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殿試(二)
公西懌走到公西月面前,像模像樣地行了個禮,“見過母皇。”
小小的人兒很是可愛。
公西月伸手將她抱了放到了她的龍椅上。
公西懌是第一次來乾宇殿,坐龍椅這樣的事情還是第一次發(fā)生,大臣們看了,心道:要不要進(jìn)言呢?
可再一看正在作題的考生,還有一臉淡定的首輔大人,便都默言了。
甘鴻德可不淡定嗎?
昭文皇帝與昭王感情甚篤,三十多歲只有這一個寶貝女兒,生下來就被封了皇太女,而皇太女如今年紀(jì)太小,母女兩人還能有什么隔閡?
……
姜開言一是想來看看這些新科進(jìn)士們是些何人?他們所答之題究竟有何不同?二是想看看能不能有機(jī)會替賀兆林說兩句好話。因此在大殿站了一會兒后,便不安分了,他走到這些考生面前看他們答題。
姜開言這一動,就有其他大臣也跟著動了,去看這些考生們的答卷,就連內(nèi)閣幾位大臣也坐不住了。
查永浩和甘鴻德兩人坐得穩(wěn)穩(wěn)的。
查永浩是基本知曉了這些考生的水平,而甘鴻德卻是自視甚高,一般人皆入不了他的眼。
……
一個時辰很快就過去了,當(dāng)內(nèi)侍宣布時間到的時候,就有官員上去收取考生的答卷。
這些都是經(jīng)過幾層考試篩選出來的考生,自然還是有些真才實(shí)學(xué)的,沒有出現(xiàn)白卷或未答完的卷子。
答卷收完后,有內(nèi)侍引導(dǎo)著這些考生出大殿等侯,等昭文皇帝和大臣們閱完答卷,會召他們之間的某些人覲見,然后選出一、二甲的名單。
有考生飛快地抬起頭往龍椅的方向瞄,卻見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子端坐龍椅之上,一身黑色的龍鳳袍端莊肅穆,其風(fēng)華氣度威儀自是不可言說,就是天賜神劍的昭文皇帝。
另一個小女孩四、五歲的年紀(jì),軟萌軟萌的,一雙漂亮的大鳳眼清**人。她抱著一只呆萌的貓,安靜地端坐昭文皇帝身側(cè)。
……
內(nèi)侍將這些考生的答卷呈給昭文皇帝。
“替我將賀兆林、刑文芳和于廣萍的答卷抽了出來,其余的大家分著看吧。”
內(nèi)侍將三人的答卷找了出來。
公西月先拿了刑文芳的答卷看了,她有些好奇這個很有想法的女子會怎么來答這樣的題。
在公西月的想像中,刑文芳必定是大放蕨詞,說要如何如何提高女子的地位云云……
可這份答卷的內(nèi)容卻與她想像的大不一樣,文章中深切表達(dá)了她做為一個女子,深知社會對女子的不公平,她列舉了許多只要女子接受平等教育、受平等對待就能如男子一樣優(yōu)秀的例子,其中就說了開國英武皇帝仁睿皇帝公西月與昭文皇帝。
但是,她也沉痛地表示,想要提高女子地位勢在必行,但切不可操之過急。
一是因?yàn)槭浪椎挠^念難以改變;二是因?yàn)榕尤缃癖緛砭褪翘幵谌鮿莸匚唬具沒有能力撐起半邊天,甚至許多女子還得依靠男子而活。
文中,她還提出幾條具體的措施:
一是允許設(shè)立女戶,女子可以獨(dú)自為一家之主;
二是朝廷支持女子出外就業(yè),并且所獲勞動收入允許其成為私產(chǎn)。
三是家中財(cái)產(chǎn)并不一定要傳給兒子,女兒同樣可以繼承;
四是推廣教育,讓更多的女子可以接受教育,如今的“光華”學(xué)堂在這一點(diǎn)上做得很不錯,但其它一些有名望的書院卻仍然不招收女學(xué)生;
這四點(diǎn)與公西月的想法不謀而合,正是她接下來想要推行的政策。
沒想到這個刑文芳并不如她想像的那樣憤世嫉俗,反而很理智,公西月對她的印象大為改觀。
她將刑文芳的答卷放到一旁,又拿了賀兆林的答卷看。
可以看出,賀兆林的功底還是很扎實(shí)的,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出一篇好的策論,只是,他世家出身,在對待女子的問題上還是頗為古板的。
不過,從他文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歧視女子,反而覺得值得尊重的女子應(yīng)該給予男子一樣同等的尊重。
他也贊同女子與男子一樣接受教育,但他認(rèn)為,一個家、特別是一個家族必定是要有人操持內(nèi)務(wù),只有家和才能萬事興。因此,女子的職責(zé)還是以安內(nèi)為主,持家立業(yè)才是根本。
因?yàn)橘R兆林并不贊同女子與男子一樣去社會上工作,因此他提的提高女子地位的措施就顯得空洞不切實(shí)際。
什么教化在公西月看來根本沒用,只有真真切切地掌握了財(cái)政大權(quán)、自己有了賺錢的能力才有發(fā)言權(quán)。
不過,公西月倒也沒有對這個賀兆林失望,至少他不是那種古板的認(rèn)為女子就一定不如男子的人,而且也對女子有一定的尊重。
他是世家出身,從小接受的“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思想深入骨髓,想要改變很難。
這也是公西月為什么不會采用過激的方法來提高女子地位一樣,如今這社會上不僅男子是這樣想的,就連許多女子也是這樣認(rèn)為。
凡是拋頭露面在外討生活的女子多是迫于無奈,凡是家里條件允許的,都是把女子當(dāng)成深閨小姐一樣培養(yǎng),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
特別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小姐們,更是如此。
就說珠珠吧,她其實(shí)讀了許多書,如果參加科考說不定也能考中進(jìn)士,但她從來沒想過要參加科考,想的只是嫁入世家、成為宗婦。
從賀兆林這篇文章也可看出,他雖然略微古板,但不失為一個端方君子,可以一用。
公西月將賀兆林的答卷隨手放到了另一邊,一只手伸過來,拿起了那份試卷。
公西月看著拿起答卷的那個人,“你認(rèn)識他?”
姜開言諂媚地笑了笑,“他是珠珠的堂兄。”
是江南賀家的人啊!
江南賀家是幾百年的仕林世家,但口碑很好,現(xiàn)在看來或許還真有他過人之處,這個賀兆林先不說,珠珠就是品行極好之人。
公西月沒說話,任由姜開言看賀兆林的試卷,她倒要看看,等會自家這個侄兒要怎么為賀兆林開脫。
:。:
(https://www.dzxsw.cc/book/174587/914804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