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回 論道未歇天皇至 卻是封神劫將起
說鴻鈞老祖將胡盧留在紫宵宮與其論道,眼見胡盧定心聽講,鴻鈞老祖頷示意,頗有欣慰之色,卻叫胡盧很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覺。//wwW.QΒ⑤.CǒM//
鴻鈞老祖所想其實也就是希望將胡盧留在紫宵宮片刻光景,不過他老人家的講道時間都是按照千年、好幾千年時間來計算,這個“片刻”光景也就可想而知了,不過除此之外,倒也并無惡意,并欲用講道把這段因果了去,甚至反要胡盧欠他一份人情,所以這番講道自是要多詳細(xì)就有多詳細(xì),要多清楚就講多清楚,更加不會在大道妙法上打什么折扣,其認(rèn)真程度其至比當(dāng)年還要高上多多,委實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用心的很。
要說聽鴻鈞老祖此番講道,對胡盧一點兒幫助也沒有,那是純屬睜眼兒說瞎話,任誰也不會相信的,至少可以拓寬胡盧的眼界,增加對大道的認(rèn)識面兒。但是要說幫助多大,卻也不見得,要知如今可不比當(dāng)年,上古時修士修行,多靠自己體悟理解,進(jìn)而總結(jié),很難形成相對完整的修行體系;現(xiàn)今卻恰恰相反。以胡盧為例,雖說是散修出身,但也因種種機(jī)緣,有極高深的《伏羲先天八卦》、《太清上法簡章》之類功法為基石,再以祖龍、共工的控水心得作參考,甚至集合本門之力,創(chuàng)出一門可稱奪天地造化神奇的功法——《天地玄功》。
修為到了胡盧這般級數(shù)。本身又有非常完善地修行體系,單憑鴻鈞老祖的講道,已經(jīng)很難直接影響并提升胡盧的修為境界。盡管胡盧在修行前期,不可避免的、或多或少的受了鴻鈞老祖所傳道法的澤被,但畢竟隔了一代、甚至是幾代,彼此間并無直接的因果關(guān)系。
綜上所述,此次鴻鈞單獨為胡盧講道,至多不過是一個人情補(bǔ)嘗,談不上誰欠誰。和上古之時,三界真修云集紫霄宮聽道祖講道卻不可同日而語。那時聽道,不論你聽明白了沒聽明白,記住了沒記住,都要欠道祖莫大人情,所以不論算不算道祖門下,都要稱其為老師,但是胡盧此次聽道,情況確非如此,嚴(yán)格說一點,這次因果可說是道祖為還胡盧人情而強(qiáng)加給胡盧的。天道至公,便是合身天道的道祖也不例外,所以此次道祖還情。未必能收到預(yù)期的效果。
尤其是胡盧又非單純地聽道、問道,有些時候亦會表自己的觀點,即某些較為合乎邏輯的,由心底深處兩種截然不同的理念沖突,形成的種種假想和推論,某些特殊的理論更是出乎道祖所知范圍的,令道祖鴻鈞亦不免為之愕然。
以煉器為例。讓尋常修士們解釋,必然要和大道扯上關(guān)系,神秘而玄妙;細(xì)究的話,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難有一個相對系統(tǒng)而分明的理論體系,能對煉器過程做出細(xì)致而準(zhǔn)確的說明。
胡盧亦不否認(rèn)修士們地說法不正確,只是他另有一套假想推論。胡盧認(rèn)為,煉器的過程。其實就是將各種材料提純的同時,對最細(xì)微地粒子進(jìn)行組成結(jié)構(gòu)的重新組合。就如將石墨變成金剛石一般。本質(zhì)上其實沒有變,但外在形態(tài)和具體功用。
卻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當(dāng)然,煉器過程中導(dǎo)致的料子組成結(jié)果的變化,遠(yuǎn)非如石墨變金剛石,僅僅是讓讓粒子組成三角形或四面體那般簡單,而是依從種類繁多的陣法,進(jìn)行各式各樣不同而復(fù)雜的重組,形成一種或幾種,目前還無法觀察分明和解釋清楚地完整的循環(huán)體系,甚或在某種必要的情況下,還需某些奇異的添加劑,如靈魂之類,以便使煉制出來的法寶,具有種類不一的神通。
胡盧的這種假想,對鴻鈞老祖而言,無疑是聞所未聞,想都不曾想到過,可謂新穎之極。鴻鈞老祖在感到詫異的同時,對胡盧亦是刮目相看,尋思:“葫蘆道友的見解果然獨特,難道這就是‘遁去地一’所代表的‘道’?果然了得!今日也算別開眼界!”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此次雖然是以道祖講道為主,但胡盧也有提出自己地理論,所以稱之為“論道”,也未嘗不可!
情況大體就是這樣,說胡盧與鴻鈞老祖論道,確實有些抬舉胡盧,但不論如何,兩人確實在“論”,至于“論”地是不是“道”,胡盧不敢肯定,鴻鈞老祖同樣不敢肯定。
光陰就在這論“道”中,不知不覺已經(jīng)過了兩百余年。
,紫宵宮外傳來一個渾厚的聲音:“懇求老師現(xiàn)身一天有要事相請。”
胡盧心下詫異,覺得來人聲音甚是熟悉,用神識一掃,竟是玉帝親來。胡盧抬眼看向鴻鈞老祖,卻見對方恍若未聞,依然語平緩和自己說道論法,不見悲喜。胡盧尋思:“不知玉帝不安心做他地天庭之主,來紫宵宮何事;鴻鈞老祖故作不知,想是不愿和玉帝相見。既然如此,貧道又何必多言?”
