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贗品 > 第五章 西北重鎮

第五章 西北重鎮


  長安城一直是我想去的地方。Www.qВ⑤、COm//

  原因無他,就是出于一個資深的地下文物工作者的私心,這里的文物實在是太多了!尤其是在北宋這個時期,有多少的寶藏靜靜地趟在地下等待我去發掘它們啊!

  一想到這一點,我就熱血沸騰不能自已。

  作為西漢和隋唐的都城,長安曾經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為宏大的繁榮城市,較之同時期的羅馬,大上不止四倍,昆明池與上林苑更是規模浩大盛況空前的皇家園林。

  漢末,洛陽被董卓縱火燒毀后,漢獻帝曾遷回長安居住了此后的西晉末年、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政權也都將首都設在這里。隋朝初年,隋文帝認為漢長安城過于狹小和破舊,于是命宇文愷在東南方興建新的都城。自開皇三年遷都大興城后,有著近八百年歷史的漢長安城便被永久地廢棄了。

  當時的長安城內有大街各十余條,各街兩側都有寬丈余的水溝,交錯,構成遍布全城的水網,既有輸水作用,又可以改善環境,與規模宏大的皇家園林中的多處水體一起,構成了長安城優美的環境。五代以后,長安城區縮小水利設施大半廢毀。

  我們是在一陣陣小雨中進入長安城的。

  眼前的長安城距離我想像當中的長安城相去甚遠,經過了五代兵火的錘煉,原本傲然挺立于世間的雄城早已經破敗不看。昔日地皇家園林也變成了山野村夫們地耕作之地。真正地應了那句話,世事無常。

  我摸著一塊長滿了清苔的厚重青石,心情有些沉重,眼前的長安城雖然在規模上同很多城市比起來都要大得多,但是城防與基礎設施大多損毀,要是想恢復原貌,怕是很難。

  畢竟,當初漢建長安前后共計百年之久。至于唐長安的建立也是在隋朝時候大興城的基礎上延續下來的,其間并沒有受什么兵火的影響。

  唯一可取之處。就是長安城的供水設施保存比較完好,龍首渠、永安渠、清明渠,分別自城東嚴水、城西南和城南地狡水和橘水引水,全而利用城附近的地表水資源。城東南還有黃渠引義峪水入城。這些渠道在城內屈曲回轉,流經大部分坊巷和皇城宮苑,用水方便。另在渭水上建興成堰取水入漕渠。是漕糧運輸干線,城郊和城內建有多處停泊港和碼頭,其中城東九里地廣運潭是長安對外交通的總樞紐。將來若是重新修建新城,借助這些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長安城是京兆府的駐節之地,我們入城之后,便有京兆府尹前來相迎。

  “下官京兆府王風仆尹拜見安撫使大人!”京花府尹是個年紀六十歲左右的老頭兒。相貌清瘦,看起來比較古板地那種。

  “不必多禮!”我擺了擺手道:“本使皇命在身,很快就要趕赴西北,處理黨項人之亂,最多只在此地停留一日,補充一下給養,王大人無須客套。”

  “這么急啊?”王風仆聽了似乎有些吃驚。

  我點了點頭道。”不錯!西北邊境一日不安定,則皇上多憂心一日,事關社稷安危,本使豈敢怠慢?”

  “楊大人勤于王事,下官深感佩服!館驛已經安排好了,請大人入城。”王風仆恭維道。

  我看了看身后的大隊人馬,搖了搖頭道:“不必了,本使隨同大軍一道扎營,倒是有事情要問問王大人,還請據實以告!”

