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拯救大宋皇帝 > 第五章 搬兵勤王

第五章 搬兵勤王


  在一道山道上,賀蘭山揚鞭疾馳,泥土飛揚。一路上行人遠遠躲閃,生怕被他碰倒。

  在一個拐彎處,疾馳的賀蘭山與迎面而來的一支官兵狹路相逢,賀蘭山緊急勒馬。為首的官兵措手不及,被坐騎掀翻在地,痛得呱呱直叫,爬起來大罵賀蘭山:你找死,敢撞大爺!數百名士兵嘩地向賀蘭山圍過來。

  頭目站在賀蘭山馬側,指著賀蘭山:來人,把這小子拉下馬來!

  幾個士兵去拉賀蘭山,但拉不動。賀蘭山一腳,將他們踹到一丈之外。嚇得其他官兵節節后退。官兵頭目拉刀,要砍賀蘭山。賀蘭山掀起馬,那馬一腳踢中官兵頭目的大腿,痛得他翻滾在地上。其他官兵不敢再上前。

  官兵頭目哎喲哎喲地罵賀蘭山:你不識好歹,我們是襄陽府的官兵,奉命到郢州到剿匪,你竟敢侵犯官兵!

  賀蘭山不慌不忙:你們去郢州剿匪,為什么走回來?

  官兵頭目垂頭喪氣:我們打了敗仗。他們正追趕我們,要打襄陽府。快跑,匪來了……

  遠處,果然塵煙滾滾,數千人馬向這邊風馳電地殺過來。

  官兵們扶起頭目,上馬要逃。

  賀蘭橫槍攔住:一個也不準跑!留下來!

  官兵頭目驚慌地說:你也是土匪?媽呀,完了!

  賀蘭山厲聲:***我比你還官兵呢!聽著,我命令你站在我的身后,不要驚慌!誰跑我先殺誰!

  官兵頭目:你是誰呀?我們打不贏連跑都不成?

  賀蘭山:少廢話,再多嘴多舌我割了你的舌頭!

  官兵甲:這些土匪個個兇殘成性,剽悍得很,他們攻打下郢州,搶了官府,殺死了幾百官兵。你不怕他們?

  官兵乙:我們幾百號人馬根本不是對手,他們都是忘命之徒,大爺,放我們走吧!

  官兵丙:他們殺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頭。

  賀蘭山吼道:安靜!你們列隊排好,我為你們頂住,怕什么?不就幾千名匪徒嗎?

  官兵們面面相覷,悄悄低詁:好大的口氣。看來這小子非同凡響。

  隊伍越來越近。一會殺到眼前。

  賀蘭山橫槍立馬,站在狹窄的道路中間,威風凜凜,一身豪氣。身后的官兵瑟縮但不敢動。

  隊伍的頭領看到道路中間有人橫槍立馬,始料不及,咯然而止,戰馬長嘶。

  首領是一個白面書生,也提著一枝長槍,十分俊俏。他的身后,是一支農民組成的隊伍。他們拿著刀、槍,也有拿著菜刀、鋤頭、木棒,看到一個坐高頭大馬、凜然正氣、威武神勇的人攔住了去路,吃驚不小。

  首領書生:看來,你是官府的人,你比他們有種!

  賀蘭山:你們也不是孬種,敢聚眾造反!

  首領書生: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賀蘭山:你們趁火打劫。金兵入侵,國家危難,你們卻為了痛快,在朝廷的后院燒一把火,罪惡滔天!

  首領書生:你……你不知百姓苦,百姓為了一口飯,才揭竿而起!國難當頭,官吏貪污成風,大發國難財,你身為官府中人,不為之臉紅,卻來指責我們!

  賀蘭山:貪臟枉法之徒,自有國法整治。當務之急,你們應該去拯救國家,拯救皇上,拯救天下蒼生!而不是僅僅為了你們一日三餐!

  首領書生:你好大的豪氣!但不要擋我們的路,否則我們不客氣。弟兄們,殺到襄陽去,開倉賑民!

  賀蘭山抖動銀槍:誰敢!

  首領書生身旁的一員義軍戰將揮舞大刀殺向賀蘭山。身后的官兵紛紛后退。

  賀蘭山單手揮槍,只幾下就將來將挑下馬下,但沒有打傷他。

  首領書生吃了一驚,另一猛將揮舞鐵錘拍馬過來,賀蘭山輕輕側身,用槍一彈,便將他打翻在地。

  首領書生親自出馬,他用的是一把長劍。這個首領劍法精妙,把劍舞得虎虎生風,竟然將賀蘭山迫退了半馬步!

  大戰幾回合,賀蘭山找個破綻,將書生的劍啪一聲打飛了!眾義軍目瞪口呆。

  賀蘭山并不傷害首領書生,回頭命官兵將他的劍拾起還給他。

  賀蘭山笑道:看來你是鄂州白氏劍法的傳人吧?

  首領書生面臉羞愧:你怎么知道?

  賀蘭山:人稱白鴿的白玉秀是你什么人?

