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訂閱 非正文 關于迪亞波羅的理解說明
我并不打算洗白迪亞波羅,他販du,就憑這一點他死一萬次都不足憐惜。
但是我認為這個角色的塑造可能不遜于大總統,而這點沒人發覺讓我覺得有點可惜。
神秘是迪亞波羅的符號,那一句“「帝王」就是我迪亞波羅!”在很多人看起來簡直沒頭沒腦的,但我想說,這句話就是迪亞波羅的人物完美具象!
這句話有沒有感覺像緋紅之王的能力,時間刪除?
沒有過程,只有結果!
而那過程已經掩蓋在只有他知道的世界中!
但是身位讀者的我們卻仍有機會去一窺究竟....尋找那漆黑而神秘一絲線索!
迪亞波羅雖然總喜歡罵人辣雞,但我覺得那不完全是口嗨,他就真是這么認為并實話實說。
但對于布加拉提和波魯那雷夫,他就從不吝嗇地給予稱贊,該罵就罵,該贊就贊,可謂性情中人。
最重要的是信賴,最忌憚的是侮辱,這也能接受他打壓暗殺小隊,最后在特里休的嘲諷下強迫自己回身迎擊。
面對侮辱這項行為時,為了尊嚴和驕傲,他是可以拼命的。(不過在絕境下,他的心態不如托比歐堅定,有可能是互補。)
此外,作為組織的BOSS,他會關注大多數部下,哪怕是一名不起眼的小卒子。
淚眼路卡,就是BOSS授意波爾波派出布姐進行調查。
像一個真正的黑道組織一樣,熱情會給予成員庇護。誰人敢于挑釁傷害,便會遭到組織的報復!
組織的凝聚性、組織度以及執行力應當較強,不然也不會讓波魯那雷夫找不到一絲破綻。
從布加拉提完成第一步任務時,給予的獎勵也是非常豐厚,同時迪亞波羅的留言寫得非常謙遜且誠意十足,可謂彬彬有禮...
要知道一個如此龐大的組織領導人用這番語氣對下屬表示感謝與信任,這種拉攏人心的手段可謂是相當高明了,換做其他人必然早已宣誓忠誠。
并且后后續給予的指示中,非常詳細....以至于我懷疑迪亞波羅是否有某種強迫癥。
迪亞波羅考慮到了很多情況,時間、地點、人物,可能發生的事情或情況都提前一一說明,可謂考慮周全,謹慎細心。
并且在這里有個細節,指示中讓布加拉提將特里休帶到頂層便算任務結束。
而實際上迪亞波羅也是等到電梯觸頂他才動得手,以免布加拉提誤會,從這里到辣妹用子彈傷紅王前,我是真的判斷迪亞波羅沒有殺心。
在任務完成后,迪亞波羅應該非常欣賞布加拉提,哪怕對方準備背叛自己也再三警告勸解。
直到最后布加拉提居然把扯開了石柱,企圖確認迪亞波羅的容貌!
哪怕是這樣,迪亞波羅還是沒有直接秒殺,僅是時刪躲閃,同時詢問對方的想法。
直到最后,布加拉提掏出了明令禁止的手機,并開始聯系喬魯諾,迪亞波羅才起了殺意。
我將這段理解為一種出于愛惜人才的克制舉動。
至于被壓迫的暗殺組就是活該,他們從未表達信賴和忠誠,既不上報能力還企圖攫取更多的利益,死不足惜。(布加拉提小隊的除了新入的喬魯諾,其他全員上報。)
而BOSS作為熱情的領導,從各方面來看都是合格且負責的。
除了管理外,戰斗也是非常謹慎的。
至于很多人詬病一點是,迪亞波羅在殺了波魯那雷夫后還要踩上一腳。
但這正是我最驚艷他的原因,這腳堪比瓦倫泰對父親的遺物起誓!(到時候我也會寫我的個人看法。)
這一腳在驗正波魯那雷夫的心跳....鑒別生死,這就等于進步!
正如他所言,戰勝不成熟過去,并從中得到教訓予以改變!
之前他擊敗了波魯那雷夫,但是沒有尸檢,導致了對方的幸存,最終釀成了本次事態的失控。
他兩次秒殺布加拉提,刀刀致命,但是對方就是不死...(鎖血實錘!)
而這個動作是確認對方是否死亡,這難道不是在進步么?
此外迪亞波羅下手兇狠但卻保有原則,就像迪亞波羅只擊殺暗殺組涉事二人,他也沒有攻擊離隊的福葛。
沒有連坐就意味著,雖然迪亞波羅拼盡全力保護身份信息,但只要忠于他,就算你身邊的人全部背叛了,你也依然是安全的。
寧錯殺勿放過...很難想象,這一條并不存在...
這便是劇情中迪亞波羅的表現,至于背景故事那,我覺得非常莫名其妙。
我說一個神父給收養的孩子起個名字叫惡魔?
在那種虔誠的宗教生活環境下,自己的名字叫惡魔,周圍的小孩怎么看?這換誰不心理變態?
至于殺媽和殺神父那一段,太單薄了,我總覺得細節還能深挖和細推,反正從劇情上看,我就覺得莫名其妙。
歷代boss都有各自原則和魅力,除了神父(無關是否團滅主角團,單從他個人來看,就是辣雞雙標狗,太惡心。)
只能說,迪亞波羅除了販du,在歷代BOSS中的確屬于一股清流。
最后強調一點,我不是抱著洗白的想法來寫文的,實際上我是用犯罪心理來反推迪亞波羅所作所為下隱藏的心理動機和行動方向。
這本書基本就可以看做我的JOJO觀后感以及從中得到的體悟,個人主觀性比較強,所以也請大家見諒。。。
我認為無論是什么書,都必須有作者的想表達或要表達的內容,否則沒有思想或宗旨,不能傳達想法的書是沒有靈魂的。
作者應當就像是一位考生,作品就像一份考卷,好與爛、對與錯、是與非,應當皆由讀者來評定。
但讀者也不該盲目聽信作者的論調,必須篩選出真假對錯的信息,再經過自己獨立的思考,最后才得出屬于自己的結論。
雖然看這本書的讀者很少,但是我還是非常高興能和你分享我對迪亞波羅的看法,因為迪亞波羅理由和動機都是藏在細節中,所以解讀的范圍角度非常之大。
正和月亮一樣,我們在看到正面的同時永遠看不到背面。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自己看到的輪廓或許和別人的并不一樣,所以作者拋磚引玉,讓你看看他人是如此解讀這位另類反派的,這個過程不也很有趣么?
受限于章節,不然其實還有更多有趣的細節可以解讀或推敲,要是全寫沒個三五不算完...所以簡短留空未嘗不是另一種解讀呢,最后真的非常感謝各位一路以來的支持!
(https://www.dzxsw.cc/book/174117/882393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