  “楊大人請問,下官知無不言!”王風仆馬上向我保證道。

  “近日以來,長安附近的物價如何?”我突然問了一個看似毫無道理的問題。

  王風仆聽了先是一愣,接著有些佩服地看著我說道:“尚且比較穩定,只是過了延安府就很難說了!但不知大人準備駐節何處,下官也好早日征調糧草,為大軍安排好民夫器械。”

  “本使自然是要到延安府去的,沒有徹底消弭黨項人的叛亂之前,不會回到長安來。”我馬上做出了決定。

  既然延安府已經有些不穩定地苗頭,那我自然不能放任自流,一旦李繼遷的人馬在長城以內站穩了腳跟,可就不好對付了!為今之計,必須迎頭痛擊,將他們聚攏起來的士氣給打散了!這樣才能確保邊境的安全有所保障!

  “大人高見!”王風仆馬上贊同道。

  “王夫人可是本地人?”我聽王風仆的話音似乎是關中一帶人士,于是好奇地問道。

  王風仆笑著回答道:“下官是扶風人,在此地為官已有二十余載,算得上是老西北了。”

  “對于黨項人之亂,王大人有什么看法?如今我軍方至,對于西北的地形與風物都不是很了解,急需要有通曉地理熟悉軍務的人參贊,王大人是否能夠推薦幾個當地人參與到本使的大軍中來?”我聽了王風仆的話后,有些意動,于是便試著說道。

  “此事不難辦!”王風仆沒有考慮,馬上回答道:“老朽有個遠房侄子,就在延安府居住,此人從小就喜歡游離四方,長城內外的環境都很熟悉,本人也熟讀經書,頗具才情,大人若是有意,下官可以修書一封,請他為大人至軍中效力。”

  王風仆沒有回答我前面所提的問題,倒是推薦了一個親戚給我,這讓我對他的為人有些懷疑,是徒有其表,還是另有所目?久居西北的人,不可能不熟悉勢力如此龐大的黨項李氏的,他之所以選擇不說,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我這個安撫使并不為他所看好而已。

  想一想他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地。黨項之亂爆發以后。大宋在西北邊疆諸州的幾位高官接連被殺害,長城以北盡數陷入敵手,關內眾人也是人人自危,頗有朝不保夕的味道,王風仆常年待在西北,自然是知道其中內情的,西北邊患,應該是**多一些。

  “如此就勞煩王大人了。糧草最好盡快征集,本使大軍明日開拔。沒有糧草會延誤時機的。”我按捺下想要打探王風仆底細的想法,盡量平和地說道。

  王風仆微微一笑道:“糧草早已經安排就緒,單等大人提取。”

  “這么快?”我為之一愣,沒有料到王風仆的動作這么快了就是事先得知了我要來西北的消息,也不過三兩日的時間,要調集近萬人所需的糧草,時間不是那么充裕。

  “下官眼見西北局勢緊張,李賊氣焰囂張,連連攻城略地了傷我百姓,便猜測到朝廷一定會發兵來援,因此糧草之事一早就留心布置,前幾日就準備妥當了。”王風仆淡然答道。

  “王大人辦事利索,勤于政務,眼光深遠,老成持重,本使向朝廷奏報時定然會向皇上先表大人之功!”我滿意地點了點頭。對王風仆許諾道。

  王風仆謙虛道:“大人在前線沖殺,下官只不過支應一下糧草而已,豈敢居功?”

  我呵呵笑道:“這話就不對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們地將士也不能餓著肚子去跟敵人廝殺吧?糧草之事,干系重大,關乎國事兵運,王大人身上的擔子,還很重啊!”

  “安撫使夫人盡管放心,大人的兵馬走到哪里,下官的糧草就運到哪里。”見我一味強調糧草的重要性,王風仆也很擔心萬一我在前方戰事不利,會將責任推到后方供給緩慢的原因上,只得先用話將這個可能性給堵死了,以免我在他身上動什么歪腦筋。為官數十載,宦海浮沉,這種事情王風仆實在是見得太多了!

