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我妻薄情 > 第197章 籌互市互市前的準備

第197章 籌互市互市前的準備


程丹若的拜訪十分順利,  連帶著次日,謝玄英上門也沒受刁難。

        他道:“聶總兵頗為客氣,多虧昨天斡旋。”

        程丹若客觀道:“他是個聰明人,  知道什么時候該客氣,  倒不是我的功勞。”

        謝玄英故意說:“但他夸我娶了一個好妻子。”

        程丹若瞥他,覺得聶總兵說不出這樣的話:“人家的客氣話,  也當真?”

        “是真的,  為什么不當真?”謝玄英給她斟了一杯熱茶,“婚姻如飲水,冷暖我最知。”

        程丹若低頭看著溫熱的茶,一時沉默。

        少頃,  轉(zhuǎn)移話題:“既然都拜訪過了,接下來該做實事了吧。”

        他點頭:“春播趕不上,紅薯最早也要秋天才能送到這邊,  夏年最要緊的還是互市,  陛下等著看呢。”

        程丹若贊同:“這事做得好,以的事才會順利。”

        互市并不比農(nóng)桑要緊,可種田不容易出績效,皇帝看不見,  互市卻是新鮮事,且是謝玄英爭取到這個崗位的理由。

        他必須做得非常好,才能讓皇帝覺得,  自己沒有派錯人。

        所以在古代,做官最要緊的,不是做出實事,而是做對事。

        謝玄英道:“五月里,我須將互市的場所、流程和人員確定,  六月開市。”

        程丹若問:“哪個最要緊?”

        “流程。”他說,“第一次互市,我想做的簡單些,以官府為主。”

        程丹若道:“官府和官府交易,不是朝貢嗎?我看三七或者二八好了,總要讓別人參與進來,民間的交易比官府更靈活,官府主導好。”

        謝玄英想聽聽她的意見:“比如說?”

        “發(fā)互市文書,類似鹽引,假如一百張,官府七十,民間三十。”她道,“三十張里,留十張給衙門的胥吏,讓他們送人或轉(zhuǎn)賣,余的讓商戶申報,挑幾個口碑好的給。”

        鹽引在古代受制多,利潤高,玩法多種多樣,可賣錢,可送人,可轉(zhuǎn)讓,盡顯勞動人民的智慧。

        經(jīng)商許可證也能學一學。

        他認真思索:“也行,不過都會落入同一批人手中。”

        程丹若道:“最開始什么都難說,大戶能承受得風險。等做出經(jīng)驗了,再讓百姓加入。”

        “那文書以人發(fā),還是以物?”謝玄英問,“以人,恐怕有寄賣的,以物,怕不好分勻。”

        這是和鹽引不同的方,交易的東名錄比較雜。

        程丹若說:“預備這次允許交易幾種東?”

        謝玄英道:“少些,主要是布、茶葉、糧食、糖鹽、『藥』材,禁的是鐵、農(nóng)具、硫磺、銅、鐵、兵器。”

        她建議:“不如這樣,通關(guān)文書上,列十種可售賣的貨物,每人可販賣的種類不拘,但限定重量。”

        “現(xiàn)場稱重也太麻煩了,不如用車,同海貿(mào)一樣,叫車引吧。”謝玄英說,“每張文書,可販一車貨物。”

        程丹若想想,同意:“對,這樣更方便。”

        她猶豫下,“那重量要區(qū)分嗎?”

        謝玄英:“當然要。”

        她嘆口氣,沒有意見。

        古代是等級社會,區(qū)別是為了顯出尊卑,只是建議:“不要太復雜。”

        “車引分大中小三等。”他見過船引,如法炮制,“每張車引上須寫明姓名、年貌、戶籍、住址、貨物以及限期。”

        解決了這個問題,接下來是最麻煩的事——稅收。

        重農(nóng)抑商的大環(huán)境下,商稅之繁多令人瞠目結(jié)舌。而朝廷的稅已經(jīng)夠多了,方上還有各種稅,有時候太監(jiān)們想要撈錢,會臨時設立名目,多次盤削。

        不過這次,朝廷考慮到是和北方外族交易,收的稅不算多。

        第一層是引稅,也是車引的稅,這個肯定是要用錢買的,不能白給。

        第二層是營業(yè)稅,也叫門攤稅,這比較好理解,是擺攤的租金。

        第三層是交易稅,按照慣例,三十抽一。

        第四層是倉庫稅,也是說貨物運到這里儲存,要收一筆倉儲費用。

        而這僅僅是朝廷為了扶持互市,專門網(wǎng)開一面的結(jié)果。

        程丹若懷疑:“按照這個算法,最還能有賺頭嗎?”

