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督撫天下 >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三老的告別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三老的告別


嘉慶行圍之后,也南下回到了承德避暑山莊。阮元又在承德住了數日,其間嘉慶幾乎每隔一日,便要阮元入對一次,阮元也將浙江政事盡數向嘉慶稟明。這一日想著浙江之事已然上報完畢,便向嘉慶提出南歸,誰知嘉慶卻道:

        “阮元,這幾日聽你講浙江政事,你辦得都不錯。若是朕身邊也多幾個你這樣盡心職守,又有素有除弊之策的能臣,該有多好啊?也罷,你回去了,才好辦事。不過朕這里另有一事,想聽聽你的意見,你北上之時,可見黃河河口淤塞,清口洪水不止,漕船窒礙難行?”

        “皇上圣明,清江浦的情況,確如皇上所言,黃河水平地溢出數丈,漕船一時不能通行,聽聞當時河督已然前往挑挖河口,卻不知現下如何。”阮元道。所謂“清口”指的是清代黃河、淮河交匯之處,明清兩朝在該處設立清江浦鎮,后改為清河縣縣治,亦是清中葉最為繁盛的城鎮之一。

        “是嗎,朕前日接到奏報,河口疏浚尚需半月功夫,看來這漕船抵京,最快也要九月了。”嘉慶也有些無可奈何,嘆道:“朕問過你這一科的其他進士,當時會試便有一題涉及治河,卻不知這河漕之事,你可有自己的看法?”

        “回皇上,臣在河道之時不多,也從未參與漕運之事,如此應答皇上,只恐籌劃不周,反而誤了大事。”阮元道。

        “你若能回杭州之后,對此事多加分析也好,切不可空言不知,竟對此不管不顧。”看起來,嘉慶似乎是對其他大臣有些不滿,竟對阮元也一并嚴厲了起來。可隨后嘉慶又問道:“不過,朕這幾年力求直言,雖說上言之人尚不及朕意,卻也有不少。朝廷里的給事中蕭芝,平日進諫最多,他前日上了一道奏疏,大體內容是既然漕運一時不通,可否讓浙江再行采買些糧食,之后走海路運送到京城,這樣可補漕運之不足,若是漕運再有如此窒礙,京城也不致缺糧。你正是浙江巡撫,朕也想聽聽你的意見。”

        “皇上,若如此說來,臣以為蕭給諫采買之策,其實難行,但若是分出部分漕糧,改走海路,似乎亦有可行之道。”阮元沉思半晌,道:“如今浙江賬目,只是初有起色,新賬雖說無缺,舊賬卻剛剛開始賠補,更兼蔡逆復叛,或許海上也要用錢。如此收支現狀,若再行采買糧食進送京城,更是難以承受,而且海道運糧,也需要足夠堅固的海船,國朝百年未有海道運糧之事,自然也沒有現成的海船去運糧食,或許只能向商人征收糧船,這不僅需要開支,更需時日籌集。是以買糧北運,臣以為浙江眼下實無余力。但海運漕糧,或許是個辦法,眼下浙江商人來往遼東的海船亦自不少,這樣看來,若能依式打造大船,分出部分漕糧依海道北上,并非全不可行,只是……只是海運之事,所涉細務猶多,臣不敢妄下定論,還請皇上給臣些時日,臣可將先代海運之事取來看過,或許會有些裨益之處呢?”

        “依你所言,這蕭芝之言,是難以實行了。那朕將其中之事一一與他言明,駁了便是。但海運究竟是否可行,既然你已經這樣說了,那朕也多許你些時日……就明年吧,明年年末,你將海運之策議定之后,再交給朕,今年漕運如此困頓,朕也不能不多想些辦法了。”阮元見嘉慶許諾,也連稱遵旨,眼看再無其他要事,便即退下了。

        如此看來,擺在嘉慶和自己面前的難題,又要增加一個了……

        阮元南下之前,正好王杰也向嘉慶提出了致仕歸田,得到嘉慶允準,同在熱河的劉墉、紀昀得聞二人都將南歸,也是頗為不舍,便特意準備了一宴,為阮元和王杰送行。阮元眼看三老都已經須發斑白,精神亦自大不如前,也不禁有了些物是人非之感,不禁與三老多飲了幾杯。

        三老中似乎也只有紀昀尚有些精神,熱酒入肚,一時興致盎然,對阮元笑道:“伯元,老夫以前也都小看了你了,沒想到你這騎射功夫,竟還有如此根底,看來皇上讓你去浙江當巡撫,是真用對了人啦!只是可惜,你初入京城之時,老夫見你那《車制圖解》便頗有章法,當時還想啊,若是你日后潛心治學,什么惠松崖戴東原,就算江南我那辛楣老弟,也決計不能望你項背!可你這又做學政,又做巡撫的,做學問未免耽誤太多,只怕為學一道,日后在國朝是排不上名號嘍。”

        “我說老紀啊,你這人怎么哪壺不開提哪壺呢?”劉墉在一旁陪笑道:“伯元在杭州建了個詁經精舍,你不知道?雖然伯元是沒時日做學問了,可他這書院一成,多少有志于學,卻求學無門的寒門士子,就此有了做學問的門徑!這樣說來,伯元雖治學不多,可他所作所為,卻遠超尋常治學之輩!若是日后史家,將我有清一朝學人逐一開列,伯元之名,當上承亭林梨洲,與松崖、東原、辛楣鼎足而立!至于你老紀,哈哈,你老紀留下什么學問了啊?”

