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1 三軍出動
/
事已至此,蕭文明也意識到這個張大戶一定是遇到了大麻煩。
于是他便正色道:“你話好好說,要我?guī)兔Γ乙驳弥涝趺磶筒艑Γ皇菃幔俊?br />
張大戶這才又深吸了一口氣,可說話依舊是語無倫次:“蕭大人,咱們遇到倭寇了,十幾個人的隊伍,幾十輛車,上百號人,數(shù)不清的銀子貨物,全都被劫走了,咱們是遇到倭寇了啊!”
張大戶這話實在是太重要了。
別的不說,就“倭寇”兩個字就足以觸動蕭文明的神經(jīng)。
上次蕭文明遇到倭寇,也就是在幾個月前的金陵城下。當(dāng)時那可是好一場血戰(zhàn),蕭文明這邊雖然沒有死人,但有幾十個弟兄受了或輕或重的傷,可對面面對的倭寇卻不過二三十人而已。
這樣懸殊的兵力差沒有取勝,已經(jīng)是十分被動的了。
因此聽說遇到了戰(zhàn)斗力十分強悍并且性格極其殘忍的倭寇,蕭文明立即打起了一百二十分的警惕心:“張大戶,你說清楚,倭寇現(xiàn)在人在哪里?”
張大戶驚魂未定,只說出了個大概的方位:“在……在……在臨海縣城西南大約四五十里的地方……”
臨海縣是個方圓百里的中等縣城,向南四五十里,已經(jīng)差不多到了鄰縣的吳江縣境內(nèi),按照行政管轄的規(guī)矩,蕭文明并不能派兵進入?yún)墙h,也因此無法查訪到倭寇的蹤跡。
怪不得倭寇出現(xiàn)在那里,蕭文明并沒有注意到。
當(dāng)然了,也是因為蕭文明這些日子太忙了,連帶著他手下那些屯田兵也很忙,又是忙著過年、又是忙著練武、又是忙著種田,分不出多少人手去打探消息了。
擠出來的幾個人也都盯著臨海縣,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倭寇船的那一處海灘,哪還有功夫去查看同吳江縣接鄰的地方呢?
然而按照張大戶所說的,倭寇距離臨海縣并不遠——區(qū)區(qū)五十里左右的距離——一天就到了,這可不能等閑視之。
以倭寇之兇殘,要是被他們殺進臨海縣,非得殺得此處血流成不可!
就算沒有殺進臨海縣,蕭文明也不能任由他們在中原肆虐!
于是蕭文明當(dāng)機立斷,命令張俊:“召集起全部三百弟兄,立即就趕往吳江縣,平定倭寇!”
聽了這樣的命令,張大戶立即慌了神,口條也要比之前清楚了許多:“蕭大人你可要小心啊,倭寇人可不少啊!”
“不少?有多少人?”
張大戶想了想:“怎么著也有一百來號人吧!”
一百多人!
蕭文明聽了這話也被嚇住了。
當(dāng)初在金陵城下,不過二十多個倭寇就能夠把蕭文明壓著打了,現(xiàn)在倭寇數(shù)量乘以五,達到了一百多人,而蕭文明手下還是那三百子弟兵,能對付得了嗎?
雖然蕭文明手下的子弟兵,這些日子升級兵器、演練武藝、排練陣法,無不是以倭寇作為假想敵的。并且按照常例,一百個所謂的倭寇當(dāng)中,真的從倭國來的浪人恐怕不到三分之一。
但即便此消彼長,蕭文明就真的能夠戰(zhàn)勝倭寇嗎?
他心里沒有底。
沒有底,就可以選擇當(dāng)縮頭烏龜了嗎?
不管別人是怎樣做的,這肯定不是蕭文明的做法。
倭寇入境,又豈有坐視之理?
不管對手有多少可怕,總要先試一試他們的鋒芒!也試一試自己的鋒芒!
蕭文明想得很多,可他手下那些子弟兵卻沒有這樣多的想法,蕭文明叫他們打到哪里他們就打到哪里,僅此而已。
因此蕭文明的命令剛剛下達,屯子里的空地上就已集結(jié)起了,全部三百人馬。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況且這支箭還是蕭文明搭在弓上的。
“好!出發(fā)!”蕭文明命令道,“張大戶,你前頭帶路!”
張大戶一聽這話更慫了:“蕭大人啊,蕭大人,小的剛剛從倭寇手里逃出來,怎么又讓我去?我害怕!”
“害怕?怕個毛!”蕭文明這話其實也是對自己說的,“區(qū)區(qū)一百倭寇,咱們有兵有將、三百來人,三個打他一個,還怕打不過他?”
說著,蕭文明半拉半扯地把張大戶領(lǐng)出了書房。
只見門外三百屯田兵已經(jīng)排列起了整齊的隊伍。
他們齊裝滿員、全副武裝,人人身上佩戴齊了短刀、長矛、盾牌等全套武器裝備,一個個精神抖擻、趾高氣揚地排列在隊伍之中,即便聽說要面對的是兇殘的倭寇,也沒有半分懼色。
更有一面閃著銀光的“蕭”字大旗迎風(fēng)招展。
屯子里其他的老幼婦孺,聽說自家的子弟兵又要出征了,便也趕來送行。
他們的臉上雖然也不乏擔(dān)憂之色,但是既沒有人哭泣、也沒有人說喪氣話,反倒是個當(dāng)媽的,指著自己的兒子就罵:“你小子好好聽少爺?shù)脑挘蚱鹫虂恚瑒e給老娘躲在后頭!要是被老娘聽說你畏敵不前,少爺不罰你,我也要揍你!”
