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遠大目標
想了想,郭大靖說道:“這樣也好。若朝廷見召,便找借口婉拒。這個借口,還要由大帥來想。”
毛文龍哈哈一笑,說道:“好,不讓你費腦筋,只管打好你的仗。”
艙室內靜了下來, 可也沒沉默多久,郭大靖便笑著開口,“剛送來的情報,大帥想必也看過了。建奴在調集和制造火炮,由佟養性負責。”
在遼東的作戰中,建奴繳獲了很多明軍的火炮。但卻是老式的,威力不大,比如大將軍、虎蹲炮和發熕, 還有一些輕型佛朗機。
盡管在努爾哈赤在世的時候, 已經開始組建使用火器的漢兵,也有一些火炮,但在幾次大戰中,卻并未重視和使用。
毛文龍輕篾地一笑,說道:“只是加強城防而已,不敢拉出來與我軍拼殺。”
建奴不是傻子,雖然開始重視火器,主要是火炮,可也知道在火炮性能上與東江軍的差距。
無論是射程,還是威力,建奴都不可能拉出那些老舊的火炮,再來與東江軍作戰。
郭大靖笑道:“搬上城頭,加強防御, 倒是一個不錯的辦法,這可能也是為了繞道入關作準備。”
毛文龍頜首贊同,說道:“想少留些兵力,皇太極定然是這樣的想法。”
郭大靖還是傾向于在京畿地區截擊建虜,殺傷多少還不是最重要的,只要破壞建虜以戰養戰的計劃,在大饑荒中,后金的動蕩和衰弱就難以避免。
當然,這也要看皇太極的具體布署,到底會出動多少人馬抄掠,留守的兵力又有多少,分別駐防在哪幾座大城重鎮。
而“勤王”抄襲的優勢在于提前的準備,這肯定是皇太極等奴酋萬萬想不到的。他們也肯定想不到,東江軍會有跨海遠襲如此大膽的行動。
古代的信息傳輸,以及兵力投放和運輸能力,如果東江軍收到建奴破關的消息后,再調兵遣將、準備糧彈物資,在時間上肯定是來不及的。
所以,皇太極最重視的應該是遼沈地區,防備東江軍在遼南展開攻勢,危及其核心統治區。
“大帥,打完鎮江,末將以為還要繼續展開襲擾。”郭大靖眨巴著眼睛,建議道:“饑荒已是板上釘釘,為了活命, 大量的剃頭遼人會逃亡,這可是個好機會。”
毛文龍想了想,問道:“只是襲擾?”
郭大靖用力點頭,說道:“一二百人的小股部隊多點行動,不要求什么戰果,讓建虜疲于奔命,使剃頭遼人更易逃出。”
“好。”毛文龍放下心來,說道:“還有朝鮮那邊,你這次與他們好好商談,接引逃亡的遼人,他們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今年的春耕已經結束,可會不會有天災,也是難說。”毛文龍不無憂慮,“人口多了是好事,可這吃食,也很關鍵。”
郭大靖倒是比較有自信,說道:“春耕之后便要軍民齊動,大修水利設施,再加上金州河流較多,又是海洋性氣候,就算是荒旱,也不致于絕收。只是歉收的話,憑土豆的高產量,影響也不會太大。”
“還有從江南、海外的購糧,今年要達到十萬石,就是人口再多上一倍,應該也足夠吃了。”
與南洋販糧的海商搭上關系,就要建立穩定的商貿關系,不能缺時再找,豐收了就不答理人家。
隨著小冰河大災害的蔓延,糧食就是最寶貴的資源,這種情況至少會持續十幾年。
所以,郭大靖已經與海商簽了協議,每年購糧八萬石,江南的糧食則減到兩萬石。
反正林家也不指望靠販糧賺錢,郭大靖就把份額讓給走南洋的海商,以便維持住這個長期的供應商。
“十萬石也不是最高的限額,還可以再增加。”郭大靖微笑著說道:“大帥盡管放心便是。”
毛文龍長出了一口氣,拍了拍郭大靖的胳臂,感慨地說道:“買糧的花費報給陳副帥,讓他分批分期地補給你。”
郭大靖笑了笑,拱手說道:“多謝大帥。”
