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步步難
程丹若在家閉門苦讀, 不夸張地說,當初大學有這么用功,獎學金也不會只拿過一次。
她每天起來, 上午翻醫書, 下午看視頻, 寫筆記, 除了吃飯上廁所,滿腦子都是子宮、胎兒、血壓、宮頸口……
而且,專業知識看得多了, 就會疑神疑鬼。
程丹若老覺得, 平安順產是小概率,大概率得提前預備一下剖腹產。
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該剖還是得剖, 能活幾個就看命夠不夠硬。
她把計劃和謝玄英說了,問他:“你覺得呢, 是不是要做好這個萬一的準備?”
“剖開肚子再縫起來,人還能活嗎?”謝玄英非常疑惑,“這要流多少血?”
“可以輸液,或者把流失的血液收集起來,重新輸回人身體里。”程丹若也想過具體方案,“但回輸血的前提, 是能保證血液不凝固。”
這就需要抗凝血劑。
她都不知道該從哪里提取這玩意兒,某些植物中或許會有, 但她學的是臨床不是生物制藥。
唯一知道的是知識點——最早的抗凝血藥水蛭素,但也是只知其名, 不知其提取過程。
謝玄英冷靜地指出關鍵:“陛下是要你保孩子。”
“我明白。”程丹若沒有昏頭。現代搶救都要家屬簽字, 古代就更不用說了, 還是皇帝,該保護自己的時候,她也惜命。
“算了,真到了剖的地步,產婦怕是保不住。”她清醒了些,“先攢攢經驗再說吧,現在都是紙上談兵。”
謝玄英問:“可有章程了?”
“先做五天的培訓。”程丹若道,“然后給京城的產婦接生。”
他:“你也去?”
她微笑:“扮成太醫院的女醫去。”
謝玄英納悶:“太醫院什么時候有了女醫?”
“剛剛。”
-
程丹若是來真的。
她都賭上命和前途給皇帝打這份工了,憑什么不要點好處?別說生下來以后給多少賞賜了,一品誥命已經頂格,別的她也不稀罕。
所以,現在要點好處,不過分吧?
她要求也不高,太醫院本就有醫官、醫士、醫生,雖然沒有品級,但有編制,正兒八經的醫學生。
加個女醫,也很合理吧?
皇帝準得很快,盛院使還指望她能在出事的時候頂一頂,亦不好得罪她,幫忙壓住了太醫院的反對聲。
但光有一個名頭還不夠,太容易被取消了。
程丹若提要求:
首先,女醫經過考核,入了太醫院,就能登記為女戶,和女轎夫一樣,允許家庭免除徭役。不然沒有真金白銀的好處,誰家樂意女兒拋頭露面?
其次,女醫和宦官一樣,可在太醫院學習,課程她親自開,其他如接生、按摩之類的課程,由穩婆她們教,教課的給一份俸祿。
太醫最好也教一教,避嫌的話,御藥房的宦官也行。
再次,女醫學成之后,同奶婆一樣入宮輪值,每班在宮里待十天,一個月輪三班人。如此,既可方便宮人看病治療,也可在磨煉技藝。
入宮輪值的話請給一個最低檔的女官品級,不用高,從九品也行。
皇帝這會兒有胡蘿卜吊著,又不是什么大事,隨口就應了。
太醫院微詞頗多,假如女醫成了氣候,今后在后宮肯定比不過她們。因此找出許多理由,什么女人要結婚生子,沒法潛心學醫,或是男女有別,教習不便,里通內外,滋生事端。
別的好說,里通內外這一條,殺人誅心。
女醫畢竟不是女轎夫,更敏感一些。
程丹若適時退步,那就未婚女子入宮服役,年滿二十五可出宮嫁人,今后奉召入宮——宮里不要女醫,她要。
太醫院還是模棱兩可。
她就“體貼”地表示:“是啊,女子要相夫教子,無暇學醫,我醫術淺薄,不堪大用。”
我不干了。
這招一出,太醫院識趣讓步。
同意又如何,他們家里學醫的女人也有,可嫁了人就以家事為重,最多教導一下兒女。無須他人逼迫,女人早晚會“自覺”離開外面的世界,回到后宅的一畝三分地去。
世間事,總如此,何必在面子上和寧遠夫人過不去呢。
這點小九九,程丹若心里明白得很。
她也知道,指不定女醫的編制要了過來,沒幾年就無影無蹤了,尤其是她一旦接生失敗,恐怕所有的痕跡都比沒發生過還干凈。
可沒有辦法。
必須做,哪怕是無用功也要做。
她為什么能當女官,為什么當了女官后能恩蔭家人,都是因為有過先例,是以前的女人用了一輩子的辛苦,換取了這些榮耀,才有她的遵循舊例。
只要存在過,后人就會輕松一點。
-
二月春來到。
程丹若正式上班了。
七點鐘,謝玄英晨練回來,就把她從被窩里挖了出來:“起床,收拾好了一塊兒走。”
程丹若昨天熬夜備課,現在還困得很:“我十點才開始。”
他不聽,拿了衣裳給她套,別說,這套治她極其有用,穿好衣服,她就不想再躺回被窩了。
只好起來梳洗。
