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你有狡計,我有暗算。爭功!
兀術大軍壓向淮西!
正月十五日,壽春城破。//WwW、qb5、com\\
正月十七日,西路軍破商州,川陜宋軍一觸即潰。
同日,東路前鋒偵騎出現在廬州城下。
“詔劉锜速進廬州守御!”趙構有些失控了,連番軍報,無一勝捷,俱是潰敗,張俊逡巡不前,只得直接下令劉锜軍進發。
臨安城中,新年的氣氛迅速被大軍壓境的恐慌所取代,鐵騎如飛,在御道上來來去去,市面上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搶購與物價飛漲,自淮南而來的難民迅速增加。
二十日,“詔楊沂中殿前司軍盡發!”
楊峻終于告別繁華臨安,率所部三千騎為先驅,直發和州。殿前司諸軍隨后出營,緩緩跟上,只是步軍大隊隨行,等到和州,大約要落后楊峻所部兩天以上的路程了,充分貫徹了楊沂中所說的“讓楊都統先上”的指導意見。
秋香固然肝腸寸斷,柔福也泣不成聲,老楊這次出征已經無法做到心無牽掛。
※※※※※※※※※※※※※※※※※※※※※※※※※※※※※※※※
“瓜田李下,古有明誡,況握天下重兵而不伏朝庭,竅為明帥所不取,今兀術主力盡出,若潰之則西京唾手間耳,成敗之數,在人不在城,兄何念念以故都為執,若身尚不保,軍已他屬,豈不妨恢復之計哉,此弟肺腑之言,惟兄察之!”
岳飛得家書,正在狐疑,卻從李氏泣血之書內得此短箋,不覺駭然。
張憲是岳家軍中第二個看到這張箋的。
“太尉,此為楊兄弟手筆,臨安必有不利太尉之處,否則楊兄弟不會如此!”張憲面色大變。
岳飛何嘗不是方寸大亂!看著這張薄箋在碳火中化為飛灰,岳飛無奈地下令:“選鋒軍、勝捷軍、踏白軍、背嵬軍先發,中軍、左軍、右軍、后軍本帥自統之,其余諸軍留守,今日即往援淮西!”
張憲正要出帳,卻在帳門處立住:“太尉,還有一處軍馬未調!”
“哪一處?”岳飛一愕,隨即恍然:“是了,楊兄弟布下的棋子,應該可以用了!速知會梁興,趁兀術大軍分散,襲取京西路諸州縣,不須死守,只待兀術回軍便撤!除開封府以外,諸城守軍應該不會太多。”
鄂州大宋后護軍營喧囂頓起,數騎出營往北而去。
比起史書所載,岳飛出軍時間足足提前了十天!
※※※※※※※※※※※※※※※※※※※※※※※※※※※※※※※※※
正月二十七日,劉锜率軍進廬州,騎馬繞城一圈之后,劉锜見城墻殘破,一聲令下,大軍南撤,城中宋人惶懼,拖家攜口跟在大軍塵后。
張俊所部原來駐守廬州的統制關師古,見劉锜大軍一到即返,手中只得2000人馬,哪敢留守,不顧春雨初發,冒大雨率隊隨后而撤,留下城中跑不動的老弱過萬,指著宋軍南撤的隊伍怒罵不已,卻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大軍一動,流星馬斥候不絕于道,淮南民眾爭相渡河南逃,不要說淮南,連長江邊上的宋民都已經惶惶不安。
此時岳家軍前鋒已經抵達江邊蘄州、黃州地界,聞淮西告急,岳飛再次違旨,不肯與張俊等合兵一處,而是在上奏趙構后直接從蘄州、黃州北渡,此次雖然沒有完全符合趙構的意圖,卻有效地對金軍形成夾擊之勢,趙構憤憤然之后,也發現這是實現求援淮西路的最快和最好辦法,只得默許,二月初二所下的手詔中對岳飛頗為嘉勉:“卿苦寒疾,乃為朕行,國爾忘身,誰如卿者!”
二月初三,金兵渡淮,廬州陷,比兀術要求的早了十來天。
阿魯補、韓常率部進城后,先大肆屠戳,城中宋人幾乎死絕。
此時韓常知道,前方就是大宋諸鎮所在的地界,再往前一步,就該是主力正面交鋒了,所以難得地在廬州休整,并派遣所部在廬州、和州、無為軍等地界四處劫掠,以戰養戰,補充消耗的糧秣,只是江北淮南之地,已經逃得十室九空,哪里還有多的糧秣供他搶?!
