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鮑丘之戰
“儁乂將軍。”許攸走過去戳了戳這個老同事,把時遷的書信遞了過去。
雖然共事時間不長,張郃對這個家伙也挺無語的,將許攸手中書信遞給了楊林。
楊林翻開書信一看,卻是時遷親筆所書,前次不是讓自己盡量茍且嗎?怎么突然這么激進了?
看著堂下的許攸,楊林瞬間明白過來,看來是來自外部壓力啊。
楊林跟著召集眾將,然后揚起手中書信說道:“主公有令,命我等盡早出兵,從近期偵察的情報來看,鮑丘還在相持之中,雙方兵力遠比我們烏丸的多,這兵不發是不行了。”
鮮于輔、鮮于銀、齊周三人跟打了雞血般激動,這楊司令終于要動了啊。
“據說右北平被公孫瓚留了三萬精兵,所以這盧龍寨不可不守,要是被田豫等人奪了此寨,我軍連退路都沒有了。”
許攸見楊林一緊一松,急忙問道:“敢問楊司令,到底出不出兵啊?”
“出啊,自然要出,文則聽令。”
“末將在。”于禁出班抱拳說道。
“于將軍引一個騎兵師為前部,從右北平西面南下鮑丘,記住要以襲擾為主,不可隨意尋戰。”楊林吩咐道。
于禁納悶道:“為何不避開右北平?”
“你悄悄路過,田豫怎知我軍南下了?”楊林笑道。
“秒啊,末將懂了。”
說完楊林就準備散帳,許攸、鮮于輔等人一臉懵逼狀。
許攸心說這就完了嗎?老子陸上海上跑了一圈,你就給撥了一萬人馬?
“楊司令安排完了?”許攸問道。
楊林笑道:“今日就這樣了,過幾日我再做調動,許攸先生可隨于禁前部去,方便與袁軍匯合。”
“攸打算再留些時日,跟楊司令一起南下。”許攸心說我他媽這敢回去嗎?你可坑死我了,我必須要在這里督促你。
于禁南下五日,戰報回來說已依楊林吩咐,并未找公孫瓚人馬尋戰。
楊林心說于文則這家伙悟性不錯,可以好好培養培養。
許攸和鮮于輔等人,每日都來求見,見面也不多說話,跟靜坐一般。
四月上旬,于禁南下十日后,楊林又遣蘇仆延率一個騎兵師南下,同樣是和于禁一樣的吩咐,不得主動尋戰。
四月中旬,楊林再遣鮮于輔、鮮于銀、齊周率本部五千人馬南下與前部匯合。
許攸在盧龍寨待了二十天,這楊林如同擠牙膏般才派出不到一半的人馬,氣得這廝直跳腳。
右北平城,公孫續找到田豫說道:“這些日子楊林派人大搖大擺南下,國讓兄為何不出兵截殺?這些人馬都是去助袁紹的,父親被他們兩面夾擊豈不危矣?”
“公子稍安勿躁,此是楊林之計也,目的就是引誘右北平的守軍。”田豫分析道。
鄒丹原為漁陽太守,因戰事被公孫瓚召到右北平,此時他也說道:“楊林用計不假,但主公之危不可不顧,待探馬回來再做計較吧。”
四月下旬,楊林與政委閻柔兵分兩路,再次大搖大擺南下鮑丘,只留下張郃五千人馬守衛盧龍寨。
黃昏時公孫續在右北平看見不遠處旌旗招展,心說這楊林這老賊欺我太甚。
此時鄒丹前來說道:“公子,剛才探馬來報,楊林共五萬人馬分批南下,此時盧龍寨估計都空了。”
鮑丘之戰已經過去一個多月,公孫瓚與袁尚數論大戰均死傷慘重,此時楊林五萬生力軍壓過去,公孫瓚真的就是危險了。
“國讓,再不做決斷我,豈不是陷我父于險地?”公孫續說道。
田豫也摸不清這楊林什么路數,觀戰關了一月才陸陸續續南下,這廝到底意在鮑丘還是右北平?
“國讓,速做決斷。”鄒丹也說道。
田豫思前想后,最后才做出決定,言道:“盧龍寨乃乃是北上門戶,楊林如此奸猾之人不會不留兵駐守,右北平更不可無兵守衛。我撥兩萬人馬與鄒丹將軍,尾隨楊林之后伺機而攻之。”
“兩萬人馬會不會少了些?”公孫續說道。
“公子,咱們就三萬人馬啊。”田豫無語道。
鄒丹領軍趁夜南追,直接閻柔那一路的方向,這廝傍晚在城墻上數過,這支人馬最多萬人,自己兩萬鐵騎那不跟打著玩一樣?
鄒丹帶兵走后,田豫尋思盧龍寨如鯁在喉,遂讓公孫續守住右北平,自己親率五千人馬往北而去。
夜里行軍都打著火把,鄒丹的兩萬人馬齊頭并進,路過的天空猶如白晝一般。
南下五十里后,即遭遇閻柔率領的騎兵師,剛一見面就被連弩一統猛射,當場損失千余人。
鄒丹著人追擊,但怎比的上烏丸的騎兵靈活,東追西追又被連弩暗算不少人。
就這么連續拉扯一夜,鄒丹發現自己竟被閻柔的騎兵拉著繞了個大圈子。
天剛蒙蒙亮,楊林率領的一萬五千人殺了過來,迅速將鄒丹的人馬切割開來,閻柔的騎兵師回身掩殺,兩軍陷入死戰。
被拖疲憊的公孫瓚軍根本不是楊林的對手,不到一個時辰就結束戰斗,右北平的兩萬人馬全軍覆沒,鄒丹在慌亂中被閻柔一刀斬殺。
戰后楊林清點人馬,烏丸軍也有一成損傷。
隨后楊林讓閻柔帶所部騎兵師,攜兩千降卒攻取右北平,自己則南下與于禁等人匯合,鮑丘之戰怎么也少不了他。
閻柔以渾水摸魚之計,賺開右北平城門,公孫續抵擋不住奪門而逃。
田豫攻取盧龍寨時遭遇張郃,強攻不下只得退回右北平,但此時城池已為閻柔所占,就待他去自投羅網。
楊林一路南下與于禁、蘇仆延等人合兵一處,足有四萬人馬,此去于禁、蘇仆延已對公孫瓚后方多次襲擾,搞得對方人疲馬乏,多次都有退軍的意思。
此時鮑丘之戰已到末期,雙方對線互換現在各自死傷已過七成,楊林的烏丸軍馬殺入后宛如戰場絞肉機,公孫瓚的疲憊之兵幾無招架之力。
不到兩日,鮑丘之戰結束,公孫瓚殘余兩三萬人潰敗回右北平,被閻柔的強弓硬弩教育后只得向西北而逃。
袁尚等人挺進右北平,楊林等人在右北平休整數日后向北方草原撤去,按約定把城池送給了袁紹軍。
袁紹派文丑等人出鄴城等地乘勝追擊,漁陽等縣郡盡皆落入敵手,公孫瓚一路敗退,最后只得退守易縣。
楊林雖然退出右北平,但是盧龍寨這一要地卻保留下來。
:。:
(https://www.dzxsw.cc/book/174677/892661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