話不用多說,毛文龍也知道郭大靖不太在乎錢,但他也知道現在金州的財政在發行軍票后,還算不錯。
正好賞功銀也快運到了,四十多萬兩呢!還有袁督師發來的十船糧食,官府一下子就能輕松下來。
原來還為了軍票陸續到了兌換期而發愁,可現在看來,一年的流通回收,老百姓手里的軍票已經所剩不多。
就是兌換給老百姓銀子,也大多是要重新進入流通渠道,逐漸被官府收回。
而之所以設定兌換期,就是給軍票背書,并加強官府和軍票的信用,穩固軍票作為貨幣的地位。
去年發行的兌換了,今年還在發行,這樣滾動下去,財政資金問題就基本上解決了。
長此以往,軍票的信用越來越穩固,作為信用貨幣也就在潛移默化中被老百姓接受和承認了。
也就是說,在東江鎮的地盤,在軍票的發行使用的范圍內,不需要金銀。只要官府愿意,能印出巨額的資金來花用。
不管是發放軍餉,還是收購糧草等物資,內部流通的軍票,將徹底解決東江鎮的財政問題。
意義如此重大,但未必有人能夠完全理解,主要是他們想不到那么長遠。
毛文龍卻是知道的,因為有大明的寶鈔在前。也正因如此,他也知道大明寶鈔是如何變成廢紙,為老百姓所拋棄的。
兩人的交談從軍事行動,說到了遼東形勢,又擴展到了朝廷動態,以及建虜的情況。
氣氛愈發地融洽,說話愈發地隨意,敞開心扉、有啥說啥的那種。這已經不是贊賞和恭敬,就是忘年交的掏心窩子。
“李成梁,邊帥武功之盛,兩百年來前所未有,卻只得寧遠伯之封,本帥又豈敢有更大奢望?”毛文龍搖著頭,說道:“晉爵封侯,不過說說而已。”
“大明已是積弊重重,兼將吏貪懦,邊備廢馳,東江軍若能掃平建虜,力壓北虜,開疆拓土,超越李寧遠,卻也不是難事。”
郭大靖微笑著說道:“現在的遼東之地,只不過相當于一兩省,可往北卻有更廣闊的土地,大帥又何必擔心沒有封侯之機?”
“奴兒干都司?!”毛文龍挑了下眉毛,但隨即搖頭,“其地極北苦寒,道路不便,以一國之力尚難維持羈縻,又何況是一鎮之軍?”
“若建虜敗亡,必然是向北,難道就放其逃生,恢復生氣?”郭大靖循循善誘道:“極北苦寒,可也有人居住;道路不便,就不斷修筑向前……”
毛文龍或許有效仿李成梁,永鎮遼東的心思。但與郭大靖相比,這就顯得格局不夠大了。
一個東北王,都不能讓郭大靖滿足。就是現在大明的疆域,他還嫌小呢!
當然,對毛文龍講這些,一是聊到這兒了,二是再設個遠大的目標,讓毛文龍別象李成梁晚年那樣自滿奢糜,還得繼續奮斗。
有沒有這種可能呢,郭大靖不排除。別說擊敗建虜之后永鎮遼東,就是窩在皮島當個草頭王,毛文龍都可能覺得滿足。
什么境況有什么樣的理想和目標,餓得快死,有碗粥喝就滿足;有數萬人馬,盤踞金州也能滿足……
毛文龍若有所思,捋須瞇眼,似乎陷入了思索。
好半晌,他才抬起頭,看著郭大靖緩緩說道:“大靖,本帥已覺年長神衰,這心態不如你蓬勃向上,或者說是雄心勃勃。有多大的目標,才有多大的動力,在這一點上,你要強過本帥。”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說道:“大帥只管坐鎮,時常提點監督。東江軍有您,才有主心骨,才不致生亂,甚至是土崩瓦解。什么心態,什么目標,都是根據具體的情況,以及實力來決定的,可不是年齡上的問題。”
咧嘴笑了笑,郭大靖又象調侃似的說道:“您只管象諸葛亮似的運籌帷幄,沖鋒陷陣自有末將等年輕人去做。”
毛文龍哈哈笑了起來,擺手道:“本帥可比不得諸葛武侯,可偷懶看家,享個清閑,還是能夠勝任的。”
向前傾了下身子,毛文龍很是鄭重地問道:“大靖,你覺得本帥若是入京面圣,會有何結果?”