        “我說你這老兒也是奇怪,這世人皆言,我老紀以言語詼諧聞名,你倒好,現在學起我來了?怎么,你想跟我搶飯碗不是?我告訴你,就我那《四庫總目提要》,將三代已降三千部經典逐一論述精當,憑這一條,后世學子治學,就不能繞開我老紀的提要!倒是你劉中堂,我記得上次去你家問你文集編撰之事,你可是支支吾吾,不敢回答我一句啊?”紀昀反唇相譏道。

        “我的事不用我自己編,天下人自然清楚,你可知江寧坊間書肆,有《劉公案》彈詞一段?那說的就是我!再說了,你拿四庫提要說事,我且問你,這三千篇提要,有多少篇是你自己寫的?要是這些都算在你名下,那伯元作《經籍籑詁》,集古來音韻訓詁之大成,伯元一樣可以憑此一書,成國朝學人之冠!”劉墉猶是不服。

        “就算不是我寫的,那些小輩若不得我指點潤色,就他們那初稿,能登得上大雅之堂?”紀昀也不甘示弱。

        “二位大人,學生卻是覺得,這治學一事,要在求實,若能實事求是,便已足夠,又何必在意后人的想法呢?何況國朝學問,以精博見長,卻也艱深,后世學人想要入手,要比宋明之學多花許多時日。更何況,即便眼下,也多有人不學無術,空言經學無用,若是后人果然聽了他們的迷惑,那咱們的學問,也就都要被埋沒了啊。”阮元見二老力爭不下,也出言為之調解,可不想自己多飲了幾杯之后,竟也感嘆起時事來。

        “不可能,咱們的后學,絕不會都是瞎子!”紀昀道:“空言理氣心性,卻不能深究理氣心性為何物,不能從訓詁中入手,那便是愚儒!若是后人一并如此,那后人也是愚儒!伯元,確實,歷朝歷代說下來,學問上能集大成的真儒,我看也沒有多少,但也是不絕如縷!只要后人中有一二真儒,那老紀我相信,咱們的學問,也將永世不朽!”

        可是說到這里,紀昀也不禁嘆了口氣,道:“只是咱們這一代人啊,謙抑太過,平日有所進諫,輒焚其草,詩文結集者不過一二,大半都只得由他散佚。后人有所誤解,也沒辦法。哈哈,伯元,聽說你朱老師,前幾年便將自己詩文結集,你已經幫他刊刻了是不是?這老鬼也真是精明,不像我老紀,這兩年才把以前的文稿拿出來結集,看來日后我這學問,是要打不少折扣嘍。”紀昀之語,其中深意,在坐四人也都清楚,是以心中會意,便即不言。

        “先生對結集之事,自可放心,學生這一兩年來,也幫不少人刻了文集,先生學問旁通百家,更能彰儒術之是非,辨流派之真偽。若先生需要,盡可將文稿拿來杭州,學生幫先生刊刻便是。”阮元安慰紀昀道。

        “這也不必了,老夫文集都編好了,到時候你來做個序,我也就心滿意足了。”紀昀答道。

        “伯元,老師這里文稿,能找到的也都找了不少。曉嵐文集是不成問題了,老師這里,或許還需你相助一二才是。”王杰在一邊也對阮元補充道。

        “老師放心,能親訂老師之作,是學生幸事。”阮元道,后來王杰《葆淳堂集》得以問世,便是阮元之功。

        “伯元,這樣說起來,你恩師也好,老紀也好,雖然平日咱們幾個斗嘴總是不少,可我也得承認,他二人學問是我比不上的。只可惜這官做得越高,反倒越沒有工夫再去治學著書,咱們又是京官,不如你在杭州,拘束還能少些。不能把咱們所學盡數留給后世,確也有憾啊。”劉墉感嘆道。

        “唉,若只是著不得書,雖說有些遺憾,卻也沒辦法,自古以來,有幾個做到咱們這般位置的人,還有余力去著書立說啊?”王杰也略有些傷感,道:“只可惜咱們三個這一生,不可謂不勤慎,可年初這事,卻是讓咱們……唉,這堂堂大清禁軍,怎么就變成了這個樣子啊?”

