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人憎狗嫌的存在
韓得昌被打了個踉蹌,他捂著發(fā)麻的臉呆楞楞的看著韓老頭,一時之間有些反應(yīng)不過來。
“爹……”韓得昌哀哀的叫了一聲。
這一聲“爹”叫的可謂是凄涼無比,韓老頭覺得扎心無比,眼眶頓時就紅了。
畢竟是疼了那么多年的孩子,他也不忍心逼的太緊,就緩了緩神色勸道:“老大,聽我的,把那銀子還給老二吧!”
韓得昌想了想,就點(diǎn)頭應(yīng)了:“我們得回去盤點(diǎn)一下,明天就來還錢。”
韓老頭這才轉(zhuǎn)怒為喜,他的臉上露出一些笑容來,去看好得平:“那個,老二啊,你看你大哥也知道錯了,錢肯定會還給你的,你們也別往心里去,咱們怎么說都是一家人,不說那兩家話。”
韓得平閉了閉眼睛,韓老頭和韓得昌這番父慈子孝的場景,在他眼里格外的諷刺。
他冷淡的開口:“隨你們便吧。”
揮了揮衣袖,他帶著人轉(zhuǎn)身大踏步的回了宅子里,再多留一會兒,他覺得他會崩潰爆發(fā)。
他那瀟灑離去的背影,讓眾人都愣怔了良久。
二叔公盯著韓老頭冷哼:“作吧,作吧,這下滿意了吧?看你們以后能有什么好下場。”
二叔公帶頭一走,其他人也都做鳥獸散,現(xiàn)在的韓家老宅這些人在大柳村就是人憎狗嫌的存在,誰也不想跟他們有瓜葛。
不一會兒大門口也就只剩下韓老頭他們自己,二子家里的大門緊閉,也沒人搭理他們,只能是狼狽不堪,灰溜溜的回家去了。
哪知道第二天一大早,韓老頭和陳氏就急急忙忙的來找韓得平,說韓得昌一家五口不見了。
韓得平不置可否,至于韓老頭和陳氏究竟知不知道韓得昌一家連夜去了哪里就不得而知了。
他們家最少有個四百多兩銀子的家產(chǎn),光光想,只要他們肯踏踏實(shí)實(shí)的找個地方過日子,買上個十幾二十畝地,足夠生活一輩子了。
轉(zhuǎn)過兩天來,齊家夫人派人來說,韓小棠被韓得昌夫妻接走了,齊解生給寫了放妾書,最后一家人去哪里了,就再也沒有人知道。
光光再遇到這一家人都已經(jīng)是多年后了。
到了九月,就是韓家一年當(dāng)中最忙的時候,有了往年的經(jīng)驗(yàn),附近十里八村有那空閑的人都會到韓家莊園來找短工干。
韓得平帶著人開始摘山楂,摘葡萄,收地里的玉米大豆。
因?yàn)樗苓^傷,所以就不怎么干體力活計了,一般都是帶著人給他們指派活計。
光光試種的二十畝棉花也都陸續(xù)曬開了殼,露出里面白白的松軟的棉花來。
摘棉花是個細(xì)致活,需要一個人前面挎著大籃子,籃子里鋪上干凈的布袋子,在半半上午露水曬干的時候,把白色松軟的棉花從棉桃里摘出來,還要小心棉花上不要粘上干葉子臟東西。
而且摘棉花一定要摘棉桃分瓣盛開的,這種的一看就是蓬松一大朵,那種半開的只露出頭的或是一看就是一瓣一瓣的還得再生長一段時間。
因?yàn)檫@樣的不夠蓬松,濕漉漉的,曬干了也是個瓣兒,是彈不出好棉來的。
而且一株棉花上會結(jié)很多棉桃,它們不會同時盛開的,所以摘棉花會持續(xù)很長時間,這就需要那些心細(xì)手巧的婆子媳婦來做。
光光在來找工作的人當(dāng)中挑選了好幾個干凈利落的婦人。
摘好了棉花,然后找了幾個長工,一框框運(yùn)到空的作坊里,然后就都鋪在草席上在太陽底下暴曬。
有了曬干蓬松的棉花,剩下一步就是彈棉花,棉花不彈也是可以直接用的,它就沒有彈出纖維那么柔軟舒適,分散均勻,而且一坨坨的,做成被子啥的很咯人。
彈棉花的歷史悠久,從漢朝一直延用到新時代,其實(shí)很簡單,元代王楨《農(nóng)書、農(nóng)器、纊絮門》中記載:“當(dāng)時彈棉用木棉彈弓,用竹制成,四尺左右長;兩頭拿繩弦繃緊,用縣弓來彈皮棉。”
所以彈棉的歷史悠久,方法單一,到了科技時代有些步驟才慢慢被機(jī)器取代。
光光讓人把棉花都挑到空的作坊里,請了林氏過來彈棉花。
彈棉花其實(shí)就是彈的棉絮(被褥),或者是絮衣服的棉,光光雖然沒有彈過棉花,但是有見過。
根據(jù)記憶,光光找了人打造了幾把彎弦工,用牛筋為弦;還有木棰、鏟頭,磨盤工具等。
彈時,用木棰頻頻擊弦,使板上棉花漸趨疏松,以后由兩人將棉絮的兩面用紗縱橫布成網(wǎng)狀,以固定棉絮。
紗布好后,用木制圓盤壓磨,使彈好的棉絮堅實(shí),平整。
當(dāng)林氏這么彈出來松軟平整的棉絮出來后,是欣喜異常“這真的就是被子啊?”
光光摸了摸林氏彈好的棉絮點(diǎn)頭“咱們買的棉被就是這么來的。這又不是啥秘技,那些賣被褥的不都這么弄的。”
彈棉花不難,難的是要怎么才能種出高產(chǎn)的棉花。
不過彈棉花也挺累人的,要不停得用手木錘擊弦,一個成年人一天最多彈七八斤棉絮,也就是一床厚點(diǎn)被子的分量。
林氏興沖沖的跑去果園找韓得平去了。
不一會兒韓得平就回來了,他看到作坊里一床彈好的被褥都驚的合不攏嘴“真的彈成了被褥?”
光光對這兩人無語“爹,咱們應(yīng)該想想得找多少人來彈棉花,彈多久才能把這么多棉花都彈完?”
韓得平對于棉花的畝邊還沒算過呢“閨女,你的棉花一畝收多少斤啊?”
“去了籽稱的話一畝四五百斤吧。”要是在后世里有農(nóng)藥化肥,肯定產(chǎn)量很高。
韓得平訝異“你不是種了二十畝?那得多少?”
這些棉花都是光光親力親為,每天帶著人照看的“萬把斤吧。”
“萬把斤?這得賣多少錢?”
林氏想到鎮(zhèn)上的布莊里棉花要賣到一二百文錢一斤,打一床棉被一般就是七八斤左右,一床被子光棉絮就得一二兩銀子,還要加上被面這些。
所以老百姓家里用棉絮做衣服被子的少,被子里填的都是柳絮,蒲絮和少量的棉花。是非常不保暖不耐寒的。
光光就說:“你們想想為啥棉花那么貴啊?因?yàn)橐话闳思曳N出來的畝產(chǎn)低啊。
我們大盛朝的土地糧稅是五斗,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年景還算好的,收兩石兩食交五斗稅,一畝地還可以剩下一百七八十斤。”
(https://www.dzxsw.cc/book/174592/890944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