達成目標,也難怪人家埋怨。
程丹若叫住她們:“你們過來!
“程、程姑姑?”月『色』下,程丹若應景地穿著白披風,無限接近白大褂,小宮女認出了她,連忙過來,“您有什吩咐?”
“人扶里面,我傷!背痰と袅瞄_帷幄的帳子。
帷幄是一個四方形的三面帳,很多室外辦公場合會用到,能擋風,在用來檢查宮人,也能起到避嫌的作用。
果,小宮女進坐下,多少抵抗就拉起褲腿,給她紅腫的腳踝。
程丹若戴好手套,檢查傷處,確認只是扭傷,給了她帖膏『藥』,讓她們回了。
下一個病人很快到來。
這個是手賤,非要鉆花叢里摘花,被蟲蟄了。
程丹若用鑷子挑出斷刺,再用調配好的鹽水擦拭:“回拿草木灰水洗洗,傷處不要涂抹別的東西!
“謝謝姑姑!睂Ψ角Ф魅f謝地捂著臉走了。
第三個……落水的。
因為自己會游泳,倒是淹死,不過凍得夠嗆,程丹若讓人直接送回安樂堂,里的灶一直備有熱水和姜湯,就怕有人凍傷。
第四個,骨折。
據說是兩撥人拌了嘴,起因是有個宮女炫耀對食送的絨花,被人罵不要臉,結果打起來了。
程丹若才給傷者做好固定,宮正司就把人提走,一個落不到好。
第五個,扭傷。
第六個,忽喘不過氣。
程丹若被她嚇一跳,還切出問題,到她緩了會,慢慢又能呼吸了,難為情地說:“我也不知怎回事,突就喘不上氣,頭暈得很!
事就好,大好的日子了命,冤死了。
程丹若,問:“你以前有有過這樣的情況?”
她搖頭。
“從來有過嗎?”
“有,我平時不大愛出門,忙著做活。”對方說,“今天難得出來透透氣,誰知就這樣了,可能是我福氣吧。”
“胡說八。”程丹若舉起燭臺,“靠近,我再檢查一下。”
對燭光『摸』了人家半天,頸后到一片疹子。
唔,過敏?
她又仔細照了照對方的衣裙,白綾襖子下一塊新的紅漆『色』明顯無比。
“可能是漆!背痰と糁斏,“你把衣裳脫了,換我的回,以后記得不要觸碰新漆,它會讓你不舒服!
對方愣住,似有所悟。
程丹若:“回吧,早休息,有不舒服安樂堂找我!
接著是第七個、第八個……甚至有宦官聽說她在此,專門過來求『藥』。
程丹若一直忙碌,直至夜深。
--
正月十七,正式上班。
皇帝很大方,御前伺候的人發了紅封,一小袋金錁子。程丹若拿到的是海棠和如意樣式的,掂掂分量,大概價值五十兩。
大領導就是大手筆。
程丹若隨大流磕頭謝恩,后開始泰平十九年的工作。
正月還過,無大事,無非就是給禮部戶部蓋戳,催他們快點干活。榮安公主的婚事定在三月初一,得抓緊了。
此外,皇帝還調用內庫,準備給最疼愛的女多塞點嫁妝。
因為挑挑揀揀的,程丹若捧著印鑒半天,也能蓋上。
皇帝猶豫:“等等,貢緞是不是太少了?才兩百匹?噢,織造局今年就送來這點啊。”
石太監:“陛下,貢緞年年有新的,舊的壓久了,顏『色』也不鮮亮!
“不鮮亮拿來賞人就是。”皇帝不以為意,“總不能委屈榮安!
石太監:“幾位娘娘里……”
“就一百五十匹!被实鄹牧丝,“三十匹給貴妃,十匹麗嬪,莊嬪和順嬪各五匹!
程丹若:“……”
她默默調整了一下腿部心,換一只腳站。
一個時辰后,皇帝終于勉強滿意,蓋章。
開春基本上是這屁事。
直到二月份,年已過,朝廷要做新一年的計劃,十九年的頭戲才悄『露』出一角。
李首輔上奏,求乞骸骨。
程丹若到奏本,但是套話,不要,無非是我已年老體衰,不能再為陛下分憂了,求您讓我退休吧。
后,皇帝的回復也很套路:愛卿啊,你是國家的肱股之臣,我不能有你,你要生病就好好養,我永遠等著你。
第一回合結束。
過幾日,開始第二回合。
李首輔繼續乞骸骨,說得好慘:臣已老了,牙齒掉了好幾顆,頭昏手也抖,雖我真的很再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可再一,后來人前仆后繼,我這樣的老東西再占著位置,才是真正耽誤朝廷大事啊。
皇帝回:年輕的馬雖年富力強,卻需要老馬帶領路,您是兩朝老臣,我剛繼位的時候,多虧你的教導,一切還歷歷在目……朕離不開你,正如劉備離不開諸葛孔明。
理論上來說,還有第三回,再來一出感人肺腑的君臣對奏,退休申請才會被正式批準。
而,計劃趕不上變。
第三次乞骸骨前,御參了李首輔,說他縱容家人橫行鄉里,強買良田,導致無數人家破產,自家卻華屋美婢,享受二十萬畝良田。
按照一畝田30兩的均價算,就是600萬兩的不動產。
雖是整個李氏宗族,不獨是李首輔一家的,但這數目也很驚人了。
程丹若卻很疑『惑』,不知這關頭搞這一出,有什意思。
要退休了,參李首輔有什意義?他能為了官聲整頓家里嗎?
當不能。
李首輔被參后,有辯解,反而馬上請罪,自言管家不利,有好好教導族中子弟,再次懇求回鄉。
這下,皇帝就很尷尬了。
按慣例,三請三留,留到第四次才和平分手,方算是君臣相得,一段佳話。
可李首輔承認了自己的錯漏,皇帝不能裝作。
第三次怎應對,有點如鯁在喉。
最終,皇帝還是寬恕了他的罪過,說:愛卿忙于國事,家事有所疏漏也是在所難免。你的功勞,朕記得。
李首輔非常感激,當場下跪,顫巍巍地說:“老臣年邁糊涂,多虧陛下寬容,懇請辭,老于家鄉!
皇帝,同意了。
大家感慨,陛下是個長情之人啊。當初,陛下剛繼位,于政事多有生疏,李首輔竭力輔佐,終于令皇帝坐穩了寶座。
皇帝記得他的恩情,故令他安致仕,得享天年。
而,程丹若口中不說,心里卻意難平。
李首輔安享天年,他家的田呢?就這樣了?
是的,就這樣了。
(https://www.dzxsw.cc/book/178219/3216912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