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新儒家
浩蕩蕩的船隊開始啟程,朱駿坐在龍艦上,自然又是的旅途,除了時而站在船舷望望海風,看著四周星羅密布戰艦隨扈兩側,前尾銜接,心緒猶如澎湃的大海一般高漲了不少。\\wwW。qΒ⑤。c0m//
如今一切都上了軌道,廣褒的疆土、千萬的人民、無以數計的作坊,和如織的商旅,一切似乎都如做夢一般,在七八年的時間里開創出來,現在還缺什么呢?朱駿在這狹小的甲板上反而靜下了心。
直到艦隊抵達呂宋港進行補給時朱駿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一絲亮光,朱駿猛然從椅上站了起來,在搖曳數盞燭光的船艙內不斷的踱步。
第二日,他將跟而來的官員一起叫到了龍艦上,望著這些恪守中庸的官員,朱駿終于道了整個大明還缺少什么。
禮畢之后,大小官員按座次分列艙側,許多官員都是第一次坐船,開始還好,興致勃勃的站在船舷上指點碧波海浪,時不時還在同僚之間吟上一首小詩,心里yyy著回到南京衣錦還鄉的風采,可是時間一長,便什么風雅都沒有了,上吐下瀉,昏天暗地的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因此,許多官員的臉色都不太好看。
朱駿先是與官談起了一些政務,接著話鋒一轉,掃視艙內的百官:“這里有幾個翰林院的編修、侍讀?”
立即有四五個官員站了:來,一齊向朱駿行了禮。
朱駿微微一道:“朕要翰林院編修一本書,留給后世的子孫。”
對于編書,百官們倒是動于衷,歷朝歷代,不管是開創之主還是中興之王,沒有不編書的,最轟動的自然莫過于永樂年間的永樂大典了,編書嘛,也不算壞事,愛編不編。
對于官來說自然是愛編不編,可是干活的翰林院的侍讀、侍講、編修,哪里敢出來打醬油,幾個翰林院地官員已開始問了:“皇上打算修什么書?”
“一冊為論、一冊為格物。”朱駿開始語不驚人死不休了:“論道以理學為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以心學為主。格物致知。才能開創百業。繁榮蒼生。”
在座地官員既有理學地儒。自然也有出自心學門第地。聽到朱駿要搞一套理學和心學地結合書。都不由地大跌眼鏡。一時間整個船艙內鴉雀無聲。
朱駿自然會料有這樣地結局。笑道:“理學修身。心學致知。修身既是修德。致知既是學習士農工商。只有這樣。才能為國家培育棟梁。”
“這個……陛下。士子們寒窗苦讀。賣與帝王家。何必要學習士農工商地本領?圣人之道尚不能及時參悟。如何又要潛心獵及雜學。恐怕……”提出問題地是禮部尚書。老家伙被同僚們潑了一身地臟水。低眉順眼地夾著尾巴做人了好幾天。如今見到朱駿要讀書人去學士農工商。一下子又上了火。出來勸導。
朱駿挑了挑眉。道:“照王愛卿地意思。三皇五帝也是研究雜學出身地~小心朕治你大不敬之罪。
”
禮部尚書的思維一下子沒有轉過來,三皇五帝在儒家中好歹也是占據了神位的人物啊,但凡登入天子堂的,沒有幾個不會以三皇五帝來教育皇上,那是什么?那是完美地化身,是讀書人心目中的理想化身,皇上說三皇五帝也是雜學出身,他便不服了:“敢問皇上,三皇五帝如何心)雜學?”
