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氣歌》典故解析
在齊太史簡:
春秋時,齊國大夫崔杼,殺死了齊國國君齊莊公。齊國太史官在史冊上寫道:“崔杼弒其君”。崔杼大怒,把太史官殺了。太史的兩個弟弟都繼續這樣如實記載,都被殺死。太史的第三個弟弟仍然這樣寫,崔杼只得將他赦免。當時各地的史官聽說了這個消息,都跑到王宮門口排隊,打算老三死了他們接著這么寫。
在晉董狐筆:
晉靈公嫌趙盾礙手礙腳,派刺客去暗殺趙盾。趙盾只得出走,不過在尚未逃出境外時,趙盾的族人趙穿便起兵殺了晉靈公。
晉太史董狐便在史書上寫道:“趙盾弒其君”,并且“示之于朝”。趙盾對董狐說:“我并未弒君。”
董狐說:“你是正卿,逃亡沒有出境,國君被殺了,你回來后又并未法辦弒君的人,當然就等于是你弒君了。”
趙盾無論怎么威逼都沒用,只好任董狐這么記錄了。
在秦張良椎:
張良祖上五代人都做韓國的丞相,韓國被秦始皇滅掉后,他一心要替韓國報仇,找到一個大力士,持一百二十斤的大椎,在博浪沙伏擊出巡的秦始皇,未擊中。后來張良輔佐劉邦建立漢朝,封留侯。
在漢蘇武節:這個就不用解釋了吧。
為嚴將軍頭:
三國嚴顏的典故,曾經說: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
為嵇侍中血:
嵇紹,竹林七賢之一嵇康的長子,在東晉擔任侍中。
晉惠帝(就是那位老百姓吃不上飯,他卻反問“何不食肉糜”的傻皇帝)在位期間,晉朝發生八王之亂,成都王司馬穎的兵馬進犯晉惠帝的車駕,此時身為侍中的嵇紹挺身阻攔。
于是嵇紹被殺,嵇紹的血濺到皇帝衣服上。當仆從要洗去晉惠帝衣服上的血,連這位傻皇帝晉惠帝都會說:“這是嵇侍中的血,不可洗掉!”
為張睢陽齒:
張巡,字睢陽,唐朝天寶年間時期擔任睢陽太守(今河南商丘)。
唐玄宗天寶年間,安祿山史思明造反,就是歷史上的“安史之亂”。安祿山大軍進兵犯京,張巡固守睢陽,每次上陣督戰,張巡都大聲呼喊,乃至牙齒崩裂。
當城破被俘之后,張巡拒不投降,依然持續大聲呼喊。后來叛軍的士兵查看他的牙齒,發現牙齒都咬碎了,最后剩下的只有三顆。
為顏常山舌:
在安史之亂期間,安祿山在河北造反,河北的各個城市都望風投降。只有常山太守顏杲卿與平原太守顏真卿起兵討賊。
顏杲卿最初的時候,被安祿山推薦,才做的常山太守。顏杲卿起兵反對安祿山,被安祿山派兵擊敗并被擒。面對安祿山的威逼,顏杲卿堅貞不屈,一直大罵安祿山。安祿山派人割了顏杲卿的舌頭,顏杲卿仍然怒罵,直至死去。
顏杲卿去世之后,顏氏一族也被安祿山所殺害。當安史之亂之后,顏真卿回到常山,找到兄長顏杲卿和侄兒一家的尸體,悲痛萬分地寫下了《祭侄文稿》。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為躲避戰亂,管寧隱居遼東(今遼寧遼陽)。曹魏幾代帝王數次征召管寧入朝為官,他都沒有應命,不愿為曹魏做欺君之事。中原地區安定后,逃到遼東的人都陸續回去,只有管寧繼續在遼東講學。他常戴一頂黑色帽子,安貧講學,名聞于世。
“割席斷交”的成語,就是描述管寧的氣節。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不必說。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東晉時期,愛國將領祖逖率兵北伐,渡過長江之時,敲著船槳發誓北定中原,后來收復黃河以南失地。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唐德宗時,軍閥朱泚謀反,讓段秀實到他府中議事。段秀實不肯同流合污,于是用上朝時的笏板猛擊朱泚的頭,并大罵其為謀反之賊,后來段秀實因此被殺。
————————————
這些典故,書里的歷史沒有。但是可以替換成這個世界出現的英雄事跡,嵌套進去,形成這個世界的《正氣歌》。
不是我不寫完,故意斷在中間啊老爺們……
(https://www.dzxsw.cc/book/174979/69770437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