  首領書生:是我姑姑,怎么?你認識她?

  賀蘭山:豈止認識,還是同門師姐呢!

  首領書生驚奇地說:你是誰?你不會是“江南第一槍”賀蘭山吧?

  賀蘭山笑道:難道不象嗎?你心目中的賀蘭山是怎樣的人?

  首領書生趕忙抱拳施禮:晚輩白若水不知天高地厚,冒犯賀大俠,請賀大俠責杖!

  賀蘭山忙下馬扶起白若水:白賢弟言重了,不打不相識嘛!

  白若水欣喜地對義軍說:眾位弟兄,這位就是大家仰慕已久的,名震江湖的賀蘭山賀大俠!

  眾義軍齊聲說:賀大俠!

  官兵們松了一口氣,開始議論紛紛:他就是賀蘭山?他不是送沈冰冰進開封去了嗎?

  白若水高聲說:各位弟兄,我們聚義三個月來,攻城掠寨,為百姓辦了不少好事,但也違反了國法。現在,賀大俠在此,我們何去何從,聽從賀大俠吩咐!

  賀蘭山:白賢弟,這使不得。

  白若水:賀大俠若不愿為我們玷污了大好名聲,我們也不勉強。但只要賀大俠一聲命令,我們愿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眾義軍氣壯山河地說:聽從賀大俠,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白若水:剛才賀大痊說得在理,國難當頭,我們不能僅僅為了自己的一日三餐,在朝廷的后院放火。我們也有一腔熱血,也想為國捐軀,驅除金虜,收復中原。

  義軍齊聲說:為國捐軀,驅除金虜,收復中原!

  賀蘭山熱血涌動:弟兄們,現在開封被金兵圍困,皇上危難,大宋危急,我們該當如何?

  眾義軍喊聲震天:拯救皇上!拯救皇上……

  賀蘭山大手一揮,眾義軍靜了下來,目不轉睛地盯著加賀蘭山。

  賀蘭山高聲說:各位弟兄聽旨!

  眾義軍大吃一驚,情不自禁地伏地上。官兵啪一聲跪在地上。

  賀蘭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遵旨!”響徹山谷。

  濠州城里熱鬧非凡,軍民熙熙攘攘,象過年似的。府衙張燈結彩,裝揖一新。府衙前,有數千士兵在保衛。濠州城外,有上百座營房,士兵們在操練,有幾十個伙夫在宮帳旁宰雞殺豬,忙得不亦樂乎。

  伙夫甲:最好太后天天生日,我們當兵的有吃有喝的。

  伙夫乙:你想得臭美,如果你還在開封,現在西北風也喝不上。

  伙夫甲:這叫命,你得認命,那天不是我們跑快一點,就成了金兵刀下鬼了。

  伙夫乙:不知我們的老伙計阿三在開封過得怎么樣?他是個大肚皮,平常吃少一點都哇哇叫餓,恐怕現在早已餓死了。

  伙夫甲:呸,盡說些掃興的話。弄快點,軍爺們要吃飯,慢了又要換罵了。

  伙夫乙悄聲:喂,聽說太上皇天天想著“江南第一美人”沈冰冰,太后很不高興,今天為太后做壽,是太上皇為討好太后堵太后的嘴的。

  伙夫甲:你真多嘴,不過,我見過的妃子、宮女見多了,要多漂亮有多漂亮,太上皇看不上,單就為一個沈冰冰著了迷,為還不能在開封多等一天攜她避險而捶胸頓足呢,莫非沈冰冰就是仙女下凡不成?

  伙夫乙:“聽杭州的軍爺說,沈冰冰比仙女還要漂亮,眼神象魔鬼一樣能將一個活生生大漢的魂勾走,你不能給她多看你一眼,否則,你就靈魂出竅,倒地身亡。”

  伙夫甲:“吹什么牛,我偏不信,若她在這里,我還敢摸一摸哩,嘿……”

  突然,一個將官闖進來,看到伙夫手腳慢,又口沫橫飛,照著屁股就是一腳:口水多多,快干活!

  二伙夫相視吐吐舌頭,匆忙起來。將官用手抓了一把羊肉往嘴里送:嘖,三月不知肉味……

  二伙夫竊笑。

  將官:看什么看,很舒服不是?你們訓練去,換其他人來……

  二伙夫:“不是,不是,將官,這還有好吃的,給——”

  將官張開嘴又是一口:免了,等下兄弟們還要吃。

  府衙內。知府潘天樂正指揮著勤雜人員快點準備太后的壽宴。潘對一個衙卒說:叫李總管來,怎么人參熟燕窩弄那么久?魚翅天我蛋不要太咸、深海鮑魚要文火,怎么御廚一感冒,你們就亂套了不是?

  一會,李總管過來,潘知府斥道:我說過多少次了,太后不習慣南方的濕天氣,室內要爐子,室外也要爐子,吹進太后寢室的風都要沒有水份的,趕快,多找爐子。你們都是豬腦子!