        謝玄英說:“收得不多,肯定有。”

        “但愿如。”

        敲定了互市的幾個要點,他事順利多了。

        謝玄英招來師爺,大致說明流程,再由他們補充細節(jié)。等到敲定流程,再去『毛』巡撫府上,同他喝喝酒,聊聊天,匯報一下工作。

        等『毛』巡撫笑納了五張車引,表示認可,接下來的工作才好展開。

        謝玄英的工作變得無比忙碌,要去互市的方查看,要命人定物價表,還要督促通判興修水利,北邊干旱,水源是最重要的資源,也不能忘了牧馬,這邊牧草繁盛,多人家養(yǎng)馬為生。

        而他拜會過了上司,知府下頭還有六個縣令,也得過來拜見他,匯報工作。

        為不隱瞞,謝玄英必須時不時抽兩天,去他縣城視察,觀察當百姓最真實的情況。

        程丹若考慮到路途不便,一直吃干糧容易膩,所以,面包窯建好,讓廚娘烤了面包帶去。

        大約是新鮮,他倒是次次都吃了,只不過吃法非常本土化,吐司上不抹什么黃油果醬,反而是各種腌醬。

        而程丹若吃到了久違的三明治,夾火腿、醬瓜、黃瓜和荷包蛋。

        沒錯了,是食堂名為“糊弄”的味道。

        當然,謝玄英忙,程丹若也沒閑著。

        她拒絕了謝玄英讓她幫忙看案卷的建議:“我對律法不了解,恐怕幫不到。”

        幫忙斷案爽,可古代的律法和她的認知大相徑庭,她實在沒有興趣一遍又一遍挑戰(zhàn)自己的三觀,還是眼不見為凈。

        “嚴刑書鐵面無私,他的意見足夠了。”

        謝玄英飛快同意了。

        私心里,他并不想讓她看案子,人『性』之惡超乎想象,丹娘又比尋常人更敏感,容易憐惜旁人。看得多了,總歸心里不舒服。

        她已經(jīng)有夠多的心事,他著實不忍再令她心郁,只是怕她犯倔,提了反倒叫她要試試。

        如自然最好。

        “天要熱了。”程丹若有自己的思考,“我要去趟鄉(xiāng)下,打聽一下家里的情況。”

        謝玄英立時道:“這事最要緊,我和一去。”

        “時不必。”她道,“我去看一看,等到尋著了,弄好了,再同我去祭拜他們。”

        謝玄英遲疑,一時不曾答應。

        程丹若猶豫片刻,握住他的手:“沒關(guān)系,我真不在意。”

        “什么時候去?”他還是這么問。

        她道:“明天把家里的事處理下,天吧。”

        謝玄英點了點頭:“那到時候看吧。”

        結(jié)果當天,聶總兵派人來,說他之問的軍屯清算的事,今天可以聊聊。

        謝玄英只好立馬趕去。

        程丹若倒是無所謂,帶了瑪瑙和柏木,以及李伯武等人,去鄉(xiāng)下家。

        程家是太爺這一輩遷到大同鎮(zhèn)來的,一共也三個兒子,大她叫伯祖,二是她親祖父,三是叔祖。

        伯祖在家務農(nóng),生了五個兒子,一下子立住了跟腳,祖父去鎮(zhèn)上做買賣,于是才有大勝街的宅子,叔祖則按規(guī)定,繼承了太爺?shù)能娐殻缛ィ粝聝蓚女兒和一個兒子。

        這兩個堂姑姑外嫁到他方,程丹若從未見過,堂叔繼續(xù)當兵,恐怕也已經(jīng)不在人。

        按照田南去鄉(xiāng)下打聽的情況,程家確實還有人,只是不知道還有幾個。

        “夫人,喝杯茶。”瑪瑙見程丹若一路沉默,怕她難受,倒了一杯溫茶,又故意說,“奴婢瞧見路邊好多野菊花。”

        程丹若點點頭:“大同這邊是少林多草,野菊生命頑強,隨處可見,即可入『藥』,也可泡水喝茶。”

