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孝正進學
忙過了炎熱的七月,天氣進入了早晚溫差大的八月。
光光家的生意就沒有七月里那么火爆了,每天也就維持在賣上百十斤涼粉,百十斤涼皮的樣子,這么一算每天也有二兩銀子的進項,一家人都非常知足。
因為這兩個多月的辛苦忙碌,光光的錢匣子已經裝滿了一串串銅錢,存款也從開始的幾百文變成了一百多兩銀子了。
這天一家人收了攤子,林氏就買了兩條二斤重的豬肉,又買了不少細棉布布料,現在林氏手里有了錢也不摳摳索索的了,掙錢不就是為了花嗎?
回了家,林氏就讓孝正把一條子肉提到上房去,因為韓老頭最近病好了,說是為了慶祝韓老頭去了晦氣用的。
陳氏自然是二房送來啥都照單全收,不過依然是不會給二房的人什么好臉色的。
有一點改變的是陳氏現在已經很少罵二房的人了,最起碼當面說林氏一家不好的事情是很久沒有發生了。
至于背地里的事情林氏也不計較那么多。
愛說說去唄,被說幾句罵幾句又少不了一塊肉,他們一家的生活不還是一樣的紅火得過下去。
韓老頭見了小孫子送來的肉倒是露出了笑容:“孝正啊,我們上房有的吃的,這肉拿回去讓你娘燒了給你們娃們吃。”
孝正知道韓老頭是在說客氣話,就把肉放到了桌子上“爺,我娘特意買了兩條子肉,這是給您去晦氣用的,我要是敢拿回去我娘保準打我。”
“呵呵,你娘是個賢惠的媳婦。”
然后孝正就從上房出來了,在院子里遇到了韓孝宗,韓孝宗見著了孝正不喜反怒,有些陰沉沉的盯了一眼孝正,也不打招呼就轉回屋了。
韓孝宗自從上次縣試落榜以后整個人都消沉了下來,當然鎮上的私孰是不收他了。
一來他年齡大了,二來吳秀才就在鎮上的私孰里坐館,他就是想去也去不了了。
光光在屋里看到了韓孝宗就想到了其他事情,她就跑去跟在灶下幫林氏燒火的韓得平說:“爹,咱們家忙活了這么久,我覺得是時候該為我哥他們打算了。”
韓得平和林氏都一頭霧水“啥打算啊?”
光光真是敗給了這夫妻兩了“能是啥啊?咱們也有點存款了,送我哥他們去讀書識字唄!
不管他們考不考功名,識了字就會算賬,咱家要是打算長久走運生意的路,就得會寫字算賬啊?
萬一我哥他們真的有讀書的天賦,去考個功名啥的,不比做商人做農民強多少倍啊。”
林氏一想也是這么回事,這個時代向來讀書人都被別人敬重:“是這個理,男娃子識字說親也好說點。”
光光差點吐血,林氏還真是有夠務實的,就想著給兒子娶媳婦的事上去了。
“反正咱們現在也出得起束脩,問題是你二哥年齡大了,恐怕人家私塾不收,孝正倒是可以,就是那吳秀才在私塾坐館,他要是……”
韓得平考慮的倒是事實,那吳秀才是私塾里的教學先生,他要是公報私仇說不收孝正又該咋辦呢?
光光就說:“總會有法子的。”
一邊的韓孝延聽到了就說道:“我就不去讀書了,到了年都要十五了,讓小弟去吧!我就幫咱爹咱娘擺攤做生意。”
孝延說的也是實情,就村里他這個年紀的半大小伙子,有幾個都已經議親成家了,再說讀書的事情,似乎有點晚。
韓得平和林氏一想兒子都那么大了,也沒有個出路,每天都是家里地里的跟著他們夫妻忙活。
十二歲就去了酒樓做跑堂,受盡了別人的白眼和委屈,更比不上韓孝宗那樣從小就送去了私塾,啥活都沒干過的福氣。
夫妻兩想著就都心酸起來:“是爹娘沒本事,你大哥他……還有你受苦了。”
“爹娘,你們才辛苦,我一點也不苦,有爹娘,有大妹小妹小弟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就啥也不苦了。
等將來大哥回來了我們家都已經過上好日子了,大哥不知道多開心呢。”
想到充軍而去的韓孝宗,一家人都沉默了。
光光嘆氣道:“那三哥去讀書識了字,回來也可以教我們啊,我們全家都跟著學識點字,以后不管我們做啥都比做個睜眼瞎來的強呢!爹娘,我說的對不?”
韓得平和林氏小棉孝延都非常贊同光光的觀點。
孝正更是信誓旦旦的保證:“我一定好好學,把學到的知識回來都教給你們。”
“過了中秋私塾就該招收學生了,那老吳家跟咱們韓家結了死仇,他指定不會收我們家的孩子的。”林氏擔心道。
光光想了想就對大家說:“私塾又不是吳家開的,私塾里也不止吳秀才一個先生,我們可以走走其他路子啊!”
鎮上的私塾是一些當地有名的大戶出資修建的,私塾里有兩位坐館先生,一位上了年紀的老童生,還有一位就是吳秀才了。
老童生雖然年紀大,給小娃們啟蒙卻是足夠了的。
“咱們可以走走王掌柜家的路子啊,王掌柜家是土生土長的鎮子上人,面廣,他應該能找到路子跟老童生說上話。
王掌柜的兒子也是個少年童生呢,而且還在縣學里讀書呢,鎮上的人應該都會賣他幾分面子。”
據鎮上的人說王掌柜的兒子才只有十五歲呢,就中了童生,現在縣學里深造。
鎮上的人都說王掌柜的兒子以后肯定能夠有大出息,這么小就中童生的在整個梨花鎮都是不多的。
韓得平和林氏想到王掌柜也都是一喜,他們家跟王掌柜家如今也算是相熟了。
他們家擺攤的桌子板凳啥的現在收攤都不帶回來了,王掌柜說看他們每天拉來拉去辛苦,讓他們把東西放他們鋪子后院,早上去了到后院抬出來就是。
“明個兒我就去準備些厚禮,你就去同王掌柜說道說道這個事。”
林氏就盤算著買點啥送給王掌柜家,求人辦事還是要有個態度的,不然也不像那么回事。
韓得平自是滿口答應了,第二天林氏到后院摘了一籃子家里的新鮮青菜說是帶給王家的,人家住在鎮上自然是不會種地種菜的。
去了鎮上買了幾包比較上臺面的點心,水果,又去酒館里買了兩壇酒,最后又打了五斤涼粉這才讓韓得平拎著去了王記醬油鋪。
果然,有了王掌柜這層關系,他出面找人跟老童生一說,老童生就答應會把孝正收到他的名下做學生的。
事成之后,一家人抽了空,又買了不少禮品去了王家宅子拜望了王掌柜的母親和他的夫人。
(https://www.dzxsw.cc/book/174592/890936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