  李總管飛快去辦。

  一個衙卒跑過來傳:知府大人,太上皇要你進去。

  潘天樂趕忙肅衣走進府衙內最大的最好的房子——原來是他的寢室:“參見太上皇、太后”。

  宋徽宗端坐在太師椅上看書,太后披著貂毛大衣,讓兩個丫環擂腰。

  宋徽宗抬頭看了一眼潘天樂:潘大人,濠州的驢也能唱歌啊!

  潘天樂莫名其妙,苦苦思量,一會,才答:濠州的驢呀、牛呀、馬呀、還有狗奴才,都能唱歌。

  宋徽宗不快地說:吃飽了撐呀,國難當頭,還唱什么歌?

  潘天樂慌不擇言:太上皇、太后擺駕濠州,大伙高興呀!一高興就唱了!

  太后“撲”一聲忍不住笑了:太上皇,你呀,潘大人說得對,你就不要責備了嘛。

  潘天樂得了太后表揚,高興地說:太后壽辰,濠州萬民同慶,連牲畜呀都樂了。

  宋徽宗說:潘大人,別說了,叫人把屋后那兩頭驢趕到遠遠的,太后聽見驢叫就心煩。

  潘天樂終于明白什么回事:臣馬上去辦,宰了它們。

  潘天樂也退出去。宋徽宗叫住:慢。

  潘天樂忙跪下:請太上皇吩咐。

  宋徽宗:開封方面的情況有消息了嗎?不是叫你每天快馬飛報的嗎?今天快馬不快呀!

  潘天樂:回太上皇,臣已派另一快馬去迎接往回跑的情報衙役。

  宋徽宗:附近州縣的官員都到了吧?

  潘天樂:都在外面侯旨。

  宋徽宗:他們的兵馬、糧草都送來了嗎?

  潘天樂:送來了,正在清點、造冊登記,為了太上皇、太后的安全,奴才們都竭盡全力。現在濠州的兵馬,也達20萬之眾,任太上皇調度,太上皇、太后可以高枕無憂了。

  宋徽宗:楚州的楊知府來了吧?

  潘天樂:就差楚州的沒來。楊知府說要開兵開封勤王。

  宋徽宗不悅:此乃忠勇之士啊!他才1000兵卒也要勤王,簡直是以卵擊石,飛蛾撲火,誤了卿卿性命啊。潘大人,做事千馬不可意氣用事,要養精蓄銳后發制人。只要我們乃有兵力,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與金國交戰,不爭一時,要持久戰。大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一個小小金國,遲早會輸給大宋的嘛。

  潘天樂:太上皇高見,太上皇高瞻遠矚,臣實在佩服。

  宋徽宗:去,請各州縣的父母官入席吧。太后,我們去讓百官拜賀。在濠州做壽宴,比不上京城周全,太后將就將就吧。

  太后:太上皇多慮了。兵荒馬亂之際,還為臣妾辦壽宴,臣妾心里難安呀。

  盛大的太后壽宴在府衙的地坪上隆重開席。百官跪請“太后吉祥”。太后看上去十分高興,在太上皇的呵護下坐在上座。童貫、蔡攸等人同坐一桌。

  宋徽宗發表即興講話——

  “諸位官員,金虜找我大宋,開封被纏,朕與太后到濠州避險,打擾各位,心有不安。但請各位相信,大宋總有一天會國泰民安……”

  話尚未說完,從府衙的圍墻外突然“飛”進十幾個漢人打扮的金兵。揮刀直撲宋徽宗及太后。現場一片混亂。童貫會武功,揮劍迎上去拼死護駕。衙卒護著宋徽宗、太后及潘天樂撤退。這時,兩個金兵早已關閉了衙門,外面的宋兵進不來。

  宋兵不是對手。童貫年老體力不支,被斬了一刀,倒在血泊里。潘天樂抱住頭大喊“饒命”。太后驚叫“保駕太上皇”。幾個待衛和金兵拼,一會便被金兵圍而殺死。宋徽宗無路可逃,可屏障可依,閉上雙眼,聽天由命。

  突然,一個熟悉的身影從墻外“飛”進來,揮劍站在宋徽宗面前,擊退最近的幾個金刺客。

  宋徽宗不由得一陣驚喜:是滿江紅。來得正好!

  滿江紅力敵十幾刺客,使他們接近不了宋徽宗。這時,衙門被撞開,宋兵涌進來,金刺客見無機可乘,奪路而去。滿江紅欲追,被宋徽宗勸止,在蔡攸、潘天樂、眾侍衛的攙扶下回到“寢宮”,太后也由幾個丫頭攙扶跟隨。宴會一場狼藉,眾官員戰戰兢兢,不敢再吃。有的倉促間摔傷,有的被金刺客打傷,有的被剛才打斗時的碗筷擊傷……士兵們看到豐盛的飯菜直咽口水,幾只狗在地上搶食,衙役上前大聲喝罵將它們趕走。一個將官看到局面平靜,命令士兵退出去,加強戒備。

  府衙外,大街上,剛才的喜慶熱鬧變成了緊張、吃驚和恐慌。人們議論紛紛。幾個人在喝酒,口沫橫飛。

  甲:金人也太囂張了,一路追到濠州行刺太上皇,要不是滿江紅趕到,太上皇、太后兇多吉少了。

  乙:國難當頭,還大擺壽宴,活該!