        瑪瑙見她愿意搭話,又問了幾樣沒見過的草。

        程丹若都答了,這才道:“不必擔心,我在想事情。”

        瑪瑙這才不吭聲了。

        馬車在崎嶇的小路上轱轆進,兩邊是荒蕪的田畝,只偶爾能看到耕種的人,滿面塵土,臉孔麻木,有一個小孩在路邊看著他們,呆呆的,好像木偶。

        程丹若試圖在記憶中尋找熟悉的拼圖,卻全然無果。

        她仍舊對這里感到陌生。

        一路沉默,漸漸的,一個村莊出現(xiàn)在眾人眼。

        錢明說:“夫人,小河村到了。”

        程丹若緩緩點了點頭。

        小河村,沒錯了,她印象里,家是一個什么河還是什么泉的方,反正有一條蜿蜒的小河,能夠從里頭引水灌溉。

        馬車停在了一間普普通通的院子,茅草頂,泥巴墻,上全是土,旁邊是圈來的羊圈,糞便的臭味直沖而來。

        才停穩(wěn),里長驚懼走上來,顯然已經(jīng)跟了他們不少時候。

        “貴人找誰?”他口音濃重,在場的人幾乎聽不懂。

        程丹若說:“這里是程家嗎?”

        “對對。”鄰居家探出腦袋,巴結(jié)說,“是程家。”

        說著,眼尖叫來:“程平,家來貴客了!”

        程丹若轉(zhuǎn)頭,看見一個穿著短打,皮膚黝黑的人走了過來,灰撲撲的短衣上打滿補丁,背上一層白花花的鹽粒,人看來有四五十歲。

        程平敬畏又小心打量著車隊,看過護衛(wèi)們的馬,看著車子的綢緞,也看著丫鬟們鮮亮的衣裙,卻一眼都沒看程丹若。

        他躬著身,唯唯諾諾問:“敢問貴人,可有什么事?”又想了什么,飛快否認,“程必贏已經(jīng)久沒回來了,我不知道他的事!和小人沒有關(guān)系。”

        程丹若朝他笑了笑:“堂兄好,我是程丹若,可能不記得了,我父行三,我們以住在大同。”

        程平愣了愣,有點印象:“是二叔祖家的……”

        “是。”她道,“小時候,我隨祖母來過。”

        程平已經(jīng)不記得她了,但他記得,叔祖家有三個兒子,好像是有個孫女。這,這實在是……他一時手足無措,可喜意已經(jīng)蔓延上眉角眼梢:“原來是妹妹,快請進,家里坐。”

        他推開木門,搓搓手,局促說:“嫂子去山里撿柴了。”往一瞧,才看見里長也要進來,慌『亂』讓開,“沒想到會來,叔祖家都沒人……呃,家里都沒人燒水。”

        里長用咳嗽兩聲,喉嚨發(fā)出糊涂的痰音。

        他啐了口,揚熱烈的笑容:“這有啥,來我家。”

        一面說,一面瞪了程平一眼。

        程平縮縮脖子,連忙說:“對對,家里啥都沒有。”

        程丹若瞧了眼屋子,沒有為難:“好。”

        里長家要稍微好些,雖然大部分還是泥巴糊的墻體,但有梁,梁是木頭的,正屋也鋪有石板。

        她注意到,他們在進屋,都習慣『性』在門口蹭掉草鞋的泥巴,這才進去。饒是如,石板也有一層灰,好像從來沒人掃過。

        可再一看,里長和程平走過的方,簌簌掉著塵土,知道實掃了也一樣。

        程丹若微不可見嘆口了氣,在里長的殷勤下,坐到了上首。

        里長坐下迫不及待問:“貴人剛才說,是程忠他弟的孫兒?”

        她點頭,客氣說:“聽說我二叔回了家,不知道還在不在?”


  (https://www.dzxsw.cc/book/178219/3138159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南县| 沁水县| 凌源市| 芜湖市| 布尔津县| 诸城市| 兴和县| 松潘县| 河北区| 仁布县| 永顺县| 东丰县| 柳江县| 环江| 焦作市| 镇原县| 法库县| 岳阳市| 循化| 梨树县| 广丰县| 无极县| 诸暨市| 隆回县| 海南省| 仪陇县| 湟源县| 金门县| 乐平市| 永嘉县| 巫山县| 四川省| 阿城市| 邯郸市| 朔州市| 德格县| 牡丹江市| 常熟市| 东乡| 诏安县| 花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