禮部尚書可是讀了一輩子經義出身地,從來沒有哪本書說過三皇五帝對雜學有過研究,因此很有信心的想和朱軍辯一辯,若對方不是皇帝,他就差捋起袖子罵戰三百回合了。
朱駿道:“有巢氏教民構木為巢,豈不是教萬民造房嗎?造房是否是雜學?遂人氏教人鉆木取火,道不是雜學?伏羲氏結繩為網教民以漁,王愛卿熟知經典,總不會認為捕魚是正道吧?神農嘗百草救治萬民,豈不也是旁門左道?黃帝讓妻子>祖教人民養蠶。命令大臣倉造文字,大撓造干支、伶倫制作樂器,這些是不是旁門左道?舜帝治水,說到底,治水恐怕也是旁門左道的一種吧。”
朱駿一連竄的舉了無數個例子,這還歸功于這個禮部尚書,平日里禮部尚書總是痛心疾首的給朱駿講三皇五帝的事跡,希望朱駿能夠像三皇五帝一樣成為仁君,現在朱駿也算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
禮部尚書被朱駿唬地一愣一愣,總覺得哪里不對,可是偏偏這又是事實,辯駁不得。
駿卻又開始感嘆緬懷了:“想那三皇五帝為了百姓生治水、養蠶地養蠶、學醫的學醫、捕魚地捕魚,這才有了百業興隆,讓我炎黃子孫受益無窮,我等后輩自然是不能和三皇五帝并肩的,只能拾了先祖們地牙慧,學步,爭取將三皇五帝所開創的百業發揚光大才是正道。理義只能修德,卻不能致知,朕才倡導百業,也要讓讀書之人去學習士農工商,只有這樣,只有有了學識的讀書人引導,百業才能興盛,大明才能萬世不拔。
”
朱駿心里在暗笑,講道理,理學中的漏洞這么多,還怕朕找不出空子出來?找到一個漏洞就痛打落水狗,只要你反駁不出,朕一紙詔令下去,豈是你們這些螳螂所能擋臂的?
禮部尚書~著脖子退回了原位,他仔一想,覺得皇上說的還真是那么個一回事,可是這個理論與他骨子中根深蒂固的思想相互沖撞,讓他一時間消化這個道理是不可能的,禮部尚書的腦子里現在正在人交戰,自然沒心情和皇上辯了,辯也辯不贏,只能回去繼續研究。
朱駿占了上風,自然沒有謙虛的覺悟,開始道:“朕讀《大學》其中便有八目,禮記?大學》當先便是格物、其次致知、而后才是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格物致知乃是孔圣人的經義,如今的理學重修身、心學重致知,其實都只是一葉障目,不能原原本本的看到圣人之學的全貌。”
朱駿開始侃侃而談,也算是給新編修的書先定下調子,省的這些翰林院的老家伙又玩什么學派之爭,為了往自己的學派里增添點東西,不要臉的往新書里帶私貨:“所謂格物,就是要求親歷其事,親操其物,即物窮理,增長見識。在讀書中求知,在實踐中求知,而后明辯事物,盡事物之理。”
“所謂致知,就是為真知。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如一面鏡子,本來全體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現在逐漸擦去灰塵,使恢復光明,有了真知。知既至,則能明是非、善惡之辨,聞見所及,胸中了然。物格而后知至。”
“所謂誠意,就是要意念誠。知既盡,則意可得而實,發于心之自然,非有所矯飾,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獨”上下功夫,嚴格要求自己,修養德性,知至而后意誠。”
“所謂正心,就要除種不安的情緒,不為物欲所蔽,保持心靈的安靜。意不自欺,則心之本體,物不能動,而無不正。心得其正,則公正誠明,不涉感情,無所偏倚。故意誠而后心正。”
“至于以下齊家治國平下,朕就不多說了,翰林院大學士王吉道在這里嗎?”朱駿已經開始推敲起編書的總裁官了人選了,印象中王吉道這個老滑頭的學問不錯,理論水平還是挺高的,否則也不可能是在眾多庶吉士中脫穎而出當了翰林院大學士,朱駿最看重的是他墻頭草的為人,平日里老老實實膽戰心驚的,心學說心學好,他不敢得罪心學的,也跟著點頭說好,理學的說理學的好,他也在理學人面前說理學好,總之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好,朝廷里出了名的老實人,讓他來做主編纂,至少能夠讓他一碗水端平,誰也不得罪。
一個員道:“王學士受不得風浪,吐得連膽汁都出來了,正在明威號靜養。”
朱駿一副索然無味,揮手讓百官退下:“去喝王吉道說,待他感覺身體好了些,來這里見朕。”
百官們有是理學的,有是學的,還有心學的激進旁支東林的,各自懷著心事退了出去,只留下朱駿仍然在案上愣神,想著這本新儒學的綱目,雖說是新儒學,但是朱駿打的旗號還是復古,意思就是現在的儒家曲解了圣人的本意,要重新改回去。
最新全本:、、、、、、、、、、
(https://www.dzxsw.cc/book/17607/971811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