謝玄英打開她的妝奩,給她挑好兩三件頭面,等梳頭娘子給她綰好狄髻,便眼明手快地簪進烏發中。
“好了,吃飯。”他迅速命人擺膳。
今兒上班,程丹若點的菜譜就很簡單了:煎餃、牛乳、荷包蛋、半個橙子、兩塊南瓜,謝玄英喝不了太多牛乳,喝的豆漿,外帶兩個白煮蛋,四塊南瓜。
等他們吃完,車也套好了。
謝玄英不坐車,騎馬貼在車廂邊慢慢走。
待到了兵部衙門,也不停下,一路送她到太醫院門口,方才親自攙她下來:“中午接你去吃飯。”
程丹若明白他為什么這么做。
一是撐腰,二是保護。
丈夫親自接送,閑言碎語必然會少很多。她努力不去想不高興的,就當是他純粹接送上下班:“嗯。”
“有什么事派人過來說一聲。”謝玄英把手爐塞她手里,“別凍著。”
“知道了。”程丹若攏住手爐,擺擺手,“你快去衙門吧,小心遲到。”
謝玄英示意她先進去。
她拗不過,只好在小雀的攙扶下進去了。
他這才上馬,調轉馬頭去衙門。
程丹若熟門熟路地去了之前的小院子。
可好,十點鐘上課,九點就到了。她無事可做,干脆打開卷軸,一幅幅掛在墻壁上。
她現在自己養了個畫師,算半個清客,人家原是畫避火圖的,被她找來畫各種醫學教材。
九點半,住在醫館的紅參等人到了。
既然打算系統教課,怎么能忘了自己人,她們是旁聽生。
十點不到,穩婆們陸續到了。
一個個都收拾得挺利索,身邊也帶著徒弟,看樣貌年紀,大概不是女兒妹子就是兒媳,姿態親近。
她們不同于習慣在內書堂上學的太監,基本是師徒傳授,乍然看到屋中的桌椅筆墨,眼中閃過驚奇,一時拘束。
“都坐吧,先來后到,從左往右,從前往后。”程丹若言簡意賅地吩咐,“陪聽的靠墻站著聽。”
眾婦人猶猶豫豫、畏畏縮縮地各自坐下,依舊渾身不習慣。
少數膽大的倒是不怕,她說坐就坐了,機靈還要賣個好:“夫人跟前,哪有我們坐的地方。”
然后其他人一下都給站起來了。
“我讓你們坐,就坐下。”程丹若冷冷道,“別讓我說第二遍。”
賣巧的婦人頓時訕訕,乖乖坐下。
不多時,又來了兩個內侍,穿青色圓領袍,歲數都不小了。
他們倆一進來,先躬身問好:“寧遠夫人安。”
“你們坐那。”程丹若指向角落的位子,這是她問內書堂要的人,最擅長紙上文字,方便記錄上課的內容。
是的,她現在不打算自己寫書了,太累,干脆讓專業秘書先打個草稿,回頭自己再改一改,省事得多。
人員到齊,開始講課。
程丹若環顧眾人:“我知道你們有人不大識字,提前叫你們帶了認字的人來,都有吧?”
“有有。”
“在的。”
“回夫人話,有的。”
亂糟糟的。
程丹若沒說什么,開門見山:“我在課上所講的內容,你們要好生記住,學以致用。放心,大家都是有差事在身,我不會藏私,不過你們今兒學了去,以后也別對旁人藏什么,回頭我寫成書,誰都看得。”
不等她們有所反應,便道,“現在開始講課,看這里,右邊是男人的腹臟,左邊是婦人的,人都有心肝脾肺腎,但女人有子宮,人就是從這里孕育的。
“所謂父精母血,父精看得見摸得著,母血亦有出處,看這里,這兩邊的部分就是血囊(卵巢),和男人的子孫袋一樣,只有健康齊全的人才能生育。
“父精母血匯聚于子宮,胎兒便有了雛形,天地混沌時如雞子,人亦如此,自混沌中生,后分陰陽。”
程丹若正月在家看書,看得可不僅僅是教科書,還有《易經》。
古代醫學,就得帶點玄學才符合邏輯。
她簡單地說了一遍受孕的原理,再次強調了受孕期的計算,用經血反推母血的活躍期。
穩婆們將信將疑。
程丹若知道,她們都有幾十年的臨床經驗,各有各的私房心得,未必信服,只不過面上不敢明著反對罷了。
因此,接下來必須上點干貨。
“我知道,你們都會看肚子估算孩子的月份,但各人的標準不一樣,我說一下我的法子。”
程丹若換了一張軀體的解剖圖,基本上是一比一還原人體的比例。
“子宮從上到下,分別是宮底、宮體、宮頸,算月份,就按照宮底的高度算,你們都知道,月份越大,肚子就越往上鼓,五臟六腑也會給孩子騰位置。”
她放慢語速,開始講重點了。
“85天左右,在這塊骨頭(恥骨)往上兩指,110天左右,在肚臍和骨頭中間的位置,140天左右,在肚臍下一指……”
程丹若一面說,一面演示,還問她們,“我說得和你們知道的,差不多吧?”
周穩婆戴著水晶眼鏡看了許久,聞言率先點頭:“是差不離。”
都是經驗豐富的老人,穩婆們見程丹若說得有理有據,還清晰明白,心里終于信服了一些。
程丹若繼續講,一直到40周為止。
(https://www.dzxsw.cc/book/178219/2803501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