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六百一十七章 海上周旋窮政體

第六百一十七章 海上周旋窮政體


  北海鎮的船隊離開勒阿弗爾后,沒有應之前英國駐法大使和馬德拉斯總督的邀請去英國,而是一路向南,直奔法屬西非。

  無他,時間來不及了。尤其是鄧飛,他要趕在年底前趕回北海鎮參加會議,另外還得去趟巴城,把王遠方兩口子一起帶上。

  趙新信守了他對姆巴特的承諾,在塞內加爾的圣路易港完成了補給后,船隊用了兩天的時間來到幾內亞灣北部停靠,派船送黑人們上岸,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不過在下船前清點人數的時候,那個叫“Lamin  labake”的黑人小孩找不到了。雷神號上的船員帶著姆巴特等幾個黑人上上下下找了一圈,愣是沒找到。

  小Lamin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治療和休養后,病情完全康復,恢復了活蹦亂跳的狀態。這小子雖然黑,可長的眉清目秀,還跟醫生學了幾句中國話,船上的水手都挺喜歡他。只要不去那些重要設施,基本上沒人管。

  問題是趙新他們不可能為了一個孩子就在幾內亞灣過多停留,姆巴特等人找了大半天后只得放棄。不過他在臨行前告訴鄧飛,也許這一切都是神的旨意,“Lamin  labake”的家鄉本來就不在奧約王國,他們這些人誰也不知道具體位置,就算想把他送回去都不可能。

  誰知等雷神號再度啟航的第二天,負責給路易.夏爾他們送飯的一名特戰營士兵在送午飯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藏在衣柜里的“Lamin  labake”。敢情這孩子一直躲在路易.夏爾的房間里!

  問題是倆小家伙怎么混在一起的?船員們誰也說不好。

  當初趙新把路易.夏爾三人送上雷神號后,安置在了自己住的套間客艙里,并且告訴伊麗莎白夫人早中晚三頓飯都會有專人送過來,千萬不要上甲板,以免被附近過往的船只發現。

  也許是路易夏爾在房間里呆不住,在船尾樓里遇到的對方,然后就玩到了一起?要知道路易夏爾其實挺孤獨的,自從哥哥約瑟夫死后,他就只有一個姐姐了。在圣殿塔關押的時候,因為和路易十六住在樓下,每天和特蕾莎相處的時間并不多。

  趙新和鄧飛得知后哭笑不得。不過這事還不能聲張,因為四位“拉神”和孔多塞就住在樓上的客艙里。等回了北海鎮再說吧!

  鄧飛讓隨船的醫生給路易.夏爾姐弟檢查了一下身體,發現兩個孩子都有輕微的肺結核癥狀。話說在鏈霉素發現并應用到臨床之前,結核病就是不治之癥。有錢人都是找個空氣優美的環境,再加上營養充足的食物和運動進行調理;而窮人在尋求了各種偏方后,就只能等死。

  三年前路易.夏爾的哥哥約瑟夫就是因肺結核才夭折的,而在另一時空的歷史上,路易.夏爾本人也是死于肺結核。考慮到他們自幼生活的環境,趙新判斷很可能是在凡爾賽宮和杜伊勒里宮的時候,某位貴婦染了這種病,然后就傳染給孩子了。

  經過和伊麗莎白夫人多次解釋,對方勉強同意用北海鎮的藥物進行治療。于是自此之后的兩周時間里,小王子的屁股上每天都得挨一針,搞得他自此落下心理陰影,看見穿白大褂的心里就發毛。

  回程的途中,趙新將心思主要放在了年底舉行的會上,或者說是對未來政體的思索上。

  “共和中國”這個名頭是糊弄法國人的,北海鎮自然不可能一上來就全面鋪開搞共和制,否則很容易引發從上到下的大混亂。

  在另一時空清代的共和制思想,是從鴉片戰爭后才開始的。隨著滿清被逼打開國門,對外“割臀以肥腦,自啖自肉”的狀況一步步加劇,故步自封的士紳階級這才開眼看世界。而上述情況跟今天的乾隆晚期是完全不同的,換言之,北海鎮要搞議會政治純屬胡來。

