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王允
洛陽城亂了!
這次的主角卻是百官。昔日董卓在的時候,無人不是唯唯諾諾不敢作聲,現在董卓失勢了,昔日的舊賬都被翻了出來。只是董卓跑了,這些帳自然就被算在了董卓曾經的“追隨者”的身上,就如和李信有過交情的蔡邕。
蔡邕是應董卓征召入京,一直以來都挺受董卓重用,卻因此引來了其他人的記恨,在董卓西逃之后,他就首先被遭到了清算。
蔡家回洛陽的馬車剛進入城內,就被一群人攔著,大聲聲討著蔡邕的“罪行”,蔡邕不知何故,卻也不敢擅自下車,最后如果不是老仆人阿義忠勇,恐怕蔡家的馬車都會被那些人掀翻。
此時洛陽城內維持秩序的是虎嘯營的一個小隊,他們也被眼前聚集的人群吸引了過來,在得知被圍困的是蔡邕一家后,小隊長當下也不敢馬虎,連忙招呼手下就將蔡家馬車保護了起來。
那些官員并不把李信的虎嘯營放在眼里,在西涼兵的面前,他們噤若寒蟬顫抖的如同一只只害怕的小鵪鶉,只是面對虎嘯營的時候,他們似乎有種天然的優越感,覺得眼前的這些人不過就是當兵的,官就是該管著兵,有人甚至大聲呵斥著,要虎嘯營的士兵撤開,他們抓的不過是董卓的幫兇而已。
將士們卻不為所動,因為李信下過嚴令,碰到蔡邕的馬車,要嚴格保護起來。至于什么原因,大概只有李信才知道。所以將士們都沒有退,只是圍著馬車站成了一圈,任憑周圍人的辱罵拳腳,就是不為所動,也不反抗,畢竟虎嘯營中有一條軍規,就是不能和平民動手。
戰場上令西涼兵聞風喪膽的虎嘯鐵騎,此刻卻在洛陽城內被一群手無寸鐵的官員圍毆,不知董卓知道后會作何感想。
不過李信是怒了!
李信此時和荀彧商量完了退軍的事宜,按照荀彧的建議,進城來會見一下昔日朝廷內的高官,追不追回皇帝已經不重要了,李信作為一個外臣,和大家混個臉熟,對以后還是很有幫助的。于是李信欣然應允,只是在剛進了洛陽城他就碰到了有官員辱罵自己的部下的事情,當下火大,直接令隨身護衛的親衛沖了過去,將那群官員牢牢的圍困在中間。
“你們是什么人,竟敢辱罵我的將士!”
李信的一聲怒吼,身邊的親衛像得到命令似的紛紛的拔出了橫刀,那場面即使是剛才豪橫的官員們也被嚇得發蒙了,這支部隊身上所散發出的那陣肅殺之氣,不是一般人做能承受的,官員們的眼神中也流露出了驚恐之意,當下也不敢再和那些衛士為難。
見到沒人敢做聲,李信仍是盛怒難消,直勾勾的盯著人群。
“你們是聾子嗎?我問你們是什么人!”
李信的音調不由得提高了幾分貝,此刻那些人才意識到了惹上了不好惹的人,或者是說,這兵都一樣,即使跑了董卓,可是他們這些文臣仍然沒有出頭之日。面對著李信的質問,眾人畏畏縮縮,不敢作答,最后是一個老者故作鎮定的站了出來。
“老朽司徒王允,敢問閣下如何稱呼,現官居何職?”
王允原本以為報上名號和官位會令對面的小將知難而退,只是他在對方的眼里卻只看到了輕蔑的笑意,王允微微的有些吃驚,反正之前已經習慣了西涼兵的做派,當下也不敢再托大,語氣也軟了下來。
“不知將軍如何稱呼?”
“在下李信,”李信狡黠一笑,“不知大人剛才何故毆打我的兵卒?”
“你就是李信?”王允輕笑了一聲,此刻他并不害怕面對李信,反而害怕碰上的是一個什么都不懂的愣頭青,作為當朝的司徒,三公之一,相信李信一個封疆大吏跟自己打交道怎么也會有些分寸的,而愣頭青就不一樣,畢竟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當下王允心中有主意了,他沒有直接回答李信的問題,而是笑道:“將軍蒙圣眷恩寵,作為一方的大將,如今天子蒙塵,你不去追回天子,卻在這里縱容守下包庇董卓的余黨,不知是何居心!”
老者言之鑿鑿,努力讓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只是面對于他的責問,李信卻笑了。
“李某問的只是你們何故毆打我的將士,他們不久前才將你們從董卓的魔掌中解救出來,現在你們就對他們拳腳相加,如此這般不懂得知恩圖報,難怪會令皇帝身陷囹圇!”
李信的話讓眾人愣住了,大司徒王允也被他的話氣的臉上紅白一片白天說不出話來。似乎自己這個司徒在他的眼里就一文不值。作為三公之一的司徒,論官職可是遠遠的壓著李信這個州刺史一頭,李信在王允面前不但沒有顯現出恭敬的態度,反而對上王允是一臉的戲謔。
王允被氣的臉色發白滿臉不悅的瞪著李信。
“將軍這是何意,難道是在責怪朝臣護駕不力嗎?”
“沒有,在下只是想說如果各位在面對董卓的時候能拿出面對我們這種氣勢,那大漢王朝也不會衰敗的這么厲害!”
李信的話令在場的所有人嘩然,包括隨他一起來的荀彧,他覺得李信說的有些過了,連忙向李信打眼色,示意他不要繼續說下去了,但李信就像沒看到一樣,繼續打量著王允。
按照歷史的軌跡,他此刻應該是和董卓去了長安,在那里,他得以實施那個著名的連環計。雖然最終為漢室成功除賊,但是卻還是沒有從根本改變漢室的頹廢,最后除了落得自己身死之外,還連累了自己的養女貂蟬。
李信從前世就看不上王允的這個連環計,更何況在這一世,他手握兵權,完完全全可以在戰場上打敗董卓,根本就沒必要用女人這種手段去令漢室光復。
而且一個王朝需要用女人的身體才得以延續,那么這個王朝就沒有存在于世的必要了。
當下雖然王允貴為三公之一,李信的心里卻對他難掩飾的鄙夷。
王允也是看到了李信看他時眼神的變化,當下心中也疑竇叢生。他為官幾十年,卻并沒有和李信有過什么過節,而且二人年齡差距懸殊,王允都開始追思自己的過往,是不是之前自己的政敵,用李信的身份來向自己報復。
(https://www.dzxsw.cc/book/174231/884446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