  丙:平日奢侈糜爛、聲色犬馬,現在象喪家之犬,逃到濠州,人家還不放過他呢!報應!

  丁:他比開封的那個皇上好過多了。

  甲:對呀,開封那個皇上恐怕現在是戰不得、和不得、逃不得,度日如年呢。

  乙:太上皇年紀輕輕就退位,還不是逃避責任,找時間泡妞?一個江南美女沈冰冰就使他魂不守舍、茶飯不思,真是風流成性。

  丙:唉,這些是宮廷中事,自古皆然,關我們平民百姓鳥事,來喝咱們的,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知什么時候金兵打到濠州,我們也會變成喪家之犬的。

  此時,一個戴斗笠的女人從他們旁邊行過。

  甲:看,這女人挺酷的。

  乙:看什么看,她一劍刺死你,不白死!

  丙:這女人冷!

  斗笠女人站住瞟了他們一眼,嚇得他們把臉蓋在桌子上不敢抬起來。

  府衙內。百官紛紛向太上皇、太后請安。潘天樂汗出如漿,臉色蒼白,在一旁瑟縮。

  宋徽宗有氣無力地對百官說:你們隨便吃飽肚子回去吧。

  百官得旨,解脫似的紛紛告退,誰也不吃,空著肚子一溜煙地跑了。

  宋徽宗對潘天樂說:潘大人,不要怕,這有什么大不了?不就幾個刺客嗎?去,安撫好士兵,讓他們該吃就吃,該樂就樂去。

  潘天樂跪曰:太上皇、太后,微臣萬死不能辭其咎?

  宋徽宗安慰說:這不關你的事,刺客要來總得來嘛,天要下雨,你能擋得住嗎?去看一下童大人,他傷勢如何?

  潘天樂:剛才得報,無大礙,皮肉傷。

  宋徽宗:童大人年紀大了,皮肉傷也要緊呀!不過,他身經百戰,這種場面不會嚇著他吧。

  潘天樂戰戰兢兢:臣到外面去收拾收拾,太上皇、太后休息好,待會叫人再做宴席。

  太后:不用了,不餓!

  潘天樂唯唯諾諾退了出去。到了門外,狠狠地擦了一把汗。

  宋徽宗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又逃過一劫。人生怎么就有那么多的劫啊!

  滿江紅見過自己的主子,剛才又救了駕,心情有點激動,進來向太上皇、太后請安。

  宋徽宗一擺手:自己人,又不在宮時不用客氣。

  滿江紅還是客氣:剛才救駕來遲,太上皇、太后受驚了。

  太后贊賞地說:臣妾早就說過,沒有滿江紅,就沒有安全感。這一回,若不是滿江紅及時趕到,不堪設想啊!一路上臣妾就叨嘮不該讓滿大人去杭州召那個什么沈冰冰,太皇你偏不愛聽,事實證明臣妾沒叨嘮錯吧?

  宋徽宗不耐煩:你已經說了十八遍了。

  滿江紅要匯報開封的情況,剛開口,宋徽宗就搶著問:差事辦得如何?沈冰冰現在何處?

  太后一聽又是“沈冰冰”,急了,起身就走出門去。宋徽宗無奈:由她去,總是那性子。

  滿江紅:回太上皇,差辦了。沈冰冰已在開封。

  宋徽宗:怎么?你讓她留在開封?兵荒馬亂,她在開封怎么放心?你為什么不一起帶她到濠州?

  滿江紅:臣這次為了出開封,費了很大的勁,死了大少人。臣現在是欽差,奉旨搬兵勤王。沈冰冰帶不出來,她留在開封也許更安全。

  宋徽宗臉上略過一絲不快甚至惱色,良久才說:開封情況怎么樣了?

  滿紅江:十分危急,皇上在和與戰中搖擺,既戰又和,既和又戰。和不成,戰無把握。開封防務,李綱大人一力獨撐,如無援師,始早開封會陷落。

  宋徽宗:議和不就成了?金兵沒非是要幾塊地,幾個銀兩?給他們算了吧?金國天寒地凍缺衣少糧,窮怕了,就當支援他們吧。

  滿江紅心中不快:但金人欲難填,獅子大開口,勒要黃河北岸三府,要賠款無數,還要王爺、相臣為人質,太難為人了。

  宋徽宗:康王、張邦昌不是到金了嗎?

  滿江紅:但搜盡開封也籌不夠金銀棉布呀?金人還要朝廷撤了李綱。一撤李綱,開封三日即陷,開封民眾不答應,必生民變,到時開封不攻自破,后果不堪設想呀!

  宋徽宗:看來這個皇上可不好當呀!