  “王大人多心了,本使只是強調一下糧草的重要,沒有別的意思,你不必有什么別的想法,只要不影響戰事,就算你的首功一件!”我見目的達到,馬上溫言安慰道。

  “要是沒有什么別的事情,下官就不影響大人休息了?”王風仆揣摩著我的臉色說道。

  “王大人請自便!”我點頭應道。

  王風仆寒暄了幾句后,告辭離去。

  “一個老頭兒,六哥你跟他那么多廢話?”七郎見王風仆離去后,有些埋怨地說道。

  “人家可是西北道兒上的地頭蛇,能在這里盤踞二十年不倒,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意味深長地說道。

  七郎撇了撇嘴,不以為然地說道:“二十多年才混到一個府尹的位子?這也太遜了一些!起碼也要入直中書,弄個參知政事或者樞密院副使才是,否則豈非連你都不如?”

  我笑道:“你以為做大官就那么容易?這種事情是前人種樹后人乘涼,若不是我們爹爹把天波府的名號早就打了出去,又受到皇帝的倚重,你以為像我捫這樣年紀輕輕的后輩就能官至二三品,爵位數萬擔?要知道,像我們這個年紀地人,正忙這科考,謀一個進士出身呢!即便是宰相子弟,起初也不過承蔭八品而已,可是在普通人的眼睛里面,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了!普通人走仕途這一條路,若非極為出色,兼且運氣又好,能升到四品的府尹任上已經是羨煞旁人了,你還在這里嫌棄人家官階太低?”

  “呵呵——“七郎搔了搔頭發干笑道:“六哥說的也很有些道理,我是以己度人,失之偏頗了!”

  “老七最近很用功啊?居然能夠連用成語了!”我有些驚奇地嘆道。

  七郎有些不滿道:“莫非在六哥你的眼里面,小弟我該是那種粗鄙無文的武夫不成?”

  “不是最好,啥時候老七你也給咱們家考個狀元回來,裝點一下文面。到時候我捫天波府一門兩狀元,那可是風光無限啊!”我笑呵呵地說道。

  “嗨——“七郎馬上蔫了下來,苦著臉說道。”考個進士回來行不行?”

  趁著大軍扎營的機會。我同七郎帶著幾名某衛登上了長安城強。

  小雨依然沒有停下,站在城頭運眺,天地間白茫茫一片,城外薺麥在地,遍地嫩綠,正是需要雨水的時候,這一場雨來得恰到好處。

  長安城高四丈,寬有五丈多。周長二十余里,城墻地厚度大于高度。穩固如山,墻頂可以跑馬和操練。城墻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杖、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確是雄城一座。

  穿過城門,形如彎月地小城叫月城,它是進入城門后必須經過的第一道城。要進入城內。還必須經過第二道城——甕城。在戰爭中,月城和甕城一方面衛護城門,加深城門的縱向防線,另一方面,也易于守城部隊迅速集合,打垮已沖進月城和甕城的敵人。

  只是可惜的是,由于大宋開國以來,西北一直沒有太過強大的敵人威脅,城墻缺乏修繕,很多設施都廢棄了,眼前的城墻也不過是一座大半完好的防御工事而已。

  原本規模宏大地漢唐宮室早已經灰飛煙滅不復存在,只留下一些高大的廟宇鐘鼓樓依然傲然挺立著,見證這歷史地滄桑。

  我忽然產生了一種難以言語的沖動,丹田之氣涌動而出。從喉嚨里面破腔而出,一聲低沉卻穿金破石的低嘯從高大的城樓上面傳了出去,遠揚數里之外。

  黑云壓城,風云涌動,在這動蕩的時代之中,若不做出點什么事情來,真枉來一遭了。

  “大人,王府尹派人送來地最新戰報!”沒等我抒發完胸腦,小校就送來了戰報。

  我拿起來翻看了一下,剛州舒展的眉頭又皺引起來。

  這個李繼遷,還真能搞風搞雨!