玉帝在宮外靜候了片刻,他往昔隨侍道祖經(jīng)年,如何不知鴻鈞老祖,合身天道,無情無欲,若非有天道變數(shù),再不愿見三界生靈?但玉帝卻并未就此離去,反而跪在宮門,苦語相求,言道:“弟子奉老師之令,掌管三界,奈何天庭神位空缺極多,又有諸多不服管教之輩,枉視天條,不遵王化,弟子實力低微,力有未逮,還望老師慈悲。”
鴻鈞老祖仍是充耳不聞,不覺又過了三日,胡盧終于看不下眼,開口說道:“玉帝終是三界之主,不論道祖做何樣打算,還是當(dāng)面說清楚為好,何苦讓他久在宮外相候。”鴻鈞老祖嘆息一聲,說道:“貧道若是見他,只怕三界從此多事矣!”
胡盧并不接話,尋思:“你不見他,便沒有事了么?或者貧道正可借此機(jī)會脫身。”
鴻鈞老祖最終還是決定和玉帝相見;玉帝進(jìn)來,大抵是知道紫宵宮尋常不見外客,一時竟沒有想到,亦沒有注意到胡盧坐在殿內(nèi)客位。玉帝徑直向鴻鈞老祖見禮,說道:“弟子奉老師之令,有幸成為天庭之主,本該兢兢業(yè)業(yè)力保三界穩(wěn)定。奈何三界動蕩,天庭不穩(wěn),弟子修為低微,委實有心無力,又有飛揚跋扈之輩,仗著自己是圣人門徒,莫視王令,不遵天條,另幾位師兄視而不見,弟子不愿和幾弟師兄傷了感情,亦不敢大動干戈,還請老師做主。”
玉帝話說的含糊,胡盧卻大致明了玉帝的意思,暗道:“難道玉帝是在向鴻鈞老祖求封神榜?”接道:“道祖和玉帝議事,是否須要貧道回避一下?”
“無妨,天道之下,道友豈是外人。”鴻鈞老祖接道,復(fù)又對玉帝言道:“此事吾已盡知,當(dāng)于近日招集三教,共議封神之事,可解汝之憂。葫蘆道友見識非凡,吾與之論道二百余年,方知世人所傳不妄,汝有閑暇,記得多向葫蘆道友請教,自有好處。”
此卻是鴻鈞老祖一直認(rèn)為,胡盧就是那遁去的一,又經(jīng)兩百年論“道”,現(xiàn)胡盧果有其不凡之處,理所當(dāng)然地把胡盧的地位,與自己平列。
玉帝聞言,心中駭異之極,尋思:“之前只知葫蘆真君神通廣大,福德蓋天,為三界有數(shù)之高人,卻也不知此君竟臻至如此高深莫測之境,竟可與鴻鈞老師論道說法達(dá)兩百余年,復(fù)又讓鴻鈞老師如此稱道。虧得一直以為自己對葫蘆真君禮遇有佳,如今看來,之前還是有些拿大了。”當(dāng)下玉帝謝過鴻鈞老祖,言道:“謹(jǐn)遵老師法旨。”隨后向胡盧執(zhí)弟子之禮,言道:“弟子昊天,見過葫蘆師叔。”
胡盧穿越而來,向來不愿刻意高看自己一眼,亦不會刻意貶低自己一分,有意無意之間,習(xí)慣性的喜歡不分對像的和人平輩論交。因此,鴻鈞稱他一聲道友,胡盧倒不覺有什么不妥,但玉帝稱他為師叔,胡盧卻甚感尷尬,忙道:“陛下卻是折殺貧道了。”復(fù)又向鴻鈞老祖說道:“時候已經(jīng)不早,貧道亦該向道祖請辭,盡早將那六道輪回秩序確立,免得誤了這三界大事。”
鴻鈞老祖目的已經(jīng)達(dá)到,雖覺有些意猶未盡,但也不好再強(qiáng)留胡盧,于是接道:“合該如此!卻是有勞道友了,今次論道未果,貧道卻也覺大有裨益,道友若得閑暇,定要記得來紫宵宮,也好再談大道,暢論**。”
胡盧聞言,暗自長舒了一口氣,接道:“就依道祖之意,他日有暇,貧道定然不會爽約。”
隨即,胡盧和玉帝一起辭別鴻鈞老祖,離開紫宵宮;玉帝欲言又止,胡盧卻不曾注意到,說道:“貧道有事在身,便先行一步了。”玉帝尋思:“回到洪荒之后,葫蘆真君遲自會知曉內(nèi)情,倒也不必急于一時。”當(dāng)下接道:“如此也好,恭送真君!”(全本小說網(wǎng))
最新全本:、、、、、、、、、、
(https://www.dzxsw.cc/book/17462/938028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