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并不困難的預判
行進的路上,不斷看到百姓拉車挑擔,向義州城行去。在看到崔孝一所率領的部隊時,都在路旁停步,或恭謹或敬畏地躬身以待。
“大人不必傷感。”眼見崔孝一臉色沉郁,嘆息出聲,金彥良出言勸慰道:“以平安道之兵,能夠抵擋建虜,已經是全力施為。百姓縱有財產損失,只要人在,又何愁不能重建家園?”
“況且,建虜已是茍延殘喘、垂死掙扎,此番進犯,在友軍相助下,正是我等報仇雪恨的良機。”
看著金彥良有些期待的神情,崔孝一不由得翻了下眼睛,苦笑著搖了搖頭。
雖然表現出了不畏強敵的求戰精神,但在自家的國土上進行戰斗,導致百姓遭到損失,終究不是一件好事。
但這是難以改變的無奈,也只有象金彥良等人所說,把壞事變成好事,狠狠地打擊建虜,取得最大的戰果來彌補。
“如果朝廷大力支持,就更加有利了。”金彥良甚為遺憾地嘆了口氣。
對于此次軍事行動,林慶業和崔孝一都沒有上報。
首先是擔心王室懦弱膽怯,可能會下達什么旨意,影響到他們的作戰布署;其次,其它地方的朝鮮軍隊也不堪戰,調來增援也幫助不大,甚至有可能添亂。
“還是靠自己吧!”崔孝一沉聲說道:“郭帥就時常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東江鎮能發展壯大,難道是靠的明廷?”
金彥良嘿然一笑,說道:“郭帥的眼光和才能,又有誰能在其上?這是大明之幸,亦是朝鮮之幸。”
崔孝一含笑頜首,對此深表贊同。
想想數年前的郭大靖,還是個小旗官,在朝鮮與他們并肩作戰。現在,人家已經是東江軍實際上的統帥,決定著遼東的戰局走向。
“希望還有與郭帥并肩戰斗的機會。”崔孝一感慨地說道:“希望在痛擊建虜、犁庭掃穴之時,我等能參與其中,不枉此生。”
金彥良用力點頭,說道:“便是朝廷不準,某也要參戰,哪怕是以普通小兵的身份。”
對于建虜的滅亡,崔孝一等人是確定的。三年平遼,也是堅信能夠完成的。
原因很簡單,東江軍的迅速發展,令人瞠目。而作為盟友的崔孝一等人,更是知道得相當清楚。
從丁卯之亂到現在,誰能相信僻處海島的東江鎮,在幾年時間里已經占據優勢,并壓制住了猖狂兇悍的建虜。
何況,那幾年的時間里,明廷能給予的支持十分有限,且有一個時期飽受袁崇煥的打壓封鎖。
如果排除那些不利因素,東江鎮的發展狀況會更加驚人。
崔孝一的臉色突然又陰沉下來,十幾個百姓在路旁垂首躬身,恭謹而卑微地等著軍隊過去。
多是面黃肌瘦、神情惶恐,這雖然有氣候變冷、耕種不易的原因,但究其根本,還是朝鮮王室統治的無道。
崔孝一的目光在百姓身上緩緩移過,復雜的情緒縈繞心頭,有些慚愧地轉過了頭。
說是仁祖反正,但現在的形勢并不比光海君的統治好。最主要的便是百姓的生活,沒有得到明顯改善,失望情緒在社會上不斷蔓延。
在朝鮮,同樣也存在著嚴重的土地兼并,主要是權貴的掠奪。
曾經將此罪行歸于光海君,并加以痛斥的仁祖,卻沒有把權貴掠奪的土地歸還原主,而是又分給了反正的功臣。
而在丁卯胡亂后,仁祖的合法性也遭到了置疑,朝中掀起了辭職和退隱的風潮。
原因很簡單,仁祖反正的最大名義便是親明仇金。可在建虜攻朝時,仁祖卻選擇了屈膝投降,令人倍感失望,仁祖在士林中的形象更是一落千丈。
