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軟玉嬌香 > 22、〔二二〕長房老太太

22、〔二二〕長房老太太


長房老夫人李氏年過旬,滿頭銀絲,穿了件黛青色團花褙子,耳朵上墜著貓眼耳珰,手上戴了一枚一瞧就知有些年頭的戒指,頂上的寶石摩挲得發亮。

        李老夫人不是那種面相上一眼看去和藹可親的人,許是因為丈夫過世后,家子嗣不用的關系,老夫人一人撐著顧府滿門,氣勢上便越發顯得威嚴起來。

        丫鬟收了傘,婆子在旁看著路,陪同她走進廳堂。

        溫鸞只看了一眼,就跟著站起身,垂了眼瞼,跟在顧氏身后。

        周氏笑著走上前行禮,道:“聽聞老夫人昨夜回府,所以今早就帶了藻娘母女倆過來看看老夫人,可有打擾到您歇息?”

        “年紀大了,這覺就跟著淺了,天沒亮就醒了。”李老夫人聞言眼流露出幾分笑容,神情看著柔和不少,威嚴也跟著散去大半,“三郎從鳳陽回來的時候,還同我提起過藻娘一家。到底是顧家的孩子,知道過得好就好,能回來一趟讓家里人漸漸更好。”

        “您說的是。您看看,如今藻娘可不是比從前胖了些,氣色也更好了。”周氏笑盈盈地將顧氏引向李老夫人,說吧又朝著溫鸞招手,“來,娘,來見過老夫人。”

        溫鸞上前行禮。

        李老夫人驚訝地打量:“這就是娘?”

        “這就是娘。是紫綿的閨女。”周氏道,“紫綿沒了之后,就一直是藻娘親自撫養,這么多年,同親閨女沒什么兩樣。母女倆感情好得很。我瞧著到底跟顧家有緣分,就讓她來給您請個安。”

        李老夫人愣了愣,這才點了頭:“這模樣像極了紫綿,是個漂亮的小娘子。”

        再看顧氏,臉上跟著帶了更多的微笑:“你們主仆倆自小感情深厚,紫綿沒了,你能把這孩子視如己出,這很好。”

        “是我們夫妻倆虧欠了紫綿。”顧氏語氣謙和,神色間難掩懷念。

        溫鸞聽到親娘的名字被周氏和李老夫人提起,忍不住多看了她們幾眼。這一抬眼,正對上李老夫人的視線。

        溫鸞吃了一驚,忙低頭,乖乖地裝起鵪鶉。

        小娘子雙眸微微低垂,長睫微顫,乖巧地跟著長輩坐回到位置上。

        一身打扮,光是這頭上簪的各色玲瓏發飾,就足以看出,溫家家世如何,更看得出溫家人是如何寵愛這個丫鬟所出的小娘子的。

        再看那張臉,眉目如畫,方才看人時,一雙眸子烏溜溜的,干干凈凈,像極了難得的黑珍珠。

        這幅面孔再長上幾年,長開了,儼然會是個難得的美人。

        李老夫人怎么說身上還帶著誥命,出入宮廷多年,見多了各色各樣的佳人,看著溫鸞仍忍不住心下嘆一聲漂亮。

        見她坐回位置后,就一直低著頭一口一口吃茶,李老夫人略思忖了片刻,讓身邊的青螺另外去廚房端一疊點心上來。

        罷了,李老夫人又摸了枚平安符出來:“來不及準備見面禮,這個就送給娘。弘福寺請來的平安符,保一世平平安安,順順利利。”說著,把護身符遞給了溫鸞,“拿著吧,記得貼身放。”

        溫鸞吃了一驚:“這東西太貴重了。”

        在顧家住了幾日,溫鸞雖沒出過門,可也聽顧氏周氏提起過老夫人清修的弘福寺是座怎樣的廟宇。

        弘福寺的平安符,據說極靈驗,也十分難求。老夫人恐怕也是好不容易才得了這個。

        溫鸞錯愕地拒絕,李老夫人卻笑了:“沒事,不過只是個平安符。寺里的住持與我也算是多年老友,想要個護身符還是容易的。”

        溫鸞有些猶豫,扭頭看了看顧氏,見她點頭,這才屈膝行禮,大大方方地謝過老夫人,收下了這枚護身符。

        “長輩賜,不可辭。”李老夫人笑,耐心道,“日后你在永安城,與人交際的時候還多的去,且記得但凡有長輩送你禮,便都安安心心收下。”

        溫鸞低低應了一聲,小心將護身符放懷里收好,忽然就覺得,恩人的祖母果然也是好人。

        丫鬟青螺這會兒端了點心進來。

        盤子就放在溫鸞手邊。

        溫鸞看了看,揀起一塊吃進嘴里。

        另有白如雪的杏酪也一并送到了她的手邊。

        她低低沖著青螺說了聲“謝謝”,這才低頭端起杏酪小小抿了一口。

        李老夫人一直坐在上首,一邊人說著話,一邊打量著溫鸞。

        她身邊的丫鬟們個個貼心,可到底都只是丫鬟,剩下的兒子大了,心思自然都在自個兒的小家上,唯獨一手拉扯長大的三孫子,處處樣樣都妥帖著她。

        什么都好,就是年過二十了,都不肯成親。

        這一大家子都是毛小子,唯一的孫女成了寡婦后性子越發不好,成日里陰著臉,看得多了李老夫人只覺得都煩得很。

        如今瞧見個小姑娘,溫溫柔柔,乖乖順順的,叫人左看右看,怎么都覺得舒服。

        “……小叔和三郎如今托阿兄的福,都在顧家家學里讀書。等空了,便叫他們也過來給老夫人請安。”顧氏說著,話里漸漸提到了溫伯仁和溫仲宣。

        李老夫人頷首:“且不必忙,叫他們讀書吧。溫家能供出兩個讀書人來不容易。”