也是在這天,梁興、高林等率部出天井關,三日后以輕騎誘出晉州城中金兵,隨后以三萬余人的超級優勢兵力,加上新打造的少量器械,輕取城中不足2000的守軍,奪回晉州,太行三陘諸寨義軍士氣大振,京西路上,多處州縣告急,軍報如流水般發往兀術軍中。
岳家軍渡河后,直撲廬州。
此進楊沂中率殿前司軍,在建康府趕上張俊,而先行到達的楊峻也已經在建康郁悶了兩日。
這老張見楊峻到來,卻是面和心不和,左右只是讓所部軍馬整裝待發,卻不來管楊峻三千人馬,只是一迭聲的說“不可擅定行止,須待將令”!
老楊見一拔拔的張家軍在調動,知道畢竟自己還是楊沂中的人馬,張俊不可能完全沒有顧忌,尤其在這個重軍功之賞的時代。
二月初十日,建康府探子都已經回報,說是金兵一部過含山界往和州途中!
建康安撫使葉夢得心中怒火勃發,卻不敢得罪張俊,沒法子,只得腆著臉到張俊營中。
“大人駕臨營中,有何見教?”張俊一副不急不緩的樣子,連王德在一旁坐立不安也恍若未見。
此時王德已經升都統制,比楊峻高了半級。
“太尉!探子回報,說是賊子前鋒已經過含山縣,往和州而來,和州空虛,若一旦為賊所乘,大江之險,我軍與賊軍共之矣!含山縣距此間不過60里,再探無益,還請太尉速速發兵為上!”葉夢得就沒有什么閑情逸致了。
“這個?諸軍尚在……”張俊心想等楊沂中與劉锜一起北上,孤軍深不是張俊的作戰方式,一句話,有便宜要占,但吃虧和危險的事情永遠沒有咱老張的份!
“太尉!和州空虛,金人不過少許前鋒,若大國軍一鼓而發,只要站上一塊和州城的城磚,便是大功一件,夢得愿具表奏聞作證明,為太尉請功!”葉夢得實在忍不住了,連這話都出了口。
“好!”張俊聽得心動,終于發飚:“召諸統領,聽吾將令!”
有這種便宜事,往一個實際控制在宋軍手中的空城出發,只要進了城便是大功,如何不是便宜!
張俊在有好處的時候,絕對不會放過的,就像上次進毫、宿二州時,金人實已退去,張俊縱軍入城,淫酷之處猶勝金人,卻上報大捷,得趙構重賞,王德此次升任都統,與此不無關系。
“要不要知會楊再興?”王德對楊峻沒有什么惡感,這時忍不住提起來。
“莫多話!休動別人軍馬!”張俊怒罵,葉夢得心中一陣暴汗。
一時間眾將云集。
“諸將可自采石渡江,先到和州為勝,張某當記此首功!”張俊下令道。
“德必身先士卒,明日晚與太尉會食于和州!”王德首先表態,眾將沸然同應。這等無危險無敵人的軍功,自然能搶便搶,誰也不是傻子!
可是當晚營中亂傳消息,說是和州其實已經陷落,賊軍勢大,和州守軍無人生還!
“李將軍請!”
“王將軍先請!”
“趙統領不必遜了!”
采石碼頭,天明時,諸軍居然都爭后恐先,沒人急著上船。
“讓開!咱老王先上!”王德當仁不讓,率部上船。
眾將不由得伸手抹汗,拍胸安膽:“好!好!好!還有個不怕死的王都統!”
王德過河,忍不住哈哈大笑,聲振大江:“還好老子懂得讓人在營中放謠言!”
先驅徑往和州空城而去。
而此時,半點軍功也無的楊峻還在建康城中高臥,渾不知張俊所部已經立下“大功”。
※※※※※※※※※※※※※※※※※※※※※※※※※※※※※※※※※※※
“哼!張俊老賊!若非如此,你該是想等金人來攻建康府,以大江拒之罷?只是王德已經渡江,只怕此后就由不得你在此久駐了!”昨日還一臉苦瓜像的葉夢得在江邊看到王德渡江,咬牙切齒地道:“送老爺回府,咱們去寫密奏!”
最新全本:、、、、、、、、、、
(https://www.dzxsw.cc/book/17279/934347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