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上市疑云
“還有這回事?”
趙玄得知以后,也覺得幸好,幸好孩子沒有感染狂犬病,否則發病以后的死亡率可是百分百。
“對了,說起這個,我預約了身體檢查,爸、媽,你們倆完了有空去一次,未來每年去一趟。”
……………………
“建個P3生物實驗室有這么難嗎?別閉門造車,去聯系高校和醫院。
全帝都所有雙一流高校都沒有P3生物實驗室,如果不需要他們出資,肯定都會愿意協助的。”
生物科技對于火種實驗室來說屬于十分陌生的東西。
在找到合適的人才前,P3生物實驗室的建設工作被趙玄提上了日程。
但問題也接踵而至,首先就是沒有那么多人才來負責實驗室的建設以及維護工作。
孫怡匯報以后,讓趙玄很是無奈。
但在趙玄看來,這根本不是問題。
全帝都最不缺的是什么,高校和醫院以及人,而且都是國內最頂尖的高校以及醫院。
尤其是這些高校還都沒有P3級別的生物實驗室,如果趙玄愿意出資,建成以后,維護運營都不是問題。
哪怕去找自己的母校,都能籌齊這方面的人才,博士、研究生要多少有多少。
高校還得去外面租實驗室進行實驗,趙玄不相信他們能不動心。
至于為什么其他公司和高校沒有建設P3實驗室,原因很簡單,有資金的不需要,有需要的沒資金。
“好的,趙總,我馬上去辦。”
火種實驗室開設生物實驗室,中間需要處理的事情有些多。
在趙玄看來,還是缺領軍人物,尤其是像梁夢松那樣的,假設沒有趙玄,也能闖出一片天下的人。
元旦假期結束以后,隨著而來的就是春節,也就意味著很多工作都得停下來。
除了必要的基礎設施以外,其他生產工作都會停止。
包括遠在西北大漠中負責組建星際飛船的團隊。
離家大半年,都得回家看看不是。
在保護傘科技公司也是一樣,從上到下彌漫著一種幸福的味道,至于從哪里來當然是剛剛公司財務部門發的通告。
全公司的員工,經過年底考核以后,拿到了屬于自己的年終獎,最高可以拿到18個月的年終獎,能不幸福嘛。
至于趙玄,一樣來到保護傘科技公司參加一年一次的公司年會。
而趙玄的年薪也高達,他不像一些人,為了避稅,一分工資也沒有,卻是公司實際控制人,讓公司替他買單,買私人飛機以及游艇。
何必呢,都到這個薪水等級了,還缺交稅的錢嘛,簡直是鉆進錢眼里去了。
當然,趙玄拿的薪水不是公司最高的更不是國內最高的,從A股公司來看,薪水是他一倍的董事長大有人在。
在保護傘科技公司內,梁夢松的薪水最高,年薪為4100RMB。
在趙玄看來非常值,如果沒有梁夢松,保護傘集成電路半導體制造公司根本不可能這么短的時間內建成芯片生產線。
梁夢松算特殊人才,拿這么多不足為奇,至于別人就沒這個待遇了。
保護傘科技公司內,一眾管理層中薪水最高的當屬王文菱,基本和趙玄持平。
在年會開始之前,王文菱先私下和趙玄見了面。
光是去年一年,保護傘科技公司的銷售收入超過突破千億RMB大關,達到了。
最賺錢的兩個項目,一個軍火,另一個就是智能機器人了。
去年一年,智能機器人國內外出貨量突破了70萬臺,帶給保護傘科技公司超過900億人民幣的銷售收入。
最重要的是,保護傘科技公司的毛利率高達60%,尤其是保護傘集成電路半導體制造公司,毛利率全公司最高。
“安保機器人和醫療服務機器人銷量最好?”