  滿江紅:太皇,開封危在旦夕,皇上和開封軍民仰首以待勤王師,濠州有兵20多萬,讓臣率10萬大軍赴開封勤王吧!大宋不能沒有開封。開封一陷,大宋就亡了,太皇!

  宋徽宗無動于衷:誰說沒有開封就不成國?大宋還大片河山。兵家所言,不必計較一城一池之得失……

  滿江紅:但是開封不是一般的城池,那是大宋的國都,是大宋千千萬萬臣民的圣地和支柱!

  宋徽宗有點上火:江山是我們趙家的,難道我不知道剮自已的肉痛?你現在是欽差大人了,說話底氣足,連主子都不放在眼里了!

  滿江紅跪下:臣不敢。太皇永遠是臣的主子。

  宋徽宗:那你是聽開封那個皇上的話,還是聽朕的話?

  滿江紅:拯救國家,拯救皇上是天下大義啊,太皇,臣不敢置大義于不顧愧對天下!

  宋徽宗氣憤地說:天下大義?好!天下大義!就你懂天下大義,就你能挽大廈于既倒,就你是國家英雄!

  滿江紅:臣既然答應李綱大人搬勤王師,就不能背棄信義。

  宋徽宗:那你去勤王,成全你一世英名,朕的生死你不用管了。

  滿江紅:太皇,臣斗膽進一言,為鼓舞天下臣民抗金,太皇班師回京,親率二十萬大軍征討金人,大宋必勝,國威必盛。

  宋徽宗一拍椅子,拂袖而去。

  滿江紅怔怔地跪在那里。

  襄陽。賀蘭山率領一支5000余人的義軍進入襄陽城。但襄陽城城門緊閉。城墻上官兵嚴陣以待。賀蘭山他們一靠近,城墻上弓箭齊發,幾個義軍躲閃不及,中了箭。賀蘭山命令隊伍后撤,自己單槍匹馬上前與城上的官兵對話。

  賀蘭山高聲說道:我是朝廷勤王欽差,要見知府大人。

  一個將官回話:知府有令,嚴防匪徒。你們想使詐,騙我們打開城門,引狼入室,你當我們是傻B吧!你說你是欽差誰信?你倒不如說你是當今皇上,把我們當猴耍。你看看背后那些匪徒,個個窮兇極惡的,欽差也帶一伙匪徒?

  賀蘭山厲聲說:我有圣旨在此!我身后的是義軍,他要隨本欽差赴開封勤王,他們不是匪徒!

  將官說:他們不是匪徒?你還是匪徒呢!假冒欽差!現在亂世,真是什么人都有,什么官都敢冒,妖怪蛇鼠都出來了,看來天下難太平羅!

  城墻上的官兵在大笑。

  賀蘭山氣憤地說:城墻上的官兵聽著,圣旨在此,尚方寶劍在我的手上,誰敢違抗圣旨,先斬后奏。將官聽著,趕快叫知府大人接旨,否則后果自負!

  那將官止住了笑,看到賀蘭山正氣凜然,底氣十足,有點害怕:“萬一他真是欽差,我的小腦袋不就完了?”去,快去通知知府大人。

  義軍隊伍里有人早就憋不住氣了:媽的,殺進城去,把鳥知府的烏紗擦屁股!

  白若水也來氣:官兵見到百姓就怕。現在才知道怕?

  一會,知府出現在城墻上。知府是個老頭,遠遠看到賀蘭山,大聲說:你說你是欽差嗎?把圣旨送上來再說。

  賀蘭山回答:是不是欽差,看圣旨就知道。

  知府說:那你一個人進來,其他人不許進!

  賀蘭山:快打開城門!

  城門緩緩放下。賀蘭山拍馬進去。城門又拉了起來。一會賀蘭山就上了城墻。官兵警戒,將賀蘭山圍住,嚴陣以待,以防有詐。

  賀蘭山坐在馬上,高聲說:襄陽知府接旨!

  知府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臣聽旨!

  賀蘭山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知府聽完宣旨,賀蘭山將圣旨扔給知府。知府拿起仔細一看,吃驚,然后叩頭求饒:剛才老朽冒犯欽差大人,罪該萬死!

  賀蘭山:起來!

  知府戰戰兢兢地站起來,對將官說:準備酒菜,為欽差大人接風洗塵。將官應聲而去。

  賀蘭山:現在,勤王的義軍就在城外,知府大人不會再叫他們匪徒了吧!

  知府:不是,不是。

  賀蘭山:他們可是殺過官兵、劫過官府、國庫的刁民啊!

  知府:下官沒有看見。

  賀蘭山:你不怕他們劫了襄陽府吧?

  知府:打開城門,歡迎拯救皇上的勤王師進城!

  官兵趕忙拉起城門,示意義軍進城。義軍呼啦啦地闖進城內。

  賀蘭山:知府大人,聽說襄陽城里駐有軍隊10多萬人,糧草充足,不知大人肯不肯出兵勤王?

  知府:這個……糧草倒有,本府可以給勤王師補充糧草棉布,但兵馬就難以調配了。

  賀蘭山:為什么?難道知府見死不救?

