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安定人心
平遼在即,不僅要讓百姓安心,也要讓軍隊安心。已經(jīng)制定的各項政策不會改變,朝廷也不能插手。
名義上還是軍戶制,但管理模式和賦稅交納,以及各項優(yōu)軍惠民的政策,已經(jīng)與大明完全不同。
而自力更生也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既不用朝廷拔調糧餉,也不向朝廷交納賦稅。
名義上,可以說是戰(zhàn)亂之地,百廢待興,請朝廷豁免五年賦稅。
對于朝廷和崇禎來說,能省下遼餉,就已經(jīng)樂得鼻涕泡都出來了,哪里還有奢望,要遼東反哺?
在崇禎和朝堂官員看來,遼東還是經(jīng)濟不發(fā)達的荒蕪地區(qū),根本不清楚充分解放民力、調動起軍民建設熱情后,會有怎樣巨大的變化。
眾將靜靜地聽著,心里各有想法。但有一點可以確認,平遼之后,毛帥和郭帥依然是東江鎮(zhèn)的當家人,朝廷也無法奪走他們的權力。
十幾萬百戰(zhàn)精兵,是能縱橫天下的力量,也是他們的倚仗。朝廷也得哄著,不管愿不愿意。
顯然,毛文龍和郭大靖的心態(tài)已經(jīng)起了很大的變化。
最關鍵還是郭大靖,他從來都沒有想過,要把軍民們流血犧牲光復的土地,再交給朝廷去管理。
看看國內的亂象,就知道朝廷是不稱職的,官員也是沒有能力讓遼東軍民過上好日子的。
“朝廷不再供應糧餉,遼東也不上繳賦稅,政策由東江鎮(zhèn)自己把握。”郭大靖環(huán)視眾將,笑著說道:“遼東軍民想要吃飽穿暖,你們說說,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就是錢糧啊,糧食能吃飽肚子,錢能購買棉布棉花等物資。但問題好象不是這么回答的,傻瓜式的問題,郭大靖會問出來?
各人有各人的答案,但都保持謹慎的態(tài)度,沒有說出來,免得說得不好,倒顯得見識不夠。
郭大靖呵呵一笑,說道:“依本帥看來,土地是最重要的。有足夠的土地,才能安置足夠的百姓,才能有足夠的收獲。”
“現(xiàn)在東江鎮(zhèn)有多少人口,將來又會增加多少?每人要是有一百畝田地,還保持現(xiàn)在的賦稅,就能吃飽穿暖。”
“現(xiàn)在內地的民亂,歸根結底,還是田地太少,賦稅太重。這兩個問題能夠解決,只要餓不死,誰會提著腦袋去造反?”
劉興祚連連點頭,這得捧場,雖然不算什么精僻語論。但這是郭帥說的,也預示著東江軍開疆拓土的腳步,將會一直持續(xù)。
“郭帥說得極是。土地是最根本的財富,是老百姓能夠吃飽肚子的保障。東江鎮(zhèn)收的賦稅不高,就只能增加田地的數(shù)量。”
“刨去涌入的移民,太平年月的人口也是在不斷增長的。十幾年就一代人,現(xiàn)在有一百畝,子孫滿堂后,人均可能就不到十畝。”
“是啊,看看大明建國之初的田地和人口,再看現(xiàn)在的,真的不夠耕種,不能吃飽肚子呢!”
