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貶耶升耶
天啟忽悠一下想起,新科進士翰林院編修文震孟、庶吉士鄭鄤首開彈劾李進忠的先河,應該是天啟二年十月之事,怎么提前了?新科取士,也應該是天啟二年二月之事,不知為什么竟在天啟元年而為了?歷史難道出現了偏差?
他立刻吃驚地說道:“竟有此事?這兩個人朕知道,那文震孟還是朕的新科狀元吶,上什么疏會遭如此貶譴?張答應,汝去找一找編修文震孟和庶吉士鄭鄤最近所上的疏,朕要看看是不是于理不合!”
張嫣答應一聲進內去找案卷,孫承宗躬身告退道:“臣猜萬歲必不知詳情,萬歲念二人忠心護主,還是訓斥幾句是了,我朝不能沒有仗義執言之士啊!”
天啟點頭道:“不知道這兩個人現在走沒走?”
孫承宗說:“吏部派他們到山東出任知縣,李進忠不同意,讓改派到云南,葉閣老也不同意,說又不是流放,何以到那瘴癘之地?所以現在還在家待命。//WWW。qb5.Com//”
天啟點了點頭:“沒走就好,等朕調卷看完再定吧!愛卿還是要抓緊講武堂之事吧。”
送走孫承宗,天啟就鉆進了木匠房子里,他對涂文輔、葛九思說:“聽說你們倆是李進忠派來監視朕的?是不是想挨廷杖了?”
嚇得兩個人撲通就一齊跪在了地上:“奴才該死,是他逼著我們纏著萬歲干木匠活的,除了干活,我們什么也沒做!今后我們只是萬歲的奴才,他的話不會再聽了!”
“好,從今天起,朕就成立個木匠坊,外面不是管朕叫小木匠嗎,那朕就是這木匠坊的師傅!木匠坊由你們倆當正副掌作,朕讓王公公在這旁邊給你們安排住的地方和公事房,從現在起,你們就不要再和什么人聯系了,朕如果發現你們再和誰勾搭,朕就杖斃你們,拖出去喂貓!”天啟聲色俱厲地說。
兩個人磕頭如搗蒜地說:“謝萬歲栽陪,奴才誓死效忠萬歲!”
回到寢房,張嫣已經找到了有關案卷。看文震孟的上疏,果然以少年新科的銳氣寫得大氣凜然,先是長篇勸皇上“勤于講學”“以裨治本杜亂源”,后筆鋒一轉就寫道:“皇上昧爽臨朝,寒暑不輟,于政非不勤矣,而勤政之實未見也,鴻臚引奏,跪拜起立,第如傀儡之登場,了無生意。若僅僅揭帖一紙,長跪一諾,北面一揖,周旋進反,祗畢朝儀,安取此鴛行豸繡橫玉腰金者為也?”又道:“近日朝中舉動更有可疑者,空人國以庇私黨,幾似濁流之投,詬道學以逐名賢,有甚偽學之禁,唐宋末季可為永鑒。”
大明朝就是怪,大臣多以彈劾皇帝買賢名,這小子如此年紀就敢直言上疏,把皇帝罵個狗血噴頭,不怕掉腦袋啊?其實他也看出來了,文章表面說的是皇帝,但全是指刺李進忠的,那閹豎豈能不惱?李進忠的批紅為:“文狀元疏中以偶人比朕,殆難容忍,將其廷杖八十,看爾還敢胡言亂語!”下面是內閣諸人護佑附議,多說文震孟年輕,不懂宮中規矩,應該從輕處理,后改為放歸回家。
這個李進忠倒會抓理,拿皇帝當擋箭牌,你敢說皇帝是木偶,這還了得,大不敬啊,打你八十廷杖都便宜了你!
天啟估計那原來的天啟看了也得惱火,這文震孟是太狂了點,說話嘴沒把門的,如此之人給點教訓也是應該的,免得今后惹更大的亂子。
他又看了鄭鄤的上疏。由于兩疏均是以個人名義呈送的,所呈又為本職之外,不是由通政司交六科廊房,而是由本人送到會極門,由管門太監接過送到皇帝這里的。在皇帝送交六科廊房抄寫之前,別人無從知道。所以鄭鄤開篇就說:“臣傾見修撰文震孟上書,私慶有為明主忠言之人,意皇上天佑圣明,必將逖思深悟,立見施行矣。乃候之浹旬,未蒙可報,臣竊疑之。夫上嘗不報者,是留中之漸也;留中不下者,是壅遏之萌也;壅遏不通者,是竊弄之機也,此不可不深長思也。今若經御覽而留中,則非止輦轉圓之義;若不經御覽而留中,必有伏戎援奧之奸。本朝此弊惟武廟與神祖末年最多,在武廟時蓋因權珰之煬灶,在神祖時則系奸輔之籍叢。臣歷稽史冊,凡召亂之端有二,而今皆見之,曰內降也,留中也。內降之屢旨,用以擯斥大臣,其機關使人駭,而留中之一線,或以陰淆圣慮,其徑竇使人疑。”
這小子弄出個“權珰煬灶”和“內降”,再傻的人也知道是指說李進忠專權了,豈能不惹禍上身?
李進忠當即下詔:“朝儀大典累朝成規,如何輒肆輕褻?將朕比擬傀儡,藐視朝廷如戲,文震孟好生可惡!鄭鄤黨護同鄉,窺探上意,本當重處,念朕首科取士,新進書生不知大體,姑從輕,二人俱降二級調外任。”
天啟看了,撲哧一聲倒笑了。張嫣不解地問道:“李閹矯旨專權,萬歲不惱,怎么倒笑了?”
天啟正色道:“這兩個狂生,目無尊卑,口不擇言,也該懲戒一下!不過云南太遠了,不如讓他們到四川吧,唔,重慶將來不靖,就叫文震孟去重慶給朕擋風遮雨吧!讓他當個小小縣官,既擋不了什么風,也遮不了多少雨,那就讓他當重慶知府兼重慶兵備道指揮使吧,不行,播州也得讓他的兵備道管起來,給他多加點擔子,不能便宜了這小子!這個鄭鄤嘛,就讓他到瀘州去當知府兼敘瀘兵備道指揮使,把鎮雄府也交給他這兵備道,讓這倆小子把永寧包圍起來。媽的,都是正三品大員了,這是貶還是升啊?罵出理了?不行,朕今天得把他們傳來,好好罵他們兩句,踹他們兩腳!噢,既然想把永寧夾起來,這南邊怎么還開著個口子呀?而且后來的貴州水西土司安邦彥謀反也需鎮撫,那就再派御史黃尊素去任貴寧巡撫兼畢節兵備道指揮使!”天啟笑著說。
張居正任首輔時,給萬歷在文華殿設了個屏風,上面把知府以上的地方官和在京的堂官名諱都寫在上面,這慣例就一直保留到今。天啟早讓小德子到文華殿把大名單抄了回來,又讓王安寫了個李黨的名單,所以用誰,不用誰,他現在也已經胸有成竹了。
張嫣也讓他說笑了:“那臣妾倒要偷聽一下,看看萬歲是怎么罵人的,臣妾也學得一二,不然執掌后宮,沒點威儀怎么可以!”
氣得天啟拽住她拍了一頓小屁股。張嫣倒沒如何,天啟倒拍得愣在了那里,看著裹在衣服里的圓挺的小屁股出神了:“手感怎么這么好啊,我這是上刑啊,還是自己找享受來了?”
最新全本:、、、、、、、、、、
(https://www.dzxsw.cc/book/17296/934776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