看著面前的公司財報,趙玄有些意外,照理應該是通用型的智能機器人銷量最高才對,因為他們便宜,可結果卻不一樣。
“沒錯,尤其是國外銷量,一直在走高,已經要超過國內銷量了。
別的不提,土豪沙某人家定制的黃金安保機器人,一眾王爺看過以后,都覺得好,紛紛下單定制,恨不得把皇宮站滿機器人。
尤其是王爺走哪把土豪金機器人帶到哪,廣告效果一流。”
純金以及昂貴的合金打造,外表鑲鉆的機器人,售價高達100萬美元一臺,可對于王爺來說并不是什么事,用的黃金還沒有飛機懸梯用的多。
沒辦法,雖然趙玄是智能機器人的發明者,但他也沒有使用純金打造的智能機器人,他使用的話太俗氣,可能就只有皇室使用,才顯得不那么俗氣。
“另外,安保、醫療智能機器人深受國際富豪喜歡,他們再惜命不過,訂單一直也沒停過,春節期間,生產智能機器人的車間也不會停工。
另外,漂亮國那邊需要大量的安保機器人。”
國內由于社會治安非常好,當然對安全沒有什么感覺,和每天呼吸的氧氣一樣自然。
可在漂亮國,這種安全感是十分寶貴的,只能在中產階級以上居住的區域能夠感受到。
至于貧民窟以及城市內的一些街區,a基本和非洲動亂區域沒什么區別。
這些中產階級以上的人,當然需要一臺安保機器人來保護自己的安全,哪怕家中有槍,但誰又能力去和亡命賭徒拼命呢。
這個時候,安保機器人就成為他們的第一選擇,可以使用限制級武器的存在非常合適。
從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到如今的1000億,保護傘科技公司用了非常短的時間,一樣也留下很多問題。
“趙總,我有個計劃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見。”
“說吧,我們倆合作了這么久,沒什么不能說的。”
翻動著手里的財報,趙玄順道聽著王文菱的計劃。
“是這樣的,最近HR那邊表示,國內外有不少于10家公司在挖梁教授,而且開的都是高價,比我們給他的年薪還要高。
火種實驗室很多研究員以及公司內的管理層都有被挖的經歷,有些就直接被挖走,每走一個,尤其是關鍵崗位上的人,都會耽誤了我們很多的時間。
而對梁教授來說,現在的年薪并不算多的,因為我們只能給他薪水,卻給不了他股份。
現在國內一個一線明星,拍個電視劇就能賺個1億多、2億。
我擔心梁教授遲早有被挖走的一天,所以我們得早做打算。”
“那你的計劃呢?”
趙玄抬起頭來,看著王文菱的眼睛,不清楚這是王文菱自己的意思,還是公司員工的意思。
“兩條路,一條準備上市,雖然華爾街、HR、A股,都在選擇之列。
將公司股權分配給員工以后,股權激勵作用下,他們也能對公司有依附感,還能獲得利益。”
趙玄十分清楚,如果走上市路的話,他手里的股份必須分出去,因為上市有上市的規則,個人是不能擁有這么多股份的,尤其是保護傘科技公司的股份都在他一個人手中。
這樣一來,趙玄也就不再是唯一的股東。
“另一條路,不上市,那公司就得進行改革,學習華為,走虛擬股權的辦法。
股份還在你手中,但在公司內部發行公司虛擬股票,憑借能力以及成果,對員工進行分配,一樣可以達到目的。”
“上市嘛。”
從王文菱口中聽到這個詞匯,趙玄有些陌生又熟悉。
至于王文菱提的問題,趙玄也知道已經到了非解決不行的時候了。
現在公司這個大蛋糕做大了,如果分配工作做不好的話,公司非常容易分崩離析。
也就是到了分蛋糕的時候,誰多拿,誰少拿,必須做出改變,而不能回到過去。
簡單點來說,就是以王文菱為首的公司管理層已經不屑于自己拿到的薪水,他們要的是股份。
(https://www.dzxsw.cc/book/174891/899354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