對于這個問題,郭大靖差點把“找死”說出來。
但他仔細一想,卻也未必。結果如何,還要看具體的時間,以及所面臨的形勢。
比較吊詭的是,盡管皇帝對毛文龍不滿,朝堂上的文官攻訐不斷,可皇帝從未召過毛文龍入京。
天啟帝不算,是他給了毛文龍節鎮一方的大權,并給予了足夠的支持。
但崇禎呢,為什么不下旨召見,以此來試探毛文龍的忠誠?
“萬歲如下旨宣召,大帥去也不去?”郭大靖反過來,想從毛文龍這里得到答案。
“萬歲降旨,臣子自然要奉詔而行。”毛文龍面色坦然,說得也不象是假話。
郭大靖垂下眼簾想了想,說道:“那大帥要親自指揮‘勤王’行動,就為了入京面圣?”
“不是。”毛文龍捋著胡須,緩緩說道:“既稱‘勤王’,主帥卻不去,豈不授人以柄?”
郭大靖心中嘆息,可也得無奈地點頭。
這確實是個問題,他以前也想到了,一直在想著借口。
“大帥可以托辭。”郭大靖開口說道:“理由很多,并不難找。”
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大帥若去,皇帝降旨,您就很難處置。萬金之軀,身處不測,智者不為。”
毛文龍沒有馬上回答,似乎思索了一會兒,才開口說道:“看來,你對當今萬歲頗有成見,防范之心甚重。”
郭大靖聳了聳肩膀,并不隱瞞自己的好惡,平常已經頗有微詞,毛文龍也是知道的。
別說是他,就是東江鎮的軍民,因為兩次斷絕糧餉,對朝廷,對皇帝,也是頗多抱怨,甚至說得上是怨恨。
毛文龍嘆了口氣,說道:“忠君報國,乃是臣子的本分。哪怕萬歲偶有疏失,也不要耿耿于懷,心存怨懣。本帥就是怕你年輕氣盛,到了京畿,惹出大禍。”
郭大靖笑了笑,說道:“大帥多慮了。末將對朝廷,對萬歲,確實心有不滿,但還不至于大逆不道。其實,末將官卑職小,倒是一大優勢。不比大帥,聲名在外,也是眾矢之的。”
毛文龍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此事再議,不必急于做出決定。”
郭大靖也是這樣想的,形勢在變化,誰知道數月之后會是什么情況。或許,到那時候,請毛文龍去,他也不想去,或是不敢去了呢!
在郭大靖想來,對于僻處海外的東江鎮,天啟帝可以賦予較大的權力,到了崇禎,想收回卻已不大方便。
加上毛文龍性情倔強,與文官罵架斗嘴不示弱,上奏皇帝也時有不遜之語,崇禎認為他已是跋扈難制,索性也不用下旨召見來試探。
若是下了圣旨,可毛文龍托辭不去,自然是讓崇禎丟了臉,可還沒有制住毛文龍的手段。
估計崇禎擔心的就是這個,有監軍太監方正化在金州,暫時維持現狀、靜以觀變,或許是崇禎認為最好的辦法。
不過,因為東江軍在這兩三年里,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戰績。崇禎對毛文龍厭惡是厭惡,可也不想把這支越打越強的部隊逼得太緊。
而在朝堂上,攻訐毛文龍糜費糧餉、毫無牽制的文官,是越來越少,聲音是越來越小。
但文官們想要攻擊詆毀,就不愁找不到理由。挑毛病嘛,誰還是足赤完人?
特別是已經被文官集團包圍,忽悠得暈頭轉向的崇禎皇帝,還未看清文官集團的嘴臉,還以“眾正盈朝”而洋洋得意。
明君的吹捧,使他飄在九天云外,完全看不清大明的江山已經是風雨飄搖。
廢話不用多說,毛文龍身為武將,卻持尚方寶劍,并有幾乎不受節制的權力,這就是原罪。
一朝天子一朝臣,熊廷弼也是同樣的遭遇。萬歷信任有加,全力支持;天啟帝則半信半疑,終于釀成了廣寧慘敗的悲劇。
…………………
(https://www.dzxsw.cc/book/174257/70337229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