眾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心里卻并沒把這事兒看得太重。
只要滅掉建虜,憑東江軍的實力,開疆拓土還不容易。奴兒干都司的故地,都是可以占領的。
郭大靖笑著頜首,待人聲稍微停息,又開口說道:“可笑建虜,以為我東江軍的終極目標便是遼東。還分別給毛帥和郭某寫信,言辭不一,行挑拔離間的伎倆,真是愚不可及。”
這句話說到了點子上,毛文龍把書信轉交給郭大靖。郭大靖不傻,也把自己收到的送給毛文龍。
兩人交換書信,建虜?shù)年幹\心思便無所遁形。再者,毛文龍和郭大靖的這番舉動也證明內心無私,只能是更加地互信。
眾人紛紛恍然,感嘆毛帥和郭帥的關系竟然如此親密,對于平遼滅虜也都是堅定不移的態(tài)度。
郭大靖的目的也達到了,既重申了平遼的堅定決心,又顯示了兩大領導人的親密無間。
別說是敵人挑拔,就是內部有不同思想,或對毛文龍,或對郭大靖有些不滿,也都得惦量惦量,別搞事情。
“看來,毛文龍已經(jīng)確定了退路,不擔心朝廷的兔死狗烹了。”祖大壽想得更要多一些,也終于打消了私心雜念,只能跟著東江鎮(zhèn)搏富貴了。
再看看東江鎮(zhèn)的這些將領,眼里除了毛文龍和郭大靖,哪里還有朝廷和皇帝?也就是口頭上的敬稱,卻把遼東視為自家的地盤,不準朝廷再插手了。
有個三五年經(jīng)營,遼東豈不是更象鐵桶一般,針插不入、水潑不進。東江軍也成了毛家軍,或者是郭家軍了。
不管別人怎么想,郭大靖正在沿著自己設定的道路,堅定不移地向前走。
忠于朝廷,忠于崇禎,等于讓東江鎮(zhèn)軍民再陷火坑。這不是貶低,而是實際將會發(fā)后的事情。
但凡崇禎和朝堂上的諸公,能有半分愛民恤民之心,也不會有此起彼伏的民亂。
如果知道平定后的遼東不僅能節(jié)省餉糧,還能交納賦稅,你以為他們能夠給飽經(jīng)戰(zhàn)亂的遼東軍民休養(yǎng)生息的時間?
看看災區(qū)的那些難民,他們所經(jīng)歷的苦難,就是遼東軍民的未來。所以,郭大靖絕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fā)生,哪怕是成為軍閥也在所不惜。
不是不能共赴國難,而是崇禎和朝廷把共赴國難的對象搞錯了。應該出錢出糧的是宗藩,是官僚,是勛貴,是士紳地主,是豪強富商。
“我的目標就是打出個太平安樂,讓你們過上衣食無憂的好日子。”郭大靖眺望著遠方,似乎看到了辛勤勞作、緊張忙碌的遼東軍民,他微微瞇起了眼睛。
………………
官府的文件終于下發(fā),并由政務人員進行宣傳,并與百姓簽訂五年的承包土地的契約文書。
五年之內,賦稅不變,耕種的田地不變。如果百姓要增加耕種的土地,還可以向官府申請,再換地換書。
也就是說,在土地承包中,百姓占據(jù)著主動的地位,而不是被官府死死地限制在田地上。
這樣做的考慮是生產(chǎn)力會不斷提升,比如耕牛數(shù)量的增長,平遼之后大批官兵的退役為民,使得家庭人口有所增加。
而有這樣的底氣,則是對于平遼的信心,將有大量的田地可供分配,也將產(chǎn)生一次人口大遷徙。
遼沈地區(qū),錦州、廣寧,整個遼東都將為東江鎮(zhèn)所有,土地面積的總量將增加近兩倍。
“文書簽字畫押后,只是確認這片田地歸你耕種,五年都不會變;如果你放棄耕種的話,便由官府收回,另行分配給別人耕種。”
“你一家人現(xiàn)在只能耕種三十畝,明年買了牛,能種五十畝的話,這份文書可以報官府作廢,由官府再分配給你五十畝田地,重新簽定文書。”
“對,對,你是不是耕種,由你作主,官府不強求。”
“等平遼之后,遼陽、沈陽、錦州、廣寧等等,都會重新建屯設村,也會重新規(guī)劃田地。但這是以后的事情,不影響你簽字畫押,耕種現(xiàn)在的田地。”
中午時分,吳晴和小琴等人終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一上午的時間,接待了那么多的村民,口干舌躁地解說政策,簽訂文書,都累得夠嗆。
村長已經(jīng)讓人做好的飯菜,熱情地款待著她們。
“村長,你對政策已經(jīng)完全了解了吧?”吳晴邊吃邊問著村子,“也不復雜,聽明白還是不難的。”
村長是個身材不高的中年男子,眼睛不大,臉色略黃。從神態(tài)和表情上,既有農民的憨厚勁兒,也有小買賣人的精明,很矛盾,可也很合適。
他連連點著頭,陪著笑說道:“大人放心,我都聽明白了。這政策呀,就是讓百姓們安心。五年時間,不算短了。”
吳晴點了點頭,說道:“明白就好。以后若有什么疑問,你就能向他們解說。若是不托底,也可以去鎮(zhèn)上問詢。”
村長連聲答應著,也不影響吳晴等人吃飯,躬身退了出去。
“下午就差不多能把這個村的工作都做完了。”小琴大口吃著飯菜,說道:“晚上統(tǒng)計出來,明天就去下個村?”
