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肌肉大導演 > 第731章 同行的襯托

第731章 同行的襯托


“退票,退票!”不大的放映廳里,響起觀眾一陣陣的噓聲。
  趙莉穎也混在一起,喊的比誰都起勁,嚇得舒裳連忙拉著她坐下。
  偷看電影無所謂,但跟著起哄被發(fā)現(xiàn),恐怕又是一陣風波。
  而劉一菲雖然沒說話,但坐在一旁,不停的往嘴里塞著爆米花,像只小倉鼠一般。
  熟悉劉仙女的人都明白,這是她表達不滿的方式之一。
  女明星本來就在吃的方面管理嚴格,更別說她還容易發(fā)胖,不管是經(jīng)紀團隊還是劉媽,都對她的飲食嚴格控制。
  所以,甩開腮幫子吃,也是劉一菲“叛逆”的一種具現(xiàn)化。
  《魔比斯環(huán)》其實沒有爛到能讓觀眾退票的程度,但這么多年來,熹子影視出品的電影,早就把大家的嘴養(yǎng)刁了。
  遠點的不提,還沒完全下映的《功夫熊貓2》,就是一道珍饈美味。
  而懷揣著想看同級別電影走進影院的觀眾,發(fā)現(xiàn)上當后,自然是格外的憤怒。
  吃慣了山珍海味,你再讓人去吃黑暗料理,屬實是難以下咽。
  最終,在觀眾的憤怒之下,影院經(jīng)理出面,決定給想要退票的觀眾,換另一個場次的其他電影。
  至于退票?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這還算有良心的影院,全國大部分的電影院,可不會去管電影的好賴,他們只負責賣票,可沒有售后服務。
  而在影院憋了一肚子氣和問號的觀眾,只能涌入點評網(wǎng)站和社交平臺,去發(fā)泄心中的不滿。
  于是,《魔比斯環(huán)》在正式開放評分后,從點映時7.6分的合格線,6.6、5.1、4.2………一路狂跌,朝著2.2分大關(guān)邁進。
  而這個分數(shù),正是《無極》在退出茄子點評網(wǎng)前創(chuàng)造的記錄。
  “劇情我覺得沒啥問題,但畫風太怪異了,根本看不出1.6億的大投資,嚴重懷疑是制片方洗錢!”
  “就這視覺效果花1.6億?那《功夫熊貓》的成本不得16億?”
  “好家伙,我說為啥不敢兒童節(jié)上映,合著你原聲是英文啊,簡直不能理解,都花這么多錢投資,你用華語丟人嗎?”
  “《魔比斯環(huán)》如果是好萊塢電影,它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但身為一部國產(chǎn)片,完全西化,簡直倒反天罡!”
  雖然吐槽聲巨大,但《魔比斯環(huán)》首日票房出爐,靠著前期的宣傳,還是搶下了600多萬的開畫數(shù)據(jù)。
  這個成績雖然比起阿熹差太多,但也已經(jīng)是今年前三的首日票房成績,如果能保持住,那么收回成本的可能性很大。
  畢竟從這部電影的設(shè)定就能看出,制片公司的野心很大,想要在海外有所作為。
  不過還沒等制片公司開香檳,第二天的票房就直接暴跌80%,僅有100萬出頭。
  而第三天、第四天,票房更是跌到可以忽略不計,一方面是影片質(zhì)量被口碑反噬,另一方面則是《獨行月球》來了!
  沒有給其他電影喘息的時間,熹子影視十分自信的都沒有安排點映,就直接全亞洲同步上映。
  這可不同于《墨攻》那種玩文字游戲的全亞洲,而是實打?qū)嵉拇笠?guī)模上映,經(jīng)過幾年的擴張,熹子影視在亞洲的影響力,已經(jīng)有當年港片的風范。
  可惜內(nèi)地其他電影公司太拉胯,沒有形成集群效應,否則真能在幾年后,將亞洲變成國產(chǎn)電影的后花園。
  《獨行月球》剛上映就展現(xiàn)出暑期大片的魅力,票房表現(xiàn)十分的狂暴。
  零點場+預售,就已經(jīng)超過3000萬票房,不但刷新零點場票房紀錄,甚至有可能接近《葉問》的首日票房。
  而看過零點場的觀眾,已經(jīng)迫不及待涌到茄子網(wǎng)上,表達自己的喜悅。
  “好看!好看!真好看!”
  “有趣的設(shè)定,一流的畫面,演員極具感染力的表演,這他么的才是大片!”
  “看《獨行月球》的預告時,我很擔心整部電影的精彩鏡頭,都壓縮在那短短的幾十秒里,看完正片后,我的擔心多余了!”
  “熹子出品,必屬精品~”
  “喜劇+科幻,真的是非常好看!
  “哎,還是不夠硬核,不過也能接受,期待董熹再親自執(zhí)導一部真正的科幻電影!”
  總體來看,口碑相當不錯,基本屬于經(jīng)典電影的范疇,而且叫好又叫座。
  說實話也就是同行襯托的好,當初董熹的《月球》一炮而紅,再加上神五飛天,科幻片一瞬間成為熱門題材。
  無數(shù)影視公司立項跟風,但科幻電影哪里是那么容易拍的。
  首先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質(zhì)感,很多電影都做不到。
  劇情反而是次要,并不是說,花里胡哨的整些特效,高大上的設(shè)定,就能讓觀眾覺得這是科幻。
  科幻電影,對質(zhì)感的要求非常的高,故事、美術(shù)師布置的場景,以及攝影師的拍攝方法,乃至燈光師如何打光都會影響到這個質(zhì)感。
  而這些人才,國內(nèi)就熹子影視有,公司不反對員工出去掙個外快,但國內(nèi)這些影視公司,寧可將錢花到請明星上,也不愿意給幕后工作人員開高薪,怎么可能請得起熹子的精英。