  北海鎮和滿清的斗爭,說白了還是對天下的爭奪,其性質屬于“肉爛在鍋里”,對士大夫階層而言,談不上什么奇恥大辱。

  在他看來,采用什么政體,需要有與它的基本原則相符的人民才行,比如家天下就需要分封一堆王爺和貴族,君主立憲的封建政治需要一群貴族和資本家,寡頭政治需要崇尚和追逐金錢的剝削者,而民主集中的共和政治則需要目標一致、且追求平等自由的人。

  要知道現代國家理論的基礎可不是“天子受命于天,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的自然國家,而是基于人的意志的“人為國家”。其實質就是用人權代替皇權,用多民族國家代替華夷之辯。

  換言之,封建國家之所以王朝更迭,除了統治逐漸腐朽,經濟惡化的問題,還有一個最主要的現象就是“人人為自己,皇帝為大家”。所以明末的時候即使國家財政再困難,士大夫階層家財萬貫也不掏錢幫忙;而到了滿清要在傳統文化上動手的時候,民族主義感召下的士大夫們反倒是站出來了,舍家拋業的投入抗清大業。

  等到了異族的皇帝或者這個群體都融入進傳統文化,乃至成為“治道合一”的代言人,通過文字獄壟斷了話語權后,士大夫階層又恢復到了以往的狀態。

  要想在十八世紀的中國建立共和,首先面對的就是“人民”的問題。那么有什么樣的人民就有什么樣的政體中的“人民”,與有什么樣的政體就有什么樣的人民中的“人民”一樣嗎?

  答案顯然是不同的。

  跟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不同,北海鎮要想建立共和,需要做的可不光是封建時代的“為民制產、為民請命、為民父母、為民做主”,還要通過教育,啟蒙、改善并塑造自己所需要的“人民”。

  要知道人民一旦通過教育認識到了自由,就會找尋自由和平等,并內化為一種普遍的人格。也只有到了人民不會因冒犯皇權或是文化權威而感到羞怯或畏懼的時候,共和政體才能實現。

  趙新可以想象的到,以汪中為首的北海鎮新儒家到時候一定會從中國的傳統中尋找政體改制的依據,也就是“托古改制”。這從他之前和焦循的閑談中已經看出了端倪。

  不管如何變,他們對于體制的要求不外乎就是十六個字:“人無遺材,地無遺利,君民不隔,名實必符。”而所謂的人和民,自然是掌握了話語權的讀書人。

  問題是“君民不隔”的目的只是通上下之情,緩解內部各階層的矛盾沖突,民權才是關鍵。不把這層屏障給打破,北海鎮治下的共和中國就是個怪胎,要么分崩離析,要么就重回家天下的老路。

  趙新由此想到,于德利之前提到的“過渡期”其實大有深意,看來對方對于政體問題的考慮遠比自己要多。

  “這個老狐貍!說話總是留一半,非要讓我猜。”

  在回程途中的二十幾天里,趙新還和幾位法國人進行了一次長談,向他們請教了對于政體和憲法的看法。此舉帶來的結果就是被人好好上了一課,之后他幾乎每天都去找那人請教,惹得他那位28歲的美麗夫人心里很不愉快。

  這人,就是馬奎斯.德.孔多塞。

  說實話,解救拉瓦錫純粹是出于方化對偶像的憧憬,另外趙新覺得此人實在死的太冤。而其他三位“拉神”則是在后世名氣太大,北海鎮要建立自己的學院,有了他們的坐鎮,才能名副其實。

  而就孔多塞來說,相比在微積分和博弈論上的成就,此人在歷史上最大的貢獻就是寫出了《人類精神進步史表綱要》,而且是在他生命中最后九個月的逃亡途中完成的。

  這本書的意義何在呢?那就是在此之前歐洲沒有人會認為人類能夠完全理解自然世界。也就是說,人類生來就有對各種知識感知和運用的能力,并會在這一過程中掌握知識的規律性,乃至認識世界。而在此之前,能做到這一點的惟有上帝。

  除此之外,歷史上他還擔任了1792年法蘭西共和國第一步憲法草案的總體起草工作,可見其能力絕對是神仙放屁--不同凡響。

  不過本時空由于北海鎮的出現,孔多塞辭掉了起草委員會的工作;因為羅伯斯庇爾在“圣殿塔事件”后公然提出,只有在和平到來之后才能用憲法治理國家,而內外戰爭狀態下的政府只能是獨裁政府。