  知府:不敢,不敢,下官日夜盼望率師勤王啊,只是……

  賀蘭山:只是什么?

  知府:聽說當今皇上要到襄陽避險,下官不敢怠慢,為了皇上安全,單單10萬人馬還不夠啊!皇上到了襄陽,萬一金兵追過來,本府如何抵擋?

  賀蘭山:現在皇上哪里還提避險之事?他要避也避不了了,只有與開封共進退,你就不要往那想了。趕快奉旨勤王吧!

  知府:下官仍有顧慮,皇上萬一來襄陽避險,下官不能不設防。到時如無兵可用,下官再多幾個腦袋也不夠砍呀。

  賀蘭山:現在情況緊急,勤王要緊,你就不要找托辭了。借本欽差精兵三萬,明日起程開赴開封!

  知府:欽差大人,體諒下官難處吧,下官實在難做……

  賀蘭山嘩一聲抽出尚方寶劍,厲說說:你聽著,成也成,不成也成,你馬上點精兵三萬,準備充足糧草,明日啟程。不得討價還價,否則本欽差不認人!

  知府這才點頭稱“遵命”,撒開屁股去點兵。

  濠州。夜。宋徽宗睡不著覺。悄悄起來,披衣出門。抬頭看到一輪明月。幾個侍衛向他請安。宋徽宗問:滿江紅睡了沒有。一個侍衛說:滿大人剛睡下,我們換他的班。宋徽宗“唔”了一聲,在走廊上度走。侍衛在遠遠跟著。

  宋徽宗在走廊一幅嫦娥的壁畫前停了下來,仔細地端詳,還用手去摸了一下,然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一會,自言自語:“沈冰冰應如嫦娥,水中月鏡中花,一種相思兩地閑悉,星漢銀河,宛如天塹,唉,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纏纏無絕期。”說著說著,竟然流下了淚水,擦一把淚,又陷入深深的自責:“是朕辜負了她,若遲走一天,她就會在朕的身邊,享受著至高無上的自由與愛情。現在在開封,真是苦了她。如果有一天回到開封,朕一定要好好待她,讓她享受天上人間最快活的日子。”

  宋徽宗輕輕抹去“嫦娥”臉上的灰塵。嫦娥露出嫵媚迷人的微笑,仿佛對著宋徽宗欲言又止。宋徽宗越發惆悵,幾乎難以自控,伏在柱上低低抽泣。侍衛看到此景,不敢去打擾。

  突然,一個黑影從樹下閃過。待衛看到了,大喊:誰?

  宋徽宗一驚,本能地往侍衛這邊跑。黑影箭一般走到了他們跟前,舉劍便刺,一個侍衛擋了一下,但這一劍仍扎進了宋徽宗的左臂上。幾個侍衛拼死保護,宋徽宗大喊抓刺客。刺客戴著斗笠,是個女人。府衙驚動起來,燈火通明。

  幾個侍衛抬架不住。眼看宋徽宗又要吃一劍,又是滿江紅一塊石子彈到斗笠女人的手上,劍呼一聲落地。但她馬上撿起劍,再次刺向宋徽宗。此時滿江紅一箭步走近,將斗笠女人擋住,并與其交手。

  滿江紅驚訝此刺客的武功,她劍法精妙,十分狠毒,劍劍直取要害,大有要一劍封喉之勢。幾個回合下來,滿江紅占不了多大便宜。此時,衙卒也出來了,將刺客圍在院子里。

  滿江紅邊戰邊喊:去保護太后,以防另有刺客。

  侍衛和衙卒啦啦地去保護太后。

  刺客無心戀戰,撒了一把煙,轉眼就不知去向。

  滿江紅命人趕緊給宋徽宗包扎,醫生連滾帶爬過來,眾人將宋徽宗扶至寢室。

  宋徽宗躺在床上,太后精心呵護。醫生守在一旁待命。群臣紛紛進來問安,關示關切。潘天樂早已面如死灰,尿竟嚇出了一泡,站在一旁顫抖。

  滿江紅:這是一個女刺客,身手挺不錯。但不是金人。金人的劍術沒有如此精妙。她的劍法有點象武當,步法輕盈,劍劍封喉。我還沒遇到如此危險的刺客。

  宋徽宗長嘆:簡直倒霉透頂。沒有一個地方是安全的,童大人,傳旨,明日移宮鎮江。這里太邪了。

  童貫:遵旨。

  潘天樂跪曰:太皇,你殺了微臣吧!微臣不想再活了。

  宋徽宗:要死自己去死,朕管不著。

  潘天樂痛哭流涕:臣對太皇忠心耿耿,卻人算不如天算,二十萬將士防不住幾個刺客,臣實在無話可說。

  宋徽宗沒有理睬潘天樂。潘天樂可憐地期待宋徽宗給幾句安慰,哪怕一頓責罵也好!但沒有,一聲不哼。潘天樂絕望地告退。

  童貫奏道:太皇,明日移駕鎮江,軍隊與糧草一同隨駕吧?