  而《獨行月球》在質(zhì)感的塑造上,就完成的相當出色,甚至比《月球》還要出色。
  畢竟距離《月球》的上映,已經(jīng)過去了足足3年,而技術(shù)的日新月異,可不是鬧著玩的。
  比如兩部電影里,都有溫馨的回憶過去的畫面,董熹的處理就十分的簡單粗暴。
  在拍攝時,將打光的熒光燈,用加綠或芥末黃的燈光膜包裹,還為現(xiàn)場增加了霧,這樣創(chuàng)造了生氣,并且加深了氛圍。
  這代表著記憶閃回時主角的腦海模糊不清,也有助于使熒光燈發(fā)光,隱藏燈具設(shè)備。
  而《獨行月球》的記憶閃回畫面,直接使用“cooke”新出的鏡頭,它創(chuàng)造了典型的“庫克外觀”(溫暖的皮膚色調(diào),平滑的對比度)以及變形感,幾乎沒有任何光暈或藍色條紋。
  庫克鏡頭提供了很不錯的散焦,而不是像阿萊、蔡司鏡頭那樣過于尖銳或者對比過于明顯,讓場景有柔和、溫暖的感覺。
  技術(shù)的進步對電影的幫助巨大,但前提是要擅長運用這些東西。
  而對國內(nèi)影視公司而言,還停留在花大價錢砸明星陣容,對專業(yè)人才還不夠重視。
  不過相比于前幾年還是有進步,最起碼愿意重視劇本。
  可惜的是,不管如何出色的劇本,配上5毛特效和道具,那純純的視覺污染。
  同樣是同行襯托,《功夫熊貓》襯托的《魔比斯環(huán)》票房和口碑都慘敗,而其他國產(chǎn)科幻電影則襯托著《獨行月球》起飛。
  7月16,《獨行月球》首日票房正式出爐,預售+單日一共取得5280萬。
  僅次于董熹《葉問》的6180萬,暫居內(nèi)地影史第二位。
  要知道這部電影的宣發(fā),可沒有“欠龍叔一張電影票”或“董熹隱退”這種大噱頭,實打?qū)嵉钠狈砍煽儭?br />  反正這個數(shù)字一披露,華義兄弟為《墨攻》舉辦的破5000萬慶功會,立刻取消。
  人家一天5000萬,你兩個周5000萬,還好意思辦慶功會?
  辦打臉宴,更合適一些。


  (https://www.dzxsw.cc/book/174670/77593541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