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水滸之盜圣時遷 > 第兩百一十四章 袁家兄弟相爭

第兩百一十四章 袁家兄弟相爭


  建安八年二月,曹操渡黃河進攻黎陽,此時袁譚兵力還不如曹操,所以派人向袁尚求援。

  雖然此前袁譚斬殺逢紀使兩方交惡,但大敵當前袁尚在謀臣的建議下摒棄前嫌,出兵黎陽共同抵御曹操。

  兄弟二人陳兵十萬守黎陽,曹操率精兵八萬進攻。

  經過官渡、倉亭兩場大戰河北的優勢被敗得差不多,兩軍的兵力多寡漸漸趨于平衡,但士兵之間的差距卻沒有縮小。

  黎陽之戰打響不足三日,袁軍就抵擋不住潰敗四散,曹操心說老子還沒發力呢,兩個后輩這就頂不住了?

  兄弟二人都引兵往西退守重鎮鄴城,這個地方也屬于冀州的的區域,袁譚身在異鄉十分不是滋味,本想退回自己的并州,但又恐曹操引軍來攻。

  自己與袁尚不對付沒關系,肉爛在鍋里可以,決不能讓外人給搞走了。

  四月,曹操大軍追到鄴城,此時黃河兩岸麥熟,鄴城外面也是一片金燦燦,遂趁勢收割了城外的小麥。

  袁家二兄弟在城中得到消息氣得牙癢癢,但又自問不是曹操對手,所以只能倚城池固守。

  在如此戰略反攻時期,曹軍將領都提出要乘勝攻打鄴城,畢竟老子袁紹都不禁打,這兩個兒子也是草包一個。

  謀臣賈詡此時諫言道:“官渡、倉亭兩戰,我們雖然擊敗了河北的主力,但自身的損失也非常大,現在袁譚、袁尚雖然不如主公,但如果強攻河北取勝后兵力也所剩無幾,要是其他諸侯來攻則危矣。

  袁紹生前最喜歡這兩個兒子,可惜明確指定繼承人,此乃取禍之道也。

  如今袁尚令了繼承了權利,袁譚必然不服,這兩人權利相差不大,又各有黨羽輔佐。河北情況危急,他們就相互援救,等到局勢稍有緩和,就又會爭權奪利。

  我們不如南下攻荊州,已報劉備去年偷襲許都之仇,等待他們兄弟內訌,而后定可一舉平定河北。”

  曹操心知有理,遂從賈詡之言退兵回荊州北部的西平而去,只留部將賈信駐守黎陽。

  袁譚見曹操兵退,遂著人送書與袁尚道:“我因鎧甲不精,故前為曹操所敗,F在曹孟德軍退之際,將士均懷歸志、亦無戰心,你們出兵追之,則能大敗曹軍,此天賜良機不可失也!

  袁尚見信后不決,于是又交給審配定奪。

  審配看完信后笑道:“曹操乃世之奸雄也,其人深諳用兵之道,如此大搖大擺退兵,一旦追擊恐陷入埋伏反而得不償失,不如任他離去,咱們也好留出時間秣兵歷馬。”

  袁尚聽后覺得非常有道理,父親都打不過的對手,自己兄弟二人也不要太看輕對方,這廝又不想正面回復袁譚,于是采用了一個拖字訣,既不發兵又不給大兄增添軍甲。

  袁譚等了近一個月,袁尚也沒有回音,袁譚心中煩悶不堪遂大怒,心說我來助你守冀州,你小子就是這么對我的?

  謀士辛評、郭圖一直與冀州士族代表審配不對付,于是進讒說道:“其實袁尚繼位都是審配之謀,我們在南皮的耳目均未聽主公留過遺命!

  袁譚一聽這還得了?那審配敢假傳遺命,老子此前還真相信了,我這個嫡長子應該拿回屬于我自己的東西,于是連忙起兵攻擊袁尚兵馬。

  袁尚那邊審配早有準備,兩兄弟在鄴城門外大戰,最后袁譚因在客場作戰不敵,遂引敗軍過壺關敗逃回封地并州。

  曹操還在行軍回許都的路上,就聽說兩兄弟開干了,大贊賈詡神機妙算,一路上心情大好。

  荊州劉表密切注意著北方的動態,聽說曹操退兵回許他還暗自高興,結果袁家那兩個小輩竟然自己打了起來,所以立刻寫信去勸和。

  在與袁譚的信中寫道:君子即使要避難,也不會逃到敵國;即使與人交惡,也不會進行辱罵,F在你忘掉父仇,拋棄兄弟之情,而作出這種親者痛仇者快的事,使同盟之人都為你感到恥辱。

  袁尚即便不尊重兄長,你也該委曲求全以大局為重。等到大局已定,再由天下人來評論曲直,不就能彰顯你的高風亮節嗎?

  劉表又給袁尚寫信,勸道:金、木、水、火四種物質,以剛柔互配才能相輔相成,最后能為人所用。

  袁譚此人天性急躁,不能明辨是非,你器量寬弘包容他還綽綽有余,所以應當以大容小,以優容劣,你們同心勠力除去曹操,先了卻你父親的遺恨。

  等到大事已定,再來評論誰是誰非不好嗎?如果執迷不悟的話,則塞外的胡人都會譏笑你們兄弟,那我們這些盟友,還會再盡力為你作戰嗎?此韓盧、東郭自困于前面遺田父之獲者也。

  袁譚、袁尚兩人年輕氣盛,都有自己的逆鱗,他們接到書信后撕得粉碎,心說這劉表都講的些什么東西?這廝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評頭論足,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老匹夫也其身不正。

  八月,袁尚從鄴城、南皮兩路出兵進攻壺關,袁譚的封地并州人口稀少兵微將寡,因為長年有黃巾匪患,相對于袁尚的冀州很貧瘠,此前他向幽州的老二袁熙寫信也沒有回音。

  壺關一旦被攻破,晉陽毫無屏障必然為袁尚所敗,于是連忙召集謀臣商議對策。

  眾人商議了半天,只能投降借外力才能打敗袁尚,奪回袁譚自己本來的權利,但要投誰這就比較不好講了。

  并州以西渡過黃河是西涼馬騰的地盤,這廝此前還幫曹操解了東郡之圍,實在不是個良善之輩;并州以南與曹孟德的河東郡相連;并州以北向東是幽州袁熙的地盤,正北出長城原來是南匈奴的地盤,現在好像歸附了遼東。

  辛評建議說道:“按理來說投二公子是最合適的,只不過他一直沒參與你和老三的爭斗,馬騰實力偏弱可以放棄西路,現如今南北兩家實力最強,而曹操又是咱們的仇人,實在是為難呢...”

  袁譚冷聲說道:“我已給顯奕去信多時,可惜這廝一直都沒回音,看來是不想管我這個大兄了,我聽父親說遼東軍是何等的厲害,我倒是很想去投楊林,可惜無人引薦!

  此時郭圖說道:“我覺得應該投曹操,一則是楊林此人我們都不熟,雖說他是遼東的大將,但現在北方草原陳兵十萬,未必沒有裂土封王的意思,再則塞外苦寒公子能受得了嗎?曹孟德與袁尚有仇,如果咱們去投曹操必定欣然!

  袁譚沉思了半天,心說到底還是讓劉表那廝說中了,遂派郭圖南下取道河東郡去許都見曹操。

  辛評想起倉亭之戰時袁熙那支奇兵,遂秘密遣其地辛毗北上幽州,多給自己留條后路沒錯。

  :。:


  (https://www.dzxsw.cc/book/174677/899012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