  宋徽宗:全部,一兵一卒、一糧糧草,一分銀兩也不要留下。濠州是一個邪地,朕曾為大宋天子,竟鎮不往這里的邪氣!

  童貫:太皇鴻福齊天!

  眾臣齊呼:太皇宏福齊天!

  此時,有人來報:濠州知府潘天樂投井身亡!

  眾人大驚。宋徽宗從床上躍起,瞪大眼睛,好久說不出話來。

  開封。夜。城墻上守軍在巡邏。開封城內一片沉靜,遠處金營燈火瀾珊。天地間平靜詳和。

  鬼影、李老大和幾個士兵在城墻上值勤。鬼影的頭發嚴嚴實實地藏在頭盔里。李老大的胡子也剃了。他們象兩個普通的士兵一樣頂著寒冷在城頭警戒。

  鬼影覺得無聊,對李老大說:媽的,天天在這里挨寒受凍,不如什么時候與金兵痛痛快快的干一場。

  李老大:我們手都快生銹了,更不說刀。金龜兔子,老子滅了你!

  鬼影:朝廷也是,我們快凍死了,還不給棉衫。

  李老大:別想了,皇上舍不得動國庫棉,要賠給金兵,真扯B談。

  此時,一個將官過來,斥喝:不準大聲話說話,干活去!

  鬼影忍不住:將官,我們又冷又餓,頭昏眼花,找不著北了。

  將官給鬼影一頓臭罵:就你冷,就你餓?老子穿得比你少。一餐才一個饃饃頭。你嚎什么嚎!再嚎軍法處置!

  鬼影要理論,李老大勸止。此時,有人喊抓奸細。

  一個黑影在離城墻不遠的屋頂上“飛”過去。士兵們喊:那是金國奸細,抓住他!

  但面對飛檐走壁的奸細,士兵們一籌莫展。那奸細還在屋頂上向士兵們示威,做出下流動作。將官氣得直罵娘:***,放箭射死他!眾士兵放箭,但夠不著。金奸細仍在做挑畔的下流動作。

  鬼影忍無可忍,從城墻上跳下去,施展他的“踏雪無痕”輕功,向奸細“飛”過去。奸細暗吃一驚,拔腿就逃。

  奸細輕功也十分了得,鬼影一時追不上,干脆將頭盔、盔甲脫了,輕裝上陣,緊追奸細。二人在屋頂上飛來飛去。奸細似乎要與鬼影斗輕功似的,你快他也快,你慢他也慢。鬼影不服氣,拼命追趕。城墻上士兵大喊:“加油,抓住金龜!”

  一會,鬼影將奸細追到了一個小巷。正好,沈冰冰、吳冷月住在這條巷子。

  奸細“飛”到沈冰冰、吳冷月的院子的屋頂上,停了一下,猛回頭看鬼影,鬼影趕到。奸細正要起“飛”,但一張“天網”將他罩住了。

  吳冷月出現在屋頂上,猛收“網”,奸細措手不及,在網中央掙扎。鬼影幾下子將他降服。吳冷月與鬼影四目而視。

  吳冷月驚訝地說:我好象哪里見過你!

  鬼影也驚訝地說:唔,對,在御街,我們見過面,我打翻了你的粥桶。

  吳冷月仿然大悟:對,我也想起來了。你的長發挺好看的。

  鬼影害羞地說:姑娘貴姓?

  吳冷月答道:我叫吳冷月。就住在這。

  鬼影:我叫鬼影。現在是“官兵”,抓到這個奸細。我要走了,將這個奸細交給長官處置。

  鬼影押著奸細,下樓。看到沈冰冰站在屋檐下,在寒風中顫抖。鬼影不由得發出驚嘆:好美的姑娘!好象也在哪里見過?

  沈冰冰笑了笑。

  鬼影帶著迷惑走了。

  吳冷月與沈冰冰手挽手地跑回房子里,鉆進被窩。

  濠州。清晨。宋徽宗一行整裝待發,卻不見滿江紅。

  太后驚訝地問童貫:滿江紅去了哪里?

  童貫答道:臣也不知道,一早就不見他了。

  宋徽宗醒悟:也許他回開封勤王了。

  這時,蔡攸匆匆拿一封信過來:太皇,滿江紅留下一封信給你。

  宋徽宗趕忙拆開——

  “太皇,臣不辭而別了,今開封危急,圣上仰頸以待勤王之師,拯救萬民于水火。臣雖為太皇侍衛,本該隨太皇左右寸步不離以盡天職。然臣未敢以一己之小義忘卻天下之大義,未敢以對太皇之私心背負開封百姓、大宋社稷。臣既為侍衛,也是一個俠客。國難之際,未敢忘俠義之道,臣愿背玩忽職守之罵名而為天下俠士表率。國難既除,臣又未戰死沙場,臣仍將愿追隨太皇左右,效犬馬之忠勞……”

  讀罷,宋徽宗神色凝重,欲言又止,手顫抖了一下,卻很快掩飾過去,低聲地命令童貫:起駕。

  童高聲地吆喝:太皇有旨,起駕!