政權的合法性面臨危機,自然就有人起心叛亂。天啟七年李仁居起兵江原道,崇禎元年柳孝立等欲立仁城君。
內憂外患,叛亂陰謀,使得仁祖更加猜疑、敏感,極度缺乏安全感,有如驚弓之鳥。朝臣也批評:“一經大亂之后,無一分振作之氣,僥幸一日之無事”。
“東江鎮雖處戰爭,但百姓能安居樂業、衣食無憂,實乃郭帥最大的功績。”
崔孝一重重嘆了口氣,沉聲道:“待滅掉建虜,我等一定要改善民生,使百姓能夠安居足食。”
金彥良愣了一下,但隨即明白崔孝一是有感而發,只來得及掃了眼路旁的百姓,便已經走過去了。
東江軍迅速的發展壯大,是他們眼見的事實。可說到民生,還真是容易忽略的一個問題。
何況,這也不是平安道能夠獨力解決的問題。除非,象東江鎮那樣,獨立于朝廷,能夠實施自己制定的政策。
如果不是朝中有強援,在沈器遠等親明派的大力支持下,林慶業、崔孝一等人才能組建并訓練出一支強軍。
而限于錢糧物資,維持一萬五六千人馬,已經是平安道的極限。為了養軍,百姓自然就要苦一些。
“今年春耕,不是要大面積種植土豆和玉米嘛。到秋收,應該能夠讓老百姓吃飽。”
金彥良既是自然安慰,也是勸慰崔孝一,緩緩說道:“東江鎮與我們不同,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確實沒法比,東江鎮實行的政策措施,已經脫離了明廷。
掛著軍戶制的牌子,卻行募兵制的辦法;百姓名為軍戶,卻已經形同良籍。甚至連官制和管理方式,也與內地越來越不一樣。
可以看出,東江鎮的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但在大明國內,卻是難以實行的。除非,換個朝廷。
崔孝一自然能看出其中的關鍵,因為他能感同身受。想效仿東江鎮的管理和經營模式,卻發現朝鮮的王室和朝廷如同一座巨山,壓得他難以行動。
毛文龍和郭大靖想必也能感受到這種壓力和無奈,平遼滅虜之后能否為了軍民而繼續堅持,崔孝一為他們擔心,也想拭目以待。
至于種植高產的新作物,崔孝一覺得會有效果,但卻是治標不治本。內中的原因,他已經知曉,卻不能說出口。
此時,他突然想到了郭大靖曾經說過的:“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崔孝一當然知道這是出自《孟子》,但卻為統治者所諱言,甚至是封殺的大逆不道之語。
但郭大靖能講出來,應該是能表現他在思想上的某種傾向。雖然不能完全確定,但崔孝一相信郭大靖在抉擇的時刻,肯定會優先考慮東江鎮的軍民。
也就是說,郭帥不會事事聽從明廷。這從他堅持自力更生,在東江鎮受到打壓封鎖時奮力求生,就能夠看得出來。
崔孝一突然倒吸了口冷氣,這簡單是思之極恐啊!難道自己想多了,還是理解得錯了。
…………………
篝火燃燒著,不時發出噼啪的爆鳴,迸濺出一點火花,映得郭大靖等人的臉上忽明忽暗。
前鋒部隊再有一天,便能抵達指定的位置。
作為非主要的作戰部隊,郭大靖的任務,就是牽制連山關、鳳城的建虜,使其難以全力增援解救陷于遼東的阿敏所部
當然,戰斗也是很可能會發生的。建虜會置側翼的威脅于不顧,就與郭大靖率領的部隊展開靜坐對峙?
