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嘉慶的界線
就在富俊著手重新開辦吉林屯墾之事的同時,阮元在廣州也得到了有關《廣東通志》的批復,并正式建立了“廣東通志局”,用以招募江南、廣東文人,一同編修通志。在粵文人聽聞阮元開局修志,雖說大多對阮元為人了解不多,卻也知道這是一個為桑梓之地增添榮耀的機會,一時間應者云集。而千里之外的江南之地,也有不少阮元所識舊人,想著再入阮元幕府,成一番文教事業。時至八月,江藩、蕭令裕、嚴杰等人都相繼來到了廣州,阮元自是大喜,這一日也在通志局迎接了各人。
“伯元,這位是江都凌曙,字子升,于禮學、春秋之道最是精通。聽聞你在這里修志,他想著廣東如今學風大盛,正是他大展身手之地,便主動向我相問,愿意來廣州為你修志。怎么樣,伯元,你可愿意收下他啊?”江藩指著一旁一位中年書生對阮元問道。
“江都凌子升?我聽里堂也提起過你啊?”阮元聽聞凌曙之名,也對他笑道:“如今江南后起學人之中,你算是里堂最為看重之人了。正好,我看咱們這里修書之人也不少了。若是你有了閑暇,我也請你到我督院,指點一下福兒和祜兒的學業,如何?”
“多謝阮宮保厚愛,后學一定盡力修志之事,對二位公子亦當傾囊相授。”凌曙也當即向阮元感謝道,因阮元身兼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兩廣總督多個職銜之故,這時稱阮元為制府、總制、宮保、部堂者皆有其人。宮保對應的太子少保雖為正二品,卻是從古官流傳下來的宮銜,地位并不低于尚書總督,是以因舊例稱阮元為宮保亦無不妥。
“哈哈,伯元,今日我看這通志局里面,也真是群賢畢至啊。只是……只是可惜這些年來,身邊的人走了太多了,淵如先生、尚之,都……”江藩看著眾人之狀,本自欣喜,可是回想江南舊友,卻意外多了一份哀愁。
“是啊,就在前幾日,墨卿兄和翁老先生也……”阮元聽江藩這樣說著,心中卻也黯然,原來到了嘉慶二十三年,先前與阮元一同在浙江督學,精通算學的數算大家李銳,阮元同門,在揚州擔任過知府的伊秉綬,與阮元頗為友善的前輩翁方綱,竟然已經全部謝世,再加上孫星衍、李賡蕓諸人,幾年來竟是名士凋零。想到這里,各人都是心中難過,一時不言。
“這……阮宮保,學生倒是以為,逝者已矣,咱們把他們的未竟之業繼承下來,讓他們成不朽之名,才是咱們應盡之誼啊?”不想這時卻是年輕的蕭令裕主動站了出來,向大家鼓勵道:“阮宮保,學生聽聞宮保這次編修《廣東通志》,其中關要之處便是西洋外蕃諸國,是以學生也特意在文匯閣《四庫》之內,將有關西洋地理的幾部書都抄來了呢。您看,這里有《職方外紀》、《海國聞見錄》、《坤輿圖說》,或許對宮保修書也能派上用場呢。”
“哈哈,這樣說來,我倒是要謝謝梅生了。”阮元也向蕭令裕答謝道:“其實這西洋之事,我也已經向澳門那邊多加尋訪,想來是可以在外蕃那部分里補充不少的。只是如今看來,這邊修志還有一個難處,便是制圖之人啊,我一直想著,這廣東沿海形勢,咱們都要一一重新將圖繪過,務要在其中看出如今一切海防布置,方能讓后人有法度可依循啊。只是這樣一來,這制圖之人便要熟稔粵東海防,才堪勝任,如今咱們之中,并沒有這樣合適的人啊。”
而且,聽著蕭令裕說起“不朽之名”,阮元卻也多了一個念頭,或許自己能在廣東做的,尚不止編修一部《廣東通志》,除此之外,自己還能再成就一番修書大業呢……
“宮保,若是宮保平日公務繁重,那尋找制圖之才的事,就由我們來辦吧。”嚴杰也向阮元自告奮勇道:“宮保身在廟堂,或許這民間之人所識尚不算多,但我們作為宮保幕賓,卻可以深入民間士子之中,為宮保查訪賢才啊?這樣下來,咱們才不枉來這廣州府一次嘛?”