        “恩師所言是……”阮元一直在杭州主政,京中之事反倒了解不多,即便杭州撫院也有京城送來的邸報,有時出門在外,也無暇翻閱。

        “年初的陳德。”王杰道:“今年年初,有一天皇上過神武門的時候,突然外面有個不知從哪里混進來的狂徒,竟持了刀,徑向皇上奔來。可這時前后禁軍,竟都被這持刀狂徒嚇得不知所措,直到這人近了皇上面前,幾位王公才沖了過來,將他按下。后來知道他叫陳德,只是個廚子,因家中多遭變故,想尋短見,竟想著死前再做一件大事,便是行刺皇上……這陳德自然已經伏法了,可禁軍之事,也讓皇上勃然大怒,那許多人,怎的當時就連一個廚子都擋不住?之后不過一月,皇上也罷免了不少禁軍中不稱職的將校,可禁軍如此,若是日后不軌之人不再是區區一個陳德,而是幾十上百人,那……那又會是什么樣的場面啊?”

        這時阮元方才清楚,為何嘉慶初見自己,竟莫名有些抗拒,為何自己騎射得中,嘉慶會一再告誡禁軍。或許這時禁軍怠惰已久,其中竟已有些兵士,騎射水平尚不及自己。

        但王杰上一年便已辭了大學士,劉墉紀昀更管不著禁軍,這件事說來和三人都沒有關系,阮元也向王杰勸道:“老師之前便已致仕,這禁軍也從不是老師管理,即便有事,老師也不該自責啊?”

        “我也不是自責,只是有些難過。”王杰嘆道:“伯元,若說一個人辦事,不能盡心盡力,出了問題,那是他自取其咎。可老師一生為官,自認即便沒有經天緯地之才,總也是勤勉奉公之人,以前和珅在的時候,以為問題都出在和珅身上。可和珅死了也有快五年了,朝廷中這些事,卻還是……”

        說到這里,想著三老之中,畢竟自己還有幕僚經驗,年輕時也曾和尹繼善、陳宏謀等名震一方的督撫共事,尚能幫上阮元一些忙。也對阮元鄭重道:“伯元,有件事你可一定要記住,地方上有積弊,你能發現,能改正,這些老師雖在京城,卻也清楚,你做得很好。可千萬不要忘了,任何政事,只要稍有懈怠,下面吏員必然私心復萌,想著從中牟取私利。所以未除之弊要盡快清除,已除之弊,也要多加留心,切不可沉湎于一時之功,卻生出新的禍患啊?”

        “偉人說得對啊。”劉墉也對阮元道:“只是你辦事之時,也一定要記住有些章法,凡事定期清查,辦事的時候認真,我想依你才智,是不會出錯的。我也還是之前的話,你身子弱,務要記住‘學壽’二字,切不可勞累過度傷了身子。你要知道,若朝廷派個其他人去做浙江巡撫,那多半還不及你呢。”

        “二位恩師之言,學生記下了,但凡公務,學生一定認真去辦。當然……學生的身子,自己心里也有數呢。”阮元向二人安慰道。

        “這就對了嘛。伯元,不說別人,就說那和珅,皇上親政之前,他多大,咱幾個多大,咱都以為見不到他完蛋那一天了,可是呢,咱們幾個老頭子,卻活得都比他長!所以你浙江的日子,也得好好過著。眼下朝廷確實有些問題,可說不定你多活幾年,就可以看到些更好的事呢?”紀昀笑道。

        阮元自也謝過紀昀,又與三老聊了些家常之事,直到夜半,筵席方散。次日,阮元便即南下,與幾位頗有教導之恩的前輩盡數道別。

這也是阮元最后一次見到三老,嘉慶九年十二月,體仁閣大學士劉墉去世,年八十五歲,謚曰文清。嘉慶十年正月,王杰再度來京朝覲嘉慶,因年邁體衰,尚未返鄉便即去世,年八十一歲,謚曰文端。

        劉墉去世后,朱珪遞補成為體仁閣大學士,紀昀則接任協辦大學士,但紀昀只任中堂一月,便于嘉慶十年二月去世,年八十二歲,謚曰文達。三位立身持正,學術淵博的骨鯁老臣,就此全部謝世。


  (https://www.dzxsw.cc/book/174939/4144422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林市| 普安县| 滦南县| 闸北区| 本溪| 莫力| 宁都县| 多伦县| 儋州市| 太原市| 高唐县| 昌图县| 吉首市| 察雅县| 商河县| 儋州市| 阳高县| 丽水市| 田阳县| 安西县| 利辛县| 仁寿县| 彭水| 门源| 湖州市| 定襄县| 安达市| 濉溪县| 将乐县| 海盐县| 盘山县| 西和县| 马尔康县| 盐山县| 会宁县| 常山县| 塘沽区| 高平市| 遵义市| 泸州市| 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