吳晴點了點頭,說道:“也好。早做完早利索,咱們也能早點回復州。”
與吳晴和小琴同來的兩位男性實習的政務人員,將留在遼東工作。這也是對女性的優(yōu)待,不強求她們留在哪里,全是自愿。
倒不是在外面有多苦多累,吳晴和小琴還是愿意在已經(jīng)熟悉的地方工作。盡管在平遼之后,大范圍的調動,也在所難免。
飯菜不算豐盛,但已經(jīng)是村上最好的招待了。有葷有素,有粥有餅,吳晴和小琴都經(jīng)歷過苦難,對此倒是不挑剔。
村上的人大概是頭一回見到女官吏,眼神中透露出各種復雜的意味。但吳晴和小琴也習慣了,根本不以為意。
“那個小軍官對你挺照顧的。”吳晴喝著粥,并沒有調侃的意味,倒是一本正經(jīng)地對小琴說道:“我看人還不錯,要不留個地址啥的,先書信往來一下?”
小琴連連搖頭,說道:“吳姐,別開玩笑啦!咱們明天就走,可別節(jié)外生枝啊!”
吳晴挑了下眉毛,不再提起,可心里卻在猜測,小琴急著離開,是不是因為這個。
按照小琴的年齡,嫁人成親是再正常不過。而且,按照當時的傳統(tǒng),已經(jīng)算是晚了。
因為楊大滿的關系,吳晴知道小琴在感情上遭到了挫折,也希望她能盡早地走出來。
但過猶不及,這種事情還是要看自己。別人瞎摻和,可能適得其反。
除此之外,吳晴還有另外的擔心。
那就是平遼大戰(zhàn)估計就在今年,戰(zhàn)場上刀槍無眼。萬一出現(xiàn)什么意外,小琴若和小軍官有了好感,豈不是又要受到一次傷害?
“吳姐。”小琴放下了碗筷,即是岔開話題,又有些疑惑地問道:“都說三年平遼,甚至是今年也有可能。可為什么要和百姓簽這個五年期的文書呢?”
平遼之后,肯定會有一次百姓的遷徙和重新分配。按照官府的計劃,田地和人口要按二比一的比例來分布。
簡單地講,就是當?shù)氐娜丝跀?shù)量,再增長一倍,田地也是足夠耕種的。這樣能夠保證在較長時間內,民眾的生活比較穩(wěn)定,不必再遷來移去。
老百姓當然想有足夠的耕地,但居住的穩(wěn)定,也是他們所希望的。誰也不想老是搬家,穩(wěn)定下來也能讓他們安心地置辦家什,翻蓋宅院。
要知道,即便是有移民的不斷涌入。平遼之后,出現(xiàn)地廣人稀的情況,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吳晴笑了笑,說道:“這是在安定人心,告訴軍民們,就是平定了遼東,政策也不會變。朝廷想插手,也要等到五年之后。”
朝廷插手,對于小琴和吳晴,是最不愿意的事情。
有那些科舉正途的官員,她們算什么?別說是女人,就是那些男性的政務人員,恐怕也不會被再任用。
小琴暗自松了口氣,說道:“真希望時間能更長一些,讓遼東的軍民能夠多享幾年的福。”
“這個嘛——”吳晴沉吟了一下,說道:“倒也不是不可能,我覺得,東江鎮(zhèn)辛辛苦苦光復的遼東,不會甘心拱手相讓。”
小琴眨巴著眼睛,疑惑道:“難道朝廷還管不了他們,難道皇帝的圣旨也不好使了?”
吳晴搖了搖頭,說道:“興許會辦法,讓皇帝不下接管遼東的圣旨,就交給東江鎮(zhèn)去治理呢!”
涉及到更高層面的政治,吳晴也不是很了解。但她比小琴的見識要強很多,看東江鎮(zhèn)目前的工作,似乎是在為以后做著準備。
小琴聳了聳肩膀,說道:“反正有手有腳,只要不懶,就餓不死人。”
“那倒是。”吳晴笑著安慰道:“官府下面有那么多商鋪,還開了毛紡工廠,就是去做工,也能吃飽穿暖。”
對于東江鎮(zhèn)的周到安排,吳晴和小琴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從來到遼東,她們從忐忑不安,到意外驚喜,都顯示出東江鎮(zhèn)對于百姓的重視。
不光是她們,還有那些不斷涌入的移民,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連孤兒都有慈幼院,這在大明國內是不可想象的。
“以民為本”也是官府經(jīng)常向政務人員灌輸,并在不斷踐行,顯示著東江鎮(zhèn)的與眾不同。
(https://www.dzxsw.cc/book/174257/75165430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