“哈哈,說的也是,這樣民間訪賢之事,我可要多勞煩各位了啊?”阮元也對諸人笑道。
“還有,宮保,在南昌的時候,我便記得宮保想要見一個人,就是我那學生,張均張簿書的兒子張熙。這一次啊,我也把宮保和孔靜女史的事跟他說了,再過幾日,他就可以到廣州了,到時候還望宮保手下留情啊?”嚴杰又對阮元說道,聽著張熙,這個可能成為自己未來女婿的年輕后生終于到了廣州,即將與自己相見,阮元心中卻也是欣喜不已。
“是嗎?這一晃也有三年了,總算是可以看看孔靜這孩子,究竟喜歡的是什么樣的年輕后生了啊……”
就在阮元著手準備編修通志之時,海防問題似乎也隨著嘉慶的態度變化,而逐漸有了起色。這時嘉慶已經結束了盛京巡視祭陵之禮,準備南下歸京,歸京之前,嘉慶又一次接到了阮元上奏。
“定例夷人護貨兵船不得進入內洋,即貨船由外洋而來,非由洋商報明監督,監督批準令引水人引入,亦不準擅自進口來至黃埔……惟隨地尋訪,僉稱英夷懼強欺弱,長于水短于陸,強于外洋弱于內洋……若再進至淺水,又再進登陸地,其勢入魚困轍,一步窘于一步,勢強則彼不敢輕犯,理足則彼不敢藉口,……但臣既奉圣訓,若彼時仍行開炮,則是有違批諭,臣萬萬不敢,若恃有原奉朱批,自為站腳,即不隨時相機辦理,臣更不復稍有人心……”果然,這一次阮元對于海防之事,進行了更加詳細,也更為穩妥的解釋,對于不能隨機應變的問題也進行了足夠細致的回復,嘉慶看到阮元言辭謙和,而理不可屈,心中自也暗暗欽服,漸漸改變了原來的成見。
“你等看看如何,朕卻也以為,朕之前給阮元的批答,確有疏忽之處。若是洋人果然大膽,竟對虎門炮臺加以炮擊,而我綠營不能還擊,一旦變故突發,兩廣再來請旨,那樣最快也要四十天之后才能收到朕的批復。到時候,還不知廣州已經變成什么樣子了啊?所以朕也想著,不如明示一處界限,作為是否開炮的底線,若是洋人竟敢突破底線,則直接炮擊,無需再行請旨,這才是應變之道啊?”嘉慶也向幾名軍機大臣問道。
“皇上,臣以為皇上明斷,兩廣自然應當奉行。但開炮之事尚屬末節,阮元相機辦理之語,卻不能不加以嚴斥!”托津對于是否炮擊洋船似乎再不堅持己見,但對于阮元所言“相機辦理”卻猶有不滿,向嘉慶道:“皇上,如今天下諸多督撫,受皇上重任,本應嚴守天朝法度,不得擅有逾矩之處。可如今阮元這般督撫,今日說要隨機應變,明日又說要相機辦理,長此以往,朝廷規矩何在?他們所謂相機辦理,是果然為了朝廷海防,還是唯求私利,又有何人清楚?若是讓各省督撫都如阮元一般,凡事不先請示皇上,便要相機辦理,他們只會日甚一日的謀求私利,無所不為,視國法綱紀俱為無物!皇上,如今督撫藩臬、道府州縣,因循廢弛,貪鄙營私之輩決計不在少數,還請皇上明鑒,惟名與器不可假使于人啊皇上!”
“皇上,臣也以為托中堂所言有理。”盧蔭溥當然清楚,嘉慶不久前方才嚴斥托津,這時托津在嘉慶面前力辯,稍有不慎,便會被嘉慶嚴斥,便也取過兩封奏疏向嘉慶道:“如今外官昏聵廢弛之人,猶有不少,更有甚者,許多京官做了督撫,卻也和他們沆瀣一氣,為他們百般回護!這是之前發到軍機處的,廣西布政使富綸的折子,富綸言及廣西府縣,吏治廢弛嚴重,大多廣西官員俱是庸碌不能任事之輩,致使倉庫虧缺,刑案無措。可廣西巡撫熙昌,明明被皇上外放要任,卻以為廣西官場并無如此眾多奸吏,以為富綸所言,不過危言聳聽!皇上,直省之事,朝廷從來應該嚴辦,卻不可讓他們蒙蔽圣聽,自行其是啊!”
“好了,直省之事,朕從來力求嚴查,只是阮元所言也有道理,兩廣海防與其他各省不同,一是距離遙遠,二是一旦出現沖突,兩廣總督必須有臨機應變之才,否則洋人橫行無忌,苦的不還是百姓嗎?”嘉慶想著兩廣形勢畢竟與其他各省不同,還是在海防問題上放松了一些,道:“今日朕準許阮元多為應變,乃是因時因地而不同的權衡之策,卻與其他督撫無干,督撫若是想要以權謀私,卻是絕無可能!富綸和熙昌爭執之事,朕也有所耳聞,這樣,朕先讓阮元去廣西調查此事,之后朝廷這邊,朕擬定侍郎文孚、趙慎畛二人為此次欽差,前往廣西,務要查清廣西官場究竟是否如富綸所言,官吏廢弛、民生不治!這兩件事,你們就準備擬寫上諭吧。”
“至于阮元所言開炮之事,朕想著還是該明確一個界限的……這樣吧,朕會讓阮元在內洋外洋分野之處明立界址,若是洋船并無保商具結,便即越界,則許兩廣炮臺開炮,無需再向京城請示!但即便如此,也要再次告知阮元,天朝撫馭之道,在于恩威并濟,不可過示怯弱,亦不可孟浪從事,要是阮元果然有妄開邊釁之舉,朕也自當嚴辦,絕不留情!你等可聽清楚了?”對于炮擊問題,嘉慶也終于做出了明確答復。
很快,嘉慶新的批復便送回了廣州。
“國家撫馭外夷,俱有一定規制,遵守者懷之以德,干犯者示之以威……若該夷人不遵定制,妄希進口,有違禁令,亦先當剴切曉諭,宣示德威,妥為鎮撫。倘竟敢恃其強悍,揚帆直進,擅越界址,則不能不開炮轟擊,使之懾我兵威……”
經過阮元和嘉慶反復的商議,“越界則炮擊”的原則,開始逐漸在廣州形成定制。而兩廣總督也因其頻繁涉及對外商貿之故,漸漸獲得了更多應變權力……
(https://www.dzxsw.cc/book/174939/3801480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