  原來黨項人在李繼遷的率領下,攻占了銀州之后聲勢大張,不少人勸告他馬上稱王,將黨項人整合起來,建立一個黨項人為主的國家。

  可是李繼遷并沒有采納這些人的建議,而是將攻取到的幾座城池分給黨項人中的其他幾位部族首領占有,令他捫各自為戰,不斷地出兵襲擾大宋。保德軍與征德軍的當地駐軍為了應付此起彼伏的襲擾,已經是疲憊不堪,常常是早上平息了東面的暴亂,晚上西面又有人騒動襲擾,而李繼遷的主力部隊則借著騎兵行動快速的憂勢,突破長城防線,深入到了綏德軍防區,全力圍攻延安府!

  “要不要連夜趕路?”身邊的幾名軍官有些緊張地看著我問道。

  我想了一下后,搖了搖頭道:“還是算了!按照原定計劃修整,讓大家好好休息一天,明日再出發!綏德軍也是重鎮,他們經常北上于契丹人交手的,不是那么容易潰敗地,李繼遷想要攻下綏德,還是需要花上些時間,依仗堅城之利,綏德能夠極大地消起黨項人的實力,我們最好出現在李繼遷最為疲弊的時間,那樣才能出奇兵之效,一舉殲滅敵軍!”

  “大人高見!”眾人紛紛附和道。

  看著眾人一片仰慕的眼神,我不禁有些飄然,又有些擔憂,看來北斗的人需要趕緊補主到我的隊伍里來,實在是軍中缺乏有參謀能力的人才了,事事要我親力親為的話,長三頭六臂也消受不起的。

  次日一早,用過早飯之后,大軍拔營,糧草早已經提前一天上了路。

  如今的天氣不冷不熱,正適合行軍,加上禁軍多數都是從各地選調來的精銳,有很多人都沒有見過溝壑的黃土高原地貌,因此大家的興致都很高,一路上驅車策馬或者步行,向這北方急速突進。

  距離綏德軍尚有百里之遙,便感受到了戰爭的氣息。

  許多的鄉民們和綏德城中的富紳們都從北到南一路逃了過來,官道兩側時常可以見到丟棄的箱子和壞掉的車輪,當然也有不少在逃難途中斃倒在地的人馬,在黃土的襯映下顯得格外的凄涼,不少老幼互相扶持著蹣跚著向南,一直向南。

  見到大路上又來了我們這只夫軍,逃難的人們多少有些釋然,在他們的眼里面,身著軍服的大宋士卒們看起來都沒有什么區別,和普通人比起來,就是手里面有武器而已。

  我非常清楚地聽到路邊有位老人嘆息著說道:“唉,作孽啊!又是一只送死的隊伍!”

  我聽了之后不禁心中哭笑不得,看來之前的戰況并不理想,也許綏德方而的形勢比我從戰報上了解到的要更殘酷一些,想到這里,心中不由得沉重起來。

  這些黨項人與契丹人又有些不同,契丹人喜歡一哄而上,大隊人馬的沖擊,或者雙方排開陣勢大規模地對決,人馬在哪里,看得非常清楚,因此要全殲也很容易,只要戰術選擇得當,以弱勝強很有可能,而這些黨項人的作法更類似于馬賊,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很難捕捉戰機,確實不好對付!

  遠遠的,綏德城已經近在眼前了,滾滾的硝煙從地平線升引起來,直入長空。

  最新全本:、、、、、、、、、、


  (https://www.dzxsw.cc/book/17509/938647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西县| 且末县| 玉环县| 澄迈县| 泸溪县| 内黄县| 乳山市| 收藏| 曲水县| 信阳市| 温州市| 拉孜县| 孟津县| 津南区| 上杭县| 广元市| 崇阳县| 乌鲁木齐县| 正安县| 嘉峪关市| 德兴市| 夹江县| 定兴县| 栾川县| 安徽省| 林口县| 信阳市| 河东区| 阳泉市| 佛教| 平定县| 日照市| 呼伦贝尔市| 繁昌县| 天祝| 文化| 余干县| 依安县| 宾川县| 新郑市| 墨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