        都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光聽溫家幾代人都是經商,就知道家里能出個讀書人,且還讀得不錯,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只是,再過幾個月,便是秋闈。讓兩個孩子這時候趕回去,車馬勞頓,怕是要耽誤了考試。”李老夫人道。

        “我們夫妻倆尋思著,是今年就作罷。只是小叔和三郎都不肯,打定主意今年要參加秋闈。”顧氏嘆氣。

        李老夫人點頭:“既然兩個年輕人不肯,就照著他們的意思來。最多今年就當是讓他們見見世面,適應適應,萬一過了那就是好事一樁。”

        顧氏點頭稱是。

        周氏在旁柔聲道:“我記得,三郎連元連的時候,永安城里的人家不管是高門還是蓬戶,都跑到咱們顧府門外摸摸門口的柱子、墻,想蹭點喜氣回去。”

        提到顧溪亭,李老夫人立即笑彎了眼睛,哪里還有進門時的威嚴模樣。

        “三郎打小聰明,要不然也不會有了這本事。”

        周氏點頭:“可不是。我如今只盼著七郎能有三郎三分聰明,不求他日后要考什么功名,好好的,別叫人欺負了就足以。”

        話雖這么說,可想到曹老太太那脾氣,周氏忍不住苦笑。

        李老夫人道:“等過段日子三郎回來了,叫他抽個空校考下七郎。”說完,又看向顧氏,“讓你家兩個年輕人寫個章,給三郎看看。他如今在國子監,多少能看出點好賴。”

        顧氏周氏忙滿口道謝。

        李老夫人擺擺手,忽的想到什么,笑道:“提起三郎,我倒是記起,那孩子先前還同我提起過娘。”

        她家三郎看著是個脾氣好的,實則與人親疏分得清清楚楚。就是家里的姐妹都沒能叫他時常記掛起,反倒是去了趟鳳陽,回來主動與她提起了溫家的娘。

        說是雖是庶出,卻被爹娘捧在手心里養,家里上下,除了偏心眼的祖父,人人恨不能拿她當眼珠子護著。

        他還惋惜溫家為著幾分情誼,給她定了個未婚夫,卻不想對方偏偏和同宗的表姐糾纏上了,還差點害了性命。

        “當初要不是他,娘只怕就要把命丟在那池子里了。我們哪里會想到都是嬌滴滴的小娘子,竟然會心狠手辣到這個地步,搶了娘的未婚夫不成,還命人去害人性命。”

        事情已經過去了幾個月,再提起,顧氏仍舊滿臉怒容,眼睛里更有著藏不住的后怕。

        溫鸞擱下杏酪,低低喊了聲“阿娘”。

        李老夫人望向溫鸞,她正側著身安撫顧氏,柔順黑亮的青絲垂在耳邊,露出一小截雪白的脖頸。

        這么看著,突然就覺得那個和別人糾葛上的未婚夫,大約是豬油蒙了心。

        她略一思忖,問顧氏:“這門親事退了沒有?”

        “退了。”溫鸞抬頭道。

        李老夫人笑著問:“你主動退的?”

        溫鸞點頭:“老夫人,我只是看著小,可我年紀不小,我知道退親對女兒家來說意味著什么。可這門親事再留下去,就是仇了。是我與七姐姐的仇,等往后還會是我與季家哥哥的仇。”

        這世上多的是夫妻反目成仇的例子,也多得是結親不成結成仇。

        溫鸞活了兩輩子,及時止損最是重要。

        李老夫人微微瞇眼。

        溫鸞神態不變,挺了挺胸膛:“況且,七姐姐他們情投意合,我作為妹妹自然要幫襯兩把。”

        “不怕他們在外壞你名聲?”

        “名聲對在意的人來說,很重要。但對不在意的人而言,不過只是他人茶余飯后的談資。日子是自己過,酸甜苦辣是自己嘗,這些是他人代替不了的。”

        李老夫人覺得溫鸞意外的是個明白人,再一想顧氏當年肯為了自己搏一條生路與人私奔,心下知曉這還真是顧藻養出來的閨女。

        不是親生,勝似親生。


  (https://www.dzxsw.cc/book/175183/2250605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州市| 孙吴县| 黄石市| 大埔县| 海宁市| 叶城县| 邵东县| 壶关县| 汝城县| 柏乡县| 光泽县| 盐源县| 黄骅市| 白山市| 那坡县| 庆城县| 海城市| 东平县| 蕲春县| 措美县| 新乐市| 门头沟区| 旌德县| 望江县| 彭泽县| 江油市| 天柱县| 英山县| 金华市| 桦川县| 铜川市| 安阳市| 德安县| 伊通| 颍上县| 开远市| 灌阳县| 蛟河市| 永登县| 唐河县| 荆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