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酒會(二)
酒會持續了將近3個小時,內地代表團收獲不少,除了凌云承諾的每年持續投資之外,幾大家也都表示將積極進軍內地,發展經濟。
凌云全場幾乎成了內地考察團的編外人員,他對各省的經濟特點和適合發展的產業了如指掌,這是他前世多年的積累。
甚至有時候凌云比一些省份代表團的成員都更熟悉當地的經濟特點和適合發展的優勢項目。
許團長樂得嘴都合不攏,他一再盛情表示,回去后會上書上面,一定力爭給凌云弄個政務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的頭銜。
這樣的人才不能為國謀劃,那就是他們這些肉食者鄙了。
凌云也樂見許團長延攬他為國效力,他重生之初就又是發論文又是養望,不就是圖的有一天能為廟堂之上建言獻策么?
相比許團長,李半城等人的內心震動一點都不少。
眼前的這個少年被美譽成“最年輕的經濟學家”不是沒道理的,光是這份胸中的丘壑就不是一般人能比擬的。
今天在座的都是人中龍鳳,可是有幾人能有這少年的盡收天下于眼底的功底?
李半城十分好奇這少年是如何修煉的這份眼光的。要論對內地的投資,他算是比較早的了。
內地很多地方他也親自去考察了解過,不過論及對內地產業機構的了解和理解,李半城覺得他連這少年的十分之一都不如。
酒會已近尾聲,內地代表團已經準備告辭回酒店。凌云厚著臉皮邀請許團長率代表團去他私宅做客。
許團長雖然對凌云極盡賞識,不過他們的行程卻是早已規劃好的,會見各界人士算是他們的工作,不過臨時改變行程也是需要向有關部門報備批準的。
許團長略帶歉意地和凌云解釋了一下,不過他也給凌云留了聯系方式和地址,凌云年底肯定得去京城參加國家電視臺的“年度經濟人物”的頒獎晚會。許團長讓凌云到時候務必和他聯系。
送別了許團長的考察團后,凌云也和準備和主家告辭,被告知李半城進房間換衣服了,請凌云稍待片刻。
沒等多久,過去過來殷勤相請,說李半城還有幾位先生在書房,懇請凌云稍微留待一會兒,撥冗晤談。
楊采薇自然有女眷相陪,不會讓她無聊,凌云略作安頓后隨管家進了李半城的書房。
李半城的書房極大,書櫥書架上滿滿的都是書籍。幾位大佬在書房的一圈沙發上圍坐著。
凌云進門后掃了一眼,笑著說:“墨香銅臭,相得益彰,妙哉!”
李半城和幾位大佬對視了一眼,臉上依舊掛著溫和的微笑,說:“凌公子這是嫌棄老朽幾個身上沾滿銅臭味?”
凌云笑著說:“彼此彼此,小侄比起幾位叔伯前輩只怕更是不堪。”
眾人湊趣大笑。
李半城為凌云讓了座,親自斟上一杯茶推給凌云。
凌云道謝后接過,借端杯子的片刻掃了一圈在座的幾人。
這會兒在場的有恒基的李家,應該是李家的二兒子、股市狙擊手劉大佬和他的好基友珠寶大王鄭玉彤以及何家的一位子侄。
凌云悠然地品茶,和李半城等人閑論內地的投資機會以及內地的經濟發展趨勢。
一邊的股市狙擊手劉大佬有些待不住了。
在座的各人在實業上都有不少的布局,唯獨只有他一向是以投資資本運作為主。內地的資本市場相比港城還很孱弱,他進軍內地的資本市場的話并沒有什么優勢。
他只有固守港市才能守住自己的基本盤和基業。凌云大肆進軍港市對他的沖擊是最大的。
聯合港城實業屆阻止凌云在港城的野蠻擴張也是他提出并竭力推動的。
眼下他見凌云和眾人相談甚歡,凌云今天和內地的考察團過往甚密已經引起了劉大佬的極大警惕。
劉大佬擔心凌云以內地實業投資為餌,誘使李半城等人支持他在港市金融界的擴張。
劉大佬當下率先開口問道:“凌公子現在在港城也算是有家有業的,對內地又極為熟稔,產業眾多,不知道以后打算扎根何處啊?”
凌云欠欠身朝劉大佬舉杯致意了一下這才說:“不怕劉先生您笑話,我現在還是個學生,未來還要在內地參加高考完成學業。”
“再說故土難離,您剛才也說過,我在內地投資的產業眾多,恐怕難以舍棄。所以將來估計還是要在內地扎根經營。”
凌云說得極為誠懇,劉大佬精神一振,凌云不打算在港城金融界攻城略地就好,多個強敵不如攜手賺錢。
李半城神秘地笑了笑,意有所指地問:“我聽說凌公子前段時間在港市上大舉收購了幾間公司,不知可有這回事?”
凌云并不隱瞞,點頭道:“確有其事!”
李半城沉吟了一下,接著問:“不知道凌公子此舉是何種含義,請恕老朽愚鈍,猜不透凌公子的玲瓏心思。”
凌云先笑著謙辭了一下,說:“不敢當”接著故意端起杯子啜飲了一口茶,這才笑著說:“不知道幾位叔伯對本港的優勢產業是如何看待的?”
眾人有些面面相覷,這凌云怎么還反過來考校起他們了。
李半城素有老狐貍之稱,眼下怎肯被一個后生小子給拿捏考驗。他眼珠一轉,笑吟吟地接口說:“剛才凌公子縱論內地各地經濟特色,讓老朽幾個耳目為之一新,極為增益見識。”
“眼下不妨請凌公子給我們幾個分析分析,本港的經濟特色以及優勢產業,你們說如何?”
幾位大佬自然是高聲附和,大有虛心請教之勢。
凌云不慌不忙,絲毫不怯場,他虛做一揖,說:“那小子就不揣鄙陋,班門弄斧,試為各位叔伯們剖析一下。”
“本港自開埠以來,向來以航運貿易為獲利之途,他人皆言本港富庶繁華乃是取天下貿易之利。”
“本港先輩們篳路藍縷,開拓進取,前有獅子山精神,今有回歸后人心振奮,百年的勤奮讓本港的成衣業、電子等制造業也創造了極大的輝煌。”
“加之本港寸土寸金,諸位當中起家于土地交易的不在少數,這是勾連天下財富的手段。”
本港有此種種匯集天下之利手段路徑,想不富庶都難啊!
凌云一席話說得眾人連連點頭,尤其是凌云大贊本港開埠的第一代的創業發家史,讓何家后人臉上頗為自得的同時又暗暗心存感激。
凌云將眾人表情一一收在眼底,他突然稍稍拔高聲音,說:“這些都是本港前百年的財富之途,只可惜往后百年,這些卻再也不是本港的優勢了...............”
:。:
(https://www.dzxsw.cc/book/174824/913644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