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新政策
舉個例子。
比如拿房子去銀行抵押貸款,銀行只會給房子評估值的50%。
而鄭奕住則可以貸款到抵押物評估值的100%。
信譽好到什么層度,才能銀行這般信任?
看出張新疑惑,尼亞·戈麥斯笑著解釋。
“鄭奕住曾經遇到至少三次破產危機,其中有一次幾乎是必死之局,他的家人和手下掌柜都勸他逃離三和城!
“換了是我面對他的困境,肯定跑路了,但他堅持了下來,愿意為債務負責,而銀行也愿意給他債務沿期,加上后來回款跟上,險之又險的度過了那次危機!
看不出來,鄭奕住文文弱弱的形象,居然是個硬派冒險家。
難怪45歲的年紀,坐擁半億盾固定資產。
“尼亞·戈麥斯小姐,你曾經說過飛柯殖民政府對鄭奕住先生極不友好,你們就不擔心...”
“哼!”
尼亞·戈麥斯表情不屑道,“當鄭奕住說要借錢,就數飛柯皇家銀行最積極,硬是塞了2000萬盾,而摩根銀行只借出去1000萬,過去殖民政府針對鄭老板的情況、至少在他還款之前不會發生了!
敵人被敵人從內部瓦解了。
這真是天大好消息!
張新又給女人續了一杯咖啡,笑問:“尼亞經理,為什么跟我聊這些?”
尼亞·戈麥斯一副很看好張新的樣子,解惑道:“或許你還知道,飛柯殖民政府為了刺激經濟發展,就在昨天剛剛對銀行搬發了一條新政令!
“什么?”張新好奇問。
尼亞·戈麥斯調皮地挑了挑好看的眉毛,“早餐你請客!
“請客、請客,你說。”張新催促。
“殖民政府給銀行發了一份通知,允許商人拿著僅支付10%首付款的發貨單,來貸款剩下部分貨款!
“...”
張新立馬明了。
這樣做確是可以增加社會的流動性、帶動商業發展。
商業活動增加稅收自然也跟著增加。
對商人、政府都有利。
缺點是把風險轉移給了銀行,試想總有人生意失敗,貨款也就成了呆帳。
“你們不反抗?”
“反抗有什么用?”尼亞·戈麥斯反問,“我上司要求我把關客戶質量,多找一些像鄭奕住那樣的客戶,而且還決定擴張銀行放貸量!
“瘋了吧?”張新跳腳,“這肯定會產生大量呆帳...不對,銀行不是傻子,還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原因?”
尼亞·戈麥斯向張新豎起大姆指,“被你猜到了,一起來的還有減稅政策,殖民政府決定減免未來3年的商業稅!
“咕...”
張新咽了咽口水,安龍裔商人交要30%的得利稅,如果免稅...
他已經聯想到鄭奕住、張有福...等等安龍裔巨商乘風起飛的樣子。
尼亞·戈麥斯調笑道:“我最近壓力很大啊,你要不要也到我這里貸點錢?”
女人的表情,讓張新想到前世銀行、網絡小額貸款公司,都在勸你借錢,好像借錢不用還似的。
不過...張新真的需要借錢!
“尼亞經理,我想從昂克魯購買三臺大功率制冰機、三臺冷庫用制冷機,但是我沒有錢,可以貸款嗎?”
制冰機、制冷機在19世紀中,也就是1850年左右被發明。
到了1935年,已經在昂克魯國內,商業和普通家庭中大量應用。
但在南尼國,這些東西還是傳說。
試想,僅城區中心幾條街通電,這些東西還沒有應用的基礎條件。
“...”
尼亞·戈麥斯呆住了。
別人首付至少10%,到了張新這里居然想O首付???
0首付就算了,這是打算讓自己聯系從昂克魯國內購買,然后裝船發貨到三和城嗎?
“張新你認真的嗎?”尼亞·戈麥斯看著張新的眼睛問。
“尼亞姐姐幫我!
張新豁出去了,臉皮留著有啥用?
“我拍個電報回去問問,等我消息!
留下這句話,尼亞·戈麥斯起身離開。
看著女人的背影張新心生愧疚。
世界上沒有只付出不求回報的...人際關系。
尼亞·戈麥斯先是給自己攤位、并免掉三個月租金。
之后更是借出自己的手槍。
對張新完全可以用‘大恩大德’形容。
該如何回報她呢?
想到這里張新腦袋靈光一閃,連忙叫停已經走到銀行門口的尼亞·戈麥斯。
“還有什么事情嗎?”
“三和城一直在引進人口,商業和工業因為增貸和減稅,也必將迎來發展期,但城區只有這么大,勢必會往一個方向擴容....”
女人眼睛越來越明亮,旋即笑捻如花道,“你的事情姐姐會辦好,放心吧!
尼亞·戈麥斯是聰明人,她明白張新這是在還人情。
而且她立馬明白新城區未來的擴建方向。
三和城北面臨海,不會往海里擴建。
另外三個方向,其中往東、往南交通不理想。
只有往西,依托通往首都達加雅的土公路擴容最合理、成本最低。
這個年代公路經過的地方大都是平地,兩邊還都是農田和村落。
對某些有錢人來說不要太便宜。
可惜了張新,奈何兜里空空,只能用來回報尼亞小妞了。
次日。
尼亞·戈麥斯再次找到張新,并帶來一疊文件。
文件是貸款文件。
六臺機器、加運費總價2000盾,先息后本,每月還利130盾,一年后還本金。
她委托朋友代買、并從大洋彼岸的昂克魯發貨。
張新感激不盡。
巧合的是,六臺機器價格和商鋪價格、貸款利息完全一樣。
也是每月還利息130盾,一年后還本金,
壓力?
不存的!
前世被某花、某貝給練出來了。
心里這樣想,手下很老實。
張新又去買了一輛平板車,定制款、四輪、加長。
打算增加收入來源。
還記得三保廟門前有一個美食廣場,那里除了游人,還是練武人士的聚集地。
張新和楊黃狗推著平板車,天還沒亮就到了三保廟。
這里攤位不要租金,也就是說沒有攤擺門檻。
因此擺攤的人很多,一大清早人聲鼎沸。
沒有客人,都是擺攤小販。
因為是后來者,張新自覺往外圍排,結果...
三保廟西北方向是墓地。
張新的擺位和墓地挨在一起。
這叫什么?
鬼來吃飯?
(https://www.dzxsw.cc/book/174997/900246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