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不是久留之地
張魯起家,一方面利用家傳的五斗米教,另一方面則是劉焉扶持。
他對朝廷,并沒有歸屬感。
關(guān)靖言明利害,張魯卻絲毫不以為意。
“你是說,要我歸效朝廷?”張魯笑著問關(guān)靖:“莫非漢中不是朝廷的天下?”
“歸效朝廷,封官進(jìn)爵。”關(guān)靖說道:“只是需要交出兵權(quán)、政務(wù)。”
“能給我個什么官?”張魯?shù)谋砬橛行┕殴帧?br />
以為他要松口,關(guān)靖回道:“陛下從不吝嗇封官,當(dāng)然會比漢中太守官職更高。”
“聽說你以前在幽州是長史。”張魯嘿嘿一笑,帶有挑釁的問他:“為何投了朝廷,卻只能去管馬廄?”
張魯麾下眾人聞言,哈哈大笑。
關(guān)靖臉上掛不住,躬身一禮,退了出去。
回到館舍,他非常懊惱。
張魯實在無禮,竟敢說出那些不敬的言辭。
正煩悶著,有人求見。
來見他的,是個精壯漢子。
“見過太廄丞!”漢子拱手:“我奉甘將軍之命,特來知會。”
“甘將軍?”關(guān)靖詫異的問:“哪個甘將軍?”
“甘寧將軍。”壯漢回道:“太廄丞離開洛陽,他隨后也到了漢中。”
“他來漢中做什么?”關(guān)靖還沒想明白。
壯漢對他說:“甘將軍奉陛下之命,攔截來自益州的使者。劉焉果然遣使來見張魯,要把太廄丞殺了。”
“殺我?”關(guān)靖一臉不敢相信:“為何?”
“太廄丞是朝廷的使者。”壯漢說道:“劉焉盤踞益州,早有不臣之心。張魯殺了太廄丞,等同與朝廷反目。即便陛下發(fā)兵討伐,也要先過漢中,牽連不到益州。”
“甘將軍有沒有說,我該怎辦?”關(guān)靖有些慌了。
要不是甘寧半道把使者攔住,他的小命肯定沒了。
“我可護(hù)送太廄丞離開。”壯漢對他說:“時不我待,還是快些走吧。”
“我是朝廷來的使者,怎能不打個招呼就走?”關(guān)靖皺眉:“張魯說不準(zhǔn)已派人在周圍盯著。”
“來的時候,我確實看見有些人鬼鬼祟祟。”壯漢說道:“若是給他打招呼,只怕再也走不成。”
“他不想要我走,我又如何走得成?”關(guān)靖絕望了。
“換上隨從的衣衫,悄然離開。”壯漢說道:“我倆先出城,其他人晚些再走,等到張魯發(fā)現(xiàn),已是走的遠(yuǎn)了。”
他說的倒也是個辦法,關(guān)靖不再遲疑,立刻換上隨從的衣衫,跟著壯漢離開館舍。
甘寧擒了益州使者,也已踏上返回洛陽的道路。
奉命前往漢中,要張魯殺人的,是益州校尉賈龍。
五花大綁被撂在馬背上,賈龍面如死灰。
甘寧騎馬走在旁邊,也是一言不發(fā)。
“朝廷會如何處置我?”賈龍問他。
“你認(rèn)為呢?”甘寧冷冷的反問。
“會不會殺頭?”賈龍又問。
“我哪知道。”甘寧說道:“如何處置你,是朝廷的事。”
賈龍不再問了。
慫恿張魯殺死朝廷使者,罪責(zé)可不輕。
去了洛陽,他多半會死。
還沒離開漢中,關(guān)靖趕上隊伍。
與甘寧見禮,關(guān)靖道謝:“多謝將軍提醒,否則我再無機(jī)會回到洛陽。”
“陛下特意叮囑過。”甘寧對他說:“不能把你丟在此處。”
關(guān)靖本以為是甘寧捎帶派人提醒,沒想到竟是皇帝事先叮囑。
他心里頓時一陣不是滋味:“陛下竟會在意我這樣的人。”
“太廄丞感慨什么?”甘寧極其平淡的說了句:“當(dāng)今陛下,絕不會舍棄任何臣子。”
漢中發(fā)生的事情,甘寧派人先回洛陽,稟報給劉辯。
把郭嘉召至北宮,劉辯對他說:“甘寧送回消息,劉焉果然派人慫恿張魯,要把朝廷的使者殺了。”
“關(guān)靖如何?”郭嘉問道:“有沒有被殺?”
“甘寧已與他會和,用不幾天就能回到洛陽。”劉辯問他:“誰去討伐漢中?”
“臣愿前往。”郭嘉請命:“必將取回漢中,獻(xiàn)于陛下。”
“你若前往,漢中可得。”劉辯點(diǎn)頭:“以誰為將?”
郭嘉想了想:“可否令張遼、趙云為將?”
“召張遼、趙云。”劉辯吩咐孫辰。
沒過多久,兩位將軍來到北宮。
皇帝召見將軍,往往是要出征。
身為將軍,最期盼的就是有仗可打。
果然,剛到北宮,劉辯就問他們:“可愿領(lǐng)軍去趟漢中。”
“陛下要奪漢中?”張遼問他。
“你覺著怎樣?”劉辯反問。
“漢中地形復(fù)雜,與益州相接。”張遼說道:“若可奪下,將是朝廷在西面的屏障。”
“太常為帥,你倆為將,可有異議?”劉辯又問。
“臣無異議。”有仗可打,兩位將軍哪里會有異議。
劉辯問郭嘉:“朕給你五萬兵馬,有沒有把握?”
“三萬足夠。”郭嘉說道:“張魯麾下,盡是五斗米教眾。人數(shù)雖不少,卻不像豪雄大軍那樣難對付。”
“還是五萬穩(wěn)妥。”劉辯說道:“盡快拿下漢中,朕還要圖謀益州。”
“陛下放心。”郭嘉當(dāng)即表態(tài):“臣必將早奪漢中!”
他問劉辯:“出兵大事,陛下要不要召集朝議,商量之后再做定奪?”
“朕與你決定就好。”劉辯對他說:“朝堂之上,無非是給臣工們說一聲罷了。”
郭嘉很清楚皇帝的作風(fēng)。
決定的事情,即便朝會上有人反對,除非有萬全的理由,否則很難讓他改變主意。
數(shù)日后,甘寧、關(guān)靖返回洛陽。
劉辯在北宮內(nèi)接見他們。
見著皇帝,關(guān)靖“噗嗵”跪了下去:“臣無能,未能說服張魯歸效,請陛下降罪。”
“起來吧。”劉辯抬手:“自今日起,太廄丞不用做了,去光祿勛做個中散大夫吧。”
關(guān)靖頓時有點(diǎn)發(fā)懵。
去了趟漢中,本以為能夠說服張魯歸效朝廷,立下一場功勞。
張魯卻根本不吃他那套。
回到洛陽,也沒想過皇帝可能封賞,卻得了個中散大夫。
“臣愧不敢受。”關(guān)靖跪伏著說。
“沒什么不敢受的。”劉辯說道:“你去漢中,朕也沒想過可以成事。能夠活著回來,就是沒有折了朝廷的臉面。”
“說說吧。”他問二人:“在漢中都經(jīng)歷了什么?”
:。:
(https://www.dzxsw.cc/book/174532/889641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