而郭大靖希望的戰斗,應該是防守反擊。
在鳳城西南十五六里的地方安營扎寨,不遠不近地監視盯防。等著建虜主動來攻,再利用火力優勢和預設陣地大量殺傷敵人。
之所以靠近鳳城,是因為郭大靖已經預測到鳳城守敵不會太多,有防守之力,卻無進攻之能。
連山關的建虜則不同,在郭大靖的分析判斷中,如果從遼陽調兵,那個方向的建虜應該能達到一兩萬之多。
兵力基本相當,憑借火力優勢,郭大靖相信自己的部隊完全能夠頂住兩至三倍的建虜的進攻。
自從建虜收縮防線,郭大靖已經很久沒找到機會,利用堅強的防御來消耗殺傷敵人了。
“計算著時間,建虜應該離鎮江堡不遠了。”何可綱喝著碗中的熱水,略有些遺憾地說道:“如果各部之間的聯絡能更快速及時,那就更好了。”
古代的通訊速度就那樣,以天為單位來計算,已經算是比較精確了。畢竟,要考慮到路途的遠近,以及難行的程度。
郭大靖聞言笑了笑,說道:“待遼南遼東連成一片,應該能有解決的辦法。現在嘛,不用太過精確。我們的通訊慢,建虜也差不多。兩相抵消,也就差不多了。”
道理真就是這樣,處于同樣的速度,也就看不出快慢,大家都一樣嘛。但一方要是快速的話,另一方便要吃大虧了。
提高通訊速度自然要信號塔,但這要在遼南和遼東連成一片才能開始建設。
也就是說,此戰獲勝,再有一兩個月的時間,東江軍在通訊聯絡上,也將占據很大的優勢。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通訊聯絡是極為重要的取勝因素。如果遼南遼東的東江軍能夠配合默契,建虜顧此失彼,更加被動是可以預料的。
何可綱并不知道東江鎮還有這么個類似電報通訊的系統,在他想來,也不過是傳統上的驛站換馬修路之類的手段。
當然,在陸地上建立直線聯絡,比走海路更加迅速,冬季結冰的影響也會消除。
郭大靖突然轉頭,望向側后方。兩個來不及撲打身上的雪塵的信使正快步而來,趕到近前便呈上密信。
郭大靖驗看火漆后,便迅速拆開書信。
書信是特戰營送過來的,報告阻擊任務基本完成,在殺死殺傷部分敵人后,已經讓開大路,放建虜繼續東進,估計建虜明日便能進抵鎮江堡。
特戰營的阻擊既消耗敵人,又是遲滯拖延,并不是死守不退。比如定下時間,守上兩個時辰,或是一天,使敵人的行進速度在控制之內。
書信中還提到,已經與增援的友軍取得了聯系,定下了合擊斜烈站的時間。
郭大靖緩緩吐出一口長氣,計劃執行得還比較順利,阿敏所率領的建虜兵力已經落進了天羅地網。
在書信遞給何可綱,郭大靖接過親兵遞過來的紙筆,飛快地寫了回信,封好火漆印信,命信使即刻帶回。
“一切皆在計劃之內,我軍取勝當無問題了。”何可綱放下書信,也是如釋重負般的感覺。
現在,即便是阿敏所部開始撤退,也要遭到后協、特戰營、飛騎營的圍攻追擊。全殲是比較困難,但損失卻會是慘重的。
郭大靖自然是希望能夠全殲建虜,使戰局徹底傾斜向東江軍。只要建虜繼續深入,遲緩一兩天撤退,就將陷入絕境。
能夠做到這些,并不是運氣,而是對建虜的準確估計,以及對形勢的精準的分析判斷。
說白了,郭大靖在遵化大勝后便預判到了建虜的頹勢難挽,打穿建州后,便預判到了建虜不會坐以待斃,會展開自救行動。
接下來的判斷就容易了,除了遼東和朝鮮,建虜已經找不到其它的進攻方向,以及能夠擄掠人口物資的地方。
察哈爾部或許能夠算一個,但離得太遠,在東江軍持續施壓的情況下,建虜已經不可能抽調兵力進行長時間的遠征行動。
所以,郭大靖已經作了提前的布置,不僅是兵力的調動,還有糧彈物資的運輸和補充。
比如在皮島駐守的兩個步兵營,以及在皮島、鎮江堡、秀巖等地囤積的大量作戰物資。
建虜恰恰是沒有預料到東江軍已經有所準備。在他們想來,得到情報、調動人馬、準備物資,將會花費很長的時間,足夠他們打一次閃擊戰了。
同樣,在何可綱看來,郭大靖便是未卜先知,料敵于先,非常令人欽佩的神機妙算。
而要抽絲剝繭的分析,他會發現,要判斷出建虜的意圖,并不是那么困難,只不過是發動時間的早晚罷了。
可如果再進一步分析,建虜在隆冬展開行動,也是很容易就能得出的結論。因為,這是建虜的習慣,對他們是最有利的時間段。
(https://www.dzxsw.cc/book/174257/75548927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