大概是這家伙生性膽小,他媽怕他在隊伍里丟了人,所以提前罵兩句,想先把他給罵醒了,引來了眾人低頭竊笑。
這樣一支隊伍,裝備精良、士氣高昂,別說對手是幾個倭寇了,就是龍宮里的蝦兵蟹將來了,就是天庭里的天兵天將來了,那也是要去碰一碰的。
看著這只自己精心養(yǎng)成的部隊,蕭文明心中自然升起一股豪氣,扭頭問身邊的張大戶:“怎么樣,我手下的弟兄還行吧?可以跟倭寇拼上一拼吧?”
張大戶這才服了:“蕭千戶的人馬精銳的,很精銳的很,我不怕了……”
這時蕭文明的姐姐又出來叮囑了幾句,他雖然擔(dān)心弟弟,可也知道這一仗是非打不可的,并沒有拖他的后腿,反而保證:“弟弟只管上陣殺敵,屯子里有我坐鎮(zhèn),亂不了你的營。”
“好,出發(fā)!”蕭文明朗聲下達了命令。
這是蕭文明手下臨海屯的隊伍,第二次上陣殺敵,卻是第一次主動出擊。
這樣的陣仗,要求首戰(zhàn)必勝,按道理說,蕭文明是不應(yīng)該找倭寇這樣強悍的對手的。
然而蕭文明并沒有開掛,并沒有選擇對手的自由。
不過這次蕭文明要對付的,是自己準(zhǔn)備已久的倭寇,并且他對于倭寇的特點和戰(zhàn)法,是有著充分的了解的,這也算是他作為一個穿越者不多的優(yōu)勢之一。
并且根據(jù)這樣的了解,蕭文明無論從陣法、裝備、武功套路上,無不是學(xué)習(xí)真實歷史上的戚繼光的鴛鴦陣,就是專門克制倭寇的!
也可以說,蕭文明的隊伍是專門為了打倭寇而存在的,雖然這個交戰(zhàn)時機有些倉促和偶然,卻也存在著一種冥冥之中的必然。
種種偶然和必然的參雜,讓蕭文明行動起來格外小心。
他知道倭寇都是小股人馬機動作戰(zhàn),總是選擇對手薄弱的環(huán)節(jié)進行突擊,頗有一點神出鬼沒的意思。
因此剛出臨海屯,他便安排人馬前頭掠陣,防止有倭寇殺自己一個措手不及。
原本開路先鋒的任務(wù),都是交由三個頭目中行動最麻利的胡宇去做的,然而胡宇這人屬于是重傷初愈,蕭文明便多留了一個心眼,想讓這項工作讓另一個頭目劉辰去做。
然而胡宇卻又不滿意了:“少爺你把我放在后頭,我沒話說。可我手下的弟兄,這非得怪我不可,說我受一點小傷人就不中用了,這隊伍今后還叫我怎么帶?”
積極請戰(zhàn)那是好事。
胡宇有這樣的勁頭,蕭文明可不能往下壓,便勉勵了幾句,又將前頭先鋒的職責(zé)還給了胡宇。
原以為胡宇受了傷,行動的速度會有所放慢,可沒想到這個胡宇憋著口勁,行動起來竟然比原先更快。
而劉辰和張俊兩支隊伍見了,也趕忙跟了上去,唯恐落在后頭。
要是跟不上胡宇,那這面子可就丟大了——就怕事后胡宇說起來:“你們兩個手腳健全的,跑路還趕不上我一個受了傷的,干脆把腳剁了算了!“
那劉辰和張俊這兩人的面子往哪擱?擱在褲襠里嗎?
就這樣三百人的隊伍行動速度極快,一早出發(fā),等到中午埋鍋做飯的時候,已經(jīng)走了三十里地了。
這樣的速度,幾乎是步行行軍的極限了,想要把速度再往上提,那就只有購置和裝備馬匹了。這又是一項大工程,蕭文明現(xiàn)在心里還只能存在一個想法而已,尚且沒有付諸實施的能力。
做飯用的水、米、肉、菜,都是蕭文明自帶的,不用另外尋找,因此這頓飯做得快、吃得也很快,吃完了飯略加休息,也才過了不到一個時辰而已。
蕭文明剛要率軍啟程,確見身后一輛馬車疾馳而來,待馬車停穩(wěn),車上走下一人,卻是臨海縣令湯光耀。
原來是他聽說蕭文明率領(lǐng)大軍出發(fā),覺得此事非同小可,二話不說就爬上馬車,急匆匆趕來追蕭文明。
蕭文明的行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湯光耀有馬車坐,可趕了一上午的時間就還是沒有趕上,他就連中飯都沒吃,這才勉強追上蕭文明隊伍的尾巴。
(https://www.dzxsw.cc/book/174521/914235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