  浩浩蕩蕩的護駕隊伍有數里長,向南而去。

  向北的官道上。滿江紅疾速飛奔。身后,有數百騎緊緊追隨。寒風中,這支隊伍顯得格外豪邁、格外悲壯。

  陜西某縣。胡青、長車率領八、九萬服裝不齊的大軍路過這里,稍作休整。縣太爺聞勤王大軍路經本縣,趕忙率眾官員、衙卒出城相迎。

  在城門外。胡青看到衙門的官員出來迎接,自然高興,下馬。縣太爺率眾官、卒跪下,高呼:歡迎欽差大人路過本縣。

  胡青:起來吧。

  眾人起來。胡青打量了一下縣太爺。此縣官鼠頭鼠腦的眼珠子滾圓,對其他官員也看得不順。

  胡青問:知縣,你老實回答本欽差,糧庫有多少存糧?

  知縣驚慌:回欽差大人,本縣過年天大旱,糧食欠收,倉稟空虛,度日如年。

  胡青:你說慌,剛才我問了一個農夫,說貴縣去年風調雨順,大豐收,而且一年征了兩年的稅,此事是否屬實?

  知縣躲躲閃閃:絕無此事!請欽差大人明鑒。

  胡青:你為什么要對本欽差隱瞞實情?擔心本欽差抽你的血吧?

  知縣:支援勤王乃下官的義不容辭,但本縣的確庫中無糧啊!

  長車插話:我們聽老百姓說了,你們這里是陜西糧倉,但你們縣衙這邦人貪臟枉法,中飽私囊,去年底朝廷向你們緊急征糧,你們卻看到兵火燒到開封,頂著不調,膽子夠大的。

  知縣還在狡辯:民間風傳,今年將天大旱,還將有蝗災,莊稼將顆粒無收。為應對災年,本縣存有一些口糧,有備無患,也是為全縣蒼生著想呀!

  長車罵道:今年大雪兆豐年,哪來天旱、蝗災!你分明是狡辯!現拯救皇上要緊,不容得你抵賴,趕快開倉,給開封調糧。

  知縣仍在找借口:去年鄰縣欠收,又遇民變,本縣已借調大批糧食給鄰近各縣,庫中真的無多少存糧,請大人明察。

  長車氣打一處來,從胡青腰間撥出尚方寶劍,往知縣的脖子就是一劍。知縣頓時身首異處。眾官大驚,倒伏地上,嚇得直哆嗦:回欽差大人,本縣尚有一百萬斗陳年糧,請求大人全部調走,我們愿為勤王盡綿薄之力!

  長車擦干尚方寶劍的血,插回劍鞘。胡青贊賞地看了長車一眼。身后的士兵拍手叫好。

  部隊緩緩進入縣城。胡青宣布紀律:眾將士聽明白,不準奸淫擄掠,不準打罵百姓,不準強買強賣,違禁者一律斬首!

  縣衙大門敞開。長車率幾百名士兵進入縣衙,指揮搬糧。

  胡青也進了衙門,對長車他們說:快,要趕路了!

  長車應了一聲,看到糧倉旁邊有一間密封得嚴嚴實實的房子,啪一聲撞門進去,原來是知縣的房間,內已空無一人。長車翻箱倒柜,發現一箱珠寶金銀,嚇得長車一跳。看四下無人,匆忙抓了一把塞進口袋子里。剩下的用一條布袋包好,系在腰上。

  胡青看到長車腰纏個布袋子,問是什么東西,長車低聲說:是銀子!

  胡青:先拿著,作獎賞用。

  長車:好吧。

  傍晚,胡青的隊伍趕到了洛陽附近。山路崎嶇,林深樹密。

  長車對胡青說:快到洛陽了,到洛陽休整一會吧,大家挺累的。

  胡青:得抓緊,兵貴神速,否則,我們未到,開封就淪陷了。

  隊伍緩緩前進。這已是一支疲憊之師。

  突然,山上喊殺聲四起。胡青大驚,勒住馬抬頭一看:媽呀,中了金兵的埋伏!

  胡青大喊:金兵來了,兄弟們,殺!

  金兵虎狼下山,在狹窄的山道上與胡青的部隊廝殺起來。宋兵驚慌失措,又是疲憊不堪,被金兵一沖殺,分成幾截,攔住廝殺,死傷無數。

  胡青、長車拼命搏殺,左擋右突,異常勇猛,并不時呼喊指揮。宋軍人數十幾倍于金兵,逐漸站穩了腳跟。此時,金兵幾把火,將糧草燒成火堆,沖殺一陣,迅速撤去。

  戰火熄,宋軍傷亡較大,尸體布滿了山路。糧草也被燒了大半。

  胡青一清點人數,僅剩兩萬多人。減員一半。

  最新全本:、、、、、、、、、、


  (https://www.dzxsw.cc/book/17311/934966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