  在兩人的交談中,孔多塞向趙新大致講述了自己對于歷史哲學、憲法和教育的諸多看法,讓趙新感覺受益匪淺。雖然對方是透過西方文化發展來概括人類精神進步的歷史,理論中也無法擺脫基督教神學的意味,可趙新覺得對于一個從未了解過中國文化,也從未到過中國的人來說,已經很了不起了,難怪此人會成為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

  事實上孔多塞之所以來東方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在和焦循相互交流了東西方史觀后,他對中國史觀中以道德來判斷是非標準、以人為歷史推動力、和史學就是為了給活著的人服務這一功能產生了極大興趣。

  中國的史書通篇都是在告訴人應該如何。通過系統的總結經驗教訓,再加上道德說教,告訴后人應該這樣做或那樣做,也就是趨吉避兇。

  要知道西方史學的觀點可不是這樣。西方人研究歷史上的那些成功典故不是為了效仿,而是要學會如何克服自身,獲得內心的成功;研究悲劇典故的目的不是為了如何避免歷史重演,而是要在命運帶來悲劇時,能獲得足夠的勇氣去承受。

  趙新對歷史哲學沒研究,不過他覺得這兩種思想的碰撞還真是挺有意思的。或許孔多塞在看到了北海鎮,深入了解儒家文化后,會寫出不一樣的《人類精神進步史表綱要》吧!

  在交談的過程中,孔多塞對北海鎮提倡婦女走出家門參加工作表示出極大的興趣。此人在兩年前就出版了一本名為《論準許婦女享有公民權》的小冊子。

  “趙先生,在我看來,要么人類的任何成員都沒有任何真正的權利,要么他們都擁有相同的權利;任何反對他人權利的人,無論他的宗教、膚色或性別如何,都會自動喪失自己的權利。”

  如果說以上這些討論還都是一些形而上的問題,等孔多塞講述了他那個在后世極為著名的投票悖論后,趙新的心里砰砰直跳,似乎發現了某種“秘密武器”。

  要知道民主和效率注定是無法調和的矛盾,除非給民主方法和程序施加特定的限制條件,否則當出現兩個以上的選擇方案時,“少數服從多數”的規則就有可能導致投票結果的不穩定和不唯一。

  這也就是說,假設趙新是會議的議程控制人,為了讓心目中的人當選或方案通過,他完全可以通過議程設置做手腳,就能很容易的使其他候選人或方案全部落選,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噓~~不能再說了......

  1792年12月19日,北海鎮的船隊穿越了巽他海峽,終于回到了巴城。王遠方帶著自己的夫人,以及包括江阿生在內的巴城市政府的成員來到港口迎接。

  趙新這還是第一次來巴城,雖然之前從來往的電報上得知巴城發生了不少改變,也看過鄧飛帶回去的視頻資料,可親眼目睹后的感受還是大不相同。

  如今巴城港口的東西兩側已經修建了兩座大型炮臺,配備了兩門D30122榴彈炮和十門75毫米岸防炮。目前的駐軍除了從北海鎮調來的一個陸戰連外,還有從會安和本地招募的三個營,總兵力在1800人。

  頭一次見到傳說中的“趙王”,已經擔任市政府官員的江阿生等人無不戰戰兢兢。雖然趙新說話很和藹,也沒什么架子,可有些人還是忍不住要跪下磕頭。

  在港口迎接的人群里,趙新還看見了何喜文。之前他已經通過王遠方發來的電報得知,何喜文在辜禮歡的幫助下,已經成功的拿到了那兩塊土地。于是當趙新走到何喜文的跟前時,拍著對方的肩膀說了不少贊許的話,何喜文興奮的骨頭都酥了。

  當四位“拉神”和孔多塞帶著家眷和仆人下船后,一直躲在客艙里的伊麗莎白夫人這才帶著三個孩子出現在了雷神號的甲板上,隨后在一個排的北海軍護送下,前往城內的舊總督府。

  鄧飛和德吉涅已經跟伊麗莎白夫人溝通過了,在船隊回到北海鎮之前,一切小心為上,盡量不惹人注目。要知道巴城這里雖然華人是主流,可來此經商的歐洲商人也有不少,最要緊的就是防備英國人的耳目。


  (https://www